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全鑒》在闡釋《弟子規》精華要義的基礎上,以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和余力學文七個方面為人處世應有的基本理念和規范為綱,充分融入對現實的深層次思考,書中大量引用圣賢著作進行說理,穿插上百則歷史故事和現實案件,將《弟子規》蘊涵的智慧與當下職場相結合,將傳統文化的厚重感與當今鮮明的時代感相結合,是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員工、國學愛好者以及青年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培養良好習慣、提升個人修養的必備讀物。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經賈存仁修訂,列出了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堪稱啟蒙養正的讀物。
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清代康熙時山西絳州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間,卒于乾隆年間。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所著《訓蒙文》對后世影響深遠。
賈存仁,字木齋,清朝乾隆辛卯科副榜,對《訓蒙文》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訂正,并將之更名為《弟子規》,對《弟子規》的傳播和發揚光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蔡踐,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圖書編輯工作,曾出版《心理掌控命運》《性格決定成敗》《思維影響人生》《百家用人之道》等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