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漢帝國向匈奴發起反擊戰之時,匈奴內部亦發生奪位之亂,身有月氏王族血統的月歌在流亡中被關中大俠郭解之子郭允和漢廷貴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機緣巧合結為異姓兄弟,并相約一起投身從戎保疆衛國。
曾經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卻因各自人生際遇和立場不同,終決裂,并在漢帝國對匈奴用兵的舞臺上,繼續相互扶持或斗爭著。
家仇與民族大義,兄弟恩怨,一切的矛盾激烈碰撞,交織出一段曲折跌宕的傳奇故事。
以霍去病為首的一代漢家兒郎,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馳騁沙場,反擊外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戰爭奇跡, 締造了中國歷史長河中至今仍為漢族驕傲自豪的、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在河西之戰中,月歌震驚得知自己并非匈奴單于的親骨肉,且為了挽救小月氏部落免遭戰爭荼毒,她必須重新奪回權位。然而,與霍去病相戀的月歌,終究因身份微妙,為漢廷所不容,卻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她真正的身世才被揭開……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天之驕子霍去病!不敗戰神!一代名將!
以霍去病為首的一代漢家兒郎,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馳騁沙場,反擊外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戰爭奇跡, 締造了中國歷史長河中至今仍為漢族驕傲自豪的、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歷史和情感交融,令人如身臨其境。 ——作家蔣勝男
《漢月天驕》是我看過的描寫霍去病的好的小說。用典雅到近乎奢華的文字,機智得 接近圓滿的謀篇布局,勾勒了霍去病,這位我國歷史上罕見的軍事天才的平生。十一鸞在她擅長的古典文學領域中,糅雜了傳奇故事的曲折與輕巧,她的才華在這本書里表露無遺。 ——作家夜驚鴻
大漠祁連,傳說中的刀鋒少年。撥開千年的塵埃,十一鸞給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霍去病。
—— 作家海青拿天鵝
全文旁征博引,參考的資料繁多,難得一見這么多歷史干貨,可見作者對那段歷史研究非常深入和廣泛。歷史大畫卷和個人細膩感情都表現得非常到位,而故事又跌宕起伏,讓人看得淋漓暢快,愛不釋手。
—— 作家殿前歡
迄今為止,這是一本將文學創作與真實歷史結合的有關霍去病的歷史小說。作家十一鸞參考了正史(《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野史(《太平廣記》、漢武故事等)、大量民間傳說(霍城、酒泉等),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
小說把關鍵重大歷史事件都自然巧妙融入故事中:張騫兩次出使大月氏,匈奴內戰和政變,匈奴左賢王降漢,漢武帝誅殺郭解全族、斬殺私通匈奴的若陽侯和親陽侯,霍去病對匈奴六次不同程度和戰術的出擊,包括一戰封侯、千里奔襲、血戰皋蘭、收服小月氏、單刀赴會受降渾邪,以及封狼居胥等,還有霍去病射殺李敢等等眾多歷史事件。以霍去病為主角,積極正面的描寫、反映霍去病六擊匈奴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同時,小說又文學的塑造了一些角色并描寫糾葛的愛情故事,使得人物血肉更豐滿,故事情節更跌宕,增強了可讀性與精彩度。
這是一本文學造詣高,歷史底蘊深厚的佳作。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驃騎將軍霍去病、熱愛那段強漢歷史的朋友們!
十一鸞,生于嶺南,求學于地杰人靈的六朝古都。自南京大學畢業后,漂洋過海繼續留學深造。現定居于美國。
自小便欽慕古人質樸豪邁的氣概,向往金戈鐵馬的漢唐,亦傾心于仗劍天涯的江湖夢。好詩詞歌賦、喜舞文弄墨,只盼能把心中的故事盡數寫下,與君共享。
序 … 001
楔 子 … 001
卷 一 風起蒼原
及時章 月氏后人…007
第二章 祁連居次…018
第三章 驚變結義…029
第四章 長安之殤…040
第五章 爾虞我詐…053
第六章 鋒刃初試…065
第七章 一戰封侯…076
卷 二 云聚河西
及時章 車懸之始…093
第二章 月下情萌…107
第三章 千里奔襲…119
第四章 血鏖皋蘭…131
第五章 無以家為…149
第六章 二出河西…165
第七章 祁連之月…184
第八章 兄弟反目…198
第九章 揚威凱旋…211
卷 三 情許長安
及時章 所謂伊人…231
第二章 關關雎鳴…248
第三章 情定西池…267
第四章 河西受降…287
第五章 身心相許…302
第六章 依稀舊人…321
卷 四 夢斷祁連
及時章 出征漠北…339
第二章 割袍斷義…351
第三章 封狼居胥…367
第四章 暗流洶涌…381
第五章 搏命之約…392
第六章 長河星落…409
第七章 魂夢牽兮…426
尾 聲…434
主要參考資料文獻及著作列表…439
楔 子
史記 衛將軍驃騎列傳》:“將軍趙破奴,故九原人。嘗亡入匈奴,已而歸漢,為驃騎將軍司馬……后六歲,為浚稽將軍,將二萬騎擊匈奴左賢王,左賢王與戰,兵八萬騎圍破奴,破奴生為虜所得,遂沒其軍。居匈奴中,十歲,復與其太子安國亡入漢。”
漢,天漢元年。
淺夏六月,祁連山頂依舊白雪皚皚。蒼茫云海間,峰巒如濤,千里綿亙不絕。
一道塵煙自山腳漫起,蹄聲漸聞漸近,數騎如飛疾馳至山腰,勒馬駐足。為首的長者兩鬢斑白、風霜滿面,卻是昔年的匈河將軍——浞野侯趙破奴。他們于太初二年亡入匈奴,時過四載,趁著渾邪王姊之子緱王等人謀叛匈奴之際,趙破奴得以尋機偕長子安國、緱王之弟出逃歸漢。
“父親當年被俘留在匈奴,如今回到漢地,不知今上降罪否?”說話的是趙破奴長子趙安國。
“漢地是故鄉啊……即便今上降罪,我也要歸漢。”趙破奴清癯的面龐露出難得的嚴肅,“堂堂漢子民怎能屈身匈奴地?將軍若泉下有知,亦不會原諒我。”
趙安國明白,父親口中的將軍,便是那位六擊匈奴無不勝的冠軍侯。
抬眼望處,是高聳入云的天祁連,這段山脈曾留有父親太多思憶,那些年輕的張揚、豪壯的膽氣,光是想起便足以讓人熱血沸騰!
趙安國嘆息:“可惜當年孩兒年幼,未能一睹驃騎將軍的風采。但此前長安街巷間傳頌,父親也曾率輕騎七百千里奔襲,虜樓蘭王、破姑師,頗有昔日驃騎風范。”
趙破奴笑著搖頭:“我差得太遠。”回身指向遼遠無際的草原,“當年將軍領著我們回旋穿插,六日內連掃匈奴五王國,過焉支山千余里,于皋蘭下誅匈奴全甲……”
他望著眼前巍峨高聳的祁連山,思緒早飛回到二十年前的春夏。
蒼茫祁連,征蹄滾滾,漢家兒郎萬騎狂嘯,一舉掃平河西。那位年輕的將軍縱馬躍馳,身后的帔衣與旌旗飄拂于驕陽下,火一般艷紅……
一行人中的緱王之弟亦喃喃自語,仿佛附和趙破奴之言:“那人定是天神賜下的驕子!”自己畢生都不會忘記,在當年場面混亂、局勢迷離的時刻,那個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漢將軍仿佛天神降臨般,從容不迫現身于數萬慌亂的匈奴人面前。彼時,自己站在他馬前仰頭傻問:“你是何人?”
“漢驃騎將軍!” 那人居高臨下地回答,自信的嘴角微微上揚,雙眸熠熠生輝,“渾邪王何在?”那一刻,火紅的帔衣炫目耀眼,玄黑鐵甲在夕陽里鍍上金色光華。
正當眾人沉浸在思緒中,忽聞幾聲咆哮,山崖間竄出一只大貓,雪白皮毛間點點黑斑,長尾有如繩索般粗壯。
竟是祁連雪山之神——雪豹!
趙安國護住父親,緩緩拔出腰刀。而雪豹亮出鋒利獠牙,低吼著一步步朝眾人逼近,蓄勢待發。
哧哧幾聲,雪豹猛然止步,在它足前寸余之地,赫然插著三支羽箭。
就在山崖高處,一人持弓而立,素袍勝雪,背脊挺得有如劍一般筆直。
趙破奴一聲驚呼卡在喉里,那——不正是驃騎將軍?!
他猛揉雙目,眼前之人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但那堅毅的眼神、鷹隼般的眉峰,還有那副睥睨天下的狂傲,活脫脫便是將軍的模樣!
但將軍不是早已長眠于茂陵了么?當年,萬千兵士身服玄甲,排起延綿軍陣。自長安至茂陵二十余里,一路上旌旗蔽日。文臣武將俱著喪服,恭身送葬。將軍的墓冢被建成巍峨的祁連山型,彰功祁連,高山不朽!
莫非是將軍的英靈不散,在這祁連山巔盤桓不去?
趙破奴正沉思間,被襲的雪豹卻不甘,狂吼一聲追上前去。
此時山崖高處空空如也,少年的身影已然不見。唯有祁連山間的縹緲云霧散了又聚,聚了又散,仿佛方才什么也沒發生過……
及時章 月氏后人
北地的天空藍得耀眼。
出了隴西百余里,便是一片荒漠。驕陽下,一行人馬在廣袤無垠的沙地上緩緩前行,他們是張騫帶領的西域使團,目的是那茫茫草原背后不知所在的大月氏。
漢建元二年,年輕的郎官張騫奉漢天子之命持節西行,以謀求聯盟月氏,抗擊匈奴。這支隊伍出了隴西,在無邊無際的草原和戈壁間跋涉多日,早已進入了匈奴地界。
只聽馬蹄嘚嘚,后方遠處馳來一騎,鞍上是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女子,她纖瘦的身形埋沒在寬大斗篷之下,斗篷邊緣在行走間不時被帶起一角,隱約能看到其下白衣有點點暗紅血漬。女子趕上使團的隊伍,下馬踉蹌走近,向眾人討要些干糧飲水。
隨張騫出使的其中一個仆從名叫甘父,他原是匈奴人,亡漢后在堂邑侯宅為奴,因善射箭、熟悉匈奴地形,成為張騫此次出使西域的助手和向導。甘父為人十分謹慎,早在初出隴西時,他就見過這女子,那時她行色匆匆,快馬飛馳,還不時回頭四顧,似在怕身后有人追趕。張騫聽了甘父的稟告,嚴令約束使團眾人不得與陌生人攀談。
女子轉了一圈討不到水糧,無奈之下只好騎馬跟在使團隊伍之后。她神情委頓,時不時伸手輕輕捂住小腹,似乎饑渴疲憊不堪,有幾次還險些墮馬。
使團隊伍中的隨行婦人見此情景心有不忍,偷偷塞給女子兩個糗糒,低聲說:“你還是離開罷,我們此行遠去西域,余下的糒怕不夠,不能再給你了。”
不料女子聽了雙眼放亮,激動地問:“西域?你們可會到闐池?如今伊列水和闐池一帶全是月氏人,我亦有意前往那處,阿媼可否讓我同行?”婦人聽了驚異失色,閉口不再言語。
女子心知婦人不能做主,于是輾轉找到張騫,將此話復述一遍,末了又道:“先生不必多慮,我是月氏人,并非匈奴諜者。”說著解下斗篷罩帽,拂去盈臉黃沙,露出純白如雪、細膩晶瑩的肌膚。她五官輪廓深邃,卻秀美柔和,加之漢話流利,帶著些許長安口音,十足便是中原人和西域異族的混種。
此前有零散月氏人亡入漢,張騫亦曾聽過不少傳聞。月氏一族人民皆赤白,自遠西遷徙來到祁連山一帶百余年,雖已混入不少別種,但月氏王族內嚴束通婚,血統保持純正如昔,月氏人更以膚白為尊。張騫得見這女子容貌,倒是信了她的話七八分,只是此次出使責任重大,他可不敢輕易收容旁人上路。
眼見張騫面有猶豫,女子嘆息一聲,低聲透露:“不瞞先生,我名叫未晞,父親納爾真,乃是月氏王寄多羅的第三子……”
張騫聞言又驚又疑,他正要出使月氏,上天就送來了個月氏王子的女兒,運氣好得匪夷所思,莫非是匈奴人知悉漢天子的謀劃,專門派了諜人前來?
“先生請看此物。”未晞從貼身處取出一塊兩指寬的薄金片,其上雕有兩匹駿馬相對騰飛的圖案,栩栩如生。月氏人崇尚駿馬,以對馬為圖騰,這塊微彎的金片,則是月氏王族男子束發的額飾。
甘父以前久居匈奴右地,對月氏人之事了解甚多,此時他臉上的疑慮也漸漸散去,換上了一副恭敬的神色。張騫喜不自勝,請未晞一同上路,并取出飲水和食物盛情相待。
一行人繼續朝西進發,路上張騫不斷向未晞詢問月氏人的狀況,這才得知,原來當年匈奴單于攣鞮冒頓擊月氏,月氏被迫一分為二。月氏王寄多羅率國人西退,占烏孫人領地,后人稱之為大月氏;小王子納爾真被俘,其下部落人眾數萬,盡數留在祁連山麓,是為小月氏。隨后冒頓死,其子稽粥號老上單于,聯合烏孫一同攻破月氏。月氏王為稽粥所殺,其頭蓋骨被稽粥外蒙牛皮,內嵌金箔,作為酒杯飲器以炫耀匈奴武力。大月氏人被迫遠遁西域,來到伊列水、闐池畔,驅除了塞族人后,在那里定居下來。
月氏大王子烏涂難被稽粥帶回王廷,與此前為匈奴所得的小王子納爾真一起,二人備受屈辱和折磨。烏涂難為父報仇將稽粥刺傷,自己則被匈奴人亂刀分尸。而稽粥也因傷口難以治愈,最終死去。
“我們在祁連山一帶的月氏部落時時遭受匈奴右屠耆王的欺壓,我父納爾真被強留作質,只因顧忌全族數萬人的安危,他在匈奴王廷忍辱偷生十余年,歷盡苦難。”未晞緩緩道來,聽得張騫和甘父等人唏噓不禁。眾人又問起未晞的口音,這才得知未晞之母原是隨公主入匈和親的漢宮女侍醫。
“先生可曾聽說過臨淄太倉公?家母小字諱緹縈,便是他最小的女兒。”
“莫不是被文皇帝尊為‘國工’的淳于倉公?”這下張騫更是肅然起敬,這臨淄名醫淳于意,曾任齊太倉長,人尊稱為太倉公,師從名醫公孫光和乘陽慶,更得盡《扁鵲脈書》等醫典秘籍真傳,其醫術之高,實為漢地及時人,只因拒朱門高第出診,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長安受肉刑。其幼女緹縈上書文帝,直陳父親廉平無罪,自己愿身充宮婢,代父受刑。文帝大受感動,廢肉刑并寬免淳于意,更尊其為“國工”。此事于當年傳頌一時。
那時適逢薄太后染疾,久治不愈。文帝見緹縈雖幼,卻盡得其父真傳,特詔她為女侍醫,專為太后、皇后診治。緹縈在長安東宮近十載,直到景帝前元元年,天子遣翁主和親,而翁主病倒長安無法依時出塞,為免引起匈奴不滿兵戈相向,竇太后只好忍痛遣緹縈隨行醫治翁主。臨行前竇太后曾有言,他日定尋機將緹縈接回長安。只是十余載飛逝,漢廷卻始終無人來接,一代孝女才女,只能郁郁而終。
“先生若能將我帶到伊塞克湖月氏王廷,我愿助先生一同說服當今的月氏王,與漢聯盟抗擊匈奴。我們祁連山的月氏部落受匈奴人欺壓甚久,這些年也不時反抗右屠耆王,只是力量太過懸殊,總不能成功罷了。”
張騫畢竟年輕,聽了未晞的話,心中別提有多高興。正當他沉浸在美好的幻想當中,做著大功告成返京面圣建功封侯的美夢之時,前方草原蹄聲大震,一大群人馬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牢牢包圍住整個使團。
張騫忙叫甘父用匈奴語喊話,稱自己這方是去往西域的商隊。他這法子對付之前經過的羌人和匈奴人部落頗為有效,一路行來暢通無阻。但這次前來的甲士個個驃勇強悍,胯下馬匹壯健捷疾,此等陣勢可不是一般的匈奴小王能比。
未晞凝目瞧一眼遠方的旌旗,心里暗暗吃驚:“是左谷蠡王,他領地在東邊,如今來這里做甚么?”
不多時,千余匈奴甲騎弛近,為首那人近三十歲年紀,目光沉沉如鷹。早有其手下聽了張騫等人的喊話,回去稟報:“左谷蠡王,這些秦人是去往西域的商隊,并不是右谷蠡王的部下。”
張騫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這左谷蠡王是匈奴單于軍臣之弟,名叫伊稚斜,遇上了他,這回自己恐怕不像前幾次那樣順利,要一番口舌才能脫身。
那邊伊稚斜臉色一沉,喝道:“什么商隊?左大將!你把這些秦人押回去,請大單于親自發落,其余人隨我繼續向西。右谷蠡王他吃了敗仗,跑不遠。”
未晞聽了更是大奇,右谷蠡王是軍臣和伊稚斜的其中一個叔父,這回東西兩方的左右谷蠡王火并,那處在中間的匈奴單于干什么吃去了?
說也奇怪,近年來匈奴境內氣候反常,牧草水源不如以往那般盛多,有時候天連降大雪,牲畜死數以成千上萬計。不少部落不甘困苦,往往起兵互攻、掠奪牧產牲畜,內亂時有發生。可看今日這情形,卻不像奪取牧地牲畜那般簡單,右谷蠡王一向自恃為長輩,他就算在單于本人面前也頗為傲慢,如今只怕是反了。
那邊伊稚斜一聲令下,麾下甲騎迅捷而動,蹄聲滾滾。漢使團內一名小童胯下的幼駝受驚而起,出列擋住了匈奴人的去路,引得伊稚斜的近衛怒而舉鞭朝小童抽去。未晞正好離得近,趨前一把護住小童。侍衛卻不依不饒還要打,未晞急了,用匈奴語大聲說:“以左谷蠡王之英名,怎能讓手下欺負一個體弱力孱的幼童?”
“住手!”伊稚斜緩緩策馬上前,疑惑地打量未晞,這混血女子的匈奴語居然說得極為純熟。他身后的左大都尉悄悄上來附耳說:“這女子我認得,她常年跟在稽洛大薩滿身邊,不知怎的又混在秦人堆里。”
匈奴人信奉天地神靈,對薩滿極為尊敬。這女子既然是稽洛大薩滿的人,伊稚斜也不敢輕舉妄動。于是他點點頭:“都先帶回去罷!”隨即領著千余精騎繼續追擊右谷蠡王。
張騫一行人被伊稚斜的左大將押往北行。路上未晞聽到匈奴兵士的言語談論,似是單于親率王師到了祁連山一帶,他們說話間又夾雜著“月氏人”如何如何,令未晞憂心忡忡。
走到半程入了夜,一輪圓月高高掛起,清輝遍野。左大將手下有人笑說:“今晚月亮這般滿,單于和左谷蠡王必定大獲全勝。”匈奴人相信月圓之夜是最吉利的時候,月盈則戰,月虧則息。
未晞卻凝望蒼穹良久,若有所思:“今晚天將吞月,可不是個好日子。”
所謂天吞月,乃指月食,無論漢人、匈奴人乃至月氏人西域人,都視之為極不祥之兆,會大大損及帝王首領。左大將離未晞較近,聽到這話心里雖打了個突,但他翻眼看了看天,仍然不以為意。
沒過多久,天突然暗下。匈奴人慌亂起來,不少人指著天空叫道:“月虧了,月虧了!”
不知何時,天上的滿月已變成了彎月,而侵占月亮的陰影仍不斷擴大。
左大將心里除了害怕之外,還對未晞多了一份敬畏:“不愧是大薩滿身邊的人,這女子果然有神靈。”他仿佛如夢驚醒般,連聲呵斥眾人加快腳程。
不久伊稚斜的人馬折回,兩批隊伍遇上。伊稚斜聽了左大將的稟告,凌厲目光掃向未晞,將信將疑:“之前稽洛大薩滿也說過今晚不利,勸單于暫時退避,可并未說有天吞月一事。”
左大都尉憤憤嚷著:“我們中了右谷蠡王的計,他指使手下假扮西逃,本人只怕仍在祁連山一帶,大單于卻是不知曉。”
經典必讀,不錯
很喜歡的一本書
正版書籍,寶貝不錯.包裝精美,值得購買和擁有
以為是史書,結果也是一部小說~
孩子的偶像是霍去病,看了兩遍了
看完后追加評論
值得拜讀哦
很不錯的書
好。。。。。
長河落日圓!
書很好,物流很快!
還可以吧,呵呵
很少會看到有寫霍去病的書,還只是看了一半,總體上符合歷史情節,不過還是覺得女主戲太多了,還有書中描寫的霍去病和我心中的有些不同,或許每個人對他的理解不一樣,不過他確實是我們的不敗戰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依舊振奮人心
“用典雅到近乎奢華的文字,機智得 接近圓滿的謀篇布局”這樣的書評實在無語架構方面平鋪直敘,細節描寫枯燥乏味,文筆不文不白,如同嚼蠟,遑論奢華。再也不能看書評買書了
是小說,不是真實的歷史故事。超喜歡驃騎將軍(?ω*?)
很好!積分可以抵用現金呀,哈哈哎,我就要評論,不然一般不評論的
很喜歡漢代特別是一些關于漢代將帥的書籍,這本就很不錯。
可能年代太過久遠,史料也不詳盡,以為是傳記,結果只是小說,看著玩還是不錯的
物流很快,包裝很好,性價比很高,非常滿意的一次購書。
歷史知識了得,文學功力了得,這是一部上乘之作。很久沒看到這么優秀的歷史小說了。
我是一個膚淺的人,之前就知道霍去病為大漢戰勝匈奴立下不能磨滅的奇功卻不是很想靠近那段歷史。直到我知道男神張若昀要演霍去病。看完了一本關于霍去病的說,看評論說這個版本好買來看,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霍去病,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名聲如雷貫耳,陌生是因為我們他的生命軌跡了解不深。寫霍去病傳記的書,多,但寫得好寫得出彩的,少。很多寫霍去病的書,要么過于粗糙簡單,要么過于失實,胡編亂造。這本《漢月天驕:不敗戰神霍去病》卻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不由得拍案叫絕,好書,難得的好書。歷史大事,考據嚴格、不虛;人物性格,塑造恰當好處。可以大膽地說,將文學與歷史結合最好的寫霍去病的書,就是這本《漢月天驕:不敗戰神霍去病》!
一直都特別喜歡霍去病,但是一些專門寫他的書不是純虛構就是脫離史實嚴重,這對考據黨來說真的讓人受不了!然后粗略看了這本《漢月天驕—不敗戰神霍去病》,覺得這真的就是考據黨的福音!從書中的描寫得語言和書后的范圍很廣的參考資料文獻及著作列表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知識功底,感覺作者真的是很用心在寫這本書!全文旁征博引,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刻畫十分細膩。在描寫霍去病外貌的時候講到他“堅毅的眼神、鷹隼般的眉峰,還有睥睨天下的狂傲”“火紅的陂衣炫目耀眼,玄黑鐵甲在夕陽里鍍上金色光華。”把年少得志的霍去病描寫得栩栩如生,特別符合我心中的霍去病得印象。…
簡直不能更完美的一本書,語言,情節,歷史干貨……一刷后又二刷!!!
文筆簡潔凝練,具有大家風范。故事構造,出人意料。書中對于歷史的考證,不亞于歷史專家,很是敬佩作者飽覽有關霍去病的群書。這是一本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有關霍去病傳奇的最好的歷史小說!
一部完整的記敘霍去病抗擊匈奴的傳記,筆法細膩,可讀性強。
看了不少有關霍去病的傳記小說,可以肯定地說,這本《漢月天驕:不敗戰神霍去病》情節曲折,引人入勝,且與大的真實歷史都吻合,不篡改事實,又有文學想象,難得的有關霍去病的歷史小說,好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