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2011年至2017年7年的國家司法考試真題,以套題形式還原司考試卷原貌,訓練考生良好的做題感覺。同時附贈2011-2017真題同步在線題庫、2008-2010真題解析及電子版,并結合微信公眾號和二維碼技術的應用為廣大考生提供增值服務。
2011~2017國家司法考試真題在線題庫,請考生掃描封底“中國法制出版社飛躍考試輔導中心”二維碼,登陸微信公眾平臺增值服務頻道下設飛躍課堂,刮開封底二維碼涂層掃描后即可免費使用在線題庫。免費使用時間截至2018年9月30日。
完整收錄2011-2017年7年真題
附贈7年真題在線題庫和3年真題電子版
運用公眾號和二維碼技術
根據新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修訂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是隸屬于中國法制出版社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圖書出版部門。目前專職從事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命題及復習方略的研究,并研究出版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相關輔導用書
2 0 1 7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2 0 1 6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2 0 1 5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2 0 1 4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2 0 1 3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2 0 1 2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2 0 1 1
國家司法考試試題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參考答案及詳解
試卷
試卷二
試卷三
試卷四
答案速查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
試卷
提示:本試卷為選擇題,由計算機閱讀。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對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A.從實際出發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法治建設可適當超越社會發展階段
B.依法治國的制度基礎是中華法系,實踐基礎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治理經驗
C.從中國實際出發不等于“關起門來搞法治”,應移植外國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從實際出發要求凸顯法治的中國特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
2.推進依法行政、轉變政府職能要求健全透明預算制度。修改后的《預算法》規定,經本級人大或者常委會批準的政府預算、預算調整和決算,應及時向社會公開,部門預算、決算及報表也應向社會公開。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依法行政要求對不適應法治政府建設需要的法律及時進行修改和廢止
B.透明預算制度有利于避免財政預算的部門化傾向
C.立法對政府職能轉變具有規范作用,能為法治政府建設掃清障礙
D.立法要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但立法總是滯后于改革措施
3.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將其作為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的前置程序。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有利于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當性
B.是健全依法決策的重要措施
C.是以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一種表現
D.可以代替公眾參與和集體討論
4.梁某欲將兒子轉到離家較近的學校上小學,學校要求其提供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梁某找到戶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機關已不再出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等18類證明。考慮到梁某的難處,民警仍出具了證明,并附言一句:“請問學校,難道父母有犯罪記錄,就可以剝奪小孩讀書的權利嗎?”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公安機關不再出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將減損公民合法權益
B.民警的附言客觀上起到了普法作用,符合“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
C.派出所對學校的要求提出質疑,不符合文明執法的要求
D.梁某要求派出所出具已明令不再出具的證明,其法治意識不強
5.某法院在網絡、微信等平臺上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以督促其履行義務,不少失信被執行人迫于“面子”和輿論壓力主動找到法院配合執行。對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A.道德問題的有效解決總是必須依賴法律的強制手段
B.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助于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C.法律的有效實施總是必須訴諸道德譴責和輿論壓力
D.法律與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關系,法律其實就是道德
6.某縣醫院在兩個月內連續發生5起“醫鬧”事件,當地公安部門開展了“打擊醫鬧專項行動”,共處理涉嫌違法、犯罪人員24人,但“醫鬧”仍時有發生。之后,該縣政府倡導發揮相對獨立的第三方醫患調處組織的作用,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來解決問題。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第三方醫患調處組織的處理決定具有國家強制力
B.“醫鬧”的解決依賴源頭治理,國家機關不應介入
C.“醫鬧”的存在說明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地位仍待加強
D.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不利于公正地解決醫患矛盾
7.某市律師協會與法院簽訂協議,選派10名實習律師到法院從事審判輔助工作6個月,法院為他們分別指定一名博學法官擔任導師。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法官與律師具有相同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
B.是對法院審判活動進行監督的一種新途徑
C.有助于加深律師和法官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D.是從律師中招錄法官、充實法官隊伍的一種方式
8.秦某以虛構言論、合成圖片的手段在網上傳播多條“警察打人”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縣公安局對其處以行政拘留8日的處罰。秦某認為自己是在行使言論自由權,遂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原告捏造、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不屬于言論自由,為法律所明文禁止,應承擔法律責任。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相對于自由價值,秩序價值處于法的價值的頂端
B.法官在該案中運用了個案平衡原則解決法的價值沖突
C.“原告捏造、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不屬于言論自由”僅是對案件客觀事實的陳述
D.言論自由作為人權,既是道德權利又是法律權利
9.《民法總則》第187條規定:“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于承擔民事責任。”關于該條文,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表達的是委任性規則
B.表達的是程序性原則
C.表達的是強行性規則
D.表達的是法律責任的競合
10.王甲經法定程序將名字改為與知名作家相同的“王乙”,并在其創作的小說上署名“王乙”以增加銷量。作家王乙將王甲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公民雖享有姓名權,但被告署名的方式誤導了讀者,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關于該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姓名權屬于應然權利,而非法定權利
B.誠實信用原則可以填補規則漏洞
C.姓名權是相對權
D.若法院判決王甲承擔賠償責任,則體現了確定法與道德界限的“冒犯原則”
11.某法院在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時,參照較高法院的第15號指導性案例所確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標準作出了判決。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在我國,指導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淵源
B.判決是規范性法律文件
C.法官在該案中運用了類比推理
D.在我國,較高法院和各級法院均可指導性案例
12.“當法律人在選擇法律規范時,他必須以該國的整個法律體系為基礎,也就是說,他必須對該國的法律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和掌握,更為重要的是他要選擇一個與他確定的案件事實相切合的法律規范,他不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義,還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義。”關于該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錯誤的?
A.適用法律必須面對規范與事實問題
B.當法律的字面含義不清晰時,可透過法律體系理解其含義
C.法律體系由一國現行法和歷史上曾經有效的法構成
D.法律的字面含義有時與法律背后的意義不一致
13.有學者這樣解釋法的產生:最初的糾紛解決方式可能是雙方找到一位共同信賴的長者,向他講述事情的原委并由他作出裁決;但是當糾紛多到需要占用一百位長者的全部時間時,一種制度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就成為必要了,這就是最初的法律。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反映了社會調整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的規律
B.說明法律始終是社會調整的首要工具
C.看到了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在法產生過程中的作用
D.強調了法律與其他社會規范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