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了作家王松以知青為題材的中篇小說代表作《雙驢記》和《事跡》。
雙驢記》發生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以驢性寫人性,通過人和驢之間一場不無傳奇色彩的爭斗過程,奇妙地挖掘出了特定時代人性世界的扭曲和畸變情況。
事跡》塑造了一個具有人性深度的知青形象。因受到時代影響,知青高林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結。在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之后,他終成為自己長期苦苦追求的"英雄"。
王松,男,祖籍北京。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數學系。
中國作協會員。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現為天津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七十年代曾插隊當知青。大學畢業后做過教師、記者、編輯、電視導演等。主要寫作小說。曾在《人民文學》、《收獲》、《花城》、《當代》、《十月》、《鐘山》、《大家》、《中國作家》等國內各大文學期刊發表大量長、中、短篇小說。出版長篇小說《春天不談愛情》、《歌·謠》、《魚》等十余部,中篇小說自選集《陽光如煙》、《蟾蜍怒放》、《王松作品集》(四卷)等。2004年獲天津"青年作家創作獎"。中篇小說《紅汞》曾獲《中國作家》"大紅鷹文學獎小說獎"。中篇小說《雙驢記》曾獲《小說選刊》"2003—2006全國小說獎"、《小說選刊》"全國讀者最喜愛的小說獎"和《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小說獎等,并被改編為電影。其他作品多次在國內獲各種文學獎項,部分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同時創作有大量的小品、相聲和歌詞作品,并多次在國內獲獎。
雙驢記
事跡
從記憶出發
關于《雙驢記》之外的話
事跡》是怎樣產生的
中篇小說《雙驢記》以及后知青文學
"怎樣寫"如何征服"寫什么"
——關于干松近期"后知青"小說的對話
讓識字分子的立場空虛
透視人性世界的扭曲與畸變
——王松新世紀中篇小說讀札
王松創作年表
雙驢記
直到若干年后,馬杰才告訴我,他終于真正了解了驢這種畜生。他是在大學里學到這些知識的。他讀的是農學院。這讓我很不理解。我和馬杰同是1977年參加高考,而且在同一考點的同一考場。但后來,我去師范大學數學系報到時才聽說,他竟然考去了農學院的牧醫系。說牧醫好聽一些,其實就是獸醫。那時電話還不普及,農學院又在市郊,交通很閉塞,所以直到上大三時我才給他寫了一封信。我在信中對他選擇這種專業表示置疑。那時還是計劃經濟,大學里包分配,這個說法今天的大學生未必能懂,也就是畢業后學校負責分配工作,因此一旦學了什么專業也就如同嫁人,注定一輩子要從事這種工作。我在信中對他說,農學院,又是牧醫系,將來的去向可想而知,大城市里的骨科醫院或婦產科醫院自然不能為牲畜治病,難道你去農村插隊幾年,在那種地方還沒有呆夠嗎?我又在信上說,你對哺乳類動物感興趣不一定非要學獸醫,人也是哺乳動物,你可以去讀醫學院。當時我想,我在信中的言辭可能過激了一些,而且事已至今,再說這些話也沒什么意義,當然,馬杰也未必會以為然。馬杰一向是個很自信的人,無論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見。幾天以后的一個上午,我剛下課,系辦公室的老師來叫我,說有我的電話。我立刻猜到了,應該是馬杰,別人找我不會把電話打到系里去。果然是他。他的情緒聽上去很好,說話還是那樣不緊不慢。我在心里想象著,他這時大概正穿著一件骯臟的白大褂或扎著一條黑皮圍裙,剛擺弄完一只什么動物。我似乎已經聞到,從電話的那一端傳來一股腥臊氣味。果然,他告訴我,他是在解剖教室打來的電話,他們剛剛解剖了一頭驢。你能想到嗎,這是一頭成年雄性亞洲驢,而且還是活體。他并沒有提那封信的事,昕上去似乎頗為得意。他說,看來我過去真沒猜錯,驢確實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從解剖學的意義講,它還是馬的一個亞種呢。他說話的口氣已明顯跟過去大不一樣,似乎有了些學院派的味道。接著,他又說,馬的學名叫Equus caballus,而驢的學名則叫Equus asnus,由此可見,它們應該同屬哺乳綱,但后者卻是馬科馬屬,驢亞屬。馬杰這樣說著,似乎在電話里笑了一下,當然,如果在野生環境里,驢這個亞屬應該更適于生存,因為它們的耐力和生命力都要優于馬,比如壽命,馬是30年,驢卻可以40年甚至更長。而且,他又意味深長地說,它們的智商也的確很高,比你想象的還要高。
很喜歡的一本書,趁活動買很劃算
文筆不錯,慢慢看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新的生活闡釋。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贊爆!
物超所值!
非常滿意,很喜歡非常滿意,很喜歡!
非常滿意,很喜歡非常滿意,很喜歡!
非常滿意。 下次繼續
這本還好,一起買的四本書兩本都是磨破了到處是臟的,退了,當當的退換貨倒是真爛,自動吧郵費換成購物券給你,還限時一個月消費,這種伎倆,在現在社會可惜沒有個卵用。
苦,不是好滋味。人嘗膽汁、黃連,其味即苦也。然而,偏就有臥薪嘗膽者,明知味苦,定要[sm]嘗之。何故?用以勵志也。苦行、苦斗、苦戀、苦苦地折磨自已,堅忍、執著,心甘情愿、鍥而不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至此便成為一種鏡界。為追求一種目的,達到一種鏡界,雖苦猶樂,甘之如飴。苦之極,亦樂之極也。 讀書之苦樂亦如此也。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過很多書,所以我也愛書,自然知道讀書的苦與樂
挺好
很喜歡的讀物,值得擁有。
都是在網上尋找的好書,先買著,等有空了再看,喜歡當當,喜歡你們的正品圖書
書籍質量上乘,非常喜歡。
好評。
不錯,值得看
這個商品不錯
正版,性價比高
正版,字跡清晰,挺好的,非常喜歡!!!
值得一買的教材,有點讀功能,能讓小朋友聽到比較純正的發音。教材內容也很很可愛,符合小朋友的接受能力
很好,很不錯的
經典小說,值得收藏
很喜歡,這套叢書,挑選了不少作家的優秀作品,讀起來不費力,也能簡單了解相關作家的生平。如果想繼續了解,再買其他作品。很好的書,花城出版社的風格,我也很喜歡。
曾經在網上讀過這本書的電子版,給我的印象非常有意思,近乎荒誕,對那個荒唐的時代富含深刻的諷刺意味,值得閱讀,也值得回味!
這本書不錯,總共由兩篇小說構成,個人感覺后面的比前面的雙驢記好看些!
最喜歡前面的這篇《雙驢記》,星期天熬夜在床頭看的,一口氣看完,實在是引人入勝。由此,讓我對所有知青題材的作品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