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1日,鄧肯正式宣布退役,2016年12月19日,馬刺隊為鄧肯舉行了球衣退役儀式。一位偉大的球星正式離開球場,離開新聞頭條,遠離我們的視野。
回到2014年6月15日,距離靠前個挑選長達十五年后,蒂姆 鄧肯,拿到了自己第5個總挑選,他同時還有3個總決賽MVP,2個常規(guī)賽MVP,在榮譽簿上,他已經(jīng)成為大前鋒位置的歷史級球員。
當鄧肯在擁抱新挑選的時候,"鯊魚"已經(jīng)退役,科比纏綿于傷病,勒布朗就在對面。鄧肯慢慢走在時代的后面,然后拿下了自己的又一個桂冠。在天空中飛翔的明星們偶爾起落,而鄧肯一直站在大地上。忽然之間,你會發(fā)現(xiàn),他是獨自一個,走得很穩(wěn),然而很遠的人。他一直在變化,然而你發(fā)現(xiàn)不了,是因為他安忍不動,已經(jīng)和大地與時間,融匯為一體了。
鄧肯曾經(jīng)有這樣一段對籃球的表白:"我喜歡打籃球。我喜歡和隊友們在一起。我喜歡一起去客場旅行,一起訓練、贏球的生活。"
這就是他看待籃球的態(tài)度,他享受競爭和成功,更享受和球隊在一起的生活。
而蒂姆 鄧肯和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故事,就像你看了許久的一部溫馨家庭肥皂劇。你總不忍心看到結尾。你希望故事里的每個人長生不老,在其中來來去去。把職業(yè)體育勝利、利益、金錢的暴風關在門外。
雖然你明知道這其實做不到,但我們總還是想對抗一下時間的。
——就像蒂姆 鄧肯與波波維奇,一直以來所做的那樣。
在這本書里,張佳瑋將用20萬字和上百張照片,為你講述鄧肯和馬刺的故事。
張佳瑋著的《永不退場(蒂姆 鄧肯傳告別版)》是NBA有名籃球明星蒂姆 鄧肯的傳記,由有名籃球專欄作家張佳瑋撰寫。書中從鄧肯出生、進入NBA、五次奪得總挑選、退役等脈絡全景記錄,書中選用了上百張照片記錄傳主鄧肯的人生精彩瞬間,是給體育迷奉獻的經(jīng)典收藏圖書。
張佳瑋,1983年生于無錫。現(xiàn)旅居巴黎。人稱信陵公子。作家,知名籃球評論員。
少年成名。16歲就開始寫作并出版小說。2006年開始在虎撲網(wǎng)初涉籃球評論,憑借其出眾的文學天賦以及對籃球的深刻理解迅速成為中國籃壇很好評論家,在虎撲網(wǎng)堪稱全民偶像。近些年來為《體壇周報》《灌籃》《籃球》等媒體撰稿無數(shù)。
體育傳記類作品:《瞧,科比這個人》《TheAnswer:阿倫 艾弗森傳》《沙克傳奇》《那個被叫做"皇帝"的男人:勒布朗 詹姆斯傳》《邁克爾 喬丹與他的時代》
文學類代表作品:《代表作和被代表作》《無非求碗熱湯喝》《莫奈和他的眼睛》
及時章羅賓遜時代
011989年
02七年之后
第二章21號新
031997年NBA狀元蒂姆 鄧肯
04"雙塔"
05交接
06宿命相逢的開始
07及時個冠軍
08"我是該說`我留下`,對吧?"
第三章巨人的時代
09"鯊魚"、科比與鄧肯
10MVP
11突破
12第二個冠軍
130.4秒
第四章三王牌
14三巨頭
15七戰(zhàn)
16傳奇的敗
17時代的潮流
18微笑吧
19最強的對手
20"未來屬于你,但……"
21蒂姆 鄧肯的白銀王朝
第五章起落與復興
22與科比的重逢
23名為托尼 帕克的男子漢
24"我們該拆散這支球隊嗎?"
25黑八
26所向無敵
27三對三
第六章心碎、保障與王者歸來
28保障與復蘇
29總決賽,歸來
30"第六場"
31錐心刺骨
32"這一次,我們會搞定的"
33復仇,以及第五個冠軍
第七章告別
34阿爾德里奇到來的夏天
35卡瓦伊 萊納德與……喬丹?
36四十不惑
37告別
尾聲
后記
尾聲
2016年12月19日,圣安東尼奧主場。時隔半年,鄧肯再次回到這里。
來為他的圣安東尼奧21號球衣做退役儀式。
2007年,鄧肯職業(yè)生涯第十年,舉起第四個總,拿到兩個常規(guī)賽MVP、三個總決賽MVP、九個年度一陣。這時他的名字已入歷史。此后的九年,于他的榮譽只是加了個總,以及諸如西部和西部決賽之類――對他而言,沒那么要緊了。職業(yè)生涯前十年,他的個人地位已經(jīng)奠定。此后的九年,都是獻給馬刺了。
某種程度上,因為打到了四十歲,鄧肯的峰時刻可能被人遺忘了。2003年西部決賽第三場,他對達拉斯小牛的34分24籃板6助攻6封蓋,全場只投了19個籃。很長時間,世界習慣了鄧肯每晚規(guī)規(guī)矩矩18分10個籃板了……2003年季后賽,淘汰湖人之戰(zhàn)鄧肯37分16籃板;對小牛戰(zhàn)40分15籃板7助攻,總決賽場32分20籃板6助攻7封蓋,收尾戰(zhàn)著名的21分20籃板10助攻8封蓋。
2003年,鄧肯沒有現(xiàn)在那么多的后仰投籃,他可以很輕松地用力量靠進籃下,然后就是造犯規(guī)或得分;當他跟拉弗倫茨卡位,沒有位置了,鄧肯原地拔起,頭平籃筐,右手強行拔下籃板。當?shù)驴嗽谟乙淼拙€禁區(qū)外,一個招牌的后仰投籃,鄧肯在禁區(qū)內撲過去,先德克一點起跳,在空中懸停著,胳膊前伸,等德克出手,然后把球蓋掉了。
多年以來,鄧肯其實是在變老的――只是不看細節(jié)只看數(shù)據(jù)的話,看不出來。
這是他2010年以來逐步減掉10公斤體重(也就是脂肪)的功效。他小心翼翼地訓練著,保持著力量和敏捷的平衡。2014年他38歲,入選年度一陣,季后賽一共打了752分鐘,甚至還有力氣在總決賽第五場上半場接管一會兒馬刺的進攻,讓馬刺可以舒舒服服地在下半場迎來米爾斯的火力。
實際上,每一年世界說馬刺老了,主要是說鄧肯老了。所以類似于2013年總決賽第六場他30分接管比賽,2014年總決賽第五場強攻邁阿密內線時,總讓世界驚異:
"你身體里還有殘存的力量嗎?"
就像,他后一場NBA比賽,面對雷霆得到19分。
到2016年,他是真的透支了。
2016年12月19日,鄧肯穿了身西裝――他還拿這事開玩笑呢:"我沒穿牛仔褲哦!"――他發(fā)言時,一如往常:若非抬頭對觀眾說話,就盡量半低著頭;節(jié)奏平穩(wěn),語速勻稱。平和,穩(wěn)重,端正。
之后的球衣退役儀式順理成章:主場上空高懸的退役球衣,有西拉斯、喬治?格文、摩爾、"小將軍"、羅賓遜、鮑文、艾利奧特之后,是鄧肯。
――后四個人,都與鄧肯攜手并肩作戰(zhàn)過。將來,如果帕克和吉諾比利的9號和20號退役,那這個名單還要加長。
鄧肯看著波波維奇,說了一大段。后,他這么說:
"謝謝你,波波教練,你的所作所為,不止是一個教練。你對我而言就像個父親。謝謝你。"
此前,波波維奇如是說:"我終于能老實地向鄧肯的父母交代,如今的鄧肯和剛加入馬刺時是同一個人。"
――2002年,鄧肯的父親威廉?鄧肯逝世前,盯著波波維奇,請他答應,"我希望您能負責,確保他退役時,也如今日一樣。"
即,他希望鄧肯退役時,依然如2002年的鄧肯一樣,謙謹勤懇。
聽完鄧肯那句話后,所有人開始鼓掌,除了波波自己。他整個人凝固了,被一種情感攫住了,淚光閃動。
在整個球場的掌聲里,有那么一會兒,波波維奇和鄧肯彼此凝視著。這個時候,球衣退役儀式啦、成就啦,都是次要的了。
一個島國少年,一個當過兵的老頭,如何在一起度過了將近二十年時光,不小心建立了一個悠長的常勝時代,成就彼此的人生,將彼此的成就熔鑄在圣安東尼奧馬刺之中。
"我們都感謝他。"2016年7月,波波維奇如此說鄧肯的退役。
"謝謝你,波波教練。"五個月后,鄧肯如是說波波維奇。
對威廉?鄧肯許下的諾言,照顧囑托的孩子,波波維奇算是做到了。
他支撐著鄧肯,就像過去十九年,鄧肯與波波維奇,一起支撐著圣安東尼奧馬刺一樣。
圣安東尼奧,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所有的沙漠之神。簡潔沉靜,白沙若雪的馬刺,與這個城市的名字如此吻合。蒂姆?鄧肯仿佛從遠古時代開始就穿著黑白相間的21號球衣,他的技藝與神色,如白銀一般純粹、明凈、持久又綿延。他走過了鯊魚、科比、勒布朗這些不朽的名字,他與羅賓遜、帕克、吉諾比利、鮑文、萊納德與波波維奇教練們,逐漸混融一體,再難分割。他的名字沉沒進了白銀的沙漠之中,你再也分不清他、波波維奇與圣安東尼奧馬刺之間的縫隙與棱角。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之間。他便這樣,化成了銀灰色的大地。
P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