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高中甫先生最近的力作,以優美的文筆和翔實的資料勾勒出了茨威格傳奇的一生,尤其是全書收入了200多幅有關茨威格的珍貴照片,是國內及時本最的茨威格畫傳。斯蒂芬?茨威格是偉大的猶太小說大師,是著名的心理分析大師。他以《一個女人一生的24小時》、《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三大師》等一系列杰作征服的世界,通過對人類靈魂的挖掘與刻畫,其作品以濃郁的抒情性和人物傳記強烈的時人感與現實性使用中國讀者為之傾倒。而茨威格生性內斂抑郁,帝人很難洞翻他的內心世界。他的婚戀,他的政治態度以及他和妻子雙雙自殺,都構成了世界文壇之謎。
"在一次性認識到偉大的面前畢恭畢敬,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在官方的神圣權力面前卑躬屈膝,沒有比這個更災難性的了!"
"我們必須永遠把歷史內部中正在添加的已經添加的重新改正過來,給真正的業績以純正的和公正的尊敬,以此來對人類那種在成功面前低聲下氣的不可抗拒的壓力。"
序
家世,童年
求學年代(1900-1914
及時次世界大戰(1914-1918
及時共和國時期(1918-1938
的歲月(1939-1942
茨威格年表
后記
與魔的搏斗》及時版的封面,1925年島嶼出版社,內封有獻給弗洛伊德的題詞
與魔的搏斗》是茨威格計劃中的《世界建筑師,一部精神的類型學》的第二部。及時部是《三大師》,寫了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與魔的搏斗》也寫了三位作家:荷爾德林、尼采和克萊斯特。在茨威格看來,他們屬于同一精神類型的人,三人不僅人世際遇相似,更重要的是他們同受一種自己所控制不了的力量的支配,這就是魔的力量。他在"作者的話"中對魔做了詳細的闡釋,指出:"特別在有創作性的人身上,它賦予他那顆`更高尚的折磨自己的心靈`(陀思妥耶夫斯基語),那種充滿疑問的、超越了自己的、向往著宇宙的思想。一切使我們陷入危險的疑問之中的想法都應該歸功于我們自身中魔性的部分。"當魔被控制時,它會成為一種創作力量,而當魔成為主宰時,便成了一種毀滅的力量。這部著作及時版的一萬冊很快就銷售一空。
……
資料全面,圖片很豐富,非常符合“畫傳”的標題,贊
不錯
鄉關何處一定要買。
朋友說還不錯
還可以吧。
寫的不深入
精讀此書,細細品味,受益匪淺
遙遠的過去,沉重的經歷。悲憫的心靈,涅磐的本性。
喜歡茨威格就買了。這本畫傳收圖還寬泛,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