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學術文庫:清代賦稅政策研究(1644-1840年)》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清朝政府對田賦地丁的處理方面。清代財政基本收入包括田賦地丁、關稅、鹽課、雜賦等。在1840年前,雖然田賦地丁在財政收入中所占比例有下降的趨勢,但它始終是清代財政收入的主體,并且是清政府制定支出政策的直接依據。在清統治者的眼里,也是只把田賦、地丁兩項視為賦稅正項。
何平,1965年5月生。湖北省咸豐縣人?,F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貨幣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表了多篇有價值的經濟史和金融理論論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重大科研項目《現代財政金融理論的中國淵源》等多個項目。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獲寶鋼教育基金教師獎。參與的《本碩連讀金融實驗班》教改項目,2005年獲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質量工程第二類特色專業《金融學國際化人才培養》(2007)和教學團隊(2008)《金融學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岡隊》項目工作。2009年9月,參與的教學改革項目《財政金融專業國際性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先后當選海淀區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兩屆均兼任海淀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委員。
再版前言清代財政與貨幣問題研究的新取向
導言
上篇 滿足經常軍需國用的政策目標
一 原額觀念與政策目標
(一)萬歷原額與軍需籌措
(二)國用已足與錢糧蠲免
(三)整頓財政目標不變
(四)地丁穩定與收入格局
二 賦稅征解中的三大關系
(一)存留和起運的比例關系
(二)賦稅承擔者之間負擔輕重的關系
(三)賦稅征收與貨幣幣值變動的關系
中篇(上) 定額化賦稅制度及其缺陷
一 清初賦稅征收原則的確立
(一)《賦役全書》的編纂與賦稅應征額的形成
(二)賦役合一運動與賦稅征收項目的簡化
二 定額化賦稅制度的建立
(一)"永不加賦"及其內涵
(二)攤丁入地與賦稅的定額化
三 不財政與定額化賦稅制度
(一)不財政及其表現
(二)不財政與定額化賦稅征收
(三)不財政的危害與養廉銀制度
(四)加派浮收與地丁正項的虧空拖欠
中篇(下) 賦稅日常調整與賦額變動趨勢
一 賦稅調整的類型及原則
(一)賦額調整的類型及原則
(二)賦則的調整及其原則
(三)賦稅調整稅種舉例
二 賦稅調整對賦額變動影響的個案分析——清前期直隸正定府田賦結構及賦額變遷
(一)資料的選擇及研究方法
(二)各州縣田賦結構和賦額變遷
(三)幾點結論
三 全國賦額變遷趨勢與賦稅調整
(一)幾個特殊省份的賦額變遷
(二)全國地丁銀總額的變動趨勢
下篇 賦稅政策的傳導途徑及其制約因素
一 賦稅征收工具及其變遷
(一)實征紅簿與征稅依據
(二)易知由單的行用與停止刊刻
(三)串票(截票)與版串的行用與弊端
(四)滾單催征與順莊編里
……
結語
引用書目與參考文獻
后記
明清紀元簡表
編后說明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本書,很值一讀和研究,強烈推薦。
好。
在看
ok
這本是正品
好評
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
一個系列的,我遲早要買齊
閱讀讓我很快樂,我很享受閱讀給我帶來的愜意時光。雖然閱讀不能改變我的人生長度,但卻可以改變我的人生寬度!這本書裝幀精美、內容一流,是物超所值的一本書。謝謝當當提供這么好的讀物,你們辛苦了!
到貨很快,書的內容非常好!
該書對了解和研究清代初期的稅賦政策以及當時的社會生產狀況有很大的幫助!
故宮博物館這套書,把以前很多斷版的名家著述再出一遍,方便了后學者
這套書只聞名,沒有詳細研讀,基本上是南開,人大的學者們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