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背景知識”,使讀者立足于專業的基本范疇,經歷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行文言簡意賅,盡量使用生活語言,旨在zui大化地降低讀者的閱讀投入,提高學習收益率。
既注重“面”的體系性,也注重在“面”的基礎上凸顯“點”的存在,宏觀與微觀有機融合。
采取闡述和例證緊密結合的方法,理論與實務相得益彰。本書中的例證,由司考真題和自編例題兩部分組成,并盡量使自編例題的難度與司考真題相符,并附詳細分析思路。
追求“成品呈現”的效果。對于疑難易混淆問題,直接將梳理、歸納后的“成品”呈現給考生,借此削減民法司考學習內容的繁雜性,使知識內容得以清晰。
對于考點之間存在邏輯關系交織的部分,以“圖示”說明邏輯層次及相互關系,以“列表”總結考點內容及其適用規則上的異同。
配套視頻音頻講解。登陸指南針官網或洛客網觀看或下載。 闡述“背景知識”,使讀者立足于專業的基本范疇,經歷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行文言簡意賅,盡量使用生活語言,旨在zui大化地降低讀者的閱讀投入,提高學習收益率。
既注重“面”的體系性,也注重在“面”的基礎上凸顯“點”的存在,宏觀與微觀有機融合。
采取闡述和例證緊密結合的方法,理論與實務相得益彰。本書中的例證,由司考真題和自編例題兩部分組成,并盡量使自編例題的難度與司考真題相符,并附詳細分析思路。
追求“成品呈現”的效果。對于疑難易混淆問題,直接將梳理、歸納后的“成品”呈現給考生,借此削減民法司考學習內容的繁雜性,使知識內容得以清晰。
對于考點之間存在邏輯關系交織的部分,以“圖示”說明邏輯層次及相互關系,以“列表”總結考點內容及其適用規則上的異同。
配套視頻音頻講解。登陸指南針官網或洛客網觀看或下載。
張翔,清華大學法學博士,西北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倡導“理論、法條、實例”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授課條理非常清晰,深入淺出,重點明確,難點透徹;對待學員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深受廣大考生喜愛。
及時編 民法通則
及時章 民事法律關系與民事權利 / 3
及時講 民事法律關系 / 3
一、背景知識 / 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
第二講 民事權利 / 8
一、背景知識 / 8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9
第二章 民事主體 / 24
及時講 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 / 24
一、背景知識 / 2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6
第二講 自然人的監護 / 29
一、背景知識 / 29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0
第三講 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 36
一、背景知識 / 3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7
第四講 住所 / 44
一、背景知識 / 4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4
第五講 法人 / 45
一、背景知識 / 4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6
第三章 民事法律行為 / 54
及時講 民事法律事實 / 54
一、背景知識 / 5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5
第二講 民事法律行為 / 60
一、背景知識 / 6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62
第四章 與訴訟時效 / 80
及時講 / 80
一、背景知識 / 8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82
第二講 訴訟時效 / 90
一、背景知識 / 9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91
第五章 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 / 103
及時講 無因管理 / 103
一、背景知識 / 10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03
第二講 不當得利 / 109
一、背景知識 / 109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10
第二編 物權法
及時章 物權法總論 / 117
及時講 物權法概述 / 117
一、背景知識 / 117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17
第二講 物權變動 / 125
一、背景知識 / 12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26
第二章 所有權 / 144
及時講 不動產所有權 / 144
一、背景知識 / 14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45
第二講 所有權的原始取得 / 154
一、背景知識:所有權的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 / 15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54
第三講 共有 / 166
一、背景知識 / 16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68
第三章 用益物權 / 174
及時講 土地承包經營權 / 174
一、背景知識 / 17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75
第二講 建設用地使用權 / 179
一、背景知識 / 179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79
第三講 宅基地使用權 / 183
一、背景知識 / 18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83
第四講 地役權 / 184
一、背景知識 / 18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85
第四章 占有 / 190
及時講 占有的分類 / 190
一、背景知識 / 19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90
第二講 占有的保護 / 195
一、背景知識 / 19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196
第三講 無權占有的返還 / 200
一、背景知識 / 20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00
第三編 債與合同法
及時章 債法總論 / 211
及時講 債與債權概述 / 211
一、背景知識 / 211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債的分類 / 212
第二講 債的移轉 / 219
一、背景知識 / 219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20
第三講 債的保全 / 234
一、背景知識 / 23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34
第四講 債的消滅 / 245
一、背景知識 / 24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45
第二章 合同法總論 / 257
及時講 合同概述 / 257
一、背景知識 / 257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58
第二講 合同的訂立 / 261
一、背景知識 / 261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61
第三講 合同內容的確定 / 274
一、背景知識 / 27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75
第四講 合同的履行 / 281
一、背景知識 / 281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82
第五講 合同的解除 / 292
一、背景知識 / 292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293
第六講 合同責任 / 300
一、背景知識 / 30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01
第三章 合同法分論 / 318
及時講 買賣合同 / 318
一、背景知識 / 318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18
第二講 贈與合同、借款合同 / 355
一、背景知識 / 35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55
第三講 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 / 365
一、背景知識 / 36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65
第四講 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 / 377
一、背景知識 / 377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77
第五講 運輸合同 / 384
一、背景知識 / 38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85
第六講 技術合同 / 390
一、背景知識 / 39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390
第七講 保管合同、倉儲合同 / 396
一、背景知識 / 39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保管合同和倉儲合同的比較 / 397
第八講 委托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 / 403
一、背景知識 / 40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04
第九講 旅游合同、物業服務合同 / 414
一、背景知識 / 41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14
第四編 擔保法
及時章 擔保物權 / 421
及時講 擔保概述 / 421
一、背景知識:擔保權概念和體系 / 421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22
第二講 抵押權 / 433
一、背景知識 / 43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33
第三講 質權 / 444
一、背景知識 / 444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45
第四講 留置權 / 451
一、背景知識 / 451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51
第五講 擔保物權競存 / 456
一、背景知識 / 45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56
第二章 擔保債權 / 463
及時講 保障 / 463
一、背景知識 / 46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64
第二講 定金 / 482
一、背景知識 / 482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82
第三講 共同擔保 / 486
一、背景知識 / 48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486
第五編 侵權責任法
及時章 侵權責任一般理論 / 503
及時講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 503
一、背景知識 / 50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04
第二講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 / 510
一、背景知識 / 51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10
第二章 共同侵權與特別侵權 / 516
及時講 共同侵權 / 516
一、背景知識 / 51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16
第二講 特別侵權 / 521
一、背景知識 / 521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21
第六編 家事法
及時章 婚姻法 / 557
及時講 結婚 / 557
一、背景知識 / 557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57
第二講 父母子女關系 / 563
一、背景知識 / 56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63
第三講 夫妻財產關系 / 565
一、背景知識 / 565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65
第四講 離婚 / 576
一、背景知識 / 57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76
第二章 收養法 / 586
及時講 收養的成立 / 586
一、背景知識 / 586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86
第二講 收養的解除 / 590
一、背景知識 / 590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91
第三章 繼承法 / 593
及時講 繼承權 / 593
一、背景知識 / 59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93
第二講 法定繼承 / 597
一、背景知識 / 597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597
第三講 遺囑、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扶養協議 / 603
一、背景知識 / 603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604
第四講 遺產的處理 / 609
一、背景知識 / 609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 609
及時講 民事法律關系
一、背景知識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及其理解
民事法律關系,是指以權利與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對民事法律關系這一概念的理解,要把握如下幾點:
1.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關系,而任何關系,均發生于“人與人”之間。例如,“物權法律關系”并非物權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是物權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即物權人享有物上支配權利,他人承擔不得侵犯義務。
2.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民事關系,其以當事人之間地位的相互平等為基本特征。例如,買賣關系是民事關系,房屋征收關系就不是民事關系;國家基于國債發行與國債購買人之間產生的關系是民事關系,國家基于稅收與納稅人之間產生的關系就不是民事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關系。因此,并非所有的民事關系都是民事法律關系。例如,雇傭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同事關系就不是民事法律關系;婚姻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戀愛關系就不是民事法律關系。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是指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單元,其由三項要素構成:
1.主體。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參加人。如上所述,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為兩方或者多方。
2.內容。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承擔的義務。
3.客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作為民事法律關系內容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在這里,“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應理解為權利、義務的“效力”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即效力之所及,才是客體之所在。例如,請求權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相對人的行為,而支配權法律關系的客體,則是支配的對象。
二、司法考試考查點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辨析
民事法律關系的辨析,涉及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民事法律關系概念的辨析,即“這種關系是不是民事法律關系”;二是民事法律關系性質的辨析,即“這種關系是什么民事法律關系”。
1.民事法律關系概念的辨析
如上文所述,一種關系要構成民事法律關系,所應具備的要件有二:一是這種關系應當具備法律意義,即有法律上的約束力;二是這種法律上的約束力,應當是民法上的約束力。
[例1]根據法律規定,下列哪一種社會關系應由民法調整?(2016/3/1,單選)[1]
A.甲請求稅務機關退還其多繳的個人所得稅
B.乙手機丟失后尋物啟事稱:“拾得者送還手機,本人當面酬謝”
C.丙對女友書面保障:“如我在上海找到工作,則陪你去歐洲旅游”
D.丁作為青年志愿者,定期去福利院做幫工
解析:稅務關系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其約束力并非民法上的約束力,故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不受民法調整,A不選。懸賞廣告所引起的關系,具有法律約束力,且其約束力為民法上的約束力,故屬于民事法律關系,受民法調整,B當選。陪同允諾、志愿幫工所引起的關系,沒有法律約束力,不是法律關系,C、D不選。
2.民事法律關系性質的辨析
民事法律關系性質的辨析,其考查方式是題目中設定的案件涉及兩方或者多方當事人,問不同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性質。對于此類考題解題要點在于:
1)厘定發生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事實,即搞清楚“他們之間發生了哪些事情”;
2)將發生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的各個事實,與相關的法律、司法解釋條文進行對照,界定該事實所引起的法律關系的性質;
3)在分析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時候,應剝離其他無干當事人,即不要受到與問題無關的其他民事法律關系的干擾。
[例2]2014年2月15日,甲將自己的電動自行車出租給乙,租期1年。2014年5月15日,甲將該電動自行車出賣給丙,并將此事告知了乙。2014年7月15日,乙經丙同意,將該車出租給丁。2014年9月15日,丁騎該車在人行道飛奔,將無辜行人戊撞傷,同時導致該車車燈損壞。請回答如下問題:
1.2014年5月15日,乙丙之間產生什么法律關系?
回答:2014年5月15日,甲將該電動自行車出賣給丙,并將此事告知了乙,這一事實表明甲已經以指示交付的方式把電動自行車的所有權轉讓給了丙。根據《合同法》第229條“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的規定,即“買賣不破租賃”規則,丙在取得了該電動自行車的所有權的同時,便取代了甲在電動車租賃合同的法律地位,成為了乙的出租人。因此,乙丙之間為租賃合同關系。
2.2014年9月15日,乙丁之間產生什么法律關系?
回答:乙在2014年7月15日經丙同意,將電動自行車轉租給丁的事實,導致乙與丁形成租賃合同法律關系。2014年9月15日,丁因撞到戊導致電動車受損?!逗贤ā返?22條規定:“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據此,丁使電動車受損的行為,相對于乙丁之間的租賃合同而言,構成違約,乙丁之間產生違約責任(賠償損失責任)法律關系。
3.2014年9月15日,乙丙之間產生什么法律關系?
回答:如前所述,2014年5月15日,丙取得電動自行車所有權之后,即與乙形成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乙作為丙的承租人,依然要承擔《合同法》第222條所規定的妥善保管義務。2014年9月15日,電動車因丁的原因而毀損,根據《合同法》第121條“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的規定,在乙丙的租賃合同中,乙依然要向丙承擔保管不善的違約責任。因此,乙丙之間仍為違約責任(賠償損失責任)法律關系。
4.2014年9月15日,丙丁之間產生什么法律關系?
回答:雖然在2014年7月15日,乙將該車轉租給丁之后,丁為乙的承租人,而非丙的承租人,丙丁之間并無合同關系,但是,2014年9月15日,丁因撞到戊導致電動車受損,屬于因過錯導致丙的所有物損害。根據《侵權責任法》第6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之規定,丙丁之間產生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關系。
[例3]2013年2月5日,甲從乙房地產公司購買商品房A一套。交付首期款項之后, 2013年3月5日,甲、乙房地產公司、丙銀行訂立三方協議書面約定:“由丙銀行向甲提供款項,用于支付甲所欠房款之余額,甲按照約定向丙銀行還本付息。如果甲不能償還該款項之本息,乙房地產公司承擔還款責任。待甲獲得商品房A的所有權登記之后,甲應將商品房A向丙銀行設定抵押,擔保其還款義務。而一旦抵押手續完成,乙房地產公司即不再承擔保障甲償還本息的責任。”2013年5月5日,丙銀行提供資金之后,乙房地產公司將商品房A交付予甲,并于2013年8月5日向甲辦理了所有權登記手續。2013年8月15日,甲將商品房A向丙銀行設立抵押登記。請回答如下問題:
1.2013年3月5日協議訂立時,甲與丙銀行之間產生什么法律關系?
回答:2013年3月5日協議,能夠在甲與丙銀行之間產生兩種法律關系:
1)該協議中丙銀行向甲提供購房款項的約定內容,本質上為丙銀行向甲提供購房貸款。因此,甲與丙銀行之間產生借款合同關系。需要說明的是,金融借貸合同為諾成合同,故此時丙銀行尚未向甲提供購房款的事實,并不影響甲與丙銀行之間借貸合同法律關系的產生。
2)該協議中甲取得登記之后,應向丙銀行就商品房A進行抵押的約定,意味著在甲與丙銀行之間產生了尚未生效的不動產抵押合同法律關系。具體來講:
①2013年3月5日協議訂立時,甲尚未向丙銀行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根據《物權法》第187條“以本法及時百八十條及時款及時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之規定,該協議訂立時,抵押權并未設立,即此時丙銀行并未獲得商品房A上的抵押權。進而,《物權法》第15條規定:“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據此,在2013年3月5日協議訂立時,根據該協議中“待甲獲得商品房A的所有權登記之后,甲應將商品房A向丙銀行設定抵押,擔保其還款義務”的抵押約定,甲與丙銀行之間已經產生了不動產抵押合同法律關系(債權債務關系),即甲已經承擔未來向丙銀行辦理抵押登記手續的債務,丙銀行則享有相應債權。
②在2013年3月5日的協議中,甲應當將商品房A向丙銀行設定抵押,是以“甲獲得商品房A的所有權登記”為前提的,因此,甲與丙銀行之間的抵押約定為附生效條件的法律行為。《合同法》第45條規定,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據此,在甲取得房屋所有權登記之前,甲與丙銀行之間的抵押合同未生效。這意味著,雖然2013年3月5日,甲與丙銀行之間已經產生了抵押合同法律關系,但是因其尚未生效,此時丙銀行并不能請求甲履行辦理抵押登記手續的債務。
2.2013年3月5日協議訂立時,乙房地產公司與丙銀行之間產生什么法律關系?
回答:2013年3月5日協議訂立時,乙房地產公司與丙銀行之間產生附解除條件的保障合同法律關系。具體來講:
1)《擔保法》第6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障,是指保障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障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據此,2013年3月5日協議中,乙房地產公司擔保甲對丙銀行的本息償還義務的約定,即為丙銀行(債權人)與乙房地產公司(保障人)所訂立的保障合同。
2)與此同時,在2013年3月5日協議中,當事人還約定一旦甲為丙銀行設定房屋抵押手續完成,乙房地產公司的擔保責任即告終止。根據《合同法》第45條“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的規定,此項約定意味著丙銀行與乙房地產公司所訂立的保障合同為附解除條件的保障合同。
[例4]信用卡在現代社會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設甲為信用卡的持卡人,乙為發出信用卡的銀行,丙為接受銀行信用卡消費的百貨公司。甲可以憑信用卡到丙處持卡消費,但應于下個月的15日前將其消費的款項支付給乙;丙應當接受甲的持卡消費,并于每月的20日請求乙支付甲消費的款項,丙不得請求甲支付其消費的款項。問:2012年3月之前,甲與乙之間存在什么法律關系?乙與丙之間存在什么法律關系?甲與丙之間存在什么法律關系?(2012年司法考試卷四第三題第1問
回答:
1.甲與乙之間關于甲持卡消費,由乙付款的約定,這是一種無名合同關系,參照委托合同的規定處理。與此同時,甲應依其消費金額向乙還款的事實,導致甲乙之間還形成借款合同法律關系(或形成還款關系)。
2.丙負有接受符合條件的持卡人的消費,即丙受乙的委托向第三人(消費者)為給付,有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義務,這是一種類似于委托的關系(或無名合同關系)。乙在丙完成對第三人的給付之后,丙有要求乙付款的權利。
3.甲與丙之間構成買賣合同關系。
[例5]2005年1月1日,甲與乙約定,甲承租乙的一套別墅。入住后不久別墅屋頂漏水,于是,甲自購了一批瓦片,找到朋友開的丁裝修公司免費維修。問:甲丁之間存有什么法律關系?其內容和適用規則如何?(2009年司法考試卷四第四題第3問
回答:《合同法》第251條第1款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本案中,丁系無償為甲修理房屋,甲丁之間不構成承攬合同關系,而是屬于無名合同。《合同法》第124條規定:“本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法總則的規定,并可以參照本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據此,甲丁之間的無名合同關系,應適用《合同法》總則的相關規定,并可參照《合同法》分則或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例如,費用承擔問題適用贈與合同的規則,完成工作問題適用承攬合同規則。
[1] 答案:B
被狗咬了?
整體感覺不錯
整體還行,價格還劃算,就是300減一百的劵永遠搶不到,有謊,希望當當還是要腳踏實地,加強誠信,不要靠噱頭騙人氣,真正能在你這買東西的會員都是愛書之人,都是忠實之人,你也騙不來在其它上買包,買衣服,買化妝品的消息群。你只會傷害你自身多年會員的感情。不要流失后才后悔。望自重?。。。。?
希望加強包裝 加快送貨速度
很好的講義喔
但愿學有所獲
封皮毀損嚴重,雖不影響閱讀,但是體驗很不好
喜歡張翔老師講課,買了他的書,美中不足,民法總則還沒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