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胭脂扣》和《生死橋》兩個長篇。《胭脂扣》寫的是香港紅牌妓女如花死后回到人間尋找舊愛,當年她與紈绔子弟十二少雙雙殉情,誰知十二少獲救,陰陽相隔,由此衍生一個愛與背叛的悲情故事。該小說被視為"女性主義"意識覺醒之代表作。《生死橋》寫的是舊時代三名梨園子弟生死相纏、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深刻揭露了舊社會娛樂圈的種種黑幕。
李碧華,出生、成長于香港,任職記者(人物專訪),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其中電影作品有:《父子情》、《胭脂扣》、《霸王別姬》、《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秦俑》、《川島芳子》、《誘僧》、《青蛇》等。雖屢獲國際獎項,卻如已潑出去的水,只希望好的作品仍未
胭脂扣
生死橋
買了兩本李碧華的書,文字印刷不錯,但插圖就很勉強了。把青蛇看完了,居然看到了與電影不一樣的東西,如法海的目的竟然是許仙,感覺有些錯亂,不過里面小青的內心描寫是電影里看不到的。
一向喜歡李碧華的文章,小說也好,散文也罷,總有一種深深的無奈和傷痛在里面,誰是誰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生活巨輪中掙扎,纏綿的那一幕曾感動過多少人......
排字不好看,不過李碧華的小說一直都是有質量保障的,文字本身便已具有很強的影視效果,難怪經常被改編成電影呢。這個封面不喜歡,書就該有書的樣子,何必去蹭影視真人劇照的熱鬧呢。質地也有點奇怪,感覺是打過光的厚紙,雖然感覺牢靠,卻談不上什么質感的樣子。像是八九十年代的次品書= =好吧。
胭脂扣原來只知哥哥演過,沒想到是如此情節故事,驚喜
李碧華的作品一直很關注,印象最深的就是胭脂扣了。。。
李碧華的文字沒有刻意雕琢之感,但她的故事很好
很喜歡胭脂扣,非常喜歡《青蛇》《胭脂扣》《霸王別姬》這幾部電影,一日在圖書館看到居然有書,才知道原來這些有些慘烈的故事是出自李碧華之手。可能為了增加效果,電影在原書的基礎上做了些改動。但還是很喜歡那種看透了凡塵俗世的了然。也許在一開始,我們為了某些緣由,癡纏不清,但最后都放下了。也許,女人都應該有這種智慧,就不會有那么多可憐人了!
胭脂扣,有了電影的情節在前面吸引,看得還比較快。生死橋卻是花了很久才努力看完。確是非常不錯的小說,但實在是有些讓人覺得了無生趣。
李碧華最好的是青蛇、霸王別姬和胭脂扣。生死橋估計是被催稿趕出來的
兩篇文章,第一個胭脂扣篇幅很短,不過語言精辟,故事情節老套! 第二篇生死橋,剛開始看真是看不下去,但越到后來越有點意思,對于我收獲也不小,看完有些感慨,做人還是低調知足常樂比較好,總提感覺還算滿意,決定把李碧華其他書籍也買來看看,其實我家有很多她的散文集,小說還是第一遭看,真的,還可以!
書的質量就不用說了, 生死橋還未讀,胭脂扣太有名,評論是沒必要了,喜歡李碧華的書的人買這個出版社的應該不用有什么顧忌
書皮泛了黃,有些失望,但是這兩部小說很棒!《胭脂扣》的確比電影來的好,沖著張國榮買的這個小說讀。很喜歡《生死橋》這種寫戲子藝人,同時又充滿宿命感的作品。
這本書大學的時候就看過,好幾年過去了再看一遍的感覺還是很濃烈。書的整體風格就是濃彩重墨,將那些未知的歲月一點點呈現在大家面前。故事可看性很強,故事情節跌宕又不失邏輯,總之值得一看。
很好看,一直很喜歡李碧華的文字,《胭脂扣》是她的第一部小說,《生死橋》是她珍愛的壓箱底之作,我更喜歡《生死橋》,值得購買!
李碧華的書總結發生在一個特別的年代,一段凄婉的愛情故事。讀〈胭脂扣〉難免又讓人想起兩位已逝去的巨星:張國榮和梅艷芳。相信這部作品,再也沒有誰能超過他們倆的演技,成為經典了。〈生死橋〉多少有點讓人失望,文字和結構只能說一般,故事有點落于俗套。還可以吧,值得一讀。
胭脂扣的故事在電影中的結局與書中似乎并不一致,但書里的結局總是比電影中的更殘酷。記得李碧華的《霸王別姬》,電影中是虞姬在臺上自刎,而書中則是程蝶衣依從了政府的分配和一個女人共度殘生。而《胭脂扣》中,如花根本沒有勇氣面對狼狽茍活著的十二少。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