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寫目的:以臨床病例為基礎,通過展現作者從接診病人到患者出院全過程的診療思維,啟發和引導讀者建立起科學縝密的臨床思維。病例范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本書由國內知名的專家錢家鳴編寫,以臨床病例為基礎,通過展現作者從接診病人到患者出院全過程的診療思維,啟發和引導讀者建立起科學縝密的臨床思維。本書所選病例均為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的真實病例,診治過程也忠實于原態。參與本書編寫者皆是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的醫生。
錢家嗚 1957年9月生,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主任。 198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1992年獲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完成3年博士后訓練及美國密執安大學研修1年。1996年晉升為 教授主任醫師,1997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從事臨床工作28年。主要學術兼職中國Ⅸ師協會消化分會會長。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吨腥A醫學》(英文 版)、《中華消化》(中英文版)、《中華胰腺病》等9本雜志副主編,《中華內科》等雜志編委。近10余年來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衛生公益性行業科研專向”基金1項部省級課題l0項,國際2項;發表國際性學術雜志學術論文20余篇學術雜志論文150余篇。主編主譯學術著作6 部,副主編與主譯2部,參加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內科學(五年制與八年制)編寫。培養博 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40名,碩士研究生6名。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1次,中華醫學科技獎2次、國家教委、北京市、新聞總署以及國際會議各種獎項6項。
病例1 陣發性臍周疼痛3周
病例2 陣發性臍周疼痛伴消瘦半年
病例3 反復胸痛3年
病例4 惡心嘔吐3天
病例5 間斷嘔吐2個月
病例6 腹瀉4天
病例7 腹瀉11年
病例8 腹瀉5年
病例9 便秘10年,加重伴左下腹痛6個月
病例10 發熱、腹痛3個月
病例11 嘔血1天
病例12 間斷黑便5個月
病例13 間斷黑便3個月
病例14 進行性黃疸2周
病例15 黃疸1周
病例16 反酸、燒心伴胸骨后疼痛5年,加重6個月
病例17 吞咽困難3個月
病例18 燒心6個月
病例19 吞咽痛1個月
病例20 吞咽困難1年
病例21 吞咽困難2個月
病例22 吞咽困難10年,加重1年
病例23 上腹痛2天,黑便l天
病例24 間斷上腹痛3年,加重10天
病例25 間斷上腹不適8年,復發20天
病例26 上腹痛伴發熱1個月
病例27 反復上腹痛2年,加重伴黑便3天
病例28 上腹痛6小時
病例29 間斷上腹痛3年,腹脹、嘔吐20天
病例30 上腹不適伴消瘦2個月
病例31 反復上腹痛半年
病例32 反復腹痛、腹瀉2年
病例33 上腹不適伴惡心嘔吐1個月
病例34 反復上腹脹、嘔吐3年
病例35 間斷上腹不適6年
病例36 反復黏液膿血便1年
病例37 腹痛、便血伴發熱5年
病例38 發熱、乏力伴大便異常1個月
病例39 右下腹痛伴發熱8個月
病例40 反復腹痛、腹瀉2年余
病例41 腹痛半月余
病例42 間斷腹瀉、消瘦6年
病例43 反復腹瀉6年
病例44 反復柏油便15年
病例45 反復便血10個月
病例46 腹脹3個月,加重伴腹痛、發熱2個月
病例47 間斷鮮血便2個月
病例48 間斷腹脹6個月,腹瀉3個月,加重伴嘔吐3日
病例49 上腹痛1年半
病例50 肥胖、右上腹隱痛半年
病例51 肝大、黃疸2周
病例52 乏力、納差半年,尿色加深1個月
病例53 發現肝功能異常4年余,皮膚瘙癢1年,右上腹不適半年
病例54 乏力、腹脹3年,加重伴黑便1個月
病例55 右上腹痛3個月,伴發熱2周
病例56 間斷發熱40天,右上腹痛1周
病例57 意識障礙3天
病例58 腹膨隆、水腫3個月
病例59 腹脹伴水腫2年,加重伴鞏膜黃染3個月
病例60 間斷皮膚、鞏膜黃染2年,再發10天
病例61 發熱、右上腹痛3個月
病例62 發熱、上腹痛2周,加重伴皮膚黃染3天
病例63 陣發性上腹痛1年,加重伴嘔吐3天
病例64 反復劍突下疼痛2年
病例65 反復左上腹疼痛2年
病例66 納差、消瘦3個月,皮膚鞏膜黃染20天
病例67 皮膚鞏膜黃染伴間斷發熱11個月
病例68 妊娠35周,上腹痛1天
病例69 腰背痛伴中上腹脹痛8小時
病例70 反復中上腹痛伴皮膚鞏膜黃染10個月
病例71 腹脹半年,皮膚鞏膜黃染20天
病例72 反復大汗淋漓、神志不清4年
病例73 反復右上腹痛4年,加重半年
病例74 腹痛、腹脹3個月
病例75 腹脹10個月,加重2個月
病例76 左下腹痛10天
附:病例診斷結果
七、對本病例的思考
患者最初以腹瀉起病而被臨床經驗性診斷為“消化不良”或“結腸炎”。但病情反復發作,多種治療效果差,應考慮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要進一步明確診斷。
引起腹瀉的病因很多,如何進行鑒別有時很困難。首先應確定是真性腹瀉還是假性腹瀉。所謂假性腹瀉是指直腸受刺激后,有頻繁的便意,但排便正常,量不大。對于診斷有疑問的病例,應盡可能建議患者盡早做糞便、血液和結腸鏡、B超、X線等相關檢查。
對于慢性腹瀉的診斷應擴展思路,不僅要考慮消化系統疾病,也要考慮全身疾?。徊粌H要考慮器質性疾病,也要考慮功能性疾病。但需要指出的是,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斷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在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后方可診斷。
本例患者病史較長,一直未能得到明確診斷和合理的治療。IBS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應盡早得到有效治療。至于如何合理使用抗焦慮抑郁藥,應該請神經心理科醫師會診指導。對患者也應加強宣教,增強患者的依從性。
本例患者的診斷過程給我們的啟示有以下幾點:①病史詢問非常重要。只有仔細的詢問有關病史,才能發現和不遺漏有價值的診斷線索。該患便為稀糊黏液便,無膿血,每次量少,便前腹痛,排便后緩解。排便多在晨起和早餐后,無里急后重。經常腹痛、腹脹、排氣多。病史中大便性狀和排便時間及伴隨癥狀為診斷提供了幫助。②當患者以腹瀉為主要癥狀來診時,糞便檢查未發現異常,在按常規進行了一系列檢查排除了常見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器質性疾病后,應想到少見病和功能性疾病,如IBS,尤其當患者病程長,一般狀況好,情緒不穩定時更應想到IBS,及時進行心理治療并觀察療效,有助于IBS的診斷。③科學、的問診及正確的診斷思維基于對相關疾病的認識,只有掌握了疾病的臨床表現,才能在實際臨床問診過程中問及相關內容,并進行合理的分析判斷。因此,多學、多看、多實踐、多動腦才是掌握和提高臨床診治水平的前提。
……
很好很好很好
很好的鍛煉診療思維的專業書
這本書不是本人簽收的,為什么上面說是本人簽收的?
這系列的叢書不錯,買了傳染,呼吸,急診還有消化,但是感覺呼吸編的非常好,其他的高低水平略有差別,但是總體還是很好
這一套書都是神書非神馬,搞疑難雜癥必備裝備
書內容很好,但是書破損了,總是心里不爽,價格適中吧,和店里買差不多…圖方便了…
很好了,對新手來說可以提供很好的思路和經驗。
雜志之家的商品包裝真是糟糕,老是讓人提心吊膽,所幸我的書沒有大礙!
從當當買了七八年書了,這次是在是太慢了,整整9天。很不爽
這本書編排很不錯,看過錢教授的另一本病例分析,也很不錯,診斷思路很清晰
西醫各方面的疾病的比較很詳細,可以作為參考
這本書很是不錯的,拿到手就把第一個病例分析看了,值得推薦
對于入門的大夫很好理解,思路也比較清晰。紙質也不錯,挺有幫助的
灰常好,真的是一本很好的臨床用書,適合所有學醫的年輕人
買了這一系列的書,就是這消化的診斷思維沒有把診斷名單列在顯著位置,哭啼診斷什么病還要通讀遍診療思路才知道。不如這套書其他的基本診斷那么一目了然。
很喜歡這一套書,臨床思維的訓練,站在巨人的肩上會看得更遠。
錢老師主編的書聽說不多,但是這本內容很好,從臨床出發一步一步抽絲剝繭,很適合初學者。
很喜歡這本書的思維方式,從中可以學到很多,一步一步的分析,再進行總結歸納,講得很好,值得一看
病例介紹,接著診斷思路,有些與自己的思路不同,可以比較,有用的一本書。
挺好的,還沒有仔細看。題噢體檢烏拉她咯怕苦好聽
先給一個病例,再逐步剖析,像國外的教科書,對于培養思維挺好的。
這本書很不錯,對于臨床思維的提高很有幫助,贊一個。
這個系列的書很贊,很適合我這種剛開始臨床工作的菜鳥,正在逐步買完全套。
書都變形了,嚴重變形,也沒有薄膜包裝。。。拍下三四天才到。。。。
非常有益于常見消化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上提高認識,讀后再回去翻書會更加深對疾病癥狀產生認識,對消化內科診斷思維有一個樹狀式的把握。
書很好適合剛上臨床,分析很詳細,有助于培養臨床思維
整體感覺不錯,就像臨床一樣從主訴入手,逐層剖析,可以培養診療思維
以病例入手,結合臨床,理論實踐相結合,對學習掌握疾病特點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