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主要是指長江下游南面的蘇南、浙北一帶地區。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先民在此聚居,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了許多村落和鄉鎮。這些鄉鎮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了精巧獨特的建筑布局,鎮上粉墻黛瓦,小橋流水,老街深巷,洋溢著濃郁的江南鄉土氣息,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景觀。因地理人文環境的差異,各鎮又各有自己的特色。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大多數歷史古鎮經歷了現代建設的改造,基本失掉了原來的風貌。值得慶幸的是,浙江省的烏鎮、南潯、西塘和江蘇省的周莊、同里、甪直等古鎮得到了及時的保護。近年來,這些古鎮又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了合理的整治,較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歷史風貌,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南潯,屬浙江省湖州市,地處太湖南岸,與蘇南吳江緊鄰。南潯自古就是"江浙雄鎮",南宋時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清時更是趨于興盛,近代以來成為中國重要的蠶絲產銷地,涌現了中國近代史上較大的絲商群體,對江南乃至全國的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條市河穿鎮而過,古老的拱橋,整齊的駁岸,綠柳迎風,街河映波,夾河的小街,依水的民居……最有風情的是鎮東的百間樓,這是明代董份的家眷住處,沿河百十間民居臨水而筑,順河彎曲,一道道聳起的山墻,一重重圓拱的過街券門,一排排沿河的排柱廊檐,一座座河埠石階,灰屋頂、白粉墻、木門扇,倒映在水波之中,是一幅精致的水上人家畫卷。
南潯不單外美,而且內秀,歷來崇文重教。這里出了不少名人雅士,曾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之諺。這里還多藏書家,辟室藏書各有專名,其中聚書最多者為"嘉業堂",一直保存至今,其中藏有許多珍貴書籍和木刻書版。南潯的不少名宅大院建筑氣勢宏偉、中西
合璧、裝飾精良,世所罕見。
南潯還是個園林之鎮,清代最盛時有園林26 座之多,冠蓋全國,現尚存有小蓮莊、穎園等,基本保持原貌。
阮儀三,蘇州人,1934年生,1961年畢業于同濟大學建筑系。現任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規劃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法國文化部"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獲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保護規劃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0)遺產保護委員會頒發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2006年憑蘇州平江歷史街區保護再度獲得UNESEO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2008年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大運河沿線歷史城鎮保護與研究"項目獲得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委員會杰出成就獎。他被譽為"都市文脈的守護者"、 "歷史文化名城的衛士"、"古城的守望者"。主要著作有《護城紀實》、《護城蹤錄》、《江南古鎮》、《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 《江南古典私家園林等。
走近南潯
南潯溯古
南潯的湖絲、輯里絲
南潯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
宏屋巨宅懿德堂
張靜江和尊德堂
嘉業堂藏書樓
水鄉豐姿百間樓
南潯老街盛世重光
園林佳作小蓮莊
小巧玲瓏說穎園
南潯訪石
蓮池聽雨
占鎮走向未來
南潯古鎮保護中的是是非非
很好
很好的一本書
還好
去西塘旅游,想進一步了解一個江南的古鎮,就買了這套書。介紹的感覺和自己想知道的地方還是有點差距的
很好的,不錯。滿意!
買本生地的書籍給學生作為生地會考的資料拓寬知識面很不錯
阮先生的努力沒有白費,古鎮的保護得到了重視,使我們的記憶中永遠留有故鄉的身影。
南潯區隸屬于浙江省湖州市,屬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新興城市,地處杭嘉湖平原北部,位于長三角滬蘇杭中心,南連省會杭州,北瀕太湖,東接蘇州、上海,西上直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