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山水奇景與獨特的民俗民情,失落的古文明與珍貴的文明遺存,懸念重重的地球之謎與干奇百怪的地球之最……東方與西方的多種之美在這里匯聚、碰撞出一首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
圖說天下 國家地理系列: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世界篇)》以靈動的文字勾勒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征。4000多處絢麗多姿的地理景觀,8000余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360萬字3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圖說天下 國家地理系列: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以靈動的文字勾勒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征。4000多處絢麗多姿的地理景觀,8000余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360萬字3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罕見的山水奇景與獨特的民俗民情,失落的古文明與珍貴的文明遺存,懸念重重的地球之謎與干奇百怪的地球之最……東方與西方的多種之美在這里匯聚、碰撞出一首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
《圖說天下 國家地理系列: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世界篇)》以靈動的文字勾勒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征。4000多處絢麗多姿的地理景觀,8000余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360萬字3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圖說天下 國家地理系列: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以靈動的文字勾勒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征。4000多處絢麗多姿的地理景觀,8000余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360萬字3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世界篇
Chapter 01 們放縱,抑或放逐——10個應當遠足的地方
落基山脈
塞倫蓋蒂草原
乞力馬扎羅
美國大平原
加拉帕戈斯群島
挪威峽灣
新西蘭北島
北海道
潘帕斯草原
哥斯達黎加
Chapter 02 只為了快樂——12個最適合度假的地方
夏威夷
英格蘭湖區
馬爾代夫
瑞士
佛蒙特
巴黎
塞舌爾
愛琴海小島
普羅旺斯
巴塞羅納
大堡礁
慕尼黑
Chapter 03 失落與不曾失落的——9個最適合懷舊的地方
倫敦
威尼斯
卡薩布蘭卡
莫斯科
哥本哈根
托斯卡納
布達佩斯
亞歷山大城
奈良
……
Chapter 04 穿越夢想與絕望——9個要去征服的地方
Chapter 05 神靈的地老天荒——朝圣者的10個方向
中國篇
Chapter 01 看紅樹下知遠——13處最宜人的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
九寨溝
西雙版納
陽朔
西湖
洱海
稻城
婺源
伊犁
扎龍
大興安嶺
臥龍
呼倫貝爾草原
Chapter 02 造化鐘神秀——11處不可錯過的大地杰作
黃果樹瀑布
壺口瀑布
鳴沙山
烏爾禾魔鬼城
石林
泰山
黃山
廬山
納木錯
青海湖
阿里
Chapter 03 我本楚狂人——10個最適合探險的地方
珠穆朗瑪峰
喬戈里峰
貢嘎山
梅里雪山
雅魯藏布大峽谷
神農架
騰>中
四姑娘山
長江三峽
怒江大峽谷
……
Chapter 04 此情可待追記——8個最適合懷舊的地方
Chapter 05 雕欄玉砌應猶在——8處最該領略的先人瑰寶
陽朔
陽朔的時光是悠閑的。陽光下,百年的青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人,懷著相同的夢想走到這里,享用這份特有的悠閑。沿著小巷矗立著一排排青磚老房,隨處可見的斑駁腐朽的木質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瓦片上透露出歲月的流逝。
一個人的旅行是孤單的,可陽朔不同,陽朔是小資的天堂,是一個制造夢幻的地方,是一個每個角落都彌漫著故事和情事的圣地。陽朔歡迎只身前往,來到一個與現實生活不相干的世界,任你做你想成為的主角。在那里你不一定有艷遇,但是一定會沉醉于它的閑散,流連于它的浪漫,忘情在山水之間。
陽朔的時光是悠閑的。陽光下,百年的青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人,懷著相同的夢想走到這里,享用這份特有的悠閑。沿著小巷矗立著一排排青磚老房,隨處可見的斑駁腐朽的木質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瓦片上透露出歲月的流逝。千年古鎮安寧祥和、無欲無求,怪不得當年徐悲鴻老先生會在這里留下在那美麗的山水之間有一桃源深處的感慨。騎上單車,穿梭在古鎮中,在精致的巖石情懷中,小路蜿蜒向前,綠色的山巒重重疊疊,擔心沒有盡頭時,便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這里,只想放歌,讓歌聲飄在天際。平日種種壓力與不快,這個時候都逃之天天了。路邊一架巨大的水轉筒車,吱吱呀呀地搖著歲月,也吟唱著鄉村古老的歌謠。遠方群山滴翠。村樹含煙,阡陌縱橫,屋宇錯落,宛若陶淵明筆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
陽朔境內的漓江是最美的一段風景,來到這可要極力張望,張望這畫家筆下的景致。群山靜靜地佇立,悠然地吮吸著清澈碧透的江水;陡壁上兩只蝙蝠展翅欲飛翔,旁邊一朵碧蓮盡情綻放……奇峰間怪石嶙峋,溶洞高懸,暗河幽深,叫人嘆為觀止,真可謂百里漓江,百里畫廊。
“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百千回。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陽光透過白云的遮擋照到原本一色的山上,便生出許多層次來,層層變換的山色又折射到水面上,再映到人的眼底。佇足的人便醉了,身軀也溶入山水畫卷中,久久不忍離去。江水是碧綠的綠茶的顏色,坐在江邊便覺清爽。江面雖然寬,水流卻不急,仿佛也感染了這里的閑散氣氛,拌住了腳,不忍向前了。傍晚如詩如畫的漓江生起了一層水霧,薄紗般籠罩在江面,氤氳水氣讓人仿佛置身仙境。
躺于竹筏上,隨心漂流在漓江,水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兩岸山峰清秀迤邐,綠草如茵,陣陣鳥鳴,少有人煙,心會像一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一般愜意和歡欣。盡情享受寧靜的河流,享受牧歌般的田園,享受時間似乎停滯了的感覺,偶爾沖下小水壩,讓你平靜中也有歡笑。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懷抱會使人塵慮盡滌,俗念頓消。 陽朔
陽朔的時光是悠閑的。陽光下,百年的青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人,懷著相同的夢想走到這里,享用這份特有的悠閑。沿著小巷矗立著一排排青磚老房,隨處可見的斑駁腐朽的木質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瓦片上透露出歲月的流逝。
一個人的旅行是孤單的,可陽朔不同,陽朔是小資的天堂,是一個制造夢幻的地方,是一個每個角落都彌漫著故事和情事的圣地。陽朔歡迎只身前往,來到一個與現實生活不相干的世界,任你做你想成為的主角。在那里你不一定有艷遇,但是一定會沉醉于它的閑散,流連于它的浪漫,忘情在山水之間。
陽朔的時光是悠閑的。陽光下,百年的青石板路上,不同膚色的人,懷著相同的夢想走到這里,享用這份特有的悠閑。沿著小巷矗立著一排排青磚老房,隨處可見的斑駁腐朽的木質和長滿青苔的青黑瓦片上透露出歲月的流逝。千年古鎮安寧祥和、無欲無求,怪不得當年徐悲鴻老先生會在這里留下在那美麗的山水之間有一桃源深處的感慨。騎上單車,穿梭在古鎮中,在精致的巖石情懷中,小路蜿蜒向前,綠色的山巒重重疊疊,擔心沒有盡頭時,便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這里,只想放歌,讓歌聲飄在天際。平日種種壓力與不快,這個時候都逃之天天了。路邊一架巨大的水轉筒車,吱吱呀呀地搖著歲月,也吟唱著鄉村古老的歌謠。遠方群山滴翠。村樹含煙,阡陌縱橫,屋宇錯落,宛若陶淵明筆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
陽朔境內的漓江是最美的一段風景,來到這可要極力張望,張望這畫家筆下的景致。群山靜靜地佇立,悠然地吮吸著清澈碧透的江水;陡壁上兩只蝙蝠展翅欲飛翔,旁邊一朵碧蓮盡情綻放……奇峰間怪石嶙峋,溶洞高懸,暗河幽深,叫人嘆為觀止,真可謂百里漓江,百里畫廊。
“錦石奇峰次第開,清江碧溜百千回。問余半月行何事,日讀天然畫本來。”陽光透過白云的遮擋照到原本一色的山上,便生出許多層次來,層層變換的山色又折射到水面上,再映到人的眼底。佇足的人便醉了,身軀也溶入山水畫卷中,久久不忍離去。江水是碧綠的綠茶的顏色,坐在江邊便覺清爽。江面雖然寬,水流卻不急,仿佛也感染了這里的閑散氣氛,拌住了腳,不忍向前了。傍晚如詩如畫的漓江生起了一層水霧,薄紗般籠罩在江面,氤氳水氣讓人仿佛置身仙境。
躺于竹筏上,隨心漂流在漓江,水清澈透亮,魚兒閑游,水筏飄搖。微風拂過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兩岸山峰清秀迤邐,綠草如茵,陣陣鳥鳴,少有人煙,心會像一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一般愜意和歡欣。盡情享受寧靜的河流,享受牧歌般的田園,享受時間似乎停滯了的感覺,偶爾沖下小水壩,讓你平靜中也有歡笑。大自然清新博大的懷抱會使人塵慮盡滌,俗念頓消。
有人說陽朔山水在興坪,興坪漁村漓江環繞,青瓦泥墻,竹籬菜畦,雞犬之聲清晰可聞。不時可見三三兩兩的浣衣女手持棒槌在青石板上敲出古老的韻律。田間的農人赤腳穿行在阡陌中,頑皮的兒童嬉鬧在屋前的空坪上,江面隱約可見捕魚的竹筏,飄然往來,更有捕魚的老翁,叼一管煙斗,悠悠坐在竹筏上,在云影中隨波逐流。搬一方小凳坐到絲瓜藤下,空氣中彌漫著柚子的清香,心情是晃晃悠悠,孤寂的靈魂終于在此刻得到了寧靜與解脫。
陽朔不大,一條西街詮釋著陽朔的別樣風情。西街不過是最傳統的南國小鎮街道,從這頭到那頭不過517米,地上鋪的石塊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西街已經成為一個傳奇,外國人成群結隊地來這里尋找最古老的中國,而中國人來這兒去口以為出了國。沿街的各色酒吧滿街滿墻都是關于中國的英文書,土制的吊燈、洋人畫的壁畫、手工的簪子、迷人的藍調、純粹的中國茶、地道的藍山咖啡……在那里每天發生著浪漫的邂逅。西街是屬于前世的記憶,再沒有地方能比西街更加切合小資的理想吧。 山水相依的纏綿悱惻在陽朔發揮到了,忘情山水中如果累了,到西街隨便找個酒吧在角落坐定,要杯咖啡,與案邊的雜志一同丟給陽朔的時光。陽朔歡迎你只身前往,只是別忘了把心帶走。
塞倫蓋蒂草原
馬賽人將這里取名“永遠流動的土地”,塞倫蓋蒂即是這一稱呼的音譯,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的話,就請看看動物們的來去和草木的榮枯好了,塞倫蓋蒂的土地就處在這種有韻律的變化當中,以至于感覺起來好像一種朝潮晚汐的水體,而主導這一切的就是雨水和季風。
塞倫蓋蒂位于坦桑尼亞北部的高原,從這里向東向西向北分別是恩戈羅恩戈羅野生動物保護區、維多利亞湖和肯尼亞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塞倫蓋蒂處于這一地帶的中央,作為季節性的稀樹大草原,它責無旁貸地成為了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們的生計和庇護之地,從鼠兔牛羊到狐狼獅豹。動物才是塞倫蓋蒂的主角,這種說法雖略顯夸張,卻也不為過。
5月末,塞倫蓋蒂的旱季從不爽約地來到這片土地。百草在枯黃之前播下它們的種子,灌木和喬木都脫去它們的“外衣”,決意不再為吃飽了的動物們提供一點陰涼。于是太陽開始炙烤這片在雨季里愜意了許久的土地,河床和灘涂的淤泥上出現龜裂的紋路。年荒光臨到群居的植食動物們,覓食和飲水變得困難起來,日見窘迫的饑荒迫使它們不得不選擇集體出走,這種出走的隊列往往是極其龐大的。
從塞倫蓋蒂到維多利亞湖或是馬拉高原的這一段行程,往往使人想起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情來,這是同樣艱辛而注定一波三折的旅途,沒有摩西的法杖卻有三倍的埃及大軍來圍追堵截。植食動物的出走使許多以之為食物的動物們變得焦灼起來,其中有詭詐毒辣的土狼,有三五成群的獅子,也有善于奔襲的獵豹,還有躲在河灘里專下黑手的鱷魚。這是下個雨季前的狩獵機會了,如果不能在這一關頭混個皮飽肚圓,接下來的6個月,餓死也未可知。
這就是動物世界的秩序,幾乎容不得我們用殘酷以外的詞匯來形容。當大隊的角馬爭先恐后地擠過一條爬滿鱷魚的河灘又留下許多同伴的尸身時,我們會真實地震撼于那種出于本能也好、集體意志也好的近乎沒道理的勇敢,正是這種勇敢使得它們在塞倫蓋蒂,在大型肉食動物的天堂,以一個卑微反又繁榮的植食動物家族的名義活著。斑馬的方陣在移動的過程中接受著獅豹的一路尾隨,那些方陣往往以十多個的數目排成連橫之勢,一道狂飆,馬蹄翻飛之間黃土飛揚,而掉隊的老弱傷殘就淪落獅口,血肉被吃盡,以至連骨頭都要被鬣狗們舔過多次才會罷休。塞倫蓋蒂的旱季和它兇相畢露的野獸們是刀俎,植食動物作為魚肉,它們有的死了,有的活著出去并在雨季里追隨新生的草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