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地關系研究越來越關注人與社會關系的背景下,立足于人的行為來審視城市空間就成為研究的重要視角。柴彥威編著的《空間行為與行為空間》以城市居民的空間行為及其行為空間為核心內容,在時間地理學、行為主義方法論、活動分析法的理論基礎上,基于問卷調查數據,結合定性、定量與GIS三維可視化及空間分析方法,從日常活動、日常出行與碳排放、工作活動與通勤出行、購物活動與購物出行、休閑活動與休閑出行等多個角度,分析城市居民空間行為的時空特征與居民決策,從居民行為空間的角度折射我國城市空間,并對時空行為的應用方向進行展望。
空間行為與行為空間》可供城市地理、城市空間、城市規劃與管理、城市居民行為等研究的相關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參考。
柴彥威編著的《空間行為與行為空間》立足國際學術前沿,不但將西方有關空間行為與行為空間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引進國內,而且通過融入中國本土背景和研究者的思考,初步確立了基于行為的城市空間研究的理論及方法體系;突出微觀實證研究方法,注重個人的行為分析,強調在社會經濟轉型期、城市生活方式快速轉變、城市空間重構過程等背景下中國大城市居民活動—移動行為的空間結構特征及其決策機制;彌補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的時空可視化與分析、基于家庭的活動空間行為分析等國內空白的研究領域,開創了空間與行為互動機理研究的多元化理論和方法。 本書共由14章構成,前4章屬于整個研究的理論鋪墊,第5章介紹了研究數據的采集、管理與可視化技術,第6章至第13章分別從行為空間與空間行為兩條線索進行系統的實證研究,第14章對時空間行為的研究前沿與應用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柴彥威,1964年生,甘肅省會字縣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城市與經濟地理系主任,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及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地理學會常務理事,《人文地理》副主稿,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AsianGeography、《地理科學》、《國際城市規劃》等中外文學術期刊編委。主要從事城市社會地理學、行為地理學、時間地理學、智慧城市規劃與管理研究等,近200篇,出版專著14余部。曾獲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地理科技獎、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獎等。
總序
前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文地理學的行為轉向
1.1.2 基于行為的城市空間研究
1.1.3 中國城市轉型研究的行為視角
1.2 研究框架
2 基于行為論方法的空間行為研究
2.1 重視主體性與過程導向的行為論方法
2.2 基于行為論方法的空間行為研究進展
2.2.1 空間認知過程與行為
2.2.2 偏好、選擇與行為決策
2.2.3 制約導向和社會關聯的行為研究
2.2.4 日常生活空間與行為
2.3 基于行為論方法的中國城市空間行為研究
2.3.1 消費者行為
2.3.2 遷居行為與通勤行為
2.3.3 空間認知行為
2.3.4 日常行為空間
2.4 行為論方法的未來走向
3 基于時間地理學的空間行為研究
3.1 面向空間行為分析的時間地理學
3.2 面向行為復雜化的時間地理學應對
3.2.1 從物理空間行為走向虛擬空間行為
3.2.2 加入人類能動性
3.2.3 打破男性控制
3.3 基于時間地理學的空間行為模式挖掘
3.3.1 實時行為數據獲取與監控
3.3.2 時空路徑的可視化
3.3.3 行為制約模型分析
3.4 基于時間地理學的行為模擬與計測
3.4.1 GIS技術與時空可達性測算
3.4.2 時空可達性的地理計算
3.4.3 虛擬空間行為的刻畫與分析
3.5 應用時間地理學的城市空間實踐與展望
4 基于活動分析法的空間行為研究
4.1 重視活動與移動關聯的活動分析法
4.2 基于活動分析法的空間行為研究
4.2.1 活動與移動關聯的空間行為研究
4.2.2 基于家庭的活動—移動行為研究
4.2.3 活動—移動行為的縱向變化研究
4.2.4 活動—移動行為與城市空間的互動研究
4.3 活動分析法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及展望
4.3.1 活動分析法在城市規劃及交通規劃中的應用實踐
4.3.2 活動分析法的應用研究展望
5 個體行為時空數據采集與管理
5.1 個體行為時空數據采集方法
5.2 個體時空行為數據采集過程
5.2.1 調查內容
5.2.2 調查方式
5.2.3 問卷設計
5.2.4 抽樣
5.3 北京市居民活動日志調查
5.3.1 調查方案
5.3.2 居住區類型與調查居住區選擇
5.3.3 調查實施與樣本概況
5.4 北京市居民行為時空數據管理
5.4.1 數據庫概況
5.4.2 數據質量管理
5.5 個體行為時空數據可視化
5.5.1 行為時空數據模型
5.5.2 行為時空數據可視化
5.5.3 行為時空數據可視化工具開發
6 居民通勤行為空間
6.1 通勤人口的基本特征
6.2 通勤行為的基本特征
6.2.1 通勤時間特征
6.2.2 通勤距離與方向特征
6.2.3 通勤出行方式特征
6.2.4 通勤出行鏈特征
6.3 通勤行為空間的形成機理
6.3.1 制度轉型與通勤行為空間的形成
6.3.2 通勤行為空間的影響因素分析
6.4 通勤行為空間的評價與展望
7 居民購物活動與購物出行
7.1 居民購物行為的基本特征
7.1.1 居民購物行為的可視化
7.1.2 居民購物持續時間特征
7.1.3 居民購物出行距離特征
7.2 居民個人購物行為的時空間決策分析
7.2.1 居民個人購物行為時空間決策模型
7.2.2 單因素主導的休息日居民個體購物行為時空間決策
7.2.3 多因素綜合的工作日居民個體購物行為時空間決策
7.3 居民家庭購物行為的時空間決策分析
7.3.1 居民家庭購物行為的時空間決策的框架
7.3.2 居民家庭購物行為的基本特征
7.3.3 居民家庭購物行為的時空間決策模型
7.3.4 居民家庭購物出行次數決策的空間效應
7.3.5 居民家庭購物出行模式決策的空間效應
7.4 居民購物行為空間的評價與展望
8 居民的休閑活動與休閑出行
8.1 休閑行為的時空間特征
8.1.1 休閑行為的時間利用與時間節奏
8.1.2 休閑行為的空間特征
8.2 休閑行為空間的影響因素
8.2.1 性別
8.2.2 收入差異
8.2.3 年齡差異
8.2.4 職業差異
8.3 休閑行為決策研究
8.3.1 居民休閑出行決策模型
8.3.2 居民休閑行為決策機理
8.4 休閑行為空間的評價與展望
8.4.1 城市居民休閑行為總體特征與評價
8.4.2 城市居民休閑行為展望
9 居民日常活動出行與碳排放
9.1 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9.1.1 居民出行個體差異的可視化
9.1.2 居民出行社區差異的可視化
9.1.3 居民個人出行特征分析
9.1.4 居民家庭出行特征分析
9.2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測算
9.2.1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測量方法
9.2.2 居民個人出行碳排放的測量
9.3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比較分析
9.3.1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均值比較
9.3.2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分布比較
9.3.3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方差檢驗
9.3.4 居民出行碳排放的聚類比較
9.4 居民出行與碳排放的影響機理
9.4.1 居民出行與碳排放的概念模型
9.4.2 居民出行與碳排放的模型構建
9.4.3 居民出行與碳排放的影響機理
9.5 居民日常活動出行的低碳化展望
10 居民行為決策分析
10.1 居民行為模式基本特征
10.1.1 居民整日活動模式的一般特征
10.1.2 居民整日巡回模式的一般特征
10.2 整日巡回活動的行為決策分析
10.2.1 巡回多目的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
10.2.2 出行交通方式的次序Logit模型分析
10.3 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時空間決策的分析
10.3.1 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時空間決策的概念模型
10.3.2 基于巡回的居民出行時空間決策的模型構建
10.3.3 巡回類型的決策分析
10.3.4 主要活動起始時間的決策分析
10.3.5 空間距離及交通方式的決策分析
10.4 居民行為決策研究的評價與展望
11 舊城居民的行為空間
11.1 研究社區樣本概況
11.2 舊城居民行為空間
11.2.1 舊城居民行為時空路徑
11.2.2 舊城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11.2.3 舊城居民行為時空間特征
11.2.4 舊城居民日常行為空間案例
11.3 舊城居民行為空間的性別差異
11.3.1 舊城居民行為時空路徑的性別差異
11.3.2 舊城居民出行特征的性別差異
11.3.3 舊城居民時間利用的性別差異
11.3.4 舊城居民日常行為的空間差異
11.4 舊城居民日常行為空間特征與展望
11.4.1 舊城居民日常行為的時空間特征
11.4.2 舊城居民日常行為空間展望
12 單位居民的行為空間
12.1 單位居住區的行為解讀
12.1.1 單位居住區的行為空間
12.1.2 樣本概況
12.2 整日尺度的單位居民行為空間
12.2.1 單位居民行為的時空間結構特征
12.2.2 單位居民的出行特征
12.2.3 單位居民的時間利用特征
12.2.4 單位居民的行為空間特征
12.3 單位居民行為空間的性別差異
12.3.1 單位居住區居民出行的性別差異
12.3.2 單位居住區居民時間利用的性別差異
12.3.3 單位居住區居民行為空間的性別差異
12.3.4 單位居民行為空間的性別特征
12.4 行為視角下的單位空間
12.4.1 單位居住區的行為空間特征
12.4.2 基于行為的單位空間解讀與未來展望
13 郊區居民的行為空間
13.1 郊區與城市居民生活空間
13.1.1 郊區的行為解讀
13.1.2 案例樣本概況
13.2 郊區居民的行為空間
13.2.1 郊區居民行為時空模式
13.2.2 郊區居民出行基本特征
1 3.2.3 郊區居民時間利用特征
13.2.4 郊區居民行為空間特征
13.3 不同屬性郊區居民的行為空間比較
13.3.1 不同屬性郊區居民的出行特征差異
13.3.2 不同屬性郊區居民的時間利用比較
1 3.3.3 不同屬性郊區居民的行為空間比較
13.4 郊區行為空間的實質與展望
13.4.1 郊區行為空間的實質
13.4.2 郊區行為空間展望
14 空間行為與行為空間研究前沿
14.1 時空間行為研究的國際動態
14.1.1 時間地理學與結構化理論的結合
14.1.2 時空GIS與地理可視化
14.1.3 時空間行為研究在其他社會科學領域
14.2 中國時空間行為的研究動態
14.3 空間與行為研究的前沿主題
14.3.1 關注生活質量的空間與行為研究
14.3.2 關注社會公平的空間與行為研究
14.3.3 關注低碳城市的空間與行為研究
14.3.4 關注信息社會的空間與行為研究
14.4 時空間行為研究的實踐應用前景
14.4.1 時空間行為研究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14.4.2 時空間行為研究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
14.4.3 時空行為研究在居民服務方面的應用
14.5 空間與行為研究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圖表來源
這個商品不錯~
贊爆!
價廉物美,經濟實惠,可讀性高
柴老師新書,值得一讀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好書,當當送貨也很快,我很滿意!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陶冶情操,修身養性,還會再來的哦。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
很好很好
滿200減100的時候買的。很不錯的書,柴彥威老師的書,看了他主導翻譯的《空間行為的地理學》,想了解一下國內的情況。
挺好的,買了翻著玩
好
非常好
這本書不賴
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
書的內容不錯,當當的服務不敢恭維,有磕角折痕都是小事,還能給客戶發發霉的書,真他媽無語了
物流太差,網上選定貨到付款刷卡支付,沒帶pos。第二次來,pos機還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