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廬作品大系武俠卷第二輯之一,清朝康熙年間,第四皇子廣結天下豪杰為自己效力,終于在眾豪杰的幫助下,登上了皇位。之后,便將其兄弟及眾豪杰一一剪除,并大興文字獄。大儒呂留良被滅九族,其孫女呂四娘武藝超群,夜入皇帝深宮,欲報血海報仇。
1. “血滴子”“呂四娘”等眾多故事元素取材于此部作品。
2. 依據原版,小心求證,迄今為止、完善的王度廬作品。
3. 古龍、李安、葉洪生、張贛生、徐斯年、孔慶東等擊節贊賞。
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字霄羽,1909年生于北京一個下層旗人家庭。其創作以武俠言情小說為主,兼及社會言情小說,獨成一派“悲劇俠情派”,對新武俠小說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并稱“北派五大家”。著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等三十余部作品。
及時回 雍和宮跳神談往事 博物院訪古引疑思
第二回 斗角勾心諸王競位 疏星澹月一俠飛來
第三回 擁篲折節貝勒求賢 倚劍登堂奇俠尚義
第四回 匣開匕現貝勒魂驚 蛇凄馬奔江湖塵起
第五回 斗飛錘英雄施身手 憩小鎮父女奏琴歌
第六回 顯奇能展臂出竹鏢 撞彩輿揚鞭來古剎
第七回 深宵古寺婦人何之 小室燈窗英豪驟訪
第八回 假客商屈躬會三杰 真俠士抵掌論群英
第九回 蝴蝶兒逃婚趨僧舍 勇王子結客訪俠蹤
第十回 訪舊友聯轡走光州 換新妝一笑夸傾國
第十一回 癡女子客中傾錯愛 猛俠士庭院戰長槍
第十二回 俠少年風塵矜英俊 美女子湖畔恨相思
第十三回 深湖暗月豪杰對刀 暴雨狂風桃花逐水
第十四回 長湖萬頃力卻追舟 薄命千劫終歸落溷
第十五回 甘鳳池賣藝夫子廟 蝴蝶兒初會年羹堯
第十六回 結新婚美人舒巨眼 述往事老儒授奇才
第十七回 銀燈耀耀艷妓談奇 大江茫茫豪僧劫婦
第十八回 了因僧猖狂違戒律 聚英樓龍虎起風云
第十九回 小常隨良緣婚俠女 莫愁湖暮雨訪群雄
第二十回 暴雨驚雷一現蝴蝶 江波夜霧遁走蛟龍
第二十一回 尋仇救艷眾俠長征 射弩揚弓雙舟遇盜
第二十二回 楓葉鎮偶逢釵裙俠 仙霞嶺尋斗了因僧
第二十三回 霧滿懸崖群俠展技 誓盟折箭眾虎騰歡
第二十四回 運機謀擁允貞登基 從簡略述羹堯盡命
第二十五回 小常隨義烈死深宮 雍正帝杯弓驚長夜
第二十六回 報前恩荒村添綺話 償宿怨雪夜泣分離
附 錄 一 為《王度廬武俠言情小說集》而作
附 錄 二 已知王度廬小說目錄
附 錄 三 王度廬年表
及時回 雍和宮跳神談往事 博物院訪古引疑思
一想起了北平,我就先想起雍和宮的“打鬼”,告訴您,那才真是一個最熱鬧而且神秘的場面呢!
雍和宮是在北平城內東北角,是一座較大的喇嘛寺。喇嘛(即是“番僧”),您沒瞧見過嗎?那就是西藏和蒙古、青海等地的和尚,據說是屬佛教的“密宗”。早先以紅教為最盛,僧徒都身著紅衣。后來有一位“先知者”宗喀巴大禪師,鑒于紅教的腐敗而加以改革,使僧徒改穿黃衣,這即是所謂的“黃教”。其傳布得極廣,信徒極多,至今在青、藏、蒙古等地,不但最得人民的信仰,而且握有政治的大權。稱為喇嘛,即是“最勝無上”之意,原是一種美稱。喇嘛普通都著黃衣,馬褂、長袍、帽子都是黃緞子的,在北平時常都可以看見。北平的喇嘛寺也很多,全都建筑得莊嚴壯麗,廟款充足,而其中較大最富麗堂皇的,即是著名的“雍和宮”。
雍和宮每年新正月,便要“打鬼”。“打鬼”是個俗稱,真正應當叫作“跳神”,據說是為驅邪祈福之用的。那可真是個偉大的場面,北平的居民,男婦老幼,要到了正月,不去看看“打鬼”,可真是一件遺憾的事。
民國十年的時候,我在北平(那時還叫作北京)就看見一次“打鬼”。同去者是我表兄,可是老北京呀!他帶著我到了那廟門前的時候,我就驚訝這座廟的偉大,簡直是座皇宮,比我故鄉的那座縣城,大得不止兩倍。這里有紅色的高墻,巍峨的飾金大門;無數的宏偉殿宇,都是用紅黃發亮的琉璃瓦蓋成;高高的旗桿得仰著臉看,真不知有多少丈;漢白玉的石階,走半天也沒有走完。
這24小時,廟門前來了許多賣玩意兒的、賣吃食的,十分的擁擠。大門簡直擠不進去,人擠著人,人擁著人,你要是腳輕一點兒,就能夠把你高高地舉起來;但你要頭重一點兒,那可危險,倒下了便不會再爬起來,而必定死于“亂足之下”。
我被人幾乎要擠扁了,我就嚷嚷著:“哎呀!別擠!我可受不了……”但是這時候有誰理我呀!我看看我的四圍,我的表兄已擠在前邊去了,他是會武術的,身體好,有氣力,可以仗著他給我開路。但我也不愿意去太擠別人,因為我的兩旁有好幾個擦胭脂抹粉的大姑娘、小媳婦,還有老太太們;北平的女性都是十分勇武,賽過男子,老太太也都身體強健,這樣的擠著,她們沒有一個像我這樣喊叫的。結果,我倒是到了旗桿座兒了,我的表兄就將我一抱,像舉小孩子一般把我放在這高高的石頭的旗桿座兒上了;我倒算是有了好地方了,可是我也下不來了。
我在旗桿座兒上一點兒也沒擠著,因為這等于是個“特別包廂”,爬上來的人當然不少。我的下面,及我眼睛所能看見的地方,全都是萬頭攢動。我倒不害怕跌下去,跌下去也只能落在別人的頭上,而不會摔壞的,可是我沒法子上廁所了。
我站了有一個多鐘頭,兩條腿都發痛了,這才聽見遠處傳來了一種雄渾的樂器之聲,十分的恐怖。人們都亂了起來,嚷嚷著:“來啦!打鬼的來啦……”
我的兩眼都直啦!我看見“打鬼”的儀式漸漸由里面向外走出。我看見了無數的喇嘛,聽見了那像海潮翻涌一般的誦經、念咒聲。我看見了生平沒有見過的巨大的樂器,那是一種三丈多長的大銅喇叭,前面專有一個人給抬著,后面一個人專管吹,吹起來是:“哼!嗡!哼!嗡!”如獅吼虎嘯一般。其次是牛皮大鼓,這個鼓大得像一個圓桌面,有把子,一個人專管扛著,后面跟著一位全身黃緞的喇嘛,持著一根長而彎的大鼓棰,專管擊鼓。這樣的喇叭和大鼓,就有四五對,吹起來震天震地地響:“哼!嗡!”鼓聲重而遲:“咚!咚!”“哼!咚!嗡!咚!哼!嗡!……”再配上吹著巨大的海螺,“嗚啦嗚啦”地響,還有人吹著一個獸骨做成的喇叭,音調是越發的凄厲。
這時,主要的“打鬼”的人就奔來了。他們都戴著面具:一個是純黑,黑衣,鬼怪形的黑面具;一個是純白,白衣,也是鬼怪形的白色面具。這兩個人都揮動著極長的皮鞭,叭叭地驅逐開閑人。還有一個戴著牛形面具和一個戴鹿形面具的,這四個就是最重要的角色。他們都是年輕的喇嘛,經過了長期的練習而始扮演的,很熟練地隨著那鼓聲的節奏往來地跳躍、舞蹈。在我面前,剛才抬來了一個彩扎的亭子,他們的目標,就是亭子里面供著的一個面做的怪樣子的人形。他們都圍繞著這面人跳舞,其余的喇嘛也圍著面人念咒,那“哼!嗡!咚咚!嗚喇嗚喇……”的神秘而恐怖的樂聲,也都似是向著這面人吹奏著,他們似乎是把這個面人恨極了。而其結果則是,由那個飾鹿的用那七岔八岔的長而尖銳的鹿角隨跳著隨將這個面人豁得、拆得七零八落,好像是“凌遲處死”。直等到把那個面人用犄角拆得什么也沒有了,這一場儀式才算告終,觀眾們也都滿意地散去———原來這就叫“打鬼”,即“跳神”。
我看過了之后,永遠沒忘。那天歸來,我曾問我的表兄:“他們所拆的那個面人,當然就是鬼魔的偶像了?”但我的表兄卻搖頭,說:“不。”
我的表兄是一個多能的人,他是個專門的理化技術人才,而且擅長武術。每天早晨他都要到社稷壇———那時叫“中央公園”,那里面的空氣清新,地面寬大———他去打太極拳運動身體,然后才去上班。晚間回到家里,飯后寢前,他又常為兒女們講說故事;他知道的歷史故事、宮廷秘聞、名人逸事是最多的,常常使人聽之忘倦。
“我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看武俠小說,那個 時候,我不欣賞的武俠小說作家就是王度廬”;“ 所以到了我生命中某一個階段中,我忽然發現我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竟然是王度廬”。
——古龍
他打破了既往‘江湖傳奇’(如不肖生)、‘奇幻仙俠’(如還珠樓主)乃至‘武打綜藝’(如白羽)各派武俠外在繭衣, 而潛入英雄兒女的靈魂深處活 動;以近乎白描的‘新文藝’筆法來描寫俠骨、柔腸、英雄淚,乃自成‘悲劇俠情’一大家數。愛恨交織,扣人心弦!”
——葉洪生
司馬遷說:“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受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王度廬便是把俠義寫到了這種境界。真正讓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深度超過言情小說,王度廬是功臣。
——孔慶東
“王度廬是切近現實生活,將上天遁地的仙俠拉回到地面,把專以較量武技高下的門派高手還原為人們似曾相識的極富正義感的血肉之軀,以人物纏綿悲憤的真情篤義令人感慨不已。”
——李忠昌
新血滴子。以前有一直沒看。。。。。
梁羽生的呂四娘系列作品的啟蒙之作。
不錯的正版好書
很不錯·……
貨品如描,貨運快,滿減性價比更高。
不錯的好書
民國時代武俠的經典,值得收藏。
全網最低價
習慣性好評
這本書很好
性價比很高
經典武俠小說,值得閱讀收藏,不可多得。
發貨速度,書是正品,包裝不錯,整體感覺不錯
經典的書,真心不錯。希望出版社還能出好書。
這家伙很懶,什么也沒寫!
北岳出品的這套王度廬,無論封面設計、裝幀、印刷均屬上乘,是收藏佳品。
很好,正版貨,質量好
這書挺好的,好看,貨物包裝不錯
裝幀很漂亮,還沒開始閱讀,慚愧
值得一買,很好!
經典必讀,文字優美
王度廬的書寫的比較現實自然沒過分的夸張很好
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武俠小說與歷史結合的典范
民國武俠最經典的大師,喜歡武俠者必備(不知道王度廬還自稱武俠迷的人趕緊補課,不要秀無知!)
唏噓。平平實實寫來,有人間百態和煙火氣。江湖奇兒女,首先是世間人。我想那時候的人,也比現在真。
北岳版王度廬武俠作品集的一種,這回已出的都買齊了。當當五折活動,還是值得的。收藏專用。
王度廬的武俠小說有其自身的特點,注重以情動人,是武俠和言情的結合體,這本書很不錯的。性價比高,紙張也好,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