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內陸島嶼圖書
人氣:50

內陸島嶼

每個人內心都會長出一片島嶼,新銳小說家、「ONE·一個」作者宋阿曼短篇小說集,影視版權備受關注!(想好)

內容簡介

內陸島嶼》是宋阿曼首部短篇小說集。書中收錄的12篇作品,不僅與我們的真實生活頑固緊貼,同時,它們和時代的內在牽引力也保持對照,每篇小說都足以顯示作者創作的持續突破和藝術追求。

本書收錄《午餐后航行》《不照鏡子的女人》《普通乘客》《公孫畫夢》《第九個人》等小說作品,影視版權備受關注。

編輯推薦

1、《內陸島嶼》是青年小說家、「ONE 一個」作者宋阿曼短篇小說集,收錄12篇短篇菁華,12篇小說12段人生,微妙地展現了小說人物的各自命運。

2、本書是宋阿曼的傾力之作,收錄的小說包括宋阿曼發表于各大文學雜志的作品,及其全新創作的小說,12篇小說作品細致刻畫了豐富的內心!

3、宋阿曼扎實的敘事和成熟的寫作技巧,加上她獨特的取材,使得她首部作品就已顯現出她強烈的個人風格。

4、宋阿曼小說想象力豐富,故事主題深刻,文字極富力量,閱讀本書就像開始一次奇妙的旅程。

5、《內陸島嶼》裝幀精美,小說暗涌流動,人物內心掙扎,精彩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人性,閱讀本書一定能收獲一次非凡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宋阿曼,青年小說家,兼事詩歌寫作與翻譯;出生于1991年10月,西北大學文學碩士。作品發表于《西部》《芙蓉》《青春》《長江文藝 好小說》等雜志及「ONE 一個」「飛地」等APP。

宋阿曼有著詩性的語言,敘事扎實,取材獨特令人震撼,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她是現今小說界不可忽視的具有創造力的小說家。

目錄

普通乘客

第九個人

公孫畫夢

午餐后航行

越界者

她從謎樓逃散

領燈

賢良

小亦莊

四十九度中

他是我的一個朋友

不照鏡子的女人

后記:一些獨有的時辰

在線預覽

何溪在二十八歲的年齡成熟了。在那年漫長的春夏交接中,她得出這個判斷,一個由非此不可到別樣亦可的過程宣告完成。她覺得自己身體閉合了,發育驟止,不會再朝任何方向生長。她在鏡前盯著自己的身體,這個軀體似乎足夠余下的時間去消耗。智力、骨骼、脂肪、皮膚的彈性,衰老的痕跡是明顯的。她一只手握住自己的乳房,越來越用力,好像這是身體毫無感覺的息肉。她觸碰每寸皮膚都是一種陳舊感,碎發疲憊地搭在顴骨,她厭惡鏡中那張極度平靜而又被欲望催老的臉。只有鏡前的燈開著,幽暗的空間配合窗外車流的涌動聲,是一種什么東西在緩慢下落的氛圍。

手機震動了兩次,她沒接,震動停止后,她將手機調成飛行模式。何溪仰躺在白色床單上,白色的墻紙,白色的窗紗,白色的隔架,白色的空調,白色的煙灰缸,這是一間經濟型連鎖酒店,離她住的公寓不遠,從窗口望去就可以看到她的家。她在八小時前換了大門的鎖,撬掉的舊鎖沒有扔,放在床頭的小木柜里。

她套上卡其色風衣,從酒店出來,沒下雨,路面卻很潮濕。天庭的亮光在熄滅,她正逐著陰影行走。街上飄來烘焙店烤面包的香味。走到十字路口時,一輛出租車恰好停在她面前,下來兩個人。何溪拉開后排的車門坐了上去。司機問她去哪時,“綠地公園”幾個字突然迸出。車窗外有一輛載滿綿羊的卡車,兩只羊的頭從鐵欄中掙扎著要伸出來。只要見面,她做不出任何抉擇,只有被他攬進臂彎,他嘴唇吻過的地方都會朝他投降。她想到他們在一起的許多畫面,只有赤裸相對的場景最真實,其他的都是蒼白、庸常,而這種蒼白和庸常又消散在新一次交媾中。她想到“交媾”這個詞。何溪翻出一周前他發來信息:你生日那天,我來看你。她反復看了幾遍,將它刪除了。

車停在綠地公園的北門,對面是餐飲街。一個小酒館的名字引起她的注意,“拂拭”。公園有幾處在施工,行人很少,她繞了一圈后又從北門出來。拂拭酒館在餐飲街最邊上,燈箱發出不起眼的銀灰光。《月光奏鳴曲》吸引她,不斷流出的三連音在潮濕的角落顯得悲傷。她靠近鋼琴坐下。彈琴的人微閉著眼,手指追著手指。何溪也微閉著眼,鼻翼收縮擴張,她浸入,像在聽一個陰冷的預言。她的眼前一片深藍,越來越淡,耳邊有鳥鳴,這片泛著月光的藍開始流淌……那是一條倒淌河。她想起小時候,父親帶她去那條河沿岸散步,站在不平整的河灘上,她問父親為什么這條河流向不同,它最終會去哪里。父親攀上一塊巨大的丑石。這是局部地勢造成的,這倒流的一段雖然特殊,但最終還是要融進正確的流向,和千千萬萬的支流一起匯入大海。最終的方向是一致的,父親強調。她常跑去看那條河,河邊的麥地也是她喜歡的地方,她仰躺在麥穗上,將周圍扎人的麥芒折掉,視野很好,可以看到河水,可以毫無遮攔地觀察天空。有人在對面斜坡上放風箏時,天空更熱鬧一點。風從那里吹進她的身體。她及時次帶小男孩去那里,他們在麥芒的遮掩下互相展示身體。大約五歲,她對異性的身體感到強烈的好奇。一米的距離,兩個人屏住呼吸觀察這奇異的差別,河水嘩嘩地倒流,風吹過,兩個人一動不動。麥地涌起連綿翻涌的麥浪,像鋼琴上挪移的手指。整片麥地都很安全,像這音樂,讓人陷入又被溫柔一點點碾碎。童年這種柔軟潮濕的感覺一直沒有從她身體離開,一直到她正式承認自己。她眼中,麥浪還在往遠處延展。

她盯著眼前藍紫色滿天星出神。她幻想彈琴的人停下來坐在她對面,讓他來裁判自己——她要把全部經歷講出來,包括那些最卑微的細節。但他沒有停下來。他沉醉在自己手指釋放出的寧靜中。他是的寂靜。在尾燈照射下,他的面龐平滑,像盛接了滿月的光。何溪體內潛藏的海在無盡地退潮,真誠的冷卻。她一直坐到酒館打烊。彈琴的人合上琴蓋,站起來活動小臂和手指。他接過店家遞過來的酬勞,背上包準備離開。

“你彈的《月光奏鳴曲》特別動人。”彈琴的人沒有明顯的表情,用手指比劃著,動作很快。修長的手指,劃過時會留下掠影。聾啞人。她意識到這一點時努力控制自己臉上的表情不瞬息發生變化,她的微笑沒有中斷。她打開手機記事簿,打上去一行字:你彈奏的《月光》真好聽。他看后抿嘴一笑,輕俯身表示感謝。他朝門旁邊的木桌走去,那里坐著一個女孩,穿著運動短袖和牛仔褲,見他過來,用手語和他交談。何溪的目光跟他們走了一段路,直到二人淡出視線。她裹緊大衣走到街邊攔了輛車。車窗飄進新鮮泥土味,她才發現外面下起了雨。

一陣緊促的敲門聲。她放下手里的半截煙,房東貝姨穿著她那件黑吊帶睡裙站在門外,心情大好,她找何溪要回她的吸塵器。從貝姨出出進進隔壁的聲響可以預兆到將有新房客住進來。三室兩廳,貝姨住主臥,何溪住次臥,還有一間書房空著。吸塵器的嗡嗡聲從隔壁傳出,她關上門繼續讀陀思妥耶夫斯基。推拉重物摩擦出刺耳的聲音。何溪對新房客感到擔憂。她和貝姨適應了兩年才能像現在這樣舒服地共處。第三個人會打破她們建立起的默契。何溪去關窗降低噪音。她看到樓下的車位,一輛黑色的正在駛出,一輛銀灰色的在等待駛入。

貝姨離異獨居,靠租金生活。貝姨收何溪的房租僅是同檔次學區房的三分之一,她還有另外兩套房產,不靠自己住的這套房賺錢。何溪看房子時貝姨就說了,想找個順眼的人做伴,大房子顯得不那么空蕩。何溪有一份設計相關的工作。她喜歡簡約風格,白襯衫、牛仔褲還有四季都穿的風衣,頸上細銀鏈和她纖瘦小巧的身材很搭配。她搬來這里時,期望煥然一新,換個環境總能有些新變化。房間采光很好,鵝黃色墻面。她用亞麻色的布做窗簾,將床罩、書桌、小沙發都罩上同樣的亞麻布,房間看上去格外素凈。新添兩盆綠植,整個空間看上去很健康。

她堅持閱讀,用幾個難挨的午夜通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她想用環境的淺白和思想的陣痛來壓制身體——她從五歲就開始接收某種悅之感的身體。她喜歡坐凳子一角,喜歡騎自行車俯沖,喜歡夾著被子,那種由身體某個地方傳遞給大腦的愉悅感讓她止不住地幻想:麥田,河流,灑下的槐花,是一整片一整片的空白,只剩身體還在陶醉在那種不明情緒中。何溪常回憶十七歲的一個傍晚,一個擅長田徑的男生,她看著他在斜陽中奔跑,綠茵被光照得色調飽滿,他專注地跑在第三道線和第四道之間,一圈接一圈。她慢慢將頭抬起,遠處山坡上兩處房屋,有炊煙,然后是連綿的群山。她倒下,眼前是全部的藍,風吹進她白棉布裙,有些發涼,整個身體一陣戰栗。她聽到他的腳步聲,篤定地敲擊,她閉上眼,感受風的途經。她好像重新置身那片麥田,風聲變成了流水聲,那條倒淌河正嘩嘩地漫過自己。她覺得自己在旋轉。從那個男生開始,太多人穿過她,一想到那些被自己接引進來的人,她已不再非難自己不再沖動躁郁,那些錯位片段帶來的歡愉和痛感讓她止不住幻想,她習以為常。她從麻木中坦然接納了自己。她喜歡便利店里常見的一種黑巧克力,錫紙包裝,白底金字,商標是三條波浪線。幾年了,但凡有人覺得需要用錢彌補一點什么時,她都會帶他們去買這種巧克力,以一口甜作結短暫的關系。她有許多個手捧巧克力的深夜和黎明。甜膩過后是隱約的苦,這對她而言是很適度的撫慰。她不需要長久的關系,幸福太形而上了,她從不追尋。

何溪對貝姨有著復雜的感激。搬進來不到一月,她開始帶“朋友”回家。貝姨對腳墊上短暫停靠的高級皮鞋、涼鞋、板鞋、運動鞋視而不見,等鞋子消失后,她便用抹布將腳墊擦拭一新。貝姨的話少了,何溪也很少和貝姨共處一室,她早晨出門入夜歸來,很少照面。有幾次,她伏在地上擦腳墊時,貝姨側身靠在她臥室的門框上,沉默地看著她。屋子很靜,抹布滑過腳墊時有水鋪展開的輕響。及時次和貝姨開誠布公談論自己是在一個后半夜。雨很大。她從外面回來時,嘴角還沾著黑巧克力的漿。一排法筒燈亮著,貝姨穿戴整齊坐在沙發一側,正對著進門合傘的何溪。她們互相盯著。傘上的水一滴一滴落向地板。茶幾上放著一壺紅棗枸杞茶和兩個倒置的玻璃杯。何溪掛好大衣,坐在沙發另一側。

“我最近常做一個夢。”液體沿杯壁緩緩流入,顏色越積越深。“一個看不見光的情欲場,許多赤身裸體的人在狂風中飄蕩。長相猙獰的判官用他的尾巴繞過每個人,那些人在招供過錯,還有一些旁聽者被要求做出激烈的回應。四周的靈魂飄蕩著,顛倒著,撥弄著,撞在斷崖絕壁上面,呼號著,痛哭著,發出那種嗚嗚嗚的聲音。我也在其中沒有希望地飄著,像是坐船過海,不知道有沒有岸。我看不到自己的身體,也觸摸不到任何東西,就這樣一直飄著撞著。”何溪將玻璃杯遞給貝姨。“這個場景反復出現在我的夢里,只要睡過去就都能回到那個地方。”

“一直都是這樣嗎?什么時候開始?”貝姨問她。貝姨顯得頗壓抑。貝姨以前對“這種女人”有著自己的歸類——從外貌、職業甚至走路的樣子就可以一眼看穿的女人。她們高跟鞋打地的聲音,屁股的擺幅還有那種眼角縫隙中傳出的啞信號,貝姨是見過的。眼前簡約清爽的何溪,她無從判斷。她只是觀察、觀察、觀察,偶爾一個瞬間讓她想起自己年輕時候,和前夫相識時曖昧不清的場景。何溪的安靜和泰然讓她太疑惑了,她不能從任何方向辨識何溪。

“我早都不胡思亂想了。”她每次醒來的時候覺得頭暈腦漲,除了眼睛外的器官像被堵住了一樣,悶聲,好像自己還飄在船上,那種感覺令人生厭。

“你為什么要這樣?你不像是那種女人。”貝姨不明白何溪在說什么。

“那種女人。”何溪柔和地看了一眼貝姨,貝姨對接下來的一切都沒把握,她想自己話是不是說重了。“你說道德上?不是你想的那樣。人們身體里愛的強度被均衡地分配在不同地方,我猜到輪到我時上帝打盹了,屬于我的愛的知覺全部被放進一個部位——只有陰道是供愛棲居的。其他的全部是徒勞,我努力過,讓人精疲力竭。這是很難啟齒的,但不是你想的那樣,我不圖他們的任何東西。這種需求不是固定伴侶可以滿足的。我若長久地和他們交往,產生感情,一定會很深地傷害對方。,幾乎瘋狂地是我可以從這世界上獲得的開心事。”何溪緩慢地將杯中的紅色液體飲盡。“我的生活糟糕透了,我也糟糕透了,除了死,還沒有辦法可以停止這一切。”貝姨聽懂了這些書面話,她想問得太多了,但修養壓制著這一切,她極力避免展現出好奇、審視和同情。貝姨有自己的隱私,她了解那種想傾訴又不想被評價的感覺,所以她盡量展示出平靜。那晚貝姨沒有再問下去,兩人喝完那壺紅棗茶,中間添了兩次水。

何溪不再帶人回家,即使貝姨的態度讓她有種松弛感。她會和貝姨聊自己的事,聊自己搬來這個城市之前的事,大學時談過的男朋友和分手時兩個人的歇斯底里。崩潰,她見得太多了。何溪談到她的童年,但她繞過了那條河和麥田,對她而言那里是一種寄托般的存在,需要小心翼翼地收好。何溪講了許多因與他人不同而隱藏起來的喜好,貝姨私下也了解過,她和何溪聊天時也能添進生理學之類的理論去解釋這一切是正常的,只不過不常見而已。貝姨也會感慨自己的婚姻,她說落得獨身是前夫作孽太深。何溪和貝姨一開始就有一種默契,只聽不問,誰都不會主動去探問對方。兩年時間,兩個人生出一層說不出原因的互相憐惜,誰都不明示,也沒有精力暗示出更好的出路——有些事情只有反復思考直到接納,這個痛苦的過程就是好的方法,別無他法。

聽見隔壁吸塵器的聲音停止了,何溪去問貝姨新房客的情況。附近學校的女學生,交了定金,沒說什么時候搬來。我看人很準,是個颯爽的女孩,愛笑,貝姨補充。書房采光很好,兩只絨布向日葵插在醒酒器模樣的玻璃瓶中,整個空間顯得生機勃勃。新房客搬進來那天,何溪下班早,一進門就看見坐在沙發上的徐魏。

徐魏是王燦燦的男朋友。三十歲上下,穿著牛仔短外衣和卡其色褲子,下巴上的一簇胡須增加了幾分頹態。何溪和徐魏同時看到了對方。徐魏站起來。“嗨。”何溪剛想回他時,一個瘦挑的女生走了出來,她特別熱情地走到何溪面前,“我是王燦燦,以后就是室友了,多關照。”緊隨她出來的貝姨用一種少有的慈愛眼神看著王燦燦。她對自己新招的房客是滿意的。“這是燦燦的男朋友,徐魏。”何溪和徐魏互相問候之后,王燦燦拉著她去看新布置的房子。和自己房間的素凈不同,王燦燦用非常朋克的墻紙,色彩飽和度極高,靠床的墻面是一副閉著眼睛嘴巴微張的黑白女人剪畫,像是在呻吟。“我非常喜歡這兩條機械魚,很酷吧,我男朋友貼的,拼成一個X。”王燦燦的性格和這間房子的采光一樣明媚,才剛見面,她那好似與生俱來的熱情足以讓人快速從不自然到卸下尷尬。

王燦燦讀大四,房租是徐魏在付。徐魏是民航的空乘,國內航線,大部分時間飛在天上,一落地就會來看王燦燦。王燦燦搬來后,整個房子的氣氛變得不同。貝姨也開朗了許多,王燦燦常膩在貝姨的廚房讓貝姨教自己做桂花蜜藕、木瓜牛奶凍之類的甜食。王燦燦每次做好食物,一定要讓何溪嘗,她有許多形狀奇怪的彩色盒子,有時一次做四五種甜食,分盛在不同色彩的盒里。三個人吃不完,她就會去敲鄰居的門,很快就和鄰居熟悉了。貝姨常感慨,年輕人就是不一樣,她在這里住了這么久,和鄰居也就是點頭之交,燦燦才來幾天,就已經打成一片了。

王燦燦將腿倒在沙發靠背上,她的腿很直很修長。“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要拿下一個男人首先要拿下他的胃。這道理雖然很土,但我卻越來越覺得有道理。比如說,徐魏,他喜歡甜食,我就給他做甜食,做各種各樣的,結果呢,他來得越來越勤,越來越愛我了,我能感覺到。”她和貝姨說話聲音很大,何溪在自己臥室可以聽得一清二楚。徐魏確實是有魅力的,何溪回想他們及時次照面,圓寸發型,高大的身材,那簇胡須讓人很難忽視,平穩的面部表情,深邃的眼神……“貝姨,你應該抓緊再找一個,你條件這么好,有三套房子,天哪,還擔心什么!”何溪被王燦燦高而細的聲音拽回。何溪對剛才自己無意識的回味報以冷笑。

像風過湖面泛起的波瀾,王燦燦的加入表面上給貝姨和何溪帶來一點活力,但各自真實的生活依舊如常。何溪在試圖控制自己身體欲望時,隱隱多出一個參照系。她拒絕這樣去想,但那個影子就在她不直視的角落潛伏著。像殺菌一樣,總會有一種方法去遏制或消除身體的癢。何溪的分裂是任何時候都在進行的。她穿梭在街頭那些沉睡的人群之中,24小時24小時,他們的模樣越來越模糊聲音越來越小,她就在這城市表面來回,毫無情緒地和許多人照面。一旦松弛,感覺到安全,她自己身體發出的召喚就會無限放大,她早已將它按照病態接受了,但當她努力去克制,那種揮之不去的瑣屑和委屈便會緊緊追逐她。從控制欲望開始,她才真正開始覺得自己是個怪胎。王燦燦那種旺盛的青春活力,還有那種從不設防的坦蕩和任性,讓她以往高高壘起的自我許可的高墻一層層剝落。很久前的一種期待好像又逐漸地回來了。徐魏來這里的頻率越來越高,貝姨也樂意見到他,常會為他下廚做菜,有時四個人一起,有時何溪下班后會去商場逗留,回避了幾次“家庭聚餐”。

何溪和徐魏見面次數越來越多,一直沒有說話,眼神觸碰,嘴角微抿,再將眼神挪開,就算是打了招呼。有幾次,她出臥室時撞在徐魏身上或在冰箱旁遇上,她都沒有直視他的眼睛。何溪甚至在衛生間和浴室里看到徐魏的短發,那些晾掛的內衣、男式襯衫和梳妝架上的男士洗面奶似乎占據了極大空間,讓何溪有種擁擠感。屬于自己的空間被什么占據了一大塊,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徐魏的沉默和看似不動聲色卻向外擴張的肢體動作,讓何溪迷惑。他出現在何溪身邊時,不說話也不走,就是那樣站著,好像在感受,或者說被感受。

何溪和貝姨單獨相處的時間很少了,貝姨偶爾會向她暗示,王燦燦這女孩年齡小卻十分激靈,抓住徐魏這樣的男人,一個女人所期望的幸福就都有了。何溪知道貝姨話里的期待。她只是微笑,從不開口,或許她將永不開口談論這個問題,她無法想象一個井井有條的未來。將精力集中在采購與安排,將新鮮的食材按順序擺放,按克衡量調味品,他則拖著挑負重擔的疲憊身體欣喜流轉于餐桌上的瓷盤子,而她的身體成了墻上經年的掛飾。而她要么用一種超乎此時想象的巨大能量壓抑體內的欲望,要么喪失了欲望,才可以在這種場景里和諧,甚至從中感受出一些樂趣。她可以理解貝姨。即使貝姨知道何溪這種不受控的欲望是病態,但貝姨還是隱約覺得萬事不要太較真,忍忍就好,人生就是這樣完成的,這似乎也沒那么重要。貝姨的暗示是好意,何溪以前極度反感這種“好意”,她現在可以緩慢接受了,不再那么凌厲,學著木訥些。她在貝姨那里收獲到的寬容已經是她從前難以想象的,貝姨在她內心深處添上了一處空缺,像是母親應有的那種柔軟。

徐魏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經濟峰會,曼聯,天然氣短缺,領海問題。他常坐在客廳看新聞,解說員的聲音被放很大,但沒有人覺得嘈雜。尤其是周末,他在的周末這房子里的人總是顯得忙碌,似乎每個人都在做事情,或者正找點什么事情做。何溪的閱讀越來越難以堅持,那種躁動好像流動在血管中,蒸發不掉。她換了一本薄的,更薄的,她打算用一個周六下午讀完《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事情就是在那個周六下午變得有些不同,貝姨和何溪都知道要出事,但都不確定會出什么事。王燦燦和她名字里的燦一樣,變成了一座活火山,她乍來的平靜成了一種示威。

那天下午,何溪去廚房找麥片,她穿著件明明晃晃的淡紫色吊帶睡裙,蕾絲鑲邊的地方剛好遮蔽她渾圓的胸部。她很瘦但胸部和臀部都很豐滿,她的身體是均勻的小麥色,只有脖子和臉顯得白皙。她的頭發隨意攏在后面,低頭翻櫥柜時皮筋崩開了。她直身撥頭發的一瞬間,她看到徐魏朝自己走來了,離廚房門框僅剩下一步。何溪盛了麥片出去時,徐魏就站在門口,健碩的身體像一堵墻。她已經離他很近了,他卻沒有讓開路的意思。何溪聞到他身上的香味,和某個她以前約過的男人是同樣的香,內斂而陳舊,像是沉木獨有的香。兩個人都沒有說話,何溪低著頭,她感受到徐魏的目光在她頭發和身體游曳,她卻不急于打破這種氣氛,依舊沒有說話。良久,何溪抬頭看了一眼徐魏,徐魏臉上舒展而寵溺的表情竟讓她感到害羞,她歪過臉笑了笑。徐魏正要開口說話時,大門響了,王燦燦風風火火的開門聲和她鑰匙上叮零零的配飾撞擊聲讓何溪有些局促。“打擾”,何溪側著肩膀想從門框和徐魏身體的縫隙中滑出去。徐魏很淡定,他轉身走出去時,王燦燦正站在客廳中間看著他們。何溪從廚房出來時,朝王燦燦打招呼,“回來了”,樓下割草機的巨大噪音突然響起,是那種可以穿透任何墻壁的轟轟聲。王燦燦看著她的眼神,像貓頭鷹發出的敏銳的冷光。貝姨午覺醒了,出來倒水,立刻察覺到客廳有一種異樣的氣氛。她看了一眼正進自己屋的何溪,何溪抿抿嘴,貝姨又看了一眼立在客廳的兩個人。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蜜桃文**的評論:

故事很精彩,文筆很獨特,講故事有自己的技巧?向大家安利這本書

2017-11-23 11:54: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陸島嶼 一本精彩的小說集,作者最大程度調和釋放了文字的魅力。良心作品,值得擁有。

2017-11-20 23:2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段關系中最牢不可摧的在場,往往是缺席!好精辟,就是求而不得的百爪撓心

2017-11-27 09:48: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人人內心都是一座島嶼,有著自己的風格,詩意又不失深刻,在細膩與冷靜的剖析中抵達了內心深處,每一個故事讀起來都仿佛在同自己對話~~~

2017-11-25 14:41: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線條感很強的封面設計,弧線勾勒出島嶼的形狀,配色簡潔淡雅又不失青春的味道,很喜歡。

2017-11-20 17:13: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喜歡宋阿曼細微機敏的文字,無論是愛與自愛婚姻的相貌,還是女性生存的艱辛,她筆下始終縈繞愛與自我確認。

2017-11-24 16:49: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深夜閱讀必備佳品,每讀完一篇總能有所感悟、領會。就像作者說的,如果能將這本書讀完,沉默、微笑、嘆息、眼眶發熱或者想要表達自己,就是這本書最美好的意義了。

2017-11-22 13:34: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宋阿曼的作品一直讓人期待,難以想象一個90后姑娘有著這樣深邃的思考,對世界和人性的發問直擊內心。

2017-11-17 09:51:11
來自也是風**的評論:

看一個個故事,像在讀一首首長詩。作者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寫作風格讓人印象深刻,眼前一亮。

2017-11-15 14:35: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中的情節有的充滿幻想色彩,卻又很現實。作者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人性的脆弱與深刻。

2017-11-21 12:50: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難以想象那么多復雜的情感在一本書中得到了集中體現,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觸動人心。

2017-11-21 12:21: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了對作者的推介才買的,她在ONE上連載了好幾篇文章,是個純文學作家,很喜歡她的文字風格。

2017-11-21 17:13: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時間久了,每個人內心都會長出一片島嶼。”封面上的這句話打動了我。每個人都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2017-11-21 12:10:07
來自夜雨江**的評論:

書的封面簡潔卻很有意境,跳舞的女孩裙擺攤開像一個小小的島嶼,和書名不謀而合。很喜歡這樣的設計。

2017-11-15 15:02: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整體設計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封面圖很搭,字體、配色也很符合作品風格,還附贈了精美書簽。很棒!

2017-11-16 15:52: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網劇《無證之罪》最近很火,《第九個人》拍成電影,應該就是這種的感覺。八個人講述的故事,拼貼出一個故事。視角很獨特!

2017-11-21 13:27: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許多我們困惑而嘗試言說的事物,一旦說出,便意味著部分意義的流失。”對這句話深有感悟,有時候不說才是最好的

2017-11-21 16:16: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裝幀非常精美,紙張質感很好。雖然看了很多電子書,還是更喜歡這種紙質書的感覺,一頁一頁翻過,連文字都變得厚重起來。

2017-11-16 14:20:55
來自給我一**的評論:

看過《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當時就被封面吸引,特地查了下書的設計師,叫丁威靜。現在看到她設計的新書,果然不負期待。為我喜歡的設計師打call!

2017-11-15 11:48:46
來自云之雪**的評論:

首先是被封面吸引的,內容也很不錯。這是一本顏值與內涵并存的書。推薦!

2017-11-14 17:32: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剛看完第一篇《普通乘客》,很打動我。這周末想讀完這本書。希望每一篇都像這樣好看。

2017-11-20 17:34:21
來自小美再**的評論:

在豆瓣看到編輯推薦,被書評打動了。看了《第九個人》,果然沒有失望。希望能拍成電影或者網劇~~

2017-11-15 17:14:20
來自漸行漸**的評論:

一部很有風格和腔調的小說集,每一篇的人物設定和題材都不相同,卻又有著隱隱的聯系與共通。秘密,抗爭,時間的流動。讓人更能看清人性。

2017-11-15 09:59:47
來自如果啊**的評論:

看到書上架的那一刻好激動,終于等到了!果斷入手一本。

2017-11-14 15:40:22
來自彼岸不**的評論:

一直很喜歡讀短篇小說集,這是近幾年看過最好的一本了。

2017-11-14 17:51:47
來自花開彼**的評論:

讀《第九個人》,讓人聯想到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第九個人》寫得也很精彩!

2017-11-14 18:05:07
來自惡劣小**的評論:

作者用充滿詩性的語言講述了12個暗流涌動的人性故事,令人震撼!

2017-11-15 13:58:16
來自貓咪最**的評論:

人不該懼怕孤獨,因為出生前,造物主就用孤獨考驗過每個人,哪里還能比在胚胎中更孤獨。

2017-11-15 13:23:52
來自隔壁房**的評論:

終于看完啦~不是現在市面上很多的那種輕閱讀,其中有的故事甚至很沉重。總之,是非常好的一本小說集。作者的表達非常吸引人,語言極富力量!

2017-11-16 11:02:54
來自給我一**的評論:

我覺得文中的一句話特別適合這本書,“時間久了,每個人內心都會長出一片島嶼。”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靈魂,猶如一座個體的、獨特的島嶼,感知著這個世界。

2017-11-15 12:03:23
來自微笑地**的評論:

“在不深諳世事的年紀愛上一個浪子,于是用自我毀滅的方式去證明那份愛。就像刀子刮進了肉里,為了讓傷疤深一些,就顧不上疼了。”《不照鏡子的女人》結局很震撼!

2017-11-15 12:54:01
來自木頭人1**的評論:

因為ONE認識了阿曼,一個充滿靈性與詩意的作者,她對文字的細膩把握和深刻的人物刻畫,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

2017-11-15 14:55:37
來自冥王星**的評論:

在「ONE?一個」上看了宋阿曼的《午餐后航行》,被這個作者的文風深深吸引,接連找了好幾篇她的文章看,終于出書了!支持!

2017-11-14 15:35:20
來自浮生不**的評論:

作者的描寫真實細膩,充分刻畫了人物內心的成長與掙扎。“每個人內心都會長出一片島嶼”,這是一本關于愛與自我確認的寓言。

2017-11-15 10:46:36
來自請許我**的評論:

讀《第九個人》《不照鏡子的女人》,讓我想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作者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描寫了極端環境的極端的人性!

2017-11-15 16:39:20
來自如果你**的評論:

這是一本關于人性的故事,作者文筆很好,具有很強的詩意。

2017-11-15 01:04:1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七台河市| 伊金霍洛旗| 平安县| 定日县| 蛟河市| 富蕴县| 涞源县| 阿尔山市| 育儿| 黎城县| 贵溪市| 绥江县| 九江县| 西畴县| 崇礼县| 汾阳市| 保康县| 莱西市| 胶南市| 丰台区| 双城市| 兴安县| 泽州县| 许昌市| 萨迦县| 乐陵市| 邵东县| 浮山县| 新竹县| 蚌埠市| 余江县| 寿阳县| 彭山县| 喀喇| 乌鲁木齐市| 黎城县| 那曲县| 桑日县| 桂林市|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