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遍地愛情的年代,圣地西藏總能被賦予新的意義。三個從大學時代起就要好的女孩兒用了十多年時間尋找愛情。她們在拉薩和北京的3731公里之間輾轉,圣山圣湖,布達拉宮,圣城拉薩因為她們的執著而更加神圣和美麗。
漢族姑娘王初一始終認為自己的前世一定生活在西藏拉薩。多年來,初一無可救藥地愛著拉薩,除了因為天高云闊之外,更多是因為拉薩有一個讓她能時時感受到母愛的家。藏族男子洛桑的偶然出現,讓王初一在和自己相愛了十多年的男友柳海峰的選擇間陷入兩難。終,初一死在了尋愛的路上……
月兒從19歲開始與比自己大19歲的男人潘誼和相愛,漫長的十多年間她們經歷思念和傷痛,相愛和離別;終在親眼見證了摯友初一離世之后,懂得了相愛相守的重要意義,雙雙離開拉薩和北京,相守香港……
藏族姑娘卓瑪一心渴望離開拉薩。苦苦尋愛,傷痕累累。好在,卓瑪遇到了比自己小8歲的漢族男孩兒,并且終于走到了一起……
一場感人至深的尋愛之旅,跨越3731公里
向往心中香巴拉的漂泊者啊,吾心安處即是家
宋曉俐,1978年生于山西朔州,現居北京。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就職于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網站中國工會網,任多媒體中心總監。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及時批原創深度報道記者,采寫的許多稿件在業界引起一定反響,并獲得大量轉載。2009年創辦了《中工明星匯》欄目,以“最貼近職工的名人訪談”為主旨,先后采訪兩百多名藝人。節目持續四年以來,成為互聯網娛樂訪談節目的品牌。2012年5月創辦系列人物專訪《勞模故事》,帶領導團隊拍攝勞模人物專題200期左右,用鏡頭真實紀錄了中國當代勞模的風采,成為中工網品牌。2013年參與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參與云南魯甸地震報道工作。
宋曉俐從事新聞行業15年,始終筆耕不輟。《北京遙望香巴拉》被稱為一個新聞記者到作家的華麗轉身。
引子
1.初識拉薩
2.長在生命里的一棵樹
3.報社的一場編前會
4.你是我的“小鹵蛋”
5.我和自己打了一個賭
6.童年里,初一是個有“特異功能”的孩子
7.圈狀的東西可以鎖住人的心
8.回家,回拉薩
9.昆明,一雙扔在地板上的高跟鞋
10.謎一樣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11.用十年等一只刺猬慢慢長大
12.石頭是人與神靈對話的好媒介
13.四個糌粑坨坨和一身“狼爪”的沖鋒衣
14.從“我愛你”到“我養你”
15.心里只能裝下一個人
16.帕崩崗——巨石上的宮殿
17.他說過的謊和我流過的淚
18.一個新娘和三個新郎
19.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速失戀
20.永遠不要低估滿腔憤怒的女人
21.初一,我把柳海峰還給你
22.每一個佛教徒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課
23.年少時發過的誓
24.誰見過這個藏族女孩,我要找到她……
25.一個關于天葬的約定
26.不就是當了回“小三兒”嘛……
27.臉全部被丟盡了
28.兩個人的房子和兩個人的床
29.三個人的“老地方”
30.一個藏族老人的布施
31.張羅一件大事
32.我要回北京啦
33.自由是上天發給每個人的特殊貨幣
34.寫給初一的一封信
35.銀行卡上的七位數
36.前世的仇人
37.我不想要這個孩子
38.不負如來不負卿
39.任何一種交流都不如面對面更直截了當
40.卓瑪,嫁給我吧……
41.宗喀巴大師的酒窩
42.對面樓上住著我的“小鹵蛋”
43.你弄破的是“處女膜”
44.我的名字容易被叫錯
45.徹底成了一個“閑人”
46.卓瑪嫁人
47.回到拉薩
48.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49.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50.貪杯的女子最美麗
51.打阿嘎也是一種修行
52.足球酒吧
53.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54.拉薩的及時場雪
55.初一在的那片高原
56.兩個劍拔弩張的男人
57.初一,我帶你回家
58.血,滿床全是
59.死亡時間,2012年12月23日14時52分
60.帕崩崗——天葬
后記
最初的拉薩記憶 本文摘自《北京遙望香巴拉》作者 宋曉俐
月光挺起胸脯,聽到愛人的足聲從微風中傳來,
一簇一簇的露珠,回憶起愛人的灼熱……
猶如蝴蝶,心兒抖動起閃亮的翅膀,保密啊!
東山的溪水,披散著她的玲瓏,流蕩著我的心事……
——倉央嘉措
十年,海峰像是悄悄地長在了初一的生命里一般,波瀾不驚。
那一年初秋,柳海峰在大望路十字路口一把拉回了被人潮擠下人行道的初一,并且在那個剎那記住了這個滿臉滿眼透著淡淡愁緒的女孩兒。
這些年來,大望路一直是北京從市區通往通州和燕郊的一個最重要樞紐。上百萬人每天像候鳥一樣在兩地間往返。早上,年輕的上班族們睡眼惺忪地從通州和燕郊趕到北京市里,到了晚上,這些人又如同潮水一般地回到各自的家,一年四季每天都是如此。
開往通州沿線的938 路和開往燕郊的815 及930 路仿佛是這個世界上最熱門的線路,站牌前永遠排著長蛇般的大隊,男男女女一臉疲憊,一臉茫然。操著地道北京口音的交通協管員一般都是北京當地的大爺大媽,從早到晚都不知疲倦地對小喇叭喊話:“別擠,別擠,上不去就等下一輛……”
“小心點,你有點心不在焉,過馬路會很危險。”平時和女孩兒多說一句話都會臉紅的海峰竟鬼使神差地叫住了初一,認真地囑咐著。
初一在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已經站了許久,想跟著人群一起穿過馬路,卻一次次地被人又擠了回來。刺眼的陽光照得初一有些眩暈。太陽下,初一突然想起和孫晨一起過馬路的情形,孫晨性子急,永遠不知道等紅燈,總是先跑到馬路對面,然后笑著向初一招手,“初一,快來,把你的手給我,以后我要一輩子牽著你的手過馬路……”
又一大波人潮涌過的時候,初一被擠下了人行道的臺階……
這時,一只極有力的手一把拉住了初一的手。“小心點,你有點心不在焉,這樣過馬路會很危險……”尋著聲音,初一及時次看到了柳海峰那張帥氣的臉。
“你要去哪兒?要不,要不我送你回去吧?我騎了自行車……”海峰拍著自己有些發舊的二八車,滿臉通紅地說。
那天,海峰騎著自行車帶著初一騎騎走走地走了近一個小時,一路上兩個人說的話總共加起來不到十句。坐在海峰的自行車后面,初一想起了半年前,孫晨就是這樣騎著自行車帶著自己,一路走走停停,從國貿到廣院,從廣院到管莊……
孫晨是初一大學時的及時個男友,也是的一個。初一認死理兒,以為四年的相愛換來的結果一定會是兩個紅色的小本兒,外加幸福的生活。可是她沒有想到,大學畢業沒多久,她就被孫晨甩了,而且孫晨用了最慘烈的一種方式,甩得干干凈凈,沒有留出任何轉圜的余地。
畢業之后,初一、卓瑪戀戀不舍地搬出了學校的宿舍,在廣院附近的定福莊合租了一個不足50 平米的一居室。月兒受不了自己每天睡醒之后眼前沒有初一和卓瑪的生活,也干脆從家里搬了出來,三個人又一次過上了“同居”的生活。
定福莊附近聚集了北京許許多多傳媒相關專業的年輕人,他們畢業之后懷揣著與現實極不相符的夢想,打死都不肯回到老家,心有不甘地留在北京,個個心懷夢想,就盼著有朝一日可以時來運轉、飛黃騰達,實現人生理想。初一、月兒和卓瑪就是這許許多多的尋夢者之一。
初一不想回山西,卓瑪不想回拉薩,而月兒干脆無處可去。
月兒和卓瑪看到初一帶著高高大大的海峰出現,兩個人驚訝得差一點掉了下巴。“你行啊,王初一,不過失戀半年就能找到這么個帥哥回來?”月兒揚著眉毛上下打量著海峰,信口開河地拿初一開著玩笑。
“初一,這個帥哥哥到底是誰?他要不是你的新男友,就把他介紹給我吧?”卓瑪一雙細長的丹鳳眼瞇成了一條縫,圍著已經滿臉通紅的海峰轉了一圈兒,直接伸手把海峰拽進了屋里。
就這樣,兩個嘴不繞人的女人沒用半小時就毫不見外地把海峰盤問了一個底兒掉。在月兒和卓瑪的盤問中,初一才知道,海峰是天津人,大學畢業留在北京,在一家國際的醫療公司做技術。獨子,母親孀居,比她們大兩歲。
在大望路十字路口遇到初一原本是偶然。可誰知,就是這么一個偶然,海峰就走進了初一的生活,同時也走進了這三個女生的生活。海峰慢慢地知道了她們三個的故事,卓瑪倔強,月兒堅強,而初一,心里卻全部是自卑。這個心里裝滿憂傷的女孩兒,深深地打動了海峰,海峰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初一。
不久后,海峰在月兒和卓瑪的起哄聲里,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大學畢業后十多年的時間里,初一、月兒和卓瑪三個女生在北京和拉薩的3731 公里間來來回回。
初一無限篤定地認為自己的前世一定在拉薩,不然她不會及時次看到拉薩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冒出那么原始的親近感。丹增阿媽是卓瑪的媽媽,初一及時次跟著卓瑪回到拉薩,及時次見到丹增阿媽時,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西藏的阿媽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初一幾分鐘,堅定地冒出一句:“這個孩子,我一定見過她!”
初一喜歡拉薩的天空、拉薩的太陽,喜歡大昭寺外八廓街上磕長頭的修行者和悠閑轉經的老人。
記得大一結束的那個暑假,初一和月兒及時次跟著卓瑪去拉薩。當時青藏鐵路還沒有修通,從北京到拉薩除了坐飛機之外,只能坐火車先到成都,再換長途臥鋪車進藏。
一輛載滿藏族人的長途車像一條了無生氣的長蛇,一路走走停停緩慢地爬過了羌塘草原,隨著海拔漸漸升高,月兒高原反應吐得昏天黑地,一路上嚷著這輩子再也不要去西藏。而初一卻興奮得幾乎一路沒合眼,長途車路過格爾木和可可西里的時候,透過渾濁不堪的玻璃窗看著外面的天空,寬闊的草原、飛奔的藏羚羊,初一發現,頭頂的天比自己夢里見過的還要藍……
這時,初一突然放聲大哭起來,沒有人知道這個仿佛快要哭斷氣的姑娘為什么會如此激動,良久之后,她認真地告訴月兒和卓瑪:“我這回知道了,拉薩,一定是我前世的家……”
宋曉俐次嘗試長篇小說就讓我眼前一亮。她的文字功底扎實、文筆細膩流暢,多年媒體工作的經驗讓她能把觀察到的東西地呈現到文字中。《北京遙望香巴拉》里西藏部分的內容,她用不一樣的筆墨勾勒出一個不一樣的西藏,關于西藏的愛情、關于西藏的風景,讓人生出許多對西藏的向往。
——《莽原》雜志副主編、著有《饒舌的啞巴》、《遺忘》等著名小說作者 李洱
北京遙望香巴拉》一書寫出了都市年輕一代執著愛情、卻又缺乏心靈歸屬感的矛盾與糾結,尤其是加入了時下熱的西藏文化,值得我們坐下來細細品讀。
——電影圖書點評社區毒藥董事長 候小強
歸屬感和安全感漸漸成為這個時代越來越稀有的東西,三個年輕女孩兒在宋曉俐的文字里翻山越嶺,從北京輾轉到西藏,苦苦尋愛,各自找到不同歸宿,結局雖不是皆大歡喜卻耐人尋味。推薦《北京遙望香巴拉》一書,愿人世間每一個心靈,都溫暖、歡喜。
——著名評論家、文化名人 石述思
北京遙望香巴拉》這是一首關乎北京和西藏兩地文化互相吸引、互相接納的情詩。美麗的香巴拉以開放與包容的姿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尋夢,兩地文化在歷史的風雨中始終攜手相牽。這種悲壯而神圣的靈魂救贖,是一個漢家女子用整個生命與心靈融入藏地文化的深刻、震撼人心的形式。藏地人們堅信天葬后的靈魂將世世輪回,《北京遙望香巴拉》中,作者宋曉俐為主人公卓瑪新生的女兒取名“初一”,代表著懷念,代表著輪回。《北京遙望香巴拉》這首綿長的情詩對漢藏兩地眾生世代平安喜樂、兩地靈魂永遠溫柔相依的深情的祝愿與期許。
——當代著名詩人 舒子原
在《北京遙望香巴拉》里,宋曉俐從大環境開始交待,不動聲色地將西藏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植入文中,用她獨特的方式闡釋了她對這個民族的認識、文化的理解,以及對這片高原上的人們的樂觀、向上、自由的生活狀態的一種表達。我沒有去過拉薩,卻在宋曉俐的文字里清楚地感受到了這片熱土歷史的厚度、城市的寬度以及老百姓心靈的溫度。通篇小說中,看似一個又一個普通的故事,實則每一個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這些故事其實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我們,在西藏,人們如何看待和理解輪回、因果、福報和布施。
————電影圖書點評社區毒藥副總編輯 文良成
1375年前,文成公主自長安歷經艱難險阻長途跋涉到拉薩,松贊干布為她修筑的布達拉宮,歷經風雨與滄桑依然見證著這場跨越漢藏兩地文化的千古之戀。北京到拉薩,相距3731公里,重重山林、云水茫茫,宋曉俐的《北京遙望香巴拉》帶著歷史前世的記憶緩緩向我們走來,沿著通往香巴拉的天路一路向西,在雪域高原上吟詠著一首綿長動人的情詩,這首詩不僅關乎當代兩地青年對愛的苦苦追尋,更關乎漢藏兩地文化在當下的遙望相守與碰撞融合。
———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著名主持人 張泓
北京的北漂有千萬個,北京的活法有千萬類,如同北京的愛情有千萬種。后海、二環路、CBD見證了70后女人從走出大學校門到華發漸生的近20年漫長時光。王初一、卓瑪和月兒也許只是我們中間普普通通的女子,但在北京,亦天堂亦地獄的城市,我們的的確確共同經歷了那樣的愛恨情仇,那樣殘酷而美麗的青春。在北京,有了工作、家庭、房子,,肉身終于可以棲息的時候,靈魂依然無處安放。佛說,遇見誰,發生什么,經歷什么,都是命中注定,因為因果延續三世。初一對拉薩的迷戀,卓瑪與漢族男孩的邂逅,月兒與老潘的愛戀,乃至海峰與下屬的糾纏,終究歸于一個“緣”字。是的,紅塵中的一切一切,皆系前世今生的苦苦輪回,人注定無法逃離。
——北京市政法網編輯部主任 王玲
向往西藏,向往香巴拉
這次到貨時期太長了,書本還行
不錯的書 值得一看
寫的不錯挺接地氣的
書很好。。
正版好書給好評!
可以的很好看
還不錯,準備看了~
書很好,內容好、質量好、推薦繼續購買
快遞很快,昨天沒的今天就到了,很喜歡的一本書
快遞小哥很給力,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很喜歡,滿分
水果沙拉味,很清新的樣子,來上一本當枕邊書,催眠或者失眠!
還沒看,但是包裝很好,封面也非常喜歡,里面還有贈送名片,很好!
即便有千山萬水的間隔,他們依然往往返返,只為了心底對愛的追去。
剛出版的新書,寫得挺好的,推薦廣大西藏愛好者閱讀
從同學到朋友,從閨蜜到事業合伙人,三個年輕女孩兒之間的牢固感情讓人欽佩。
.世人眼中的西藏,或許是神圣的、潔凈的,但在我眼中它是浪漫的、沉醉的……
是本愛情小說,很喜歡這種西藏風情的文字,它讓我還相信愛情
其實,真本書里不止講到了愛情,還有親情、友情以及對事業的執著精神,內容很充實,給人的啟發很大。
通過這本小說,我對西藏更好奇啦,有機會也要去西藏走走看看,小說故事很吸引人,值得一看哦!
西藏風情的小說,剛開始有點看不下去了,堅持往后翻了幾頁就感覺很不錯,及個姑娘也很勵志,期待結局
忙碌的生活,快節奏的工作,煩人的感情,無數的選擇,無數的困惑和無奈擺在我們面前,這個時候只要想想我們的初心,就不會感到迷茫。
很不錯的書,看到那威推薦買的,獨特的視角、細膩的文字、深沉的感情,寫了三個女孩千里尋愛的歷程,讓人看了有很大的觸動。
西藏風情的愛情小說,講三個女孩的愛情和友情,,跟北京遇上西雅圖是兩碼事,,我高中畢業相較來說,比較喜歡這本書的風格
西藏,每當我決定把它放一放的時候,總有和它有關的東西闖進我的生活。這一次,又再一次勾起我對西藏那種向往的是朔州籍女作家宋曉俐的這本新書《北京遙望香巴拉》。網上預售,我就已經訂購,等也等不及的心情。也許因為它說的是西藏,這就是我們的緣分吧。我終于看到一個女人,和我一樣對西藏,心中那種按捺不住的洶涌澎湃。
一直對西藏比較好奇,這本小說正好有介紹西藏相關內容的,而且還是一本愛情小說,作者將兩者結合的很好,不愧是記者出身的作家,觀察事情入微,這才有這本不錯的作品!
這不僅僅是一本愛情小說,其中還融入了關于西藏這個有神秘色彩的因素,讓這個愛情故事更有特色,更吸引人,通過作者對西藏風土人情細膩的描述,加上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讓這本小說更有感染力,更吸引人!
和我期待的心情一樣書很快就到了。包裝很好。很期待的一部小說,獨特深沉的情感視角,細膩的文字,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也是一部西藏風情錄。接下來讓我在那跌宕起伏的情節里與三位主人公一起感受浪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