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畫冊收錄了于 2016年 9月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營造 ?A中華 —清華營建學科專題展”中所展示的中國營造學社簡史及部分學術成果,通過對梁思成等學界先驅對中國建筑史學的建構過程的扼要梳理,使讀者能夠借此對中華建筑文化的博大精神與梁思成等營造學社成員的學術貢獻有所了解。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圖11),尤其是他那著名的經過曲折顛沛才重新發現并于他辭世之后才正式發表的英文版著作《圖像中國建筑史》(圖12),正是在這一時期研究并撰寫完成的。
中國古代建筑的體系建構在對廣濟寺三大士殿的研究中,梁思成又提出了中國建筑史上另外一個重要
問題:古代建筑結構名詞術語的時代性問題。中國古代建筑的歷史發展雖然蕪雜繁復,但可以通過兩個基本歷史文件加以歸納、界定,這就是后來梁思成提出的中國古代建筑研究的兩部文法書: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至于分析的方法,則以三大士殿與我們所知道的各時代各地方的建筑比較,所以《營造法式》與《工部工程做法》,還是我們主要的比較資料。此外河北、山西已發現的遼代建筑,也可以互相佐證。17
寶坻縣廣濟寺三大士殿》這篇論文的發表時間是1932年,是梁思成剛剛加入中國營造學社的第三年。這時他不僅已經完成了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文法書的《清式營造則例》的著述與出版,而且已經對宋《營造法式》的基本術語有了
圖11梁思成《中國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