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槍術大師童淵借宿趙家欲收趙云為徒,留下初級入門槍術離開之事開篇,講述了趙云有心習武,長大后到太行山拜師,習得絕技"百鳥朝鳳槍",又無意間成為義軍騎兵統領,消滅為害常山郡的黃巾余黨,后受命參加袁紹軍,加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直講到在長坂坡與曹軍決戰,懷抱嬰兒劉禪殺出重圍,展現了三國猛將趙云的傳奇人生。
血染征袍透甲紅, 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 唯有常山趙子龍。
曹偉,貴州貴陽清鎮人,1983年7月24日出生。貴陽清鎮市作協會員,中華少年作家學會會員。在水電九局子弟校上中學時,從圖書館借閱了一本《三國演義》,自此沉迷于文學之中,用三年的時間,涉獵了圖書館里的大部分文學書籍,特別喜好鉆研《孫子兵法》,為寫作積累了寶貴經驗。高中畢業后參軍,在云南武警森林部隊服役,回地方后開始從事寫作,對自己每部作品都細心打磨,力求精益求精。
目 錄
代序 吉海明
章 童淵遇趙云
第二章 終有離別時
第三章 少年出豪
第四章 太行山尋師
第五章 槍術初成
第六章 槍敗宣花斧
第七章 亂世枉善良
第八章 黃粱一夢
第九章 鳳翼與龍膽
第十章 師徒情誼
第十一章 龍膽與虎頭
目 錄
代序 吉海明
章 童淵遇趙云
第二章 終有離別時
第三章 少年出豪
第四章 太行山尋師
第五章 槍術初成
第六章 槍敗宣花斧
第七章 亂世枉善良
第八章 黃粱一夢
第九章 鳳翼與龍膽
第十章 師徒情誼
第十一章 龍膽與虎頭
第十二章 演武場上遇故人
第十三章 暴雨梨花槍
第十四章 威震演武場
第十五章 義領騎兵
第十六章 兩槍平叛亂
第十七章 七探盤蛇
第十八章 偶獲匪訊
第十九章 計劃制訂
第二十章 揚名綠林
第二十一章 大戰在即
第二十二章 伐董聯軍
第二十三章 虎牢關之戰
第二十四章 戰磐河,公孫瓚脫困
第二十五章 龍的志向
第二十六章 故安之戰,韓飛喪命
第二十七章 救徐州,龍歸大海
第二十八章 人生如夢,童淵仙逝
第二十九章 循琴聲見貂蟬
第三十章 一呂二趙
第三十一章 戰張繡
第三十二章 千里相送,一諾千金
第三十三章 呂雯的選擇
第三十四章 再聚義,義薄云天
第三十五章 汝南敗兵,穰山遍骨
第三十六章 戰與火,剿滅叛逆
第三十七章 蔡瑁設計,馬躍檀溪
第三十八章 銀甲血袍尋主公
第三十九章 鬼哭神嚎,大破八卦陣
第四十章 再見童飛
第四十一章 赴西涼遇匪
第四十二章 塞外求馬
第四十三章 紅顏薄命
第四十四章 火燒新野
第四十五章 七進長坂,天下無雙
后記 曹偉
章童淵遇趙云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孫子兵法》
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軍火未然,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
——《將苑》
東漢末年,宦官與外戚相繼專權,朝政腐敗,加上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消耗大量國力,徭役兵役更加繁重,人民苦不堪言。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不堪壓迫的農民大眾在太平道主張角的帶領下揭竿而起,拉開三國時代的序幕。
常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曲陽恒山正定縣)是個不入流的小縣,已是落葉的季節,突起的風中夾雜一絲寒意,土黃的墻坯上幾張通緝畫像被風吹得嘩啦啦地響,大道上也無幾個閑人,天色未黑,便已家家關門閉戶,只有不時幾聲犬嘯。
"咚咚咚!"
空寂的官道傳來一陣有序的聲響,有膽大者探出頭來,見一老者,身材高大,鶴發童顏,手拿一根木制拐杖。
"老朽云游四海,今日偶過貴地,不知可有人家能讓老朽暫住一夜?"
老者見有人探頭,便發聲喊道。他的聲音洪亮,鏗鏘有力。
好奇探頭的人急忙縮回頭,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誰又敢私自收留陌生人進家。
老者又接連喊了兩聲,見仍是無人應答,便自嘲般地笑了笑,就準備繼續前行。
"吱嘎!"
一扇木門打開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在屋里說道:"老丈,如若不嫌,進屋來吧。"
老者雙手一作揖,也不多禮,徑直走入屋里。隔壁的鄰居從窗里探出頭,朝中年漢子招手。漢子走過去問道:"夏侯兄,何事叫我?"
鄰居小聲說道:"你怎么敢讓陌生人進屋,不怕是賊人裝扮?"
漢子笑道:"我家一貧如洗,還怕有賊惦記?況且他一個老人,孤家寡人在外,難道我們不該去可憐嗎?"說完便進屋去了。
鄰居啞然,苦笑著搖搖頭,便關門回屋。
漢子迎入老者,便喚屋內人,內屋走出一個婦人,大約四十多歲,皮膚黝黑,四肢粗壯,面目帶笑,十分和善。
"今日多準備些酒菜,再把客房收拾了。"
漢子說完便招呼老者坐在一張木桌前,婦人聞言便進了廚房。
老者環顧屋內,見家具簡潔樸素,的亮點便是堂角有一個槍架,上面有兩把已然生銹的長槍。
"老丈,不知您哪里人士?這兵荒馬亂的日子,怎敢一個人出來云游?"男子關心地問道。
老者面帶笑容說道:"老朽是出來尋人的,結果人沒有尋到,幸遇小哥收留,還不知小哥貴姓?"
漢子急忙道:"晚輩姓趙名空,字定德,剛才那是我內人。不知道前輩該怎么稱呼?"
老者點點頭道:"老朽姓童,你就叫我童老好了。"
"飯好了,老人家餓了吧?"此時婦人端出一盤子酒菜,笑吟吟地說道。
趙空接下酒菜,打個幫手,向童老介紹一番。這時屋里跑出兩個小孩,大的男孩大概有七歲左右,剃著小光頭,白嫩的臉蛋透出一絲紅潤,兩只眼睛機靈地打轉,十分機靈可愛;小的是個女孩,穿著紅色碎布花衣,頭扎兩根羊角辮,一笑臉頰就浮現出兩個酒窩。
趙空對童老介紹說他有三個孩子,老大趙天,字子虎,在汝南城里鐵匠鋪當學徒沒有回來,眼前這男童是老二趙云,女童是老三趙霞。
童老從懷里掏出幾顆小糖,笑著招呼兩個孩子。小趙云拉著妹妹,沒有立即過來拿糖,而是昂著圓圓的小腦袋,只有趙霞卻是死死地盯著小糖。
趙空怕童老尷尬,忙叫兩個小孩過來拿糖。趙霞蹦跳著跑過去拿糖然后道謝后坐到父親腿上,趙云拿到糖后卻是很好奇地睜著眼睛看著童老。
童老慈愛地抱起小趙云笑道:"怎么?爺爺臉上有花貓嗎?"
"咯咯……"
小趙云被逗得笑起來,臉上掛著盡是童真的笑容。童老似乎很喜歡小趙云,吃飯時一直在逗他玩耍。
吃完飯后,趙夫人收拾完碗筷便帶著孩子們早早入睡,小趙云對童老依依不舍,儼然把老者當成自己的爺爺,硬是要和童老睡。
有時候人不得不相信緣分,童淵和趙云這一對師徒就此因為各自命運相互交織,而緊緊連在一起。
第二章終有離別時
第二天清晨,氣溫驟降,牛毛細雨從空中落下,整個縣城一片霧蒙。
趙空站在槍架前,輕輕撫摸著生銹的槍頭,臉上除了失落外更多的是一種憧憬。
"趙小友,也喜好使槍?"
童老不知何時,已來到他身旁。
趙空轉身笑道:"晚輩家三代人都以賣藝為生,到我這代做了點小買賣,卻是把這門武藝給冷落了,只可惜先人去世時未能留傳下來,現在我時常自責,追悔莫及。倒是讓童老取笑了。"
童老笑道:"生在亂世,不能不懂武藝防身。老夫對槍術略懂皮毛,若是趙小友有興趣學習,我可以指點一二。"
"可惜我年紀大了,又得打鐵換錢養家,沒有時間去學習了。"趙空的神色非常無奈,語氣中也透出遺憾。
童老點點頭,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想抓住的東西偏偏沒有機會,當你有機會時,卻偏偏沒能力去把握,這就是機緣。
"等雨停了,老夫就準備走了,多謝趙小哥一家熱情照顧。"童老望著窗外的細雨,說道。
趙空問道:"童老要走,莫非是晚輩怠慢了?"
童老搖頭道:"趙小哥這是哪里話?只因有要事在身,急于趕路。"
趙空勸道:"天氣不好,這細雨是奇怪,不知道何時能停,童老不妨多住幾日,等雨過天晴,再走不遲。"
此時趙夫人已準備好早餐,出來正聞兩人談話,也勸道:"童老就多住幾日吧,我家中已無長輩,小兒趙云很是喜歡您,您就留下多陪他幾日吧。"
童淵見推辭不了,加上小雨確實不知何時能停,也便點頭留下。
早飯后,趙空便去開門打鐵,趙夫人喚醒趙云趙霞,做了飯給兩個小孩吃后,便去后院洗衣。兩個小孩便在屋檐下數落下的水滴。水珠通透晶瑩,每落地都濺起無數小水珠,如此純凈。每當這時,趙霞總喜歡攤開雙掌,想把水珠裝在手心。
童老見兩個小孩玩得正歡,便走過去,趙云見到童老,非常高興,軟磨硬泡地要他給自己講故事。
自此每日童老都會給兩個小家伙講故事,他講了春秋戰國,說了楚漢爭霸。從此以后,故事中的英雄們在小趙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日白天兩個小孩都圍在童老身邊,晚上趙空總愛與他喝上幾杯,加之童老為人謙虛禮貌,趙家人很是喜歡他這個長輩,漸漸把童老當成家中一分子。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周后,天氣好轉,晴空萬里,童老終于要走了。
趙家人一直送到了縣城大門口,趙夫人將給童老織的新衣和一些干糧拿藍碎布包好,硬是不顧童老推辭,塞在他手中。臨別之際,童老與他們道別后便準備離開,這時小趙云卻抱著他的腿,就是不舍得讓他走,趙空夫婦哭笑不得。童老蹲下抱起小趙云,道:"小云,為何不讓爺爺走?"
小趙云抹去鼻涕哭道:"我要聽爺爺說故事。你走了,就聽不到了。"
童老笑道:"爺爺已經把故事說完了,沒有可以說的了。"
趙云嘟著小嘴,說:"我要跟爺爺學本事,長大后我也要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童老慈愛地摸摸他的額頭,笑道:"云兒長大后,成家立業,孝敬父母,就是男子漢了。"
趙云搖搖頭,說:"我想成為爺爺故事里的英雄。"
童老聞言,沉思一陣后,似乎下定決心,便對趙空說道:"我與你兒有緣,如果你信得過我,就把這孩子交我帶走,我定悉心培養,日后必然成大器。"
這一句話讓趙家夫婦吃了一驚,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童老笑道:"你們可是不信我?"
趙空搖頭道:"不是我們不信童老,只是小兒年幼,怕拖累您老人家。"他與童老也只是相識幾日,怎敢答應。
童老笑道:"我知你心有疑慮,老夫全名童淵,膝下只有一子,早年失散,而老伴早逝,一人也是無聊,本來不想再招徒弟,但見云兒有大志,且你趙家人待我如家人,今日破例要收云兒為徒。"
"童淵!莫非便是蓬萊槍神散人?"
趙空聞言驚得張大嘴巴。
童淵朗聲大笑道:"蓬萊槍神散人只是江湖中人胡亂喊的,老朽只是個普通老人而已。"說罷,就用手中木制拐杖使出一套槍術,只見他人槍如一,行云流水,趙空看得目不暇接,遂喜道:"云兒能得老師收為徒弟,是我趙家之幸,剛才有什么冒犯,還請老師海涵。"
趙夫人疑惑地看著丈夫,雖然不知道童淵是什么人,但從丈夫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絕不是尋常人。不過愛子心切,她又怎么舍得讓才七歲的兒子離開母親的懷抱,于是說道:"孩子還小,還未到取名之年,能不能過些年大點,再尋童老拜師?"
童淵知趙夫人不舍兒子,自己也不便強求。雖然趙空立即反駁了妻子,但他已暗下決定,于是說道:"這樣吧,此子既然還未取字,而你長子為虎,所謂風從虎,云從龍,老朽就給他取個名兒叫作子龍,待我留下一套槍術入門套路給他,待其十歲之后,若是想學更高深的槍法,可來太行山尋我,到時報趙子龍,我便知曉。"
趙妻喜道:"多謝童老成全。"
"謝謝爺爺,以后我就叫趙子龍了。"
小趙云蹦蹦跳跳,很是高興。
趙空見妻子不愿趙云跟去,雖然心有不悅,但見木已成舟,也不便多語。
童淵從懷里拿出一張羊皮卷交給小趙云說道:"子龍,人總是要分開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空,不同的夢想,爺爺相信你,也會有一段不同的人生。這是爺爺手繪的槍術入門基礎,等你長大了,學會了,再來找爺爺,我會教你更深層次的槍術。去吧,回到你母親身邊,男子漢不可以任性。"
小趙云知道爺爺今日非走不可,不再哭鬧,乖巧地回到母親身邊。
童淵又從懷里掏出一個小飾品,遞給趙霞,并慈愛地摸摸她的頭,道:"爺爺也沒什么禮物送你,這是前幾日在街坊看到的,買下權且給霞兒做個留念。"說完便向趙空夫婦道辭離去。
"大風起,塵卷云,大道東去歸故里。踏浪行,百澗間,天蒼地大任我行。"
童淵高聲吟唱,豪邁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地平線,雖然沒有帶走趙云,但他相信,該來的總會來,不會來的,確是強求不得。
寶貝很喜歡,質量也不錯
我覺得還可以
非常的不錯
喜歡趙云,書質量挺好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這本書太棒了!小朋友超級喜歡,一拿到就愛不釋手!暑假開啟閱讀之旅。。。
很好,特別喜歡
書很好!!
不錯,挺喜歡的話
挺好的書籍
紙張很好!
是兒子要買的書,他很滿意。
回味悠長,引人入勝。
內容還行,但有個明顯的錯誤,劉備才是豫州牧,不是劉表,劉表應被稱為劉荊州,絕對不會是劉豫州
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子龍在眼前,子龍真愛粉表示好看得不要不要的!!!
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有點難,囤著大了看
買了五本放學校圖書館收藏,作者的文字通俗易懂,劇情精彩,把中國傳統的義字表現的活靈活現,我兒子超喜歡。
比店里便宜很多,印刷質量很好,一看就是正版書,包裝完好,很滿意,下次開會來!
自從有了這冊書是睡醒看睡覺看吃飯還看書包里一直跟著三年級孩子這么愛應該很不錯吧
孩子對三國人物感興趣買的。對人物描寫更集中
孩子喜歡趙云,所以買了這本書,內容還沒來得及看。先好評吧。
趙云趙子龍是我三國里最喜歡的一個人物角色,所以是必須買一本來收藏
買給兒子的,他是三國迷,趙云是他的偶像,點名要的傳記,還不錯,回來就抱著看,
第三章少年出豪言第四章太行山尋師第五章槍術初T成第六章槍敗8宣花斧第七章亂世枉善良第八章黃粱一夢第九章鳳D三國猛將W趙云傳(跨度傳記文庫
這本書帶給孩子很大的影響,他了解了趙云(趙子龍)的一生,到要向趙云(趙子龍)學習了呢!全書共288頁!
孩子是個趙云迷,書一到貨就迫不及待的閱讀了,書寫的很好難得的一本能詳細描寫趙云的一本書。
三國猛將,趙云傳這本書不錯。我自己是趙云迷,看了電視上的趙云長坂坡七進七出就很想多點了解他,就買了這本書……紙質挺好的,包裝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