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統計學原理與技能應用圖書
人氣:39

統計學原理與技能應用

前 言 統計學是高校財經與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統計學原理與技能應用》 是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基礎教學的基本要求與高職高專的教育目標,總結多年的 一線教學經驗并廣泛聽取多所兄弟院校一...
  • 所屬分類:圖書 >教材>高職高專教材>經濟管理  
  • 作者:[韓文琰]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21世紀經濟管理精品教材·經濟學系列
  • 國際刊號:9787302479963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8
  • 印刷時間:2017-08-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266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以統計工作過程為主線,從統計學的基本概念、統計設計與統計數據收集、統計數據的整理與顯示、綜合指標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統計指數分析、統計報告撰寫七個方面系統闡述了應用統計的基本理論、知識、方法與技能,尤其是Excel在統計工作各環節中的應用,使得本教材既具有理論性,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性。本書既可以作為高職高專財經類專業的統計基礎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專業人員的工具書及有關經營管理部門培訓的參考用書。

編輯推薦

本書注重統計學的操作實踐,從實操中的各個環節入手,系統詳細地進行了講解,是一部理想的統計學實用教程。

作者簡介

韓文琰,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管理系副教授,現任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金融服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方向為財政與金融。2004年畢業于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修。在國內外期刊上40余篇,出版專著兩部,主持并完成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面上項目兩項。

目錄

目 錄

及時章 統計學基礎知識 1

本章學習目的 1

及時節 統計的研究對象與作用 2

第二節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與特點 5

第三節 統計工作 9

第四節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11

本章小結 18

思考與練習 19

第二章 統計設計與統計數據的收集 23

本章學習目的 23

及時節 統計設計 24

第二節 數據的計量與類型 26

第三節 原始數據的收集 &mid

在線預覽

及時章 統計學基礎知識

本章學習目的

了解統計的研究對象、特點、作用、任務、基本職能;

掌握統計的方法與工作過程;

掌握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

理解并掌握關鍵詞:統計、統計方法、統計總體、總體單位、標志、指標、變異、變量、 指標體系。

引導案例

小王的姐姐做統計,小王目前正在學統計,24小時他在國家統計局網站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上的部分內容如下: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 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及時產業增加值63 67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 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84 221億元,增長7.8%。及時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 980元,比上年增長6.1%。全年國民總收入742 35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如圖1-1和圖1-2所示。

2012540 3677.90100 000200 000300 000400 000500 000600 000700 000800 00002468121416%億元2013595 2447.82014543 9747.32015689 0526.92016744 1276.7國內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10年份

圖1-1 2012—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情況

統計學原理與技能應用

2

02020129.445.345.34060802013及時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9.344.046.720149.143.147.820158.940.950.220168.639.851.6年份

圖1-2 2012—2016年三類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1)本段內容中出現了三個“統計”,含義相同嗎?

(2)小王很想知道為什么要在統計公報中公布這些數據和統計圖,并對如何理解這些數據和統計圖感到困惑。你也有這樣的感受嗎?

及時節 統計的研究對象與作用

一、統計學與應用統計學的含義

統計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已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統計只是為統治者管理國家的需要而收集資料,弄清國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為國家管理的依據。現今,“統計”一詞已被人們賦予多種含義,一般認為統計是從數量方面認識事物的特征及規律的科學方法。在不同場合,“統計”一詞具有不同的含義,它既可以指統計數據的搜集活動,即統計工作;也可以指統計活動的結果,即統計資料;還可以指分析統計數據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即統計學。

統計工作,即統計實踐,是指運用科學的統計理論與方法從事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以及統計分析的工作過程,其成果即為統計資料。

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取得的反映客觀事物實際狀況與變化過程的數據資料,以及與之相聯系的其他實際資料的總稱。統計數據資料包括初次獲得的原始數據資料和經過加工、整理、分析后的次級資料。統計數據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如統計年鑒、統計公報、統計圖表、統計報告以及其他有關統計數字信息載體等。

統計學(statistics)是從統計工作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方法論科學,是一門對研究對象的數據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顯示其總體的特征和規律性的學科。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事物的數量特征和數據資料。統計學是以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等統計技術為手段,對所研究對象的總體數量關系和數據資料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從而達到

3

及時章 統計學基礎知識

顯示、描述和推斷被研究對象的特征、趨勢和規律性的目的。

盡管統計工作、統計資料與統計學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描述統計的,但三者之間密切聯系。統計工作是獲取統計資料的實踐活動;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成果,同時又服務于統計工作;統計學來源于統計實踐,又高于統計實踐,可以用于指導統計實踐,使統計工作進行得更科學,得到的統計資料更、更及時、更。

應用統計學(applied statistics)是研究如何應用統計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由于在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都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來解決實際問題,因而,統計方法的應用幾乎擴展到了所有的科學研究領域。例如,統計方法在生物學中的應用形成了生物統計學,在醫學中的應用形成了醫療衛生統計學,在農業試驗、育種等方面的應用形成了農業統計學。統計方法在經濟和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應用也形成了若干分支學科。例如,統計方法在經濟領域的應用形成了經濟統計學及其若干分支,在管理領域的應用形成了管理統計學,在社會學研究和社會管理中的應用形成了社會統計學,在人口學中的應用形成了人口統計學,等等。以上這些應用統計學的不同分支所應用的基本統計方法都是一樣的,即都是描述統計和推斷統計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各應用領域都有其特殊性,統計方法在應用中又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特點。

二、統計學的研究對象與特點

一般來說,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社會客觀現象總體的數量關系。本書側重于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因此本書將統計研究對象界定為大量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即以統計資料為依據具體說明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以及數量界限。此處所稱的數量方面是指社會經濟現象的規模、水平、結構、速度、比例關系、普遍程度等。據此界定統計學研究對象有如下幾個特點:

1. 數量性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這一特點是統計學(定量分析學科)與其他定性分析學科的分界線。數量性是統計學研究對象的基本特點,具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數量特征,即社會經濟現象的規模、大小、水平等;

(2)數量關系,即社會經濟現象的內部結構、比例關系、相關關系等;

(3)數量界限,即引起社會經濟現象質變的數量,比如按照國家食品安全檢驗標準,泡菜中苯甲酸鈉這種防腐劑含量不得超過0.05%,這0.05%就是量變與質變的界限。

2. 總體性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領域中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即統計的數量研究是對總體普遍存在著的事實進行大量觀察和綜合分析,得出反映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和資料規律性,而不是個體現象的數量方面。例如,對工資的統計分析,我們并不是要分析和研究個別人的工資,而是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企業事業單位的總體的工資情況和顯示出來的規律性。統計研究對象的總體性,是從個體的實際表現的研究過渡

統計學原理與技能應用

到對總體的數量表現的研究。例如,工資統計分析,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個地區的工資情況,先要從每個職工的工資開始統計,然后再綜合匯總得到該地區的工資情況,只有從個體開始,才能對總體進行分析研究。研究總體的統計數據資料,不排除對個別事物的深入調查研究,但它是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現象總體的統計規律性。

3. 具體性

統計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領域中具體現象的數量方面,即它不是純數量的研究,而是具有明確的現實含義的,這一特點是統計學與數學的分水嶺。數學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間和抽象數量的科學,而統計學研究的數量是客觀存在的、具體實在的數量表現。例如,2016年我國的糧食種植面積為11 303萬公頃,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1 624萬噸,貨物運輸總量為440億噸,貨物運輸周轉量為185 295億噸千米,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21 798萬標準箱,等等,顯然不是抽象的量,而是我國在2016年這一具體條件下糧食種植與生產、貨物運輸與周轉、港口集裝箱吞吐的數量表現。

4. 社會性

統計研究客體是社會經濟現象,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因而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同時,統計既然是一種社會認識活動,就要受到一定的社會、經濟觀點的影響,并為一定的社會集團利益服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進行統計活動的主體是國家的各級統計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能夠得到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可見,統計的主體也具有社會性。

三、統計的作用

統計的特點決定了它在社會認識活動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統計是認識世界、獲取有用信息的主要手段。人們當今生活的世界是廣泛運用統計數據的世界,是信息的時代。現代社會越發展、科學技術越進步,對獲取大量的、靈敏的、有用信息的需求越加迫切。可以說,統計已經進入一切社會領域。統計以它自己特有的觀察和分析研究方法,如實而具體地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各個領域的情況,幫助人們認識世界。例如,一種新藥只有依靠大量臨床服用的反饋數據及應用正確統計方法,才能確定其療效的好壞;國家經濟的發展是否存在比例失調以及經濟效益好壞的確定,都有賴于大量統計資料和統計方法的正確應用。這些充分說明,人們要更好地認識世界就必須借助于統計這一工具。另外,統計信息更是社會經濟信息的主題,商品生產與交換越發展,經濟越開放,就越需要有健全、發達的現代化統計工作,以便及時地調查、分析和提供、豐富的統計數據,作為人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和科學研究的向導。

(2)統計是制訂計劃、政策及實行宏觀調控的依據。統計是國家管理和政府科學決策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目前我國已進入建設小康社會,推進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新的發展階段,是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統計信息是國家編制長短期規劃的重要依據,各級領導都離不開統計,只有這樣才能使計劃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計劃制訂后還要監督、檢查、搞好經濟預測、進行宏觀調控,這些工作同樣需要以統計為依據。

通過統計調查,搜集各種社會經濟信息,并通過整理、分析形成系統反映現象總體數量表現、比例關系的數據資料,是國家確定戰略目標、制訂長遠發展規劃和社會經濟計劃的基礎,也是各級領導科學決策和管理、指導工作的重要依據。

(3)統計是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重要工具。社會發展需要統計,企業經營管理也離不開統計,統計已在社會各界達成共識。統計既是一種認識工具,也是一種管理手段,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運用統計特有的方法,通過搜集、整理、提供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數據資料,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社會經濟信息資料,為企業的預測工作提供依據;通過統計分析、預測為企業領導提供各種決策備選方案,有助于企業科學決策;統計信息作為企業信息的主體,還可以通過分析,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起到監督作用,從而促進企業經營活動有序、高效運行。

(4)統計是為社會提供咨詢服務的主要方式。統計信息作為社會經濟信息的主體,具有信息資源優勢,統計方法作為認識社會的特有方法,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統計利用所掌握的豐富的信息資源,運用統計特有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深入開展綜合分析和各項專題研究,為政府、企業、社會公眾提供所關心的經濟、社會問題數據分析和調研咨詢報告。專門的統計調查機構還可以接受社會團體、企業集團委托,開展專題社會調查和商品市場信息調研分析,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更加完備的統計資料、建議和咨詢報告,指導企業更加理性地發展。

(5)統計是監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效工具。統計是實行監督的強有力的手段之一。統計監督主要是通過搜集、整理、分析統計信息,及時、地反映社會經濟運行狀態,檢查、分析、監督和預警社會經濟活動是否符合預定目標,發現和揭示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偏離預定目標的方向和程度,或及早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從而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各級政府和部門領導者,以及企業決策者采取措施,保障社會經濟活動能沿著預定的目標軌道運行。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不可控因素的大量存在,作為領導者必須及時掌握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關注統計提出的預警信號,掌握駕馭全局的能力,促進社會經濟協調、、可持續地發展。

第二節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與特點

一、統計學的研究方法

統計學根據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特點,形成了它自己專門的研究方法,這些基本方法是:大量觀察法、統計描述法、統計推斷法和實驗設計法。

(一)大量觀察法

所謂大量觀察法就是依據大數定律,對所要研究的社會經濟現象事物的全部或足夠多

統計學原理與技能應用

的單位進行觀察,以反映總體數量特征的方法。其中大數定律是關于隨機事件和隨機變量分布規律的描述,其基本含義是:隨機事件在大量重復性試驗中的頻率一般總是穩定在它的概率附近;隨機變量在多次觀測中所得到的平均數也總會穩定在它的期望值附近。大數定律可以通過擲硬幣試驗加以證明。在擲硬幣試驗中,每擲一次只有兩種結果: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試驗次數越多,正面朝上(或反而朝上)的頻率就越接近于50%的概率。通過大量觀察,一方面可以掌握認識事物所必需的總體的各種總量;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個體離差的相互抵消,在一定范圍內排除某些個別現象偶然因素的影響,從數量上反映總體的本質特征。

在我國統計實踐中,廣泛運用大量觀察法組織多種統計調查,如統計報表、普查、重點調查和抽樣調查等。當然,在統計觀察和分析中,也常常對個別典型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但是,它的最終目的仍然是說明總體的本質特征。

(二)統計描述法

統計描述是指對由實驗或調查而得到的數據進行登記、審核、整理、歸類、計算出各種能反映總體數量特征的綜合指標,并加以分析從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圖象把它表示出來。統計描述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它為統計推斷、統計咨詢、統計決策提供必要的事實依據。統計描述也是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過程,它通過對分散無序的原始資料的整理歸納,運用分組法、綜合指標法和統計模型法得到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揭露客觀事物內在數量的規律性,以達到認識的目的。

(1)分組法。分組法是根據統計研究目的和所研究現象總體的特點,按照一定的標志,把所研究的現象總體劃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組成部分(或組)的統計研究方法。社會經濟現象是十分復雜的,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從數量方面認識事物不能離開對事物的質的分析,將所研究的現象總體區分為不同性質的組成部分是統計進行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前提。例如,要研究工業行業結構及其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就必須首先把工業區分為冶金、電力、煤炭、石油、化工、機械、建材、食品、紡織、造紙等若干部門,然后分別調查和分析各個部門的產量、固定資產、能源消耗、資金占用、利潤及職工工資總額等方面的情況;要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結構特別是非公經濟的發展情況,就應選擇所有制作為分組標志進行分組。分組法在整個統計工作研究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貫穿于統計工作全過程。統計調查離不開分組,在對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過程中,統計分組更是關鍵的環節,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是統計分析的基本工具,在統計分析中綜合指標的應用更是建立在統計分組的基礎之上。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巨野县| 扎囊县| 高邮市| 文水县| 邵阳市| 乐安县| 和田市| 江川县| 开原市| 湄潭县| 泉州市| 区。| 平陆县| 湘潭市| 肇庆市| 惠东县| 黎平县| 汉沽区| 灵璧县| 乐亭县| 清苑县| 习水县| 佛教| 会同县| 黔江区| 榆树市| 浦县| 赣州市| 桃园市| 抚松县| 汝州市| 重庆市| 砚山县| 蓝山县| 延安市| 昌图县| 桑日县| 渑池县| 巴东县|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