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民國女性人物傳記系列(共3冊):張愛玲傳+林徽因傳+陸小曼傳圖書
人氣:46

民國女性人物傳記系列(共3冊):張愛玲傳+林徽因傳+陸小曼傳

張愛玲傳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張愛玲,民國**才女。“孤島”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世事通透,聰敏慧極,起筆落墨,勾皴點染,點點滴滴都是才情。二十出頭的年紀,便揚名上海灘,成...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女性人物  
  • 作者:[張貞元]
  • 產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0862338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
  • 印刷時間:2015-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張愛玲傳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張愛玲,民國才女。“孤島”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世事通透,聰敏慧極,起筆落墨,勾皴點染,點點滴滴都是才情。二十出頭的年紀,便揚名上海灘,成為轟動一時的奇女子。這樣的早熟早慧,求諸現(xiàn)代文學史,再無第二人。

張愛玲的人生有如她的文學世界,蒼涼凄美又動人心魄。在經(jīng)歷了短暫的童年幸福之后,她飽嘗人間況味,后在美國洛杉磯寂寂逝去。但因她筆觸得到了生命的靈 魂,及無盡的孤寂,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余味。

編輯推薦

張愛玲傳

本書以張愛玲的生平事實為線索,真實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張愛玲傳奇的一生。蒼涼的人生,美麗的作品,以人生的安穩(wěn)做底子來描寫人生的飛揚的創(chuàng)作哲學張愛玲式的滄桑和華麗在此顯露無遺。

作為一位唯美主義者,愛情是張愛玲人生濃重的一筆,然而在領略了愛情帶來的精彩的同時,又給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晚年的張愛玲離開大陸,此后是漫長的寂寞生活。最終她在寂寂中逝去,然而她唯美筆觸留下的卻是一段段美麗的靈魂收獲。

林徽因傳

一代才女林徽因傳奇一生的記錄。她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她是國徽的主要設計者,她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圖案設計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她更為搶救民族工藝品景泰 藍做出了巨大貢獻。她對中國的古建筑有深厚的感情,但她不是一個只會發(fā)懷古之幽思的小女子,她是曾為我國的建筑事業(yè)做出貢獻的一代女建筑師。

不管生活的浪濤怎么洶涌,不管外界的風云如何變化,她都堅守自己心中那朵潔白、幽靜的蓮花,用花心的那一點亮,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盡管人生只是宇宙里的匆匆過客,但也要“玲瓏的生從容的死”。

陸小曼傳

這是一代名媛陸小曼一生的真實寫照,她是一個美麗、勇敢、多情的女人;一個多才多藝、聰慧過人的女子;一個備受爭議的女子。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她擅長戲劇,深諳昆曲,能演皮黃,長于油畫,會彈鋼琴。亦寫得一手好文章,文字能力扎實,古文功底深厚。

她的一生,經(jīng)歷過名噪一時的風光和熱鬧,享受過奢華富貴與萬般寵愛,也飽受過詬病冷眼、孤苦寂寞。“推心唯赤誠,人世常留遺惠在;出筆多高致,一生半累煙云中。”便是她一生的寫照。

目錄

張愛玲傳

及時章 家事:那些人,那年的上海

一、“天津的家”/2

二、八歲那年到上海/6

三、父親另有一個家/8

四、逃到母親那里/12

五、弟弟生得很美/13

六、 弟弟眼中的形象/14

七、姑姑的機智見識/16

八、寫信給弟弟、姑姑/18

第二章 求學:愛玲的雙城記

一、小學作文很“老練” /22

二、圣瑪麗亞女校/22

三、在圣瑪麗亞女校的一年/23

四、中學時代最喜歡汪宏聲先生/25

五、在香港大學念書/25

六、初聞香港開戰(zhàn)/26

七、圍城中之糟與亂/29

八、香港不曾如此寒冷/33

第三章 巔峰:愛玲說,成名要趁早!

一、得到大家的公認/38

二、古井無波/39

三、“世俗的愛玲”/40

第四章 苦戀:胡蘭成,原來你也在這里

一、胡蘭成初訪/48

二、兩人在一起話說不完/51

三、見面從姓胡姓張說起/59

四、胡與范秀美住的地方/68

五、“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71

第五章 圍城:賴亞,不過是生命的過客

一、“錢才雙盡”的美國老頭/74

二、嫁的是個共產信徒/76

三、算是她發(fā)了一次神經(jīng)/77

四、他的才華不高/78

五、生活窘迫中的一次選擇/80

第六章 往來:愛玲和她的朋友們

一、與柯靈對談/84

二、與獏夢對談/89

三、與蘇青對談/100

四、與傅雷對談/124

五、與夏志清對談/138

第七章 精怪:愛玲的天才夢

一、 自認是個古怪的女孩/146

二、 隨時隨地把自己的事寫出來/148

三、 自認是個“拜金主義者”/148

四、自認最不擅長描寫風景/151

五、自認得獎一點感覺也沒有/153

第八章 筆端:情愛世界里的小靈魂

一、年輕女子葛薇龍之墮落/158

二、平凡男子羅杰之情欲/167

三、疲弱男人聶傳慶之變態(tài)心理/171

四、戀父之小寒與戀女之峰儀/174

五、白流蘇與范柳原之愛情角力/176

六、柜臺女曹七巧之心理畸變/181

七、佟振保抵擋不住誘惑/191

第九章 張看:愛玲讀過的書

一、讀書愛讀記錄體/200

二、讀到夏威夷土著“棉內胡尼”之故事/201

三、夏威夷人第二故鄉(xiāng)的小黑人/205

四、晚年的心靈沒有國界/209

五、《叛艦喋血記》之時代背景/214

六、偏愛中國“社會小說”/225

七、名著《五個家庭》/229

第十章 意趣:愛玲看文藝,別開生面

一、寫文章就比說話難/236

二、中國新詩走上絕路/241

三、最欣賞中文之“禿頭句子”/245

四、不大喜歡音樂/252

五、頭腦簡單的人沒有跳舞/260

六、寫過不少影評/269

七、擁擠是中國戲劇的要素之一/272

八、觀畫別具只眼/278

九、卡通畫有其新前途/284

十、女人有“地母”的根芽/286

十一、“衣服是一種言語”/294

十二、服裝的變更/297

十三、胡蘿卜趣談/304

十四、最安分的“肉食者”/304

林徽因傳

及時章 梁思成是她可以依靠的肩

一、初識梁思成

二、車禍“訂”終身

三、在加拿大結婚,回東北工作

四、北總布胡同三號的“太太”

第二章 徐志摩是她生命里的詩

一、徐志摩的追求,洶涌而至

二、林長民約志摩長談

三、詩與信的對答

四、志摩出事了

第三章 建筑世界里,她找到靈魂皈依

一、中國建筑的過去與未來

二、山西八縣的古建筑

三、從龍門石窟到五臺山佛光寺

四、開辦清華大學建筑系

五、捍衛(wèi)祖國傳統(tǒng)建筑

第四章 文學世界里,她翩若驚鴻

一、讀詩會與學文社

二、蕭乾主編“文藝副刊”之時

三、編輯《大公報文藝叢刊小說選》

四、詩歌美學的追求

第五章 民族大義前,她獨立堅忍

一、淪為亡國奴

二、經(jīng)歷戰(zhàn)時大遷移

三、李莊的生活

四、分享戰(zhàn)爭的勝利

陸小曼傳

及時章“小觀音”:小曼天生是名媛

一、八死一生,小曼是獨苗

二、北京求學,小曼甚乖巧

三、圣心學堂,小曼像一顆明星

四、上流社會,小曼玩轉翻譯界

五、南唐北陸,小曼做名媛如魚得水

六、待字閨中,說媒人踏破門檻

七、父母命其嫁王賡

第二章相見歡:志摩像流星一樣闖入

一、天外來客,徐志摩像流星一樣闖入

二、愛無界限,驚天動地一場戀愛

三、依依惜別,小曼為愛孤軍奮戰(zhàn)

四、家庭阻撓:王賡發(fā)出“通牒”

五、愛眉小札,小曼用真情扭轉局面

六、逼上梁山,劉海粟陸家做說客

第三章不歸路:相愛解決不了全部問題

一、北海大婚,梁啟超送當頭棒喝

二、新舊沖突,小曼難討公婆歡心

三、海上逍遙,小曼拒絕搬回北平

四、殘酷生活,志摩為了錢東奔西跑

五、哭摩枉然,志摩的死令小曼幡然醒悟

第四章上海灘:繁華深處的愛與痛

一、紙醉金迷,小曼的奢華生活

二、興趣不合,當詩人遇上票友

三、體弱多病,翁瑞午妙手施診

四、勸解無果,他不知道風朝哪個方向吹

第五章麗人行:志摩和他的女友們

一、心中女神,林徽因是志摩永遠的痛

二、大家閨秀,凌叔華是志摩的紅顏知己

三、文壇才女,韓湘眉送過志摩一只貓

第六章 還自在:小曼樸素的后半生

一、癡情不改,翁瑞午照顧小曼后半生

二、臥薪嘗膽,小曼十年學畫

三、高朋滿座,小曼到哪都有好人緣

四、合葬未遂,小曼志摩終未團圓

五、毀譽參半,評說自有后來人

在線預覽

及時章 家事:那些人,那年的上海

一、“天津的家”

愛玲在《私語》中曾論及“亂世”,說有一次房東派人測量公寓里熱水汀管子的長度,大約是想拆下來去賣。當時她姑姑便十分感慨,說那時的人起的都是下流念頭。愛玲認為只顧一時,就稱為“亂世”。

“亂世”的人,得過且過,沒有真的家。但那時愛玲對姑姑的家,卻有一種天長地久的感覺。姑姑與其母同住多年,常常是母親不在,單剩下她和姑姑,那個家對于她似乎一直是一個精致的體系。所以她無論如何不能讓這家稍有毀損。即便是自己打碎了桌上的玻璃,也照樣賠。

有一段時間,愛玲莫名其妙地特別有打破東西的傾向。杯盤碗匙向來不算數(shù),偶爾姑姑砸了茶杯,她便總是很高興。到陽臺上收衣裳,推玻璃門不開,就用膝蓋抵, “豁朗”一聲,玻璃粉碎了,膝蓋上擦破皮,流下血來,濺到腳面上。擦上紅藥水,藥水于是循著血痕一路流下去,仿佛吃了大刀王五一刀似的。姑姑看到,匆匆一 瞥,知道不致命,就關切地問起玻璃,愛玲便又去配了一塊。

愛玲的及時個家在天津。她生在上海,兩歲時搬到北方。也去過北京,是在小時候,只記得被傭人抱來抱去,用手去揪她們頸項上松軟的皮。她小時候脾氣很壞,不 耐煩起來就抓得傭人滿臉血痕。傭人姓何,叫“何干”。不知是哪里的方言,她稱老媽子為什么干什么干。“何干”很像那時時髦的筆名,如“何若”、“何之”、 “何心”之類。

那時愛玲家中有一本蕭伯納的《心碎的屋》,是父親買的。書的空白處留有父親的英文題識:“天津,華北。一九二六。三十二號路六十一號。提摩太 C.張”。

她一直覺得在書上鄭重留下姓氏,注明年月、地址,是近于啰唆無聊,后來卻發(fā)現(xiàn)這書上的幾行字很親切,因為那時似有一種春日遲遲的空氣,像她在天津的家。

“天津的家”有一個院子,院子里有秋千架。一個高大的丫頭,額上有個疤,被她喚做“疤丫丫”。某次“疤丫丫”蕩秋千蕩到較高處,忽地翻了過去。后院子里養(yǎng) 著雞,夏天的中午,她穿著白底小紅桃子紗短衫,紅褲子,坐在板凳上,喝完滿滿一碗淡綠色、澀而微甜的六一散,看一本謎語書,唱“小小狗,走一步,咬一 口”,謎底是剪刀。她也讀兒歌選,有一首描寫理想的半村半郭之隱居生活的兒歌,其中的一句叫做“桃枝桃葉作偏房”。

院里天井的一角架著青石砧,有個通文墨、胸懷大志的男傭常用毛筆蘸水在那上面練習寫字。這人瘦小清秀,講三國演義給愛玲聽,愛玲喜歡他,替他取了一個莫名 其妙的名字,叫“毛物”。“毛物”有兩個弟弟,被她稱為“二毛物”、“三毛物”。毛物之妻則被稱為“毛物新娘子”,簡稱“毛娘”。“毛娘”紅撲撲的鵝蛋 臉,水眼睛,一肚子“孟麗君女扮男裝中狀元”,非常可愛,然而心計很深。“疤丫丫”后來嫁給“三毛物”,就很受“毛娘”欺負。愛玲那時不懂這些,只知道他 們是“可愛的一家”。他們是南京人,她因之而對南京的小戶人家,一直有一種與事實不 符的明麗豐足感。以后他們脫離張家,開 了個雜貨鋪,女傭領她和弟弟去照顧他們的生意,努力地買了幾只劣質的彩花熱水瓶,在店堂樓上喝茶,吃玻璃罐里的糖果,還是有一種豐足感。后來店鋪蝕了本, 境況極窘。“毛物”的母親怪兩個媳婦不給她添孫子,“毛娘”則背地里抱怨,說不該教兩對夫婦睡在一間房里,雖然床上有帳子。

領弟弟的女傭叫“張干”,裹著小腳,伶俐要強,處處占先。領愛玲的女傭叫“何干”,因為帶的是個女孩子,自覺心虛,凡事都讓著她。她不能忍耐張干的重男輕女,常常和她爭,張干就說:“你這個脾氣只好住獨家村!希望你將來嫁得遠遠的——弟弟也不要你回來!” 張干似能從抓筷子手指的位置預卜將來的命運,說:“筷子抓得近,嫁得遠。”愛玲于是趕忙把手指移到筷子上端,說:“抓得遠呢?”張干道:“抓得遠當然嫁得 遠。”氣得她說不出話來。張干使愛玲很早地想到男女平等問題,她要銳意圖強,務必要勝過弟弟。弟弟實在不爭氣,因為多病,必須扣著吃,因此非常饞,看見人 嘴里動著便叫人張開嘴讓他看看嘴里有什么。病在床上,鬧著要吃松子糖——松子仁舂成粉,摻入冰糖屑——人們把糖里加了黃連汁,喂給他,使他斷念,他大哭, 把只拳頭塞到嘴里去,仍然要。于是人們又在拳頭上搽了黃連汁。他吮著拳頭,哭得更加慘了。

松子糖裝在金耳的小花瓷罐里。旁邊有黃紅的蟠桃式瓷缸,里面是痱子粉。下午的陽光照到那磨白了的舊梳妝臺上。有一次張干買了個柿子放在抽屜里,因為太生 了,先收在那里。隔兩天愛玲就去開抽屜看看,漸漸疑心張干是否忘了它的存在,然而不問她,由于一種奇異的自尊心。日子久了,柿子爛成一泡水。她十分惋惜, 所以記得很牢。

最初的家里沒有母親,愛玲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為母親很早就不在家里了。母親在的時候,每天早上女傭都會把愛玲抱到母親床上去,是銅床,她爬在方格子青錦 被上,跟著母親不知所云地背唐詩。母親剛醒來時,總是不甚快樂,和愛玲玩了許久,方才高興起來。她開始認字塊,伏在床邊上,每天下午認兩個字之后,可以吃 兩塊綠豆糕。

后來父親在外面娶了姨奶奶,要帶愛玲到小公館去玩,抱著她走到后門口,她一定不肯去,拼命扳住門,雙腳亂踢,氣得父親把她橫過來打了幾下,才終于抱去。到 了那邊,她又很隨和地吃了許多糖。小公館里有紅木家具,云母石心子的雕花圓桌上放著高腳銀碟子。姨奶奶敷衍得她很好。

愛玲母親和姑姑一同出洋去。上船那天,母親伏在竹床上痛哭,綠衣綠裙上面釘有抽搐發(fā)光的小片子。傭人幾次來催,說開船時間已到,她像是沒聽見。人們不敢開口,把愛玲推上前,叫愛玲說:“嬸嬸,時候不早了。”(愛玲算是過繼給另一房的,所以稱叔叔嬸嬸。)母親不理她,只是哭。母親睡在那里,像船艙玻璃上反映著的海。綠色小薄片,然而有海洋無窮盡的“顛波悲慟”。

愛玲站在竹床前面看著她,有點手足無措。人們又沒有教給她別的話。幸而傭人把她牽走了。

母親走了之后,姨奶奶搬了進來。家里很熱鬧,時常有宴會,叫條子。愛玲躲在簾子背后偷看,尤其注意同坐在一張沙發(fā)椅上的十六七歲的兩姊妹,打著前劉海,穿著一樣的玉色襖褲,雪白的偎倚著,像生在一起似的。

姨奶奶不喜歡她弟弟,因此一力抬舉愛玲,每天晚上帶她到起士林去看跳舞:她坐在桌邊,面前蛋糕上的白奶油高齊眉毛。她把那一塊全吃了,在那微紅的黃昏里漸漸盹著。照例到三四點鐘,趴在傭人背上回家。

家里給弟弟和愛玲請了先生,在私塾里24小時讀到晚,在傍晚的窗前搖擺著身子。讀到“太王事獯于”,把它改為“太王嗜熏魚”,才記住了。那一個時期,愛玲 時常會為背不出書而煩惱,大約是因為年初一早上哭過了,所以一年哭到頭。——年初一愛玲預先囑咐阿媽,天明就叫她起來看他們迎新年,誰知他們怕愛玲熬夜辛 苦,特意讓她多睡一會,醒來時鞭炮已經(jīng)放過了。她當時只覺得一切的繁華熱鬧已成過去,自己沒份了,于是躺在床上哭了又哭,不肯起來。被拉了起來,坐在 小藤椅上,人們替她穿上新鞋的時候,還是哭,——即使穿上新鞋,也趕不上了。

姨奶奶住在樓下一間陰暗雜亂的大房里,愛玲難得進去。她立在父親煙炕前背書。姨奶奶也識字,教她自己的一個侄兒讀“池中魚,游來游去”,恣意打他,一張臉 常常腫得眼睛都睜不開。她把愛玲父親也打了,用痰盂砸破他的頭。于是族里有人出面說話,逼她離開。愛玲坐在樓上的窗臺上,看見大門里緩緩出來兩輛榻車,帶 走她的銀器家生。仆人們都說:“這下子好了!”

二、八歲那年到上海

愛玲八歲那年到上海。是坐船來的,經(jīng)過黑水洋綠水洋,仿佛的確是黑的漆黑,綠的碧綠,雖然她從來沒在書里看到海的禮贊,也有一種快心的感覺。她睡在船艙里,讀著早已讀過多次的《西游記》,《西游記》里只有高山與紅熱的塵沙。

到上海,坐在馬車上,愛玲非常侉氣而快樂,粉紅底子的洋紗衫褲上飛著藍蝴蝶。她家住著很小的石庫門房子,紅油板壁。對于愛玲,那也有一種緊緊的朱紅的快樂。

她父親那時候打了過度的嗎啡針,死期臨近。他獨自坐在陽臺上,頭上搭一塊濕手巾,兩目直視,檐前掛下牛筋繩索那樣的粗而白的雨。嘩嘩下著雨,聽不清楚他嘴里喃喃說些什么,愛玲很害怕。

母親回來的那天,愛玲吵著要穿上自認為最俏皮的小紅襖??赡赣H看見她的及時句話就是:“怎么給她穿這樣小的衣服?”不久添了新衣,一切都不同了。她父親痛悔前非,被送到醫(yī)院里去。她家搬到一所花園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話書,家里陡然添了許多蘊藉華美的親戚朋友。她母親和一個胖伯母并坐在鋼琴凳上模仿一出電影里的戀愛表演,愛玲坐在地上看著,大笑,在狼皮褥子上滾來滾去。

她寫信給天津的一個玩伴,描寫新屋,寫了三張信紙,還畫了圖樣。沒得到回信——那樣粗俗的夸耀,誰都會討厭呢!家里的一切她都認為是美的頂巔。藍椅套配著舊的玫瑰紅地毯,其實是不甚和諧的,然而她喜歡,連帶也喜歡起英國,因為“英格蘭”3個字使她想起藍天下的小紅房子,而“法蘭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磚,沾著生發(fā)油的香。母親告訴愛玲英國是常常下雨的,法國是晴朗的,可她沒法矯正最初的印象。

母親還告訴愛玲畫圖的背景最避忌紅色,背景看上去應當有相當距離,紅的背景總覺得近在眼前。但是愛玲和弟弟的臥室墻壁,就是那沒有距離的橙紅色,是愛玲選擇的,而且她畫小人也喜歡畫上紅墻,覺得溫暖而親近。

畫圖之外她還彈鋼琴,學英文。大約只有這一個時期,她是具有洋式淑女風度的。其他時間,她充滿優(yōu)裕的感傷??吹綍飱A的一朵花,聽母親說起它的歷史,她竟掉下淚來。母親見了,就向她弟弟說:“你看姐姐不是為了吃不到糖而哭喲!”她被夸獎著。一高興,眼淚也干了,很不好意思。

那時《小說月報》上正登載老舍的《二馬》。雜志每月寄到,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愛玲就靠在門框上笑。所以愛玲后來一直喜歡《二馬》,雖然老舍后來的《離婚》、《火車》,全比《二馬》好得多。

病治好之后,愛玲父親又開始反悔,不拿出生活費,要愛玲母親貼錢,想把她的錢逼光了,她要走也走不掉。他們劇烈爭吵,嚇慌了的仆人把小孩拉出去,叫他們乖 一點,少管閑事。愛玲和弟弟在陽臺上靜靜騎著三輪小腳踏車,兩人都不做聲。晚春的陽臺上,掛著綠竹簾子,滿地都是密條的陽光。

父母終于協(xié)議離婚。姑姑和父親一向意見不合,因此和愛玲母親一同搬走,父親則移家到一所衍堂房子里。愛玲父親對于“衣食住”向來不考究,單只注意“行”, 唯有在汽車上舍得花點錢。他們離婚,雖然沒有征求愛玲意見,但愛玲是贊成的。心里自然也惆悵,因為那紅的藍的家無法再維持下去了。幸而條約上寫明愛玲可以 常去看母親。在母親公寓里及時次見到生在地上的瓷磚浴盆和煤氣爐子,愛玲非常高興。

不久母親去法國,愛玲在學校里住讀。母親去看她的時候,她沒有任何惜別的表示,像是很高興,事情可以這樣光滑無痕跡地度過,一點麻煩也沒有。可她知道母親 會想:“下一代人,心真狠呀!”一直等母親出了校門,愛玲在校園里隔著高大的松杉遠遠望著那關閉的紅鐵門,還是漠然。但漸漸感覺到這情形下眼淚的需要,于 是眼淚來了,在寒風中大聲抽噎著,哭給自己看。

母親走了,但姑姑家里還留有母親的空氣,纖靈的七巧板桌子,輕柔的顏色,以及一些愛玲所不大明白的可愛的人來來去去。愛玲所知道的好的一切,不論是精神 的還是物質的,都在這里。因此對于她,精神上與物質上的善,向來是打成一片的,不像一般青年那樣靈肉對立,時時要起沖突,需要痛苦的犧牲。

三、父親另有一個家

愛玲父親另有一個家,愛玲看不起那里的一切東西,鴉片,教她弟弟做“漢高祖論”的老先生,章回小說,懶洋洋灰撲撲地活下去。像拜火教的波斯人,那時的愛玲 把世界強行分作兩半,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神與魔。父親永遠屬于是不好的那一半,雖然有時候她也喜歡。她喜歡鴉片的云霧,霧一樣的陽光,屋里亂攤著小報, 大疊的小報一直給她一種回家的感覺??粗螅透赣H談談親戚間的笑話——她知道父親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時候父親喜歡她。父親的房間里永遠是下午,在那里 坐久了,便覺得沉下去,沉下去。

愛玲有一個海闊天空的計劃,想中學畢業(yè)后到英國讀大學,又想學畫卡通影片,盡量把中國畫的作風介紹到美國。她希望比林語堂更出風頭,要穿最別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過一種干脆利落的生活。

但此時卻來了一件結結實實的,真的事。父親要結婚了。姑姑初次告訴愛玲這消息,是在夏夜的小陽臺上。愛玲哭了,因為看過太多的關于后母的小說,萬沒想到會 應到自己身上。愛玲只有一個迫切感覺:無論如何不能讓這件事發(fā)生。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鐵欄桿上,愛玲真想把她從陽臺上推下去,一了百了。后母吸鴉 片。結婚不久愛玲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樣的老洋房里,那里本是自己的產業(yè),愛玲就是在那房子里出生的。房屋里有她太多的回憶,像重重疊疊復印的照片,整個的空 氣有點模糊。有太陽的地方使人瞌睡,陰暗的地方有古墓的陰涼。房屋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個怪異世界。而在陰暗交界的邊緣,看得見陽光,聽得 見電車的鈴與大減價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打著“蘇三不要哭”。在那陽光里只有昏睡。

愛玲住在學校里,很少回家。在家里雖然看到弟弟與年老的何干受折磨,非常不平,但是因為實在難得回來,她也就客客氣氣敷衍過去。父親對于愛玲的作文很得 意,曾經(jīng)鼓勵她學做詩。她一共做過三首七絕。第二首詠夏雨,有兩句經(jīng)先生濃圈密點,所以她自認為很好:“聲如羯鼓催花發(fā),帶雨蓮開及時枝。”第三首詠花木 蘭,太不像樣,于是便沒有興致再學下去。

中學畢業(yè)那年,母親回國,雖然愛玲并沒覺得自己的態(tài)度有顯著的改變,但父親卻感覺到了。父親不能忍受這種變化,多少年來跟著他,被養(yǎng)活,被教育,心卻在母 親那邊。愛玲把事情弄得更糟,用演說的方式向父親提出留學的要求,而且吃吃艾艾,是非常壞的演說。父親發(fā)脾氣,說她受了人家的挑唆。后母亦當場罵出來, 說:“你母親離了婚還要干涉你們家的事。既然放不下這里,為什么不回來?可惜遲了一步,回來只好做姨太太!”

滬戰(zhàn)發(fā)生,愛玲的事暫且擱下。她家鄰近蘇州河,夜間聽見炮聲不能入睡,所以愛玲到母親處住了兩禮拜?;貋砟翘?,后母問她:“怎么你走了也不在我跟前說一聲?”她說已向父親說過了。她說:“噢,對父親說了!你眼睛里哪兒還有我呢?”后母刷地打了她一個嘴巴,她本能地要還手,被兩個老媽子趕過來拉住了。后母一路銳叫著奔上樓去:“她打我!她打我!”在這一剎那間,一切都變得非常明晰,下著百葉窗的暗沉沉的餐室,飯已經(jīng)開上桌子,沒有金魚的金魚缸,白瓷缸上細細描出橙紅的魚藻。父親趿著拖鞋,啪達啪達沖下樓來,揪住愛玲,拳足交加,吼道:“你還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 天非打死你不可!”愛玲覺得頭偏到這一邊,又偏到那一邊,無數(shù)次,耳朵也震聾了。她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父親還揪住她的頭發(fā)一陣踢,終于被人拉開。愛玲 心里一直很清楚,記起母親的話:“萬一他打你,不要還手,不然,說出去總是你的錯。”所以也沒有想抵抗。他上樓去了,愛玲立起來走到浴室里照鏡子,看身上 的傷,臉上的紅指印,預備立刻報巡捕房去。走到大門口,被看門的巡警攔住了,說:“門鎖著呢,鑰匙在老爺那兒。”愛玲試著撒潑,叫鬧踢門,企圖引起鐵門外 崗警的注意,但是不行,撒潑不是容易的事。她回到家里來,父親又炸了,把一只大花瓶向她頭上擲來,稍微歪了一歪,飛了一房的碎瓷。他走了之后,何干向愛玲 哭,說:“你怎么會弄到這樣的呢?”愛玲這時候才覺得滿腔冤屈,氣涌如山地哭起來,抱著何干哭了許久。然而何干心里是怪愛玲的,因為愛惜愛玲,她替愛玲膽小,怕愛玲得罪了父親,要苦了一輩子;恐懼使愛玲變得冷而硬。她獨自在樓下的一間空房里哭了一整天,晚上就在紅木炕床上睡了。

第二天,姑姑來說情,后母一見她便冷笑:“是來捉鴉片的么?”不等她開口,父親便從煙鋪上跳起來劈頭打去,把姑姑也打傷了,進了醫(yī)院。沒有去報巡捕房,因為太丟愛玲家的面子。

父親揚言說要用手槍打死愛玲。她暫時被監(jiān)禁在空房里。她出生的這座房屋忽然變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現(xiàn)出青白的粉墻,片面的、癲狂的。

BeverleyNichols有一句詩關于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著月亮光。”愛玲讀到它就想到自家樓板上的藍色的月光,那靜靜的殺機。

愛玲知道父親絕不能把她弄死,不過關幾年,等放出來時,已經(jīng)物是人非。數(shù)星期內愛玲已經(jīng)老了許多年。她把手緊緊捏著陽臺上的木欄桿,仿佛木頭上可以榨出水來。頭上是赫赫的藍天,那時候的天是有聲音的,因為滿天的飛機。她希望有個炸彈掉在她家,就同他們死在一起她也愿意。

何干怕愛玲逃走,再三叮囑:“千萬不可以走出這扇門呀!出 去了就回不來了。”然而她還是想了許多脫逃的計劃,《三劍客》、《基督山恩仇記》一齊到腦子里來了。她記得最清楚的是《九尾龜》里章秋谷的朋友有個戀人, 用被單結成繩子,從窗戶里縋了出來。她家里沒有臨街的窗,唯有從花園里翻墻頭出去??繅Φ褂幸粋€鵝棚可以踏腳,但是夜深人靜時驚動兩只鵝叫將起來,如何是 好?

花園里養(yǎng)著呱呱追人啄人的大白鵝,的樹木是高大的白玉蘭,開著極大的花,像污穢的白手帕,又像廢紙,拋在那里,被遺忘了,大白花一年開到頭。那時的愛玲,覺著從來沒有那樣邋遢喪氣的花。

正在籌劃出路的時候,愛玲生了嚴重的痢疾,差一點死了。父親不替她請醫(yī)生,也沒有藥。病了半年,她就整天躺在床上看著秋冬淡青的天,對面的門樓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兩排小石菩薩——也不知道現(xiàn)在是哪一朝、哪一代……她朦朧地生在這所房子里,也朦朧地死在這里么?死了就在園子里埋了。

這樣想著,巡警咕滋咕滋抽出銹澀的門閂,然后哐啷啷一聲巨響,打開了鐵門。睡夢里也聽見這聲音,還有通大門的一條煤屑路,腳步下沙子吱吱叫。即使因為她病在床上他們疏了防,她能夠無聲地溜出去么?

等到可以扶墻摸壁行走,愛玲就預備逃。她先向何干套口氣,打聽到兩個巡警換班的時間,隆冬的晚上,伏在窗子上用望遠鏡看清楚黑路上無人,便挨著墻一步一步摸到鐵門邊,拔出門閂,開了門,把望遠鏡放在牛奶箱上,閃身出去。——當真立在人行道上了!沒有風,只是陰歷年將近,街燈下只看見一片寒灰。但這是多么可親的世界呵!她在街沿急急走著,每一腳踏在地上都似一個響亮的吻。她在距家不遠的地方和黃包車夫講起價錢來,——她真高興自己還沒忘了怎樣還價。真是發(fā)了瘋呀!隨時可能重新被抓進去。時過境遷,她方才覺得那驚險中的滑稽。

何干因有“同謀”嫌疑,大大地被帶累。后母把愛玲所有的東西分給了別人,就只當愛玲死了。這是她那個“家”的結束。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4-29 18:50: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看的,有很多書信里面

2016-10-20 16:34: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精美。連小朋友都喜歡了!

2016-12-12 18:59:2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自己買的第一部人物自傳

2017-04-14 15:50:09
來自f***w(**的評論:

民國女性人物傳記系列(共3冊):張愛玲傳+林徽因傳+陸小曼傳 好喲,包裝很好,紙質也很好

2017-04-23 22:21:2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

2017-04-25 00:56:53
來自夏***荷**的評論:

紙質太一般了

2017-04-26 18:16: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值得一看的幾本書。

2017-10-08 15:49:52
來自***(匿**的評論:

民國女性人物傳記系列(共3冊):張愛玲傳+林徽因傳+陸小曼傳 挺好。就是有一本封面有點臟??傮w好評。

2017-11-15 18:00:5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登县| 体育| 河东区| 南皮县| 泾阳县| 新乡县| 黎川县| 金乡县| 滨州市| 洪泽县| 喀什市| 黑龙江省| 曲麻莱县| 荥阳市| 霍城县| 海丰县| 元氏县| 互助| 鸡东县| 和政县| 阿克苏市| 双柏县| 灵武市| 临沧市| 隆回县| 胶州市| 咸阳市| 汉沽区| 濮阳县| 加查县| 长葛市| 马公市| 颍上县| 屏东市| 聂拉木县| 科技| 沅江市| 铜鼓县| 宁武县| 庆元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