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兆泉的《做孩子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是寫給家長的一本英語教育科普書,作者既是一位專業人士,也是一位實踐中的媽媽。她基于多年英語教學領域的編寫出版和育子實踐經驗,為國內3-12歲的孩子規劃了一條英語直線學習路徑。本書引入了二語習得理論,澄清了英語學習誤區,探討了英語啟蒙方法,并推薦適用于各年齡段孩子的英語習得資源。我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家長在紛繁雜蕪的英語學習亂象中找到科學、高效、專業的英語啟蒙方法,幫助孩子從小輕松樂享英語學習。
蓋兆泉,畢業于北京9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碩士。在外研社從業17年,博學編輯,曾主編、編輯、翻譯、復審過百余本英語教學圖書。2000―2005年,參與編寫中小學"一條龍"《英語(新標準)》教材與配套產品,并任項目管理和編輯部主任,管理四大系列中英雙方數+名作者和編輯。2009―2010年主編多媒體培訓教材《彩虹英語》。2012年至今,主持編寫大型國際化教材English Journey。2013年至今,主持編寫3―12歲大型英語分級讀物。
多年英語教學領域的編寫出版經驗,使作者熟悉英語教學法、各種教學理論、教材和分級讀物、中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和英語培訓市場。兒子Gary出生后,作者的興趣又擴展到教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等領域,并在家庭里積極探索兒童英語啟蒙及后續學習的各種方法。
及時章 英語學習的新機遇―習得時代來臨
一、英語 "學"、"習"大不同:區分學得和習得
二、中國孩子區分學得和習得的重要意義
三、習得才是最適合兒童的方法
四、習得時代家長的任務
知識板塊:家長要知道的"二語習得"主要觀點
第二章 用二語習得來審視英語學不好的原因
一、課堂不是有效的習得環境
二、課外班也要盡量實現習得
三、語言學習沒有什么經典
四、強調背誦是不了解拼音文字的學法
五、讀物不能充當教材
六、英語啟蒙用繪本還是用分級讀物?
七、原版書講讀啟蒙法不可取
第三章 用二語習得來衡量英語該怎么學
一、英文耳朵是磨出來的嗎?
二、語感從哪里來?
三、不能只有精讀,也不能只有泛讀
四、跟讀是好辦法嗎?
五、英語思維有沒有用?
六、自然拼音與音標學哪個?
七、單詞要不要背?
八、英語好會干擾母語學習嗎?
九、低齡學英語的黃金優勢:入門時期的海量資源
知識板塊:母語、二語與外語
第四章 中國兒童二語習得路線圖
及時節 總說路線圖
一、3歲起點說
二、為什么是10年
三、目標
五、家長在各階段的角色與作用
六、大孩子怎么辦?
知識板塊:細說原版,細說分級
第二節 細說路線圖
一、啟蒙階段:3-5歲
二、掃盲階段:6歲
知識板塊:解密自然拼讀
三、發展階段:7-9歲
四、提高階段:10-12歲
五、聽和讀兩套書單,可以非此即彼
知識板塊:為中國兒童編寫二語習得分級讀物
第五章 家教手記
一、外語幼兒園
二、兒子的英語評書
三、習得的通病:單詞拼寫的瓶頸
四、體驗英語考級
五、參加英語比賽("希望之星"英語口語比賽參賽體會)
六、通過旅游和游學,增添學習英語的動力
第六章 答疑解惑
后記
二、國孩子區分學得和習得的重要意義1.
英語學不好,主要是缺習得"二語習得論"產生于美國,但該理論對于"學得"和"習得"的區分,
對國人的學習尤其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試想,如果語言學習存在"學得"和
"習得"兩種方式,那么國人學不好外語,是否是少了"習得"的原因?絕大
多數學習者都在學課文、做題和考試中循環往復,埋頭苦學,很少有人把精力投
入在聽故事、讀小說等無意識的習得上。英語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在"學得"
上花了很多工夫,在聽說讀寫各項技能上卻均達不到理想的程度。在學校教育和
家庭教育中,"習得"均沒有受到應得的重視。2.
輕"習得"是因為受漢字和應試教育影響國人重"學得"而輕"習得",主要是受漢字影響和應試教育影響。
當今世界廣泛使用的文字中,漢字是一的非拼音文字。漢語中"字"和"音"的不對應,使國孩子在習得了漢語聽說之后,還要費勁地"學"一套和語音沒什么關系的符號。在很多國人的理念里,"識文斷字"才是學習,不學"認字",
就不是學習。所以讀印刷在書里的"字",被家長認為是重要的。由于受漢字學習影響,很多國家長認為英語學習也應該從字母學起,從一開始就要學課文、念課文。英語學習里的"聽說先"、"聽力打通了再讀"等理念,尚未推廣到一般家長的意識里去。其實,對于英語這樣的拼音文字來說,"音"的習得是不可或缺的步,"字"只不過是對"音"的"記錄"罷了。有了音,才能閱讀。
那么如何對"音"進行獲取呢?是使勁地"學"——跟讀、背誦,還是大量地聽?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是大量聽的"習得"更容易、更有效,想想我們中文的"聽
力"是怎么得來的吧。另外,國內應試教育也促進了"學得",削弱了"習得"。學什么考什么,
只考課本內的內容,學生們當然圍著課本轉了。課堂之外的習得被邊緣化,無人重視。到了應用之時,學生們往往發現,自己會的那點兒課文上的句型,干巴巴的,捉襟見肘,根本不夠應付日常對話;自己苦背學來的那點兒單詞,既不夠看
懂原版電影,也不夠看懂原版小說。3.
缺少"習得"理念,導致兒童外語啟蒙總是走"學得"的彎路由于在大多數國人的理念里,外語只能學得,所以對兒童的外語啟蒙,也總是走"學得"的道路。比如,讓剛接觸外語的兒童去學一套教材,聽說讀寫齊上,并從一開始就學習語法。這么做,嚴重違反了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放棄了兒童與生俱來的、比成年人強很多的"習得"優勢,而用他們所不擅長的"學得"方式費勁地學習,弄不好會毀了兒童學習外語的興趣。三、習得才是適合兒童的方法1.
理論基礎:習得即
the
natural
way(自然法)"二語習得"是外語教學界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至今已有
40
年的歷史。
"二語習得"理論是在研究"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和原理"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早期的研究者稱其為
the
natural
way(自然法)。研究者們發現,兒童都是習得語言的天才,放在什么環境中,都能輕而易
舉地習得那個環境里的語言。那么,兒童是如何成為語言高手的呢?盡管他們
所接受的語言是有一定控制的,但他們沒有"有意識"地被人教過,也不是"有意識"地學習過。他們和成年人(通常是父母)之間的語言交流是伴隨著真實
情景的,他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來自于大量的、無意識的交流,他們通過"自然的吸收"掌握了語言。因此,我認為"二語習得"理論是目前值得我們家長去了解的學習方法。
這次買的書多,慢慢看看吧
還不錯的書,紙質好,印刷好,基本看完了
超好的一本書,每次都會送給新老師們作為禮物,希望開啟她們教育的第一扇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