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刑事法評論》第39卷。本期刑事法評論的主要內容還是刑法教義學的內容,包括不法論、共犯論以及責任論;本期也采納了兩篇關于刑事訴訟法的文章,主題分別是詢問錄音錄像的功能以及公民個人信息采集的問題;除此之外,本期刑事法評論還采納了四篇譯文,主題包括德國的經濟刑法、未遂犯論以及網絡刑法等,均為國外新的理論研究成果。本書的出版可為相關專業研究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特別是關注域外刑事法律新研究成果的人士,將會從本書獲益匪淺。
陳興良,1998年至今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北京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理論前沿]
刑法規范二重性要論
——行為規范與裁判規范的范圍異同、內容離合與反饋互動/茹士春(2.6萬字)
機能行為無價值論之提倡
——兼評結果無價值論與行為無價值論/羅世龍(3.5萬字)
片面共犯研究]
利用行為視角下的片面共犯否定論/胡宗金(1.5萬字)
片面共同正犯否定論
——基于交互支配性的證成/張召懷(1.7萬字)
結果加重犯研究]
被害人自我答責視角下的結果加重犯論/段 蓓(3.4萬字)
結果加重犯之共同正犯研究/張偉(1.9萬字)
刑罰學研究]
新刑罰學:矯治策略的出現及其啟示
(美)Malcolm M. Feeley Jonathan Simon 文,喬遠 譯
刑罰理論的新動向:從綜合論到溝通論
——達夫(R.A.Duff)的溝通理論及中國鏡鑒/馬永強(2萬字)
刑罰目的與犯罪論體系:由“刑”到“罪”的思考/高穎文(4萬字)
實證研究]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判斷
——從特殊體質致死類案件切入/張喆(6.6萬字)
受賄罪量刑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基于2014年全國4205份判決書的研究/林嘉珩(2.3萬字)
域外傳譯]
客觀歸責的體系/[德]英格伯格?普珀 文 徐凌波、曹斐譯(1.5萬字)
德國經濟刑法的發展和現狀[德]馬克?恩格爾哈特(Marc Engelhart)文 徐劍譯(1萬字)
歐盟版權刑法的發展/[德]烏爾里希?齊白(Ulrich Sieber)文 朱奇偉 譯(2.3萬字)
有關危險犯的爭論/[德]海因茨?科里亞特文 張志鋼譯(1.8萬字)
域外視野]
行政領域與刑事領域間的個人數據流通
——德國基本權利理論的實際運用/劉昶(1.8萬字)
日本規范違反說之規范本質學說述評/郭棟磊(2萬字)
日本犯罪白皮書解讀/(日)松尾剛行(1.2萬字)
專題研究]
刑法解釋方法位階性否定論/劉俊杰(2萬字)
論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徐成(3.4萬字)
刑事政策出罪方法論
——基于歷年刑事司法判決的思考/夏偉(2萬字)
論主從犯特殊區分制的共犯體系/田然(2萬字)
論教唆行為的兩種性質
——兼議《刑法》第29條第2款之理解/蔡穎(3.5萬字)
論侵占封緘物的行為定性與占有/夏尊文(1.4萬字)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司法適用/熊亞文(1.2萬字)
認罪協商程序中的犯罪事實認定
——基于美、德兩國經驗的比較法考察/陳蘇豪(2.5萬字)
論訊問錄音錄像證據功能的主觀化/方柏興(1.4萬字)
犯罪學基礎:新維度》知識論述評/王燕飛(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