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天文可見光探測器》是為對光學探測器有興趣的天文工作者寫的。除重點介紹CCD外,還簡要敘述了有關基本知識,回顧了發展歷史,略述各種正在研制的其他類型光學探測器。目前CCD已成為世界各國天文臺的光學觀測設備,但具體結構、布局和用途,都有不同。為便于讀者進一步了解,我們把歷年累積的資料匯總于附錄二,讀者有了本書所述的基本知識,循著該附錄的線索,應當不難從網上獲得想要的資料。
黃潤乾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葉彬潯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文光學及紅外探測器實驗室原首席科學家。
及時章 基本知識
1.1 輻射帶來天體的信息
1.2 光子到達率
1.3 大氣的影響
1.3.1 大氣消光
1.3.2 大氣折射
1.3.3 大氣色散
1.3.4 大氣散射
1.3.5 大氣擾動
1.3.6 大氣發射
1.4 天光
1.5 光子收集率
1.6 量子效率和光譜響應
1.7 光子的統計特性
1.8 噪聲和信噪比
1.9 空間分辨率
第二章 經典探測器
2.1 發展回顧
2.2 人眼
2.3 照相乳膠
2.3.1 照相技術的應用
2.3.2 照相乳膠的特性
2.3.3 天文用照相底片
2.3.4 照相乳膠的優缺點
2.4 光電倍增管
2.4.1 光電發射
2.4.2 光電倍增管的原理
2.4.3 光電倍增管的類型
2.4.4 光電倍增管的兩種工作模式
2.4.5 光電倍增管的特性
2.4.6 光電倍增管的優缺點
2.4.7 析像管
2.5 光增強器
2.5.1 像管
2.5.2 微通道板(MCP
2.6 攝像管
2.6.1 次級電子電導攝像管(SEC
2.6.2 光導攝像管(Vidicon
2.6.3 硅靶光導攝像管(ST
2.6.4 硅增強靶光導攝像管(SIT
2.7 電子照相機
2.8 固體器件
2.8.1 集成硅二極管陣(IDA
2.8.2 電荷注入器件(CID
2.9 組合系統
2.9.1 析像管掃描器(IDS
2.9.2 成像光子計數系統(IPCS
2.9.3 多陽極微通道陣(MAMA
2.9.4 精密模擬光子定位器(PAPA
第三章 電荷耦合器件(CCD
3.1 概述
3.2 CCD的工作原理
3.2.1 光電轉換
3.2.2 光電子的收集
3.2.3 電荷團的驅動和轉移
3.2.4 電荷團的輸出
3.3 CCD的類型
3.3.1 按轉移層不同分類
3.3.2 按入射面不同分類
3.3.3 按驅動相數不同分類
3.3.4 按讀出方法不同分類
3.4 CCD探測系統
3.4.1 科學用CCD系統
3.4.2 商用CCD系統
3.5 CCD系統的特性
3.5.1 幾何特性
3.5.2 量子效率和光譜響應
3.5.3 電荷轉移效率
3.5.4 暗流
3.5.5 線性
3.5.6 動態范圍
3.5.7 噪聲
3.5.8 增益和噪聲的測定
3.5.9 調制傳遞函數
3.5.10 失效像元
3.5.11 宇宙線效應
3.5.12 電致發光
3.5.13 干涉條紋
3.6 信噪比和極限星等的估算
3.7 CCD和照相乳膠的優缺點比較
3.8 CCD圖像的處理
3.8.1 數字圖像
3.8.2 CCD圖像的預處理
3.8.3 CCD圖像上的星像
3.8.4 星等的測定
3.8.5 重心定位法
3.8.6 星像的二維高斯擬合
第四章 探測器的新動向
4.1 引
4.2 增強電荷耦合器件(ICCD
4.3 微光電荷耦合器件(L3CCD,EMCCD
4.4 正交轉移CCD(OTCCD
4.5 pnCCD
4.6 雪崩二極管(AD,APD
4.7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2MOS
4.7.1 被動像元傳感器(PPS
4.7.2 主動像元傳感器(APS
4.7.3 讀出方式
4.8 超導隧道結探測器(STJ
附錄一 時下仍然活躍的科學級CCD/CMOS成像器件的研發廠商或機構
附錄二 世界各國主要地面大望遠鏡上的在役/在研CCD系統一覽表
附錄三 專用術語中英對照表
參考文獻
索引
這個商品不錯~
探測器的書不少,比那幾本ccd的強多了。
不適合本人閱讀,已退貨
國臺的這套書,相當給力,內容都很實用。可看也可以當工具書用。
教育局推薦經典好書,值得買哦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實測天文很實用。
紙張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