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時,在家鄉乘勢起兵,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后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實現了“光武中興”。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美、儒學盛”的時代。
劉秀是允冠百王的膽智之主,勤政興禮的中興之君,堪稱中國帝王中皇帝的代言人,是集“中興之君”“定鼎帝王”“太學生皇帝”三頂桂冠于一身的東漢開國之君。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從“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到東漢的開國之君。他不僅有學問、會打仗、會用人,還極有修養,堪稱古代帝王中典范。本書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劉秀傳》的修訂本,參考《資治通鑒》《漢書》《后漢書》等幾十部正史,之作,經典回歸。
镠銖,即“留珠”,或作“劉銖”“劉珠”等,退休高校教師,史學工作者,自由撰稿人,陜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會理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歷史學會會長,秦文化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等學術職務。已出版個人、合作及主編的學術著作3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長期致力于周秦漢唐文明、文化研究,近年多關注陜西地方史志;主張歷史與企業家對話,力挺人類史、自然史并重的大歷史史觀,倡導通俗史學、長安學。本書即其通俗史學的嘗試性作品。
序章 三位一體的帝王
及時章 彬彬儒生扯旗造反
及時節“九世皇孫”的早年經歷 007
一、出生神話及少年時代 007
二、太學的學習與生活 010
三、深藏內心的抱負 013
第二節 新莽代漢與反莽斗爭 017
一、王莽其人其事 017
二、失敗的托古改制 023
三、綠林、赤眉起義軍 028
四、讖文令他終下決心結約反莽 032
第二章 從舂陵起兵到昆陽大戰 039
及時節 起兵初始的勝利、失敗與再勝利 039
一、實現同農民義軍的聯合 039
二、兩次勝利與一次慘敗 043
三、深結下江兵,大捷沘水濱 046
第二節 以弱勝強的昆陽之戰 052
一、大戰前的形勢 052
二、大戰序幕——十三騎突圍求救 056
三、內外合勢大破莽軍 060
第三章 踏上獨立發展的新征程
及時節 奉命北渡鎮慰州郡 064
一、謝罪韜晦,渡過難關 064
二、“復見漢官威儀” 067
三、爭取任命,沖出牢籠 071
第二節 平滅王郎政權 073
一、接納賢才,義拒劉林 073
二、突然冒出的真命天子 076
三、傳檄討王,政治聯姻 081
四、規復邯鄲城,追斬死王郎 085
第三節 拒絕徵命貳于更始 090
一、蕭王之封及銅馬帝之稱 090
二、削平各路武力,實現河北割據 094
第四章 登帝位與定國都
及時節 終于圓了皇帝夢 098
一、西進關中北擊尤來 098
二、群臣勸進,鄗南踐位 102
第二節 確定洛陽為國都 109
一、赤眉軍攻占長安 109
二、洛陽守將朱鮪歸降 113
三、置百官、封功臣與火德尚赤 116
第五章 初步平定天下
及時節 收降赤眉義軍 123
一、西進軍的活動及以馮代鄧的決定 123
二、赤眉投降被贊“猶有三善” 130
三、馮異治關中,號為咸陽王 135
第二節 悉平山東群雄 139
一、進剿南部各武力集團 139
二、征戰東線諸割據勢力(上) 150
三、征戰東線諸割據勢力(下) 156
四、討伐北方叛逆的戰爭 165
第六章 最終實現大一統
及時節 平定隴右隗囂政權 174
一、以周文王自居的隗囂其人 174
二、不甘臣服決心反劉 179
三、爭戰隴右,隗囂拒降 189
四、戰事曲折,隗氏終亡 198
第二節 巴蜀大地歸漢 205
一、公孫述自稱成家天子 205
二、西帝、東帝之爭 208
三、公孫帝國覆滅 214
四、統一余音:盧芳降漢及其反復 224
第七章 以柔道治天下
及時節 墮武事守文德 226
一、由“厭武”而“偃武” 226
二、禮賢敬賢:柔道治國的一個重要方面 229
三、興學講經,儒君儒臣 235
四、躬行儉約,以化臣下 242
第八章 強化中央集權統治
及時節 皇帝總攬權綱 262
一、制御功臣,不任吏職 262
二、進用文吏,事歸臺閣 268
三、加強控制,罷郡國兵 274
四、抑制權貴與外戚 277
第二節 經濟領域強化統治的舉措——度田 281
一、度田由起與帝城帝鄉現象 281
二、如何評估度田事件 283
第九章 經略周邊協和萬邦
及時節 錯綜復雜的北方邊事 288
一、以內附為主的漢與匈奴關系 288
二、對西域的“自在”政策 293
三、與烏桓、鮮卑錯綜而基本友善的關系 296
第二節 東方夷人與西方羌人 300
一、東夷各國“萬里朝獻” 300
二、漢羌關系:有戰有和,以和為主 302
第三節 平撫南邊各族 306
一、文武并用,略定南蠻 306
二、悉平西南諸夷 310
第十章 相對平穩的晚際歲月
及時節 光武朝及時冤案——馬援事件 314
一、偏聽則暗,威施死人 314
二、冤案真相,殘酷現實 316
第二節 “宣布圖讖于天下” 320
一、遵依讖文,泰山封禪 320
二、外貶桓譚,不用鄭、尹 324
第三節 一代英主駕崩南宮 330
一、自謙無德,明智之舉 330
二、夙愿實現,死可瞑目 332
三、摒棄偏見,蓋棺再論 335
終章 兩漢接替與儒生皇帝 339
劉秀生平大事編年 346
后記 350
非常好的一本書
整體感覺不錯的一本書
一本不錯的書,讀起來很有味道!
欣賞作者文筆洗練,買來學習和借鑒!
非常好,,,,,,,,
欣賞作者文筆,買來鑒賞和借鑒!
欣賞作者文筆洗練,買來學習和借鑒!
整體感覺還行吧
這本書值得擁有!
很好的書,印刷精美,內容豐富,很好。
常閱可修身養性可陶冶性情可勵志也是我們洞察世界的途徑現實一點說就是古人說的
物流快,正版書好
一開始想在書店買但是比較貴,發現當當比較便宜,就買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