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整理以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本為底本,改為橫排簡化字、新式標點。在繁簡互換及異體字的處理上,主要依據《辭海》、《現代漢語詞典》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本書中的明顯錯訛直接改正,而出出校記(個別需要者加按語)。原書中為圣祖玄燁、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歷等名字避諱,此次整理一律復原。《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史書中之少數民族人物稱呼原書給予新譯名,而與原史書發生沖突,讀之有不明所指之疑。此次為方便讀者,特恢復其舊有名稱。
卷首 圣諭 表文 職名 凡例
卷一 經部總敘 經部一 易類
卷二 經部二 易類二
卷三 經部三 易類三
卷四 經部四 易類四
卷五 經部五 易類五
卷六 經部六 易類六
卷七 經部七 易類七
卷八 經部八 易類八
卷九 經部九 易類九
卷十 經部十 易類十
卷十一 經部十一 書類
卷十二 經部十二 書類二
卷十三 經部十三 書類存目
卷十四 經部十四 書類存目二
卷十五 經部十五 詩類
卷十六 經部十六 詩類二
卷十七 經部十七 詩類存目
卷十八 經部十八 詩類存目二
卷十九 經部十九 禮類一 周禮
卷二十 經部二十 禮類二 儀禮
卷二十一 經部二十一 禮類三 禮記
卷二十二 經部二十二 禮類四 三禮總義 通禮雜禮書
卷二十三 經部二十三 禮類存目一 周禮 儀禮
卷二十四 經部二十四 禮類存目二 禮記
卷二十五 經部二十五 禮類存目三 三禮總義 通禮 雜禮節
卷二十六 經部二十六 春秋類
卷二十七 經部二十七 春秋類二
卷二十八 經部二十八 春秋類三
卷二十九 經部二十九 春秋類四
卷三十 經部三十 春秋類存
卷三十一 經部三十一 春秋類存目二
卷三十二 經部三十二 孝經類 孝經類存目
卷三十三 經部三十三 五經總義類
卷三十四 經部三十四 五經總義類存目
卷三十五 經部三十五 四書類
……
阮元附記
附錄一 四庫撤毀書提要
附錄二 四庫未收書提要 研經室外集
卷首 圣諭
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奉上諭:
朕稽古右文,聿資治理;幾余典學,日有孜孜。因思策府縹緗,載籍極博。其巨者羽翼經訓,垂范方來,固足稱千秋法鑒;即在識小之徒,專門撰述,細及名物象數,兼綜條貫,各自成家,亦莫不有所發明,可為游藝養心之一助。是以御極之初,即詔中外搜訪遺書,并令儒臣校勘《十三經》、《二十一史》,遍布黌宮,嘉惠后學。復開館纂修《綱目三編》、《通鑒輯覽》及《三通》諸書。凡藝林承學之士,所當戶誦家弦者,既已薈萃略備。第念讀書固在得其要領而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惟搜羅益廣,則研討愈精。如康熙年間所修《圖書集成》,全部兼收并錄,極方策之大觀。引用諸編,率屬因類取裁,勢不能悉載全文,使閱者沿流溯源,一征其來處。今內府藏書,插架不為不富,然古今來著作之手無慮數千百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時采集,匯送京師,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其令直省督撫會同學政學通飭所屬,加意購訪。除坊肆所售舉業時文及民間無用之族譜、尺牘、屏幛、壽言等類,又其人本無實學,不過嫁名馳騖,編刻酬倡詩文,瑣屑無當者,均無庸采取外,其歷代流傳舊書,內有闡明性學治法,關系世道人心者,自當首先購覓。至若發揮傳注,考核典章,旁暨九流百家之言,有裨實用者,亦應備為甄擇。又如歷代名人洎本朝士林宿望,向有詩文專集,及近時沉潛經史,原本風雅,如顧棟高、陳祖范、任啟運、沈德潛輩,亦各著成編,并非剿說卮言可比,均應概行查明。……
好!
古籍就應當有古味,影印最好,看著最舒服,上古、中華二書局應做這件事。
本來想買,但是簡體字版的就算了。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要把古籍搞簡體版,太勞民傷財了!
這套書是橫排簡體,不利于搞古字頭的工作,如果便宜點降到250元人民幣可以考慮買。
都需要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了,還不認識繁體字?無數出版社就愛干這種沒有什么含量的舉動。
其實看封面就知道,豎排古籍都是從后面翻起的.但繁體不繁體從封面也看不出來.讀古籍看豎排有個好處,因為豎排的專有名詞都會標出來,方便很多.
bbvb此次整理以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本為底本,改為橫排簡化字、新式標點。在繁簡互換及異體字的處理上,主要依據《辭海》、《現代漢語詞典》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本書中的明顯錯訛直接改正,而出出校記(個別需要者加按語)。原書中為圣祖玄燁、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歷等名字避諱,此次整理一律復原。《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史書中之少數民族人物稱呼原書給予新譯名,而與原史書發生沖突,讀之有不明所指之疑。此次為方便讀者,特恢復其舊有名稱。
裝幀可以,雖不如繁體字,手頭有一本,也便于翻閱。
剛翻了幾頁,發現錯誤不少,校對不認真,下誤為不,存目誤入“類”,不一而足。
感覺還可以吧,目前只看了一小部分,仍在努力中
是簡體橫排,紙質稍薄,印刷有些墨跡不均,幾乎六折買下的,很喜歡
一直沒有錢,這下收了。非常值得收呀,如果有閑錢的話。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5000多頁,450萬字,可作為工具書來用。
書的質量不錯,拿起來很有質感,價錢也非常合適。不錯。
繁體豎排版本固然好,如果上古、書局的沒有,這一套也是不錯的。形式固然重要,內容還是核心。
定價有些貴,標點有錯誤,但能整理出來就很不容易了。
夢寐以求的一套叢書,終于在當當上實現了,就是簡體橫排的,要是繁體豎排的就堪稱完美了。不過還是很不錯的,書的裝訂不錯,現代版的線狀,發貨的速度很快!
收到書后,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印刷數量2000冊,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裝幀素雅,印刷清晰,很適合有志于國學者特別是初級者使用是國學入門、學術研究的必讀書
非常不錯的書,很滿意!雖不是影印本,但翻著很方便。
書寬15公分長估計20公分吧,簡體字,比我想像中的要小得多,就像字典一樣,不過很厚,內容我就不說了都知道的
盯這套書好久了,很多書店已經沒得買了。印刷質量還可以,簡體橫排,看著是舒服了,就是少點感覺。不過還不錯了。
四庫本來就是研究者用的東西,把其變成簡體看起來怪怪的,還是希望再次改版能夠恢復本色,書籍實惠便宜,但也并不是王道,還是支持一下
怎么說呢 看了很久沒標點的看到一個有標點的很感動但是已經習慣豎排了有點坑爹……橫排神馬的已經傷不起了~~~~(>_<)~~~~
該書是由清永瑢、紀昀主編的叢書是內容豐富、較系統的研究古典文獻的重要工具書、解題式書目的代表作。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匯編成此書,二百卷。收錄古籍計一萬零二百八十九種,為便于翻檢,次年另編《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不收存目書,提要從簡。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新印《四庫全書總目》。《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稱四庫全書總目、四庫總目、四庫提要,共二百卷,是中國清代紀昀等編纂的一部大型解題書目,是中國古典目錄學方法的集大成者。但編校者疏漏太多,是一個大遺憾。
紙質一般,很柔軟,就怕保存不了多長時間。其實可以繁體豎排啊,買這種書的還是不習慣看簡體橫排。不過趕上打折,兩百多還是便宜啦。至于內容編排怎么樣還沒來得及看。
這是向往已久的一套書,終于在當當買到了。這次拿到書以后發現運輸途中對書的毀損不算嚴重,感覺挺好的。只是這套書是用簡體橫排的文言文,感覺怪怪的。如果是繁體豎排的就更好了。
2875頁,倒數6行“晁公《武讀書志》”是否應為“晁公武《讀書志》”。再有張彥遠的“彥”字,有“彥”、有“顏”,不知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