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土地叫旱塬,有一種民居叫地坑院,有一個村子叫兩戶村。獨特的地域,生活著一個獨特的族群,孕育了獨特的信仰、道德、倫理,以及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作者選取了解放前、""中、改革開放后三個歷史截面,用乖張的文字、冷峻的敘述,原生態地再現了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態,再現了生命個體在貧瘠與蒼涼中情與愛的糾葛,恨與仇的對決,欲望對倫理的抗爭,命運對理性的反叛……
著名作家李佩甫說,這是一組"長了牙齒的人物和故事";著名作家閻連科說,這是一種"驚悚悸顫的閱讀效果";著名作家張宇說,"能夠把小說寫到《鄉村物語》這種程度,在全國的專業作家里,也并不多見"。
有一種語言,是從心靈的故鄉浸泡出來的,于是就有了穿越時光的、智性的、長了牙齒的人物和故事。那生生死死,愛恨情仇,靈惕著人的心,讀來別具一格。
這正是安琪這部長篇小說的妙處。
——李佩甫
一方面,原生態的物欲和情欲、道德和信仰,在旱塬上如山石般裸露與對撞;另一方面,乖張的文字和冷峻的敘述,創造了一種驚悚悸顫的閱讀效果,從而使這部小說成為一部凸顯文學價值的作品。
——凈連科
八月石榴剝皮皮,人人都說我和你。咱倆人沒有那回事,好人背了個壞名譽。
地坑院低來崖垴垴高,河東河西我就跟你好。熱乎乎的大炕軟綿綿的被,等不到哥哥我摟著自個睡。
前半夜恓惶我添一燈油,后半夜恓惶我梳一回頭。燈捻捻開花報一個喜,妹妹我梳頭就為個你。
……
安琪 原名王安琪,1963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伊川縣江左翟村,1987年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現就職于河南省文聯。1986年開始小說創作,至今已發表作品百余萬字,并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代表作有《喊山》、《鄉下的因果關系》、《看誰跑得快》等。
引子 陰陽和合
及時章
祖傳有道名菜
殺手的成長
基督下鄉
第二章
莊先兒是一桿秤
罵街:戰爭的行板
殺人的糧食
胞衣在旱塬發芽
第三章
玉婦女的神喚
柔軟遭遇堅硬
偶然是一種痛
繩子上的哲學
第四章
把自己扔出去
毛豆是一張琴
出租智慧
第五章
風調雨順的煎熬
丟的不是人
冷是三字經
婚嫁不等式
第六章
私奔的杮餅
嫁接生活
白天不知夜的黑
無奈的基督
第七章
鄉下的食與色
種瓜點豆的快樂
燈滅,燈亮了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引子
陰陽和合
人,一輩子的祿糧是有定數的,經歷的事情也是有定數的人,一輩子的祿糧是有定數的,經歷的事情也是有定數的,你把一生的祿糧吃完了,把一生的活兒干完了,你的一輩子就用完了。
他們是幾個故去的老人——卞之通、莊先兒、我爺爺,還有德林他大。他們坐在墳地里,閑散得像幾只吃飽喝足的羊。他們生前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矛盾,甚至可能是仇人,可死不記仇,死不記仇,走過奈何橋,恩怨是非就全忘在了前世。現在,他們親熱得就像親兄弟。
其實,他們生前本來就住在一個村子里。地緣的親近和血緣的親情,讓他們長得很像,心性脾氣也很像,都是那種土不拉唧、糙不拉唧的樣子,都是那種耿耿的、別別的樣子。他們的村子很大,但名字卻很小,叫"兩戶村"。
遠遠地,從墳地里就能看到他們的兩戶村。
但你看不到房屋與村舍,你看到的只是一林一林的柿樹。好像旱塬上就長這種樹。當然,旱塬上也長著黃荊、枸杞、酸棗、旱榆和其他一些樹木,可那都是一些永遠也長不大的雜種,純正而能長成氣候的,只有這一林一林的柿樹。隨便朝哪一片柿樹林走去吧,你就會看見拍翅膀的雞,甩尾巴的驢,倒沫的牛羊和蹺著腿撒尿的狗,當然,還有蹦蹦跳跳的孩娃,背著拾糞籮筐的老漢……
這也是一個村莊嗎?
畜們,禽們,人們——他們都住在哪里呢?
驀然一驚,你得趕緊穩住腳步——因為,在你的腳下,突然出現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地坑,像井一樣。如果不是周圍有兩尺高的土坯花墻擋著,說不定你就掉了進去。
這地坑有半畝大小,兩丈深許。地坑四周的井壁墻上,都鑿著一孔一孔的窯洞,每一孔窯洞都有拱形的門,拱形的窗。門上呢,還都貼著門神,有拿著雙锏的敬德,有提著單刀的關公。窗戶上呢,也都貼著窗花,有鐘馗嫁妹,有老鼠娶親。那年畫和剪紙的味道,線條粗獷,刀法奔放,像塬上的人和樹一樣粗枝大葉。門簾動處,就走出一個女人來,也如那窗花一樣,素素氣氣,大大方方;胸襟半敞的地方,露出一截白皙豐滿的乳房,孩娃就偎在那里快樂地吮吸著。母親與孩娃一樣,都是滿臉的幸福。
……
好書,不可錯過
好書
一本值得認真讀的書!20元錢絕對值!
喜歡
不錯
不錯
一般
這是一部鄉土文學作品,內容很感人。
不錯
很有鄉村氣息,非常不錯的書
書的內容是很不錯的,語言很優美,使用很貼切。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令人驚悚的閱讀感受,鄉村往事的深刻解讀......
書剛到謝謝雜志之家。農村體材的小說我都愛看。
這個商品不錯~
在基本工作的人,看這本書有親切感。
你店的都很好質量。謝謝。
描述的是農村題材的一部小說,原汁原味,鄉土氣息很濃,還可以吧!
朋友推薦的,看了之后感覺還好,內容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作者很善于描寫!小說寫的不錯
這本書相當厚實,字跡大且印刷十分清晰,紙張質量也很好,是筆者講述自己父親一輩的故事,與其說是鄉村物語,不如說是一本長篇鄉土小說。
有一種語言,是從心靈的故鄉浸泡出來的,于是就有了穿越時光的、智性的、長了牙齒的人物和故事。那生生死死,愛恨情仇,靈惕著人的心,讀來別具一格。這正是安琪這部長篇小說的妙處。——李佩甫一方面,原生態的物欲和情欲、道德和信仰,在旱塬上如山石般裸露與對撞;另一方面,乖張的文字和冷峻的敘述,創造了一種驚悚悸顫的閱讀效果,從而使這部小說成為一部凸顯文學價值的優秀作品。——凈連科八月石榴剝皮皮,人人都說我和你。咱倆人沒有那回事,好人背了個壞名譽。地坑院低來崖垴垴高,河東河西我就跟你好。熱乎乎的大炕軟綿綿的被,等不到哥哥我摟著自個睡。前半夜…
斷斷續續,見縫插針,用了兩個星期時間,讀完了安琪的長篇小說《鄉村物語》。沉悶·樸實·希望,讀完小說的最后一行,涌上腦海的是這三個詞。第一印象,原始感覺,這應該是我的發自內心的讀后感。 先說沉悶。從民國到改革開放后,旱塬上的人們過著沉悶的日子,清湯寡水的生活,閑得蛋痛的無聊,喪父失女的無奈,冷峻的文筆,天馬行空的敘述,一樁樁一件件展現在讀者面前,不由得使人同憋屈,同咬牙,同吁嘆。沉悶,但真實著。啞劇,悲劇,悲喜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就是這感覺。是呀,這就是旱塬上的日子,這就是中國中西部農村的生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