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家庭可以照顧,沒有子女可以繼承財富。大家,國民,是我的家人,讓大家幸福是我留在政壇的理由。
——樸槿惠
在絕望中堅強,在希望中前行!
用弱小詮釋什么叫真正的強大,用柔韌闡釋什么叫真正的堅強。在絕望中不斷尋找希望,用鋼鐵意志站在男權社會的權力,這就是本書介紹給讀者的韓國任女總統——樸槿惠,一位木槿花般的女子。
超級暢銷書《普京傳——他為俄羅斯而生》的作者鄭文陽聯袂著名政評家郝火炬博士的有一力作!可以說是目前為止,、客觀、深入描寫她一生歷程的作品。
人生的每一次跌倒,都是為了更踏實的站立,人生的每一種苦難,都是為了讓我們更穩健的成長。從青瓦臺千金到無依無靠的平民孤兒,從落難公主到韓國位女總統,她的人生不僅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奮斗逆襲史,更是一部韓國近代史,清晰地記錄著韓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她是樸槿惠,她為韓國而生。
相關推薦:
點擊購買:《普京傳-他為俄羅斯而生》迄今為止接受央視獨家訪談的普京傳記
點擊購買:《奧巴馬傳-無畏的新征程》一個富理想氣質與傳奇色彩的總統!一個真實的奧巴馬!
點擊購買:《曼德拉傳-不可征服的靈魂》曼德拉隕落后、客觀、忠實地記錄其一生的作品
點擊購買:《默克爾傳:力量蘊藏在沉靜之中》一個扛起全德國的女人,一個試圖拯救歐洲的女政治家全傳!
點擊購買:《中國圣人王陽明:一代曠世大儒的傳奇人生》一位與孔孟比肩的傳奇圣人!一本讓你心智更通明的傳記!
點擊購買:《念人間,剎那芳華:林徽因傳》民國后一個才女!深入骨髓和靈魂的林徽因傳!
點擊購買:《一個人的撒哈拉:三毛傳》讓人黯然淚下,更讓人心懷希望!她用愛與流浪,喚醒靈魂對純真自由的渴望!
點擊購買:《一個人的傾城:張愛玲傳》(經典暢銷版)中國文學史上的“孤島”與絕響!一本走過張愛玲全世界的心靈讀本 !
鄭文陽:知名政評人,中國政法大學管理學碩士,福建泉州人,超級暢銷書《普京傳:他為俄羅斯而生》《樸槿惠傳: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作者。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和公共人事制度,對世界政治有著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2013年11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辦個人作品研討會。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好評。
郝火炬: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后,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研究生院訪問學者,中國國際人才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河南大學客座研究員。2007年1月和2013年11月分別于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辦個人作品座談會,深受業界好評。
序一 苦難創造希望——一個傳奇女子的傳奇人生/001
序二 木槿花開——樸槿惠,她為韓國而生/005
引子 政治是她的宿命——認識傳奇總統樸槿惠/001
Part1 總統長女:在懵懂中尋夢的歲月
及時章 青瓦臺,庭院深深的家/003
青瓦臺見證的美好童年/004
“虎女虎父”樸正熙/008
韓國前及時夫人——陸英修/011
第二章 夢想起航之初:“公主”的成長沒有煩惱/017
從“巷口老大”到青澀少女/018
青瓦臺的“飯桌大學”/020
理工科女生的“羞澀”社交/024
代母“出征”:首次登上外交舞臺/028
短暫的法蘭西留學之旅/033
PART2 一路荊棘:從“及時女兒”到“及時夫人”
及時章 榮耀的背后:人生及時次劇痛/039
人生及時次劇痛:母親遇害/040
面對狂風巨浪的沖擊/043
“父親的悲傷感染著我”/045
第二章 總統的家教課:在傷痛中成長/049
總統父親教會樸槿惠什么是政治/050
潛移默化的“外交訓練”/053
兢兢業業扮演“及時夫人”角色/057
第三章 別了,青瓦臺!/061
失怙之痛——再次降臨的悲劇/062
別了,青瓦臺!/065
一連串的離奇事件/068
覆巢下的危卵,飽嘗冷暖的三姐弟/070
PART3 卷土重來:從黨首到總統的艱難蛻變
及時章 機會再度降臨:開啟政治夢想重新起飛的旅程/079
“金融風暴”肆虐,韓國經濟遭遇危機/080
機會來了,現在開始整裝待發/081
加入大國家黨,重塑“及時夫人”形象/083
大邱,夢想重新起飛的地方/085
第二章 選舉女王:帶領“男人幫”走出絕境的女幫主/089
“帳篷”里走出的“選舉女王”/090
國會總選,激烈角逐/092
演說驚魂,突如其來的刺殺襲擊/095
與李明博的70天“黨內血戰”/098
第三章 重返青瓦臺:韓國迎來全新的“樸槿惠時代”/101
暗流與險坑:困難重重的再次競選總統之路/102
競選前的辯論:唇槍舌劍斗強敵/105
跨越一步:成功擊敗文在寅/108
宣誓就職,“樸槿惠時代”正式開啟/111
PART4 掄起板斧鬧革命:危機四伏,樸槿惠將以何應對?
及時章 點起及時把火:“冰公主”極為火熱的革新之路/117
重申振興夢:建設新的大韓民國/118
“筆記本公主”的《大國民約定實踐白皮書》/121
為了與國民的約定/125
歷時53天的私立學校法之爭/128
“韓國撒切爾”的施政方向:“國民幸福”/132
第二章 玩火須有膽量:改革就是要勇于挑戰一切困難/137
回歸政壇就是為了改革(一)/138
回歸政壇就是為了改革(二)/141
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程,將改革進行到底/146
安保和主權方面,對朝、日絕不軟弱/148
第三章 巾幗不讓須眉:有我,韓國永遠擁有美好未來/151
21世紀是女性領導者的時代/152
為政信條——趨小利將引大害/155
操持國事,女性也能做得很好/157
不讓須眉的胸襟,著眼世界與未來/160
PART5 叱咤風云:當女人掌控權力,會給世界帶來什么?
及時章 尋求支持與合作:與盟友攜手分享未來/167
韓國與美國,共同分享未來/168
與拉姆斯菲爾德的友好會晤/170
會見美國國務卿賴斯/171
與阿爾文 托夫勒的愉快會談/173
第二章 燙手的山芋:朝鮮問題帶來的挑戰/177
由來已久的朝韓問題/178
解決朝鮮核問題的“飯桌論”/179
朝鮮無核化:解決韓朝問題的突破口/181
對朝鮮:“先制裁、后援助”/183
第三章 放眼東亞:未來全球戰略的重點/185
中國霧都,重走先輩之路/186
踏上西部大開發前沿基地——成都/188
關于新村運動的演講/190
樸槿惠的夢想,以鐵路渡輪連接亞洲大陸/191
留在華夏及時學府的足跡/194
艱難的破冰之旅,從棒球開始/196
慈父慈母般的李光耀夫婦/199
PART6 “槿心惠質”:“韓國撒切爾”送給人們的成功課
及時章 樸槿惠法則:樂觀、堅強、從容、睿智/205
追求有智慧的幸福/206
以沉默面對人生的不幸/208
成功就是比別人更勤奮一點/210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12
第二章 堅定不移的人生信仰:邁向巔峰要有堅定的信念/215
以民為先,關注國民健康/216
直面苦難,一切都值得感恩/218
在絕望中堅強,在希望中前進/221
第三章 超凡脫俗:展示自己就是為了成就自己/223
屋頂漏水不要埋怨雨,面對窘境泰然處之/224
沉默是金,未出口的話更能震懾人心/227
正視生活,接受歲月的饋贈/230
附錄/235
附錄A 樸槿惠言論集萃/235
附錄B 樸槿惠大事年表/241
參考書目/243
序一 苦難創造希望——一個傳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她的人生就是一部韓國近代史,清晰地記錄著韓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題記
樸槿惠永遠記得那24小時,壓城的烏云似乎是某種先兆。當時她不曾察覺,之后她已經哀痛無邊。
1974年8月15日,遠在法國留學的樸槿惠莫名心慌,果不其然,當晚噩耗便從遙遠的韓國傳來:樸正熙遭遇刺殺,他躲過了朝鮮特務射來的子彈,但這顆子彈卻將他的妻子陸英修射殺。
喪母的哀痛讓樸槿惠一剎那間陷入絕望,22歲正值青春好年華的她不得不中斷自己的留學生涯,回到韓國代母履行“及時夫人”的職責。之后她便開始了長達5年的從政生活。
擔任“及時夫人”期間,樸槿惠遭遇到了太多的坎坷與艱辛,也因此褪去了青春少女稚嫩的外衣,歷練出了堅定的性格與冷靜的處事風格,甚至還獲得了“冰公主”的稱號。
然而命運弄人,1979年,在樸槿惠母親遇害5年后,樸正熙在一個忙里偷閑的餐會上被當時的韓國情報部長射殺。那年樸槿惠27歲。父親的死讓她來不及悲傷,樸正熙老部下開始了背叛,她及時次感受到了人性的寒冷與政治的鋒利。全斗煥政府隨后展開了對樸正熙的政治清算,樸槿惠一夜之間從出身高貴的公主淪為了灰姑娘,她被迫帶著弟弟和妹妹離開青瓦臺,回到老宅居住。那段時期,樸槿惠幾乎遭受了世間所有的冷眼,陷入了絕望的谷底,因為很多曾經受過她父親迫害的抗議者把對樸正熙的仇恨發泄在她的身上。
此后的近20年里,樸槿惠徹底遠離政壇。
在那段漫長的波譎云詭、險風惡浪的苦難歲月里,樸槿惠的人生充滿了無奈、孤獨、痛苦、絕望,命運給予她比死亡還要恐懼、殘酷、痛苦和絕望的考驗。但是,她并沒有屈服,她堅信善良、寬恕、堅強、勇敢與夢想可以撕碎眼前的噩夢。于是她默默承擔苦痛,忍受著大風大浪的險惡人生,只為迎來鳳凰涅槃的那一刻。
有句話說得好,在成功之前,所有的苦難都是日后彌足珍貴的財富。在飽受人間冷暖的那些年里,樸槿惠一直以臥薪嘗膽的姿態培育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她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重返政壇的機會。
20世紀90年代末的金融危機給了樸槿惠一個絕佳切入點,當時韓國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許多企業倒閉、家庭破產。韓國民眾開始想念經濟高速發展的樸正熙時代。1997年大選時,45歲的樸槿惠以支援大國家黨(該黨于2012年2月更名為“新國家黨”)總統候選人的方式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接著,聰慧又敏銳的她在老家打出“為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盡一點力”的口號,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為國會議員。此后,頂著前總統之女的特殊光環,“好風憑借力、送我入青云”,樸槿惠先后5次高票當選國會議員,獲得“選舉女王”稱號。
當然,樸槿惠能夠重新切入韓國政治權力中心,除了抓住時機進行了充分的“自我營銷”,還做出了很多讓民眾驚嘆的舉動。比如2002年她拋棄個人的仇恨,為國家利益寬恕敵對者,率團訪問朝鮮,與當時朝鮮領袖進行了友好會談。這次行動為樸槿惠贏得了極高的政治聲譽。另外,她在2004年發起的“大國家黨改革”,也引起了轟動。當時大國家黨因彈劾時任總統盧武鉉導致支持率驟跌,樸槿惠臨危受命當選黨代表,進行大刀闊斧的黨內改革。改革成效顯著,一年后大國家黨重返韓國及時大黨位置。
不過逆襲之路顯然不會如此順利,2007年樸槿惠及時次參加總統競選,在黨內初選中敗給了后來當選韓國總統的李明博。樸槿惠意識到前總統之女的特殊身份雖然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政治資本,但是曾經的“大獨裁者的女兒”也讓選民不敢對自己付諸信任。樸槿惠敗選之后痛定思痛,沒有沮喪挫敗,而是一方面極力肯定父親樸正熙“漢江奇跡”的深遠歷史影響,另一方面力圖向民眾證明她所執行的路線是一條民生路線——這樣才能真正走出“前總統之女”的陰影。
不得不說,樸槿惠身上有一種罕見的力量,這種力量讓她在艱難險阻中一步一步走向破曉的曙光與鋪滿鮮花的地毯。2013年2月25日,她終于登上了屬于自己的榮耀的總統寶座,她似乎在向全世界吶喊——樸槿惠,就是一個為韓國而生的女人!
當然,她所傳達的遠遠不止這一句話,她還用行動告訴了世人: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下去才會看到希望,因為希望的光芒,往往亮在最絕望的谷底。
引子 政治是她的宿命——認識傳奇總統樸槿惠
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希望服務的對象……
——樸槿惠
再回青瓦臺
2012年12月19日,正值北半球的冬季。著名的西伯利亞寒流掠過地處亞洲東岸的韓國,把國內大部分城市的氣溫降到了攝氏零度以下,韓國首都——首爾市的氣溫更是達到了零下10度。這24小時,是韓國第18屆總統公開投票的日子,韓國民眾也迎來了24小時的額外假期。不過,人們仍然有一種擔心,這樣寒冷的天氣會不會影響選民的投票?
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首先,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怕冷,這樣的天氣并不利于他們出行投票;其次,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大多垂青于“激進派”,而老年人則難免相對保守一些。這對于“保守派”——新國家黨(即前“大國家黨”)——的代表樸槿惠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反之,“激進”的民主統合黨代表文在寅則占到了天時之便。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候,其他黨派的參選代表實際上已經淪為此次大選的陪襯了。
然而,選民的熱情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顯然,韓國人民對面臨“危機”的國家命運更為關心。早上6時,民眾們就開始冒著嚴寒趕往設在全國各地的13542個投票站了。兩位終極對決的候選人,樸槿惠和文在寅也冒著嚴寒分別來到韓國較大的兩個城市——首爾和釜山,在投票現場呼吁選民支持自己。
“今天天氣很冷,但我希望大家能投票,打開所有人向往的新時代。”樸槿惠在寒風中對著滿懷期待的民眾說,“我會謙卑地等待民眾選擇,相信明智的民眾會開啟韓國的新時代!”
很多投完票的支持者久久不肯離去,圍在樸槿惠的周圍,用實際行動給了她信心。一個民眾對著記者的話筒喊道:“我相信她,她會拯救這個國家!”
文在寅則在釜山對著自己的支持者發表宣言:“我已經給出我的一切……如果你們對過去5年不滿意,請用選票去改變……”一些年輕的選民呼喊著他的名字,希望他當選后能夠兌現競選保障,增加就業,提高工資。
就如人們所預測的,這是韓國歷次總統大選中選情最為膠著的一次選舉。當晚6時,投票工作結束,接下來就是緊張的計票工作了。
早在投票工作開展的同時,包括韓國廣播公司在內的三家主要電視、廣播媒體聯合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他們詢問了8.6萬名選民的投票情況,并做了一番統計。結果顯示,樸槿惠獲得了50.1%的選民支持,文在寅的選民支持率為48.9%——兩人的支持率相差1.2個百分點。
聽到這個消息時,樸槿惠并沒有像自己的競選團隊成員那樣興奮,她知道民意調查僅僅是一次調查,并不代表投票的最終結果。事實上,有人告訴她,此次民調的誤差區間為1.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雖然她很有可能獲勝,但如果運氣足夠壞,她也可能以最多0.4%的支持率之差輸給文在寅。這種可能的存在讓她絲毫不敢盲目樂觀。
即便勝券在握,在逐漸接近成功時,哪怕再堅強的人也會忐忑不安。在大選結果出爐前幾個小時,向來謹慎而淡定的樸槿惠也開始緊張起來。
受中國儒家文化長期影響,韓國社會向來是“男權”至上,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工作場合,女性地位往往低于男性,不得不屈從于男性的意志。雖然樸槿惠非常堅強,時時在工作中顯露出鐵腕作風,但她畢竟是個女性。更重要的是,在韓國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女性能夠站到國家政壇的巔峰。不僅如此,在整個東亞,整個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這樣的情況也并不多見。
她審視著自己。已經年近60的她仍然沒有結婚,還被戲稱為“無父母、無丈夫、無子女”的“三無女人”。于是,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一個長時間缺少家庭關愛的女人,能否體會底層民眾的切身痛苦和真情冷暖?”
接著,她又想到了她本次參選的較大王牌,她的父親。她能否像之前所保障的那樣,“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她能否以韓國及時位女總統的身份開創韓國歷史,帶領面臨經濟危機和朝鮮半島危機的韓國走向光明的未來?
當晚11時40分,這些問題的答案終于揭曉了。此時,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已經基本完成了投票計數工作,樸槿惠的得票率為51.6%,文在寅的得票率為48%。此時,剩余的未計投票已經無關大局——樸槿惠贏了!
至此,韓國的大選紀錄上又添加了幾筆濃墨重彩:樸槿惠,韓國歷史上及時位女性總統;她和她故去的父親,是韓國歷史上及時對父女總統;她本人則是韓國歷史上及時位未婚總統;最讓人欽佩的是,她是韓國歷史上及時位在公開選舉中得票過半數的總統!
來自總統官邸——青瓦臺的警衛團隊帶著一輛為未來總統準備的防彈汽車悄然出發了。在得到樸槿惠當選的消息時,他們同時接到了即刻接手準總統保衛工作的密令。
是夜,在青瓦臺警衛的保護下,樸槿惠訪問了位于首爾汝矣島的新國家黨黨部,然后前往光化門發表勝選演講。
站在演講臺上,面對臺下一雙雙熱情的眼睛,樸槿惠感慨萬千。她還記得兩個月前,自己面對這么多觀眾時說的那些話:“為了使韓國成為每個人能實現夢想的幸福國度,我愿意奉獻自己的一切。抱著這樣的決心,今天,我站在這里。我,樸槿惠,宣布參加第18屆韓國總統選舉!”
此時的掌聲和那天一樣轟如雷鳴。樸槿惠整理著繁亂的思緒,用盡全力克制住流淚的沖動。她對所有為支持她而來的觀眾們說:“真心感謝所有韓國國民……是大家打開了韓國的新時代!我將銘記大家的信賴和心意,我必將開創能夠使大家實現夢想——或至少能夠感受到一點溫馨的,國民幸福時代!”
在首爾市區的西北部,青瓦臺靜靜地佇立在寒風刺骨的夜幕中,耐心地等待著它曾經的小主人的回歸。
那是一段發生在1961年到1979年的故事……
誰是樸槿惠?
回望整個人類史,人類社會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男權社會,這些時間里,男人是國家、是世界的統治者。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女性的名字成為歷史煙海中屹立不倒的燈塔,比如:中國的一代女皇武則天,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和伊麗莎白一世,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現在,歷史正面對著一個新的可能——如果她能繼承父親的意志并且在未來表現得更好,也許她的名字也會像那些傳奇女王一樣被后人傳唱。她叫樸槿惠。
可以說,直到韓國首位女總統當選的消息傳遍世界,樸槿惠這個名字對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很陌生的。也許很多人都在問:這個突然冒出來,擊敗眾多男人,登頂韓國政壇的女人到底是誰?
她當然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不僅如此,她還有著非常“顯赫”的出身:她的父親正是韓國最有爭議的一位總統——樸正熙,有些人稱他為“獨裁者”。
父親。這也許是樸槿惠在等待大選結果的幾個小時里默念得最多的一個字眼。
1961年,樸正熙通過一場政變成了韓國的總統,把女兒樸槿惠帶進了青瓦臺。然而在執政的十幾年間,樸正熙一直在利用特務組織排除異己。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成果,他甚至不惜冒全國人民之大不韙強行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制度改為終身制——這正是讓他被冠以“獨裁者”之名的根源。1979年,樸正熙被一位政客刺殺。
樸正熙死后,他早先的一些錯誤也被人們挖掘出來作為攻擊他的把柄。比如,他曾在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期間有過“親日的舉動”,曾加入過日本侵略軍隊,還用過好幾個日本名字,有人甚至因此稱他為“韓奸”。顯然,有這樣一位父親,任何一個韓國人都難免“蒙羞”,更何況是站出來參政的樸槿惠呢?無疑,父親的過失就像一道枷鎖,讓樸槿惠的從政之路步履維艱。
然而,在另一方面,樸正熙其實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總統。他執政期間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政策,讓韓國經濟在其身故后的十幾年內獲得了飛速發展,并成功躋身“亞洲四小龍”的行列,這一變化被世人贊為“漢江奇跡”。樸正熙也許從沒有想到,這會成為他給女兒留下的一份最寶貴的“政治遺產”。
1998年,韓國陷入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國內經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在對時任政府的失望中,民眾開始懷念樸正熙時代韓國經濟騰飛的神話。
自1998年至2005年期間,韓國媒體對本國歷史人物和歷屆總統進行的民意調查多達47次,這些調查題目包括“誰是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20世紀韓國最偉大人物”“1945年光復后韓國最偉大人物”“大韓民國歷史上最杰出總統”,等等。在這些調查中,多數時候樸正熙都是名列榜首的,因為正是他一手把積弱的韓國帶進了世界強國的行列。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樸槿惠又回到了公眾的視線里。
1998年,樸槿惠在其父樸正熙的出生地——慶尚北道和大邱贏得中期選舉,及時次當選為國會議員。當時,她競選的口號正是“為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盡一點力”。這一次的成功,讓樸槿惠驚喜地認識到,父親的功績終于得到了人民的正視,枷鎖變成了光環。但她又知道,父親的光環并不能讓她走得更遠。
2007年初次參加總統大選敗給李明博之后,樸槿惠開始吸取教訓。她一方面為父親曾經的獨裁統治向民眾道歉,一方面又肯定了父親締造的“漢江奇跡”的正面影響。同時,她又力圖向人們證明,她所執行的是一條民生路線——一條比父親更柔和、開明,以及以德治國的政治路線。她深深地知道,要想獲得更大的成功,她也必須要努力走出“前總統之女”的陰影。
2012年7月,當樸槿惠宣布將參加韓國第18屆總統大選時,支持和置疑的聲音遍布韓國上下。國民們置疑她,是因為她的“獨裁者”父親;國民支持她,也是因為她的“獨裁者”父親。
樸槿惠把枷鎖和光環都拋到了腦后。作為韓國新國家黨的代表,她一直在強調新國家黨的主張:內政方面,實行經濟民主化,解決就業和韓國民眾的福利問題;外交方面,要進一步發展韓美同盟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不斷增進與中俄等周邊強國間的友好關系;在對待朝鮮的問題上,她強調,要積極與朝鮮進行對話,并將“促進南北統一”作為外交與安全政策的核心議題。
宣布競選總統后,樸槿惠一度被韓國民眾寄予厚望,人們希望將撒切爾夫人奉為偶像的樸槿惠能成為帶領韓國經濟走出困境的“經濟總統”,一如她父親所做的。對此,樸槿惠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政治是她的宿命,“重塑韓國的未來”則是她的真正使命!
高調訪華
2013年6月,上任僅半年的樸槿惠率領一個“規模空前”的使團開始了對中國的國事訪問。此次訪問,被韓國官方定義為“心信之旅”,意在尋求真誠溝通,建立中韓之間的互信關系。這是樸槿惠人生中第四次來到中國,也是其擔任韓國總統后的首次訪華。然而,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樸槿惠一直很少提及中韓關系。
就和李明博政府表現得一樣,中國似乎只被韓國視為“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主要外力”。對韓國來說,與美國的同盟和與朝鮮的關系才是韓國對外政策的重心,而中韓合作不過是為了引導朝鮮關系往正面的方向發展。作為美國的同盟,韓國人認為只要能夠搞好與美國的關系,其他任何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至于中韓關系,似乎只能作為韓國外交策略的補充。
讓人深思的是,樸槿惠此次訪華卻打破了韓國歷任總統剛上任的出訪慣例,在上任初期出訪美國后,她馬上開始了訪問中國的準備。這一消息甚至引起了日本媒體的極大不滿,認為這是韓國對日本的“忽視”。這充分表明,以樸槿惠為首的韓國新一屆政府將在未來的外交策略上進行較大的調整。
事實上,早在樸槿惠訪華之前,世界媒體就認為樸槿惠訪華將在“朝核問題”上“為中韓共同協調政策立場提供難得的機會”,有望促成中韓關系更上層樓。中韓將“在較高層次進行戰略溝通”,而中韓關系“已經到了可以建立這些戰略溝通機制的程度”。
中韓之間交流正涉及越來越廣的方面,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獨立于美韓同盟之外的“純雙邊關系”的范疇。比如,中韓需要盡快就“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展開談判,需要妥善處理漁業糾紛、蘇巖礁管轄權和朝鮮問題,需要強化兩國民間在歷史、文化問題等方面的交流??傊许n在經濟和安全上加強合作,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上加強協調,建立東北亞經濟共同體已是大勢所趨。
韓國訪團的人員構成也讓人們相信,中韓將在經濟層面上進行戰略溝通。因為韓國的訪華團隊,號稱“歷史較大規模”的經濟使節團,其中包括韓國LG集團會長具本茂、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現代集團會長玄貞恩等叱咤風云的商界巨子。如今,中韓貿易額甚至超過了韓國與美日貿易額的總和,因此中韓關系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而樸槿惠正以實際行動表明,她在上任之初便對中韓關系有了特殊的重視。作為韓國新一代的政治家,她或許正在帶領韓國從美國式的思考中走出來,重新思考對中國的外交策略。
2013年,中韓兩國都實現了政府換屆,這是雙方規劃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契機。在東北亞局勢日益緊張的重要時刻,中韓首腦會談必定具有“特殊的意義”。當然,中韓之間還需要構建更加堅實的互信基礎。
訪華期間,樸槿惠較大的收獲之一就是與中國領導人主席共同簽署通過了《中韓面向未來聯合聲明》,為中韓達成貿易協定、牽引東北亞繁榮發展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她還在中國知名學府清華大學發表了一場演講,在演講中談到了“中國夢”。
她說,中國夢和韓國夢是一體的,“韓國和中國正朝著‘國民幸福’‘人民幸福’這一目標攜手并進……韓國夢若能陪伴中國夢,一定能夠建立新東北亞的夢想。韓國與中國共同分享的夢想將是美好的,只要兩國和諧相處,一定會有光明的未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樸槿惠的“心信之旅”更像是一次作客,她的到來更是為了增進兩國的信任與情感,為雙方總結過去經驗,展望未來打下基礎。前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韓之間從沒有回避利益的往來,也存在共贏的可能,兩國當然可以成為“朋友”。
正如人們所說的,無論如何,樸槿惠訪華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成功。她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國、向世界表明了她的外交策略。這正是韓國迎來改變的開始。
綻放的木槿花
2013年6月29日,樸槿惠的“心信之旅”暫停在中國清華大學站。面對濟濟一堂的清華學子,她發表了一場精彩的演講。講臺上的樸槿惠大氣、文靜、端莊、真誠、正直,她看來柔情似海,然而那柔情里卻蘊藏著掀起巨瀾的能量和百折不撓的鋼鐵意志。
她經歷過家庭劇變和人情冷暖,在痛苦中成長蛻變,最終在信念的堅守下經過歲月的磨礪,破繭成蝶??嚯y是她好的人生導師,絕望讓她學會成長。有人稱她為“韓國的撒切爾夫人”,其實,她除了強硬的手腕和毫不妥協的處事原則,還擁有一項其他男性領導者沒有的殺手锏——女性的溫柔。
在樸槿惠演講過程中,最讓中國人感到驚喜的是,這個韓國女總統竟然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并且她還在演講過程中不時引經據典,令在場的觀眾倍感親近。比如,在演講一開始時,她就引用了中國經典《管子》中的一段話:“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這位韓國前總統樸正熙之女,韓國從前的“冰公主”,現在的“女總統”,為何能說一口如此流暢的中文,甚至對中國文化經典信手拈來?她那巾幗不讓須眉的翩翩風度,究竟是如何養成的?
我們知道,人與人之所以不同,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非凡的經歷造就了非凡的人物。樸槿惠幾乎經歷過世上最讓人羨慕又最讓人絕望的遭遇,似乎注定不會是平凡之輩。
曾作為總統長女的她,扮演過“韓國及時公主”的角色;后來,當母親陸英修不幸遇害,她放棄法國的學業,回國擔起了“韓國及時夫人”的職責;當總統父親又不幸身亡,作為家里的長女,她毅然挑起了照顧年幼弟妹的“一家之長”的重擔。成年以后,她投身政界,一直試圖挽回父親的名譽,卻一再遭遇挫折,盡管如此,她仍在積極尋求著糾正父親錯誤的方法……很少有哪個女人能在短短的一生中面對如此頻繁而差異巨大的角色轉換,而這些角色多數意味著承擔責任和痛苦。
回望樸槿惠的那段人生,她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有冷眼與嘲笑,也有同情和鼓勵,有失敗與挫折,也有成功與贊美。令人欣慰的是,時間并沒有磨滅樸槿惠的熱情,她終于在絕望中抓住了希望。
除了個人經歷之外,樸槿惠之所以表現出如此令人心折的魅力,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她的“中國文化情結”。
自幼年時,樸槿惠便開始跟著父親學中文,她很喜歡中國的古典名著《三國志》。1979年,繼陸英修被刺身亡后,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也不幸遇刺身亡。當全國掀起批判樸正熙獨裁統治的熱潮時,樸槿惠驚恐地發現,她一夜之間便由高貴的公主變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甚至成了“民眾的敵人”。
那段時間,她幾乎遭受了世間所有的冷眼,一度對國家政治心灰意冷,直至遠離了政壇。就在迷茫與絕望里,她再次走近了中國文化——品讀中國近代國學大師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這是一本奠定中國現代哲學史體系的巨著,介紹了數千年以來眾多中國先賢的思想精華,令迷失的樸槿惠看到了一盞明燈。“在我生命最困難的時期,”樸槿惠曾說,“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和看到生命燈塔的,是中國學者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中國的大
我沒有家庭可以照顧,沒有子女可以繼承財富。大家,國民,是我的家人,讓大家幸福是我留在政壇的理由。
——樸槿惠
她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這樣。樸槿惠與所有人保持距離,這是她的標志。”
——韓國環境部前部長 尹月久
她是樸槿惠,她為韓國而生。非凡的經歷造就了非凡的人物。樸槿惠幾乎經歷過世上最讓人羨慕又最讓人絕望的遭遇,似乎注定不會是平凡之輩。她從絕望一路走來,不懈地尋找希望,終于用決心和勇氣,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她精神的可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樸實的語言,流暢的文筆,記錄著總統女兒成長的艱辛歷程,她的經歷看了讓人心酸落淚,同時又被她堅強性格所鼓舞,她的政治夢想終于得以實現,希望她領導的韓國更加繁榮強大。特好一本書,很欣賞樸槿惠。她很真誠,她很愛她得國家人民。
這本書的顏色看著很溫馨,樸槿惠的笑容也很親切,收到書后自己先看為快。這是一個木槿花般的女子,從第一公主變為灰姑娘,又由落難公主重難政壇,變身為韓國第一位女總統,她的人生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奮斗逆襲史,真的很吸引人。
一直都把樸槿惠女士當做自己的偶像,因為想了解偉大女性的生活,昨天下班, 在路上就迫不及待讀起來.個人感覺非常好,讀了之后,催人上進,激發人更愛自己的國家.一個人不強大,難以做領導,一個國不強大, 其人民也會被人歧視。如木槿花般堅韌、美麗,歷經磨難而矢志彌堅。
挫折絕望歷練了樸槿惠不尋常的政治人生。這是一本涉及面相當廣的勵志自傳,不但讓讀者能夠近距離接近韓國首位女總統,讓人了解到這位杰出女性身上所具有的堅強,獨立,謙虛,自信,堅持不懈,對樸槿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青瓦臺中的萬眾矚目,“冷宮”歲月里的人情冷暖,政敵的責難,百姓的非議,如今都沉淀在她慈愛的笑容里。與之一起沉淀的,是韓國從獨裁走向民主的滄桑史詩。而這本書是一部可以讓想了解樸槿惠的人清晰回顧樸槿惠在絕望中堅強,在希望中前行的勵志大作!
樸槿惠一度被韓國民眾寄予厚望,人們希望將撒切爾夫人奉為偶像的樸槿惠能成為帶領韓國經濟走出困境的“經濟總統”,一如她父親所做的。對此,樸槿惠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政治是她的宿命,“重塑韓國的未來”則是她的真正使命!
在飽受人間冷暖的那些年里,樸槿惠一直以臥薪嘗膽的姿態培育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她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重返政壇的機會。不得不說,樸槿惠身上有一種罕見的力量,這種力量讓她在艱難險阻中一步一步走向破曉的曙光與鋪滿鮮花的地毯。
陸陸續續從一些韓劇中最韓國八九十年代歷史有所了解 這本書寫得相對保守 也規避他國敏感話題 算是比較主流板正的寫法
這本書給人很不一樣的感受,特別的喜歡,回望樸槿惠的那段人生,她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有冷眼與嘲笑,也有同情和鼓勵,有失敗與挫折,也有成功與贊美。令人欣慰的是,時間并沒有磨滅樸槿惠的熱情,她終于在絕望中抓住了希望。
通過閱讀本書了解了樸槿惠的人生經歷讓我明白了,從挫折中尋找轉機 積極應變,變危機為奇跡 鳳凰涅槃,從挫折中走向新生 隨機應變,從絕望當中尋找希望,不要在等待中錯失機會轉變境遇需要你積極付出行動,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面對機遇要善于把握,從挫折中找到機會 思維獨特,敢為人先,
很佩服的女性 肯定有很多的不容易 希望會對自己產生一些影響 女人 也應該不斷自立自強 否則也只會被家庭和社會拋棄
這本書中講述了樸槿惠的人生經歷,講述了樸槿惠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不斷堅持,不懈努力,最終成就人生輝煌,成為韓國第一位女總統。在韓國,女人的職業本以主婦為主,雖也有職場女性和政壇強人,但韓國女總統,她是第一位,她開創了韓國女人做總統的先河。
在絕望中堅強,在希望中前行,這句話點出了樸槿惠無數次處于困境不屈的堅持,真的很勵志,堅強的女人,感覺內心充滿了正能量,她的這種堅強永不放棄,值得每個人學習。已經做為枕邊書,祝愿樸槿惠身體健康,永遠做她自己,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唯有真理永存。
從這本書中了解到韓國總統樸槿惠的親身經歷后,有以下兩點收獲:第一,人在身處逆境時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面對困難,知難而進,學會堅持;第二,了解樸槿惠的個人生平及韓國國情,能夠從書中與韓國總統樸槿惠近距離接觸。
朋友推薦的 紙質很一般 內容感覺像是在寫的散文一樣 有些夸大了
本意是要買自傳的,結果購買的時候沒留意到原來不是自傳原著,特地在網上先看完自傳再來看這本,前半部分大多數轉述自傳內容,后半部分比較精彩,補充說明了當時的時事政治類內容,尤其是選舉部分。看完之后對前因后果更加明了。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很難想象,外表羸弱的她是怎樣造就了這顆剛強的心靈。樸槿惠是韓國崛起的象征和見證人,她的人生充滿了悲痛和孤獨,但她特有的毅力,特有的智慧,成就了韓國第一位女總統的佳話;這本書讓我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敬畏心,
樸槿惠是我比較崇拜的女人 為了韓國 放棄了自己 值得一看
一直都把樸槿惠女士當做自己的偶像,因為想了解偉大女性的生活,昨天下班, 在路上就迫不及待讀起來.個人感覺非常好,讀了之后,催人上進,激發人更愛自己的國家.一個人不強大,難以做領導,一個國不強大, 其人民也會被人歧視。
特好一本書,很欣賞樸槿惠。她很真誠,她很愛她得國家人民。書中有許多她的政治感想和自己經歷的故事, 真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為了這個無法預知的使命,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讓人感受到一個溫婉、堅強、大氣、樸素、平靜的樸槿惠,很喜歡。
“我們沒必要為他人的品行不良而操心。他們小肚雞腸、耍弄權術、徇私舞弊......這些都是他們的問題。我們和他們是兩股道上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边@句話讓我感受頗深。 讓人感受到一個溫婉、堅強、大氣、樸素、平靜的樸槿惠,很喜歡。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收藏!
對樸槿惠有了更深的認識 只是不知道從小深受中國文化熏陶的她,怎么近來選擇同美國合作。。。是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上了嗎
絕望中尋找希望,是每個年輕人應該追求的。樸槿惠的自傳真切的描述了其內心的世界語真實的想法,可以讓每個人更好的了解這位韓國女總統,值得一讀。 另外,也喜歡雜志之家的專業。當天買第二天送到,及時,超贊,喜歡就是喜歡雜志之家的專業專注。
讓人感受到一個溫婉、堅強、大氣、樸素、平靜的樸槿惠,很喜歡。 每章前面有一小部分背景介紹,非常有利于讀者了解當時樸槿惠到底經歷些什么,這樣再讀日記的時候就會有更深的感受。 書的風格很清新,讀起來輕松,很好!
這本書描繪了 樸槿惠的傳奇一生 在曾經的總統千金到后來的父母雙亡 又憑借自己的實力 重新站起來 直到人生的頂峰 這就是一部奮斗史 可以激勵我們每個人,她是那樣堅強而平實,默默地做著對國家對民族有益的事,她一出生就胸懷天下,她有著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她真是為她的國家而生,為了民族而生,
樸槿惠的傳奇一生 在曾經的總統千金到后來的父母雙亡 又憑借自己的實力 重新站起來 直到人生的頂峰 這就是一部奮斗史 可以激勵我們每個人,她是那樣堅強而平實,默默地做著對國家對民族有益的事,她一出生就胸懷天下,她有著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她真是為她的國家而生,為了民族而生,
樸槿惠作為韓國的政治領導人以來 一直就是我的偶像 許多中日韓的外交問題上她有著自己的堅持和立場 出于對她的好奇我看了這本書 對她又了解了一點 看完以后我也加了她的迷你窩 似乎離她又近了一些 支持 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