這套書的1一6卷,精選了改革開放35年(1977-2012)來,中國鄉土短篇小說中的名篇力作,其中包括榮獲全國大獎的鄉土短篇小說,被小說選刊選載且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在當時社會上引起轟動或受到廣泛關注、在讀者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反映了這個時期鄉土短篇小說的整體面貌和較高成就。
鄭電波主編的《中國鄉土小說名作大系(4卷下) 》全書圖文并茂,鄉土氣息濃郁。它構成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深度變遷的畫卷,具有史詩般的價值。
本套書精選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鄉土短篇小說的名篇,鄭電波主編的《中國鄉土小說名作大系(4卷下)》精選了(1982~1988)年有代表的佳作。書中收錄了劉慶邦的《黃花繡》等經典作品,劉慶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河南省、沈丘縣。當過農民、礦工和記者。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黃花繡》這篇文講述了中國巨輪,乘風破浪,高歌猛進,短短六十載,已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成為人類文明史的一個偉大奇跡。中國文學,風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異彩紛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樣令世人矚目。為慶祝人民……
李十三推磨 西瓜船 黃花繡 逃跑 顏色 奧運消息 青牛 刀子 雙驢記 成人禮 短篇三篇
黃花繡 劉慶邦 二月二,龍抬頭。不用說,龍也是要冬眠的。它一抬頭,表明它伸過了懶腰,睜開了眼睛,睡醒了。龍一醒過來,就該它值班了。
在嚴寒的冬季,不知道哪位在值班,或許壓根兒就沒有值班的,天老是下雪,下雪。龍開始上崗值班之后,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天不再下雪了;改成下雨。可這年不知怎么回事,二月二都過去了,三四天,空中又撲撲閃閃飄起雪來。沒有人敢怨龍,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龍也有可能睡過一點頭,雪想下就下吧。
這時候的雪不再是冬雪,叫春雪。因天氣暖和,春雪的雪朵子大約有所膨脹,顯得格外的大,大得像桃花的花瓣子一樣。是的呢,這時的雪也叫桃花雪。
一來是,桃花子開,雪花子也開,天花地花競相開;二來是,大朵的雪花子平平仄仄地落下來,人們看得有些恍惚,一時分不清哪是桃花兒,哪是雪花兒。也是因為地氣上升,空氣中的濕度增加,使雪花中含有較多的水分。水分足的雪花見不得水,容易化。它落在水塘里,化掉了;它落在壓井旁盛了半盆子水的大塑料盆里,掙扎著漂了一下,化掉了;它落在小男孩兒在墻角留下的一片濕尿印子上,以為能保存下來,結果也未能改變被同化掉的命運。水分足的雪花還有一個特點,黏性大,吸附力強,遇誰黏誰,黏誰就跟誰走。它黏在人的頭上,狗的背上,雞的翅膀尖上,人狗雞走到哪里,它就出現在哪里。同時,凡是千爽的地方,雪反而容易積攢下來。雪落在房坡上,攢下了;雪落在柴草垛上,一點一點把草毛纓子壓低,攢下了;雪落在一扇廢棄的石磨上,硌得打了一個哆嗦,以為情況不妙,結果也是一朵復一朵、一層覆一層地攢下了。
那扇磨是格明家的,被格明的爹扔在他們家屋后的坑沿上。他們這里的規矩就是這樣,只要是用石頭制成的大東西,不管是石磙、石槽、石碓窯兒,還是石磨,只要殘了,或是不用了,都要移到外面去,萬萬不可放在家宅里。由來已久的說法是,大石頭代表著山,宅子里放著一座山.就會把家里的好運氣給鎮壓住。
他們這里還有一種說法,塊塊石頭都有靈氣,如果不小心將鼻血指血抹在石頭上,石頭受到點化,就會悄悄變成精怪。想想看,院子里日夜臥著一個精怪,白天不動聲色,夜晚到處活動,那是多么駭人!格明站在屋角一處背雪的地方,若有若無地看著那扇雪中的石磨。石磨不知經過了多少風霜雨雪,卻一點都不褪色,過去是紅褐色,現在還是紅褐色。一盤石磨應該有兩扇,上扇和下扇。上扇有洞沒有軸,下扇有軸沒有洞。扔在坑沿邊斜坡的是帶洞的上扇,不知下扇被丟棄到哪里去了。磨扇上的雪越落越厚,仿佛堅硬的石頭漸漸變軟。蓬松的積雪在石磨周邊支乍開來,又仿佛將石磨變成了,一支超大的矮腳蘑菇。格明突然來了興趣,目光突然集中起來,是注意到了磨扇中央的那個洞。她想看看落雪能不能把洞子填滿?把洞口封住?封住洞口需要多長時間?反正格明有的是時間,好天好地沒活干,下雪天更沒活干,不看雪封磨洞干什么呢!格明把整個過程都看見了,落雪不是把洞子填滿,一點一點打好基礎才鼓起來.而是一朵一朵附著在洞口的內沿往中間砌,砌得極有耐心。那樣子很像銀色的蜜蜂在結蜂團,一只銀蜂落下來,另一個銀蜂爬在它背上。銀蜂越團結越多,就在中間扯上了手,實現了合縫。剛合縫時,格明擔心砌在空洞上的雪會塌陷下去。她手捂胸口,甚至做好了目睹轟然塌陷的準備。然而塌陷的情況沒有出現,雪片子熒熒飛來,很快就把洞口的合縫處掩蓋住了,掩蓋得一點痕跡都沒有。待格明抬起頭來,往護村坑外邊的遠處看,見地也白,墳也白,天也白,鳥也白,一切都是白茫茫的。
格明回到家,雙手正在一只竹籃子里剝玉米的娘停下動作,問格明到哪里去了。格明塌著眼說:哪兒都沒去。娘說:哪兒都沒去,怎么出去這么長時間?還說哪兒都沒去,看看你身上的雪。格明盡管站在屋角背雪處,外側的肩頭還是落了一層雪。她扭臉看看,用手一撥拉,雪就掉在地上一塊,摔碎了。她想跟娘說,她到屋后看下雪去了,知道說了娘也不信,還不如不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娘對她的話總是不大相信,她說去豆子地,娘懷疑她去了玉米地;她說去摘茄子,娘問她摘的倭瓜在哪里。這樣一來,娘一問她話,她不知不覺就有些皺眉。她到西間屋去了,打算躺到床上睡一會兒。娘睡東間屋,她睡西間屋。爹外出打工,她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弟弟,弟弟跟娘睡一間屋。
娘的問話還沒完,問格明是不是到長平家看電視去了?嘁,東扯葫蘆西扯瓢,這個問題更沒有回答的必要。
格明不說話,娘也得教訓她,娘說:一個小閨女兒家,得有小閨女兒的樣子。沒事兒好好在家里待著,東家跑,西家跑,像什么樣子! 娘的話格明越來越不愛聽,她不知道小閨女兒應該是個什么樣子。
慶嬸子打著一把黑傘到格明家來了,推開院門就問格明在家不在。格明的娘說在呢,讓慶嬸子快進屋歇歇。慶嬸子往堂屋門口走了幾步,卻沒有收傘,沒有進屋,只說:我不進去了,讓格明跟我走吧。慶嬸子腳上穿的是皮鞋,皮鞋外面包著兩只藍色透明的塑料袋,院子里的積雪把慶嬸子包了塑料袋的兩只腳都抱住了。什么事兒呢?這么急!格明的娘問。慶嬸子抱歉似的笑了一下說:你看我,一著急話都說不囫圇了。三大娘快不中了,她的兩個閨女都來了,正給三大娘套被子套褥子,叫格明去,是讓格明為給三大娘送終的鞋上繡花兒。格明的娘有些吃驚,丟開正剝的玉米站了起來說:過年時我去給三大娘拜年,三大娘還給我抓花生吃,說話還響響亮亮的,這么快就不中了嗎 ?慶嬸子說:人是一片樹葉子,老天爺是一陣風,一陣風刮到誰了,說誰不中就不中。格明呢?格明的娘對西間屋喊:格明,格明,睡著了嗎?醒醒。不聽格明答應,格明的娘又說:格明這妮子手笨得像豬腳一樣,連個棒槌都不會拿,她哪里會繡什么花兒呀!你別看格明長了個傻大個子,她連虛歲還不到十四呢!慶嬸子說:不到十四歲正好,繡花兒的事兒找的就是童女兒,超過十六歲就不用了,咱這兒的規矩你又不是不懂。
格明的娘不能讓別人認為她不懂規矩,她連忙說我懂我懂。她不僅懂得給將要遠行的老奶奶鞋上繡花兒要用童女兒,還懂得這事兒有點神圣的意思,指到誰就是誰,不許有半點推辭。推辭是不敬的,也是犯忌的。她到西間屋去了,站在床前喊格明起來。她沒有像以前那樣,喊格明起床總是沒好氣,總是嫌格明懶,格…… P34-36
很好很精美
好
好!
東西收到,很滿意!!真的是超級好的賣家,解答疑問不厭其煩,細致認真,關鍵是東西好,而且貨物發得超快,包裝仔細,值得信賴!
買書就來當當,太劃算了。從零九年開始就沒在實體店買過書了,一般都是在書店看中了那本書從當當上下單,特別是遇到當當搞活動時,比書店購書實惠多了。不過有一點不好的就是,買的書太多了,一直屯著,有好多書都沒時間看,可謂是甜蜜的煩惱。買書就來當當,太劃算了。從零九年開始就沒在實體店買過書了,一般都是在書店看中了那本書從當當上下單,特別是遇到當當搞活動時,比書店購書實惠多了。
非常不錯的鄉土小說,樸實無華!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看過的書中,此書是令我印象最深刻。
質量很好,如果愛讀書就買整套的中國鄉土小說名作大系。
極具影響力的一些作品,反映了當年鄉土短篇小說的整體面貌和最高成就。
很不錯的書
中國鄉土小說名作大系第五卷I上中下為慶祝人民……簡介【內容】這套書的一卷,精選了改革開放年來,中國C鄉土短篇小說中的名篇力作,其中
發貨速度超快,圖書質量很好,很滿意的一次購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