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勁光傳》由中共中央軍委批準立項,海軍有關單位成立編寫組撰寫。編寫組數十次赴蕭勁光的故鄉長沙,他工作過的延安、東北,以及他長期工作的海軍機關和部隊,采訪調查了許多與蕭勁光一起工作、戰斗過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檔案館、軍委檔案館、海軍檔案館、湖南省檔案館、陜西省檔案館查閱了大量歷史文獻資料,歷經十一年,終于寫成此書。這部《蕭勁光傳》展示了蕭勁光這位幾乎經歷了20世紀中國全部戰爭烽火、政治風雨的杰出人物的一生,再現了他為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和社會主義中國繁榮富強而奮斗的光輝業績,以及他不懈奮斗、實事求是、忠于黨和人民、勇于堅持真理的高尚風格。書稿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軍事科學院審定。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是一項反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鞏固、發展、繁榮做出杰出貢獻的歷史人物光輝業績的宏偉工程。
這些傳記的意義遠遠超越記述個人生平的范圍,它們是新中國開國史、建國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奠基史、創業史的濃縮,是中華民族一份永遠值得倍加珍視的寶貴精神財富。
《蕭勁光傳》是"當代中國人物傳記"系列中的一冊,講述了蕭勁光的生平事跡。
及時章 漫漫求學路
一、貧苦人家的"書憨子"
二、在長沙長郡中學
三、應著時代的呼喚,到俄國去
四、學不到本事不回國
第二章 在大革命洪流中
一、在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
二、投筆從戎,22歲的國民革命軍中將
三、初歷戰陣,率部參加北伐
四、黃華山留下北伐戰爭的"見證"
五、緊要關頭要堅決聽從黨指揮
第三章 再次赴蘇學軍事
一、背負著黨的希望,漢口新婚別
二、在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
第四章 初到中央革命根據地.
一、進入閩西蘇區
二、接受革命根據地戰斗洗禮
三、受命創建紅軍學校
第五章 化"剿共"主力為紅色勁旅
一、再點將
二、按古田會議精神辦事
三、平息反水風波
四、紅五軍團"紅"了
第六章 鐵窗內外命系一"線"
一、參加第四次反"圍剿"
二、"羅明路線在軍隊的總代表"
三、兩種觀點兩條線
四、不倫不類的審判
第七章 戴"罪"建功長征路
一、特殊身份的領導
二、婁山關阻擊戰
三、紅軍不是石達開
四、在紅三軍團參謀長任上
第八章 初到陜北
一、主動出擊,參加"奠基禮"
二、兼任紅二十九軍軍長
三、出席洛川會議
第九章 留守延安(上)
一、任務重于生命
二、剿除匪患,靖亂安民
三、以弱勝強守河防
四、反磨擦,"有理、有利、有節"
第十章 留守延安(下)
一、陜北變江南
二、 "雙擁"成為黨和軍隊的優良傳統
三、一筆不可價估的精神財富
四、在黨的七大前后
第十一章 為了建立"猶如漢高祖之漢中"
一、"萬萬火急",轉赴東北
二、上奏"出師表"
三、冰天雪地中的七道江決策
第十二章 一招妙棋,四保臨江
一、保臨江首戰告捷
二、北拉南打,扭轉危局
三、四保臨江大獲全勝
第十三章 建立強大的南滿根據地
一、擴大戰果,發起夏季攻勢
二、唯有軌鞋最是寶
三、通化集訓,迎接大決戰
第十四章 兵不血刃克長春
一、揮師長春城下
二、鐵壁合圍,筑起堅固的"城外城"
三、不放一粒糧食、一根草進城
四、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十五章 在平津戰役中
一、夜行曉宿,緊急揮師入關
二、隔斷平津,待命進攻北平
三、未曾履任的天津衛戍區司令
第十六章 戰華中大敗"小諸葛"
一、逐鹿中原,挑戰白崇禧
二、決戰衡寶
第十七章 受命組建海軍
一、中南海,主席當面授命
二、一個全新的課題
三、海軍機關成立"大典",如是舉行
四、定航向,八月決策會議
第十八章 打好海軍建設的"樁子"
一、打好"組織樁子"
二、打好"政治思想樁子"
三、打好"技術樁子"
第十九章 致力解決海軍裝備問題
一、人民海軍最初的"家底"
二、兩次率團赴蘇考察、談判
三、落實中蘇"六四"協定
四、邁出自行建造艦艇及時步
五、接收蘇軍在旅順基地的裝備
第二十章 建立海軍各兵種
一、率先組建魚雷快艇部隊
二、"兩桿炮"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三、"海空雄鷹"艱難起飛
四、圓了中華民族百年潛艇夢
五、海防大門立起"四大金剛"
第二十一章 在戰斗中壯大海軍力量
一、初戰告捷,奪回制海權
二、從"力量后縮"到"力量前伸"
三、協同陸、空軍解放一江山島
第二十二章 開展正規化軍事訓練
一、海軍軍事訓練要規范化、制度化
二、以軍事訓練為中心
三、軍事訓練的較高形式
四、人民海軍首次海上大閱兵
第二十三章 謀求海軍發展新技術
一、召開海軍及時次黨代表大會
二、隨軍事友好代表團訪蘇
三、海軍裝備建設進入新階段
四、讓戰艦從淺藍走向深藍
五、核潛艇在逆風中破浪下水
第二十四章 堅決打擊侵略者
一、對未來海上作戰的思考
二、受命出擊,封鎖金門
三、新中國海空不容侵犯
四、西沙島上雄風永駐
第二十五章 被擠至"第三線"
一、直面現實的挑戰
二、軍委檢查團的結論
三、李作鵬來海軍"擋及時線"
第二十六章 在逆風中搏擊
一、該堅持的,什么時候都要堅持
二、打擊接踵而來
三、粉碎操縱的奪權陰謀
四、有職無權的海軍司令員
第二十七章 所謂"上賊船"事件始末
一、因不投票而"結怨"
二、為率先解放60名領導干部"交火"
三、一次黨委擴大會開了八個月
四、忍辱負重,戰斗不息
五、一生真偽天下知
第二十八章 "軍神"生活中的藝術情慷
一、別具特色的教子風范
二、寄情屬意水墨丹青
三、盛世書懷唱大風
四、大寫"人"字下的細事末節
第二十九章 的期望和囑托
一、抱病寫成"萬言書"
二、留給黨,也留給后輩子孫
三、離職七年后第二次再交班
四、的軍禮
蕭勁光生平大事年表
后記
有人上中學,對鄉下一般家庭來說都是大事,更何況孤兒寡母的貧寒之家!蕭勁光考入長郡中學,全家都高興,當然也不免為交學費的事犯愁。在籌措無計的情況下,傅氏把曾進過一次當鋪的那枚陪嫁的金戒指再次送進當鋪,當得一些錢,才使蕭勁光順利地上了學。
自此之后,成了一個規矩:每學年一開始便把戒指送進當鋪,當年全家省吃儉用,攢夠錢贖出來,第二年開學交學費時,再把它送進當鋪。上中學的幾年里,這枚戒指就這樣反復當進、反復贖出,直到后來為赴蘇留學送進當鋪。之后再沒有能力贖出,或許是在生活無計的情況下賣掉了,總之,以后這枚戒指沒有了下落。
長郡中學教員隊伍名氣重,教學也相當規范、嚴格。學校除了開設國語、算術、英文等主課外,還設了地理、歷史、音樂、體育、修身等多門課程。蕭勁光天資聰穎,求知心切,對每門功課都感興趣,學得如饑似渴。除了主課外,蕭勁光還特別愛好體育。長郡中學作為新學的典范,提倡開展體育運動,尤其是足球方面,在長沙很著名。從1912年始,他們的足球隊連續多年在長沙市各校中稱雄。學校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的球隊。踢得好的便被同學們封為"球王"。早在蕭勁光入學前,學校就有"八大球王"的說法。蕭勁光比同齡人個子大,身體結實,愛活動又肯動腦,人校不長時間就踢出了名氣。漸漸地,蕭勁光及與他常在一起踢球的幾個同學被師生們稱為"八小球王"。
長郡中學特別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注意開導學生為挽救民族危亡、富國強兵而讀書,教育學生關心社會、走向社會,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蕭勁光在這里學習,開闊了眼界,豐富了閱歷,結交了任弼時(時名任培國)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并逐步樹立了救國救民的遠大理想。
1918年初,皖系軍閥張敬堯以湖南督軍的身份率北洋軍進入長沙。大批部隊駐無定所,竟不顧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進占了長郡中學,把校舍當成了兵營。學校無奈,只得停課放假。蕭勁光回家后,聽說美國人在長沙辦了個"湖濱大學",不用交學費,只收點伙食費就可以人校學習。他喜出望外,于是約了幾個同學匆匆忙忙趕去考試,結果順利考取了。
在這里學了一段時間,蕭勁光大失所望。這個所謂的"大學"實際是美帝國主義進行思想控制、文化侵略的教會學校。主要課程是《圣經》,教員是牧師,學生們每天都要拿出大量時間背誦《圣經》的章節。蕭勁光毫無興趣,也不大用功。牧師發現了他的情緒,24小時故意叫他當眾背誦《圣經》。蕭勁光背不出,牧師大為光火,厲聲訓斥道:"你必須講清,你為什么背不下來、為什么不讀書?"并當即宣布他在全班同學面前罰站。蕭勁光深感受辱,抓起桌上的經經》狠狠地摔在地上,大聲喊道:"我就是不讀這勞什子!"牧師沒有想到蕭勁光敢如此頂撞,氣得面目失色,喝令:"滾出去!"蕭勁光毫不示弱,拿起書包,昂著頭大踏步地走出教室。
北洋軍占據校舍后,民怨沸騰。迫于社會各界的壓力,張敬堯有所收斂,遂將部隊撤出校舍。長郡中學恢復上課,蕭勁光遂又回到母校繼續讀書。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列主義震動了世界,也傳人中國。與此同時,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各種各樣的新思潮,也在人才薈萃的湖南教育界迅速傳播開來。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長郡中學也提倡學術自由,主張開展各種主義、思潮的研究、討論。求知若渴、喜歡獨立思考的蕭勁光,是這些討論和學術活動的積極分子。他雖然發言不多,但每次發言都引人注目,在同學中造成影響。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震撼中外的反帝愛國運動。長沙各界聞風而動,群起響應。蕭勁光和任弼時等一批進步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運動中,參加湖南學生聯合會組織的罷課、游行,抵制日貨等一系列活動。直到半個世紀以后,他仍然清楚地記得當年"外爭國權,內懲國賊"、"請斬曹陸,以謝天下"等許多口號和幾個重大活動的細節,能夠熟練背誦長郡中學"救國十人團"動人心魄的《宣言》文稿。
在晚年回憶錄中,他這樣寫道:
那時我是一個學生,還不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聽了"救國十人團"宣讀這個宣言,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我們不能容忍帝國主義這樣欺負我們!我想講,但講不出更多的道理;我想喊,但不知喊什么好,只恨恨地大叫一聲"豈有此理",一拳打在墻上,血順著緊握的拳頭流下來。同學們都驚訝地看著我……這是我平生及時次參加社會性的政治活動,那時思想很樸素,就是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在長郡中學,蕭勁光結交了一批進步同學,好的朋友是任弼時。任弼時比他小一歲,父親是一個窮教書先生,母親在家中經營年收幾擔谷米的薄田,日子也很拮據艱難。父親教書,任弼時又是獨子,盡管家中衣食不保,父母還是咬牙供他上學。每次開學交學費,他也須和蕭家一樣東借西湊。共同的生活境遇使蕭勁光與任弼時思想接近,感情融洽。入學不久,兩人便無話不說,形影不離,親如兄弟。任弼時天資聰穎,加之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學習成績突出,處事也很有頭腦。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他們在學習思考、理想追求中,增進了理解,加深了友誼,一起走上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的道路。
1920年夏天,長沙市成立了一個青年社會團體"俄羅斯研究會"。這一青年團體吸引了蕭勁光,并影響了他的一生。
這年暑假,蕭勁光和任弼時相約沒有返鄉。一來為節約路費,二來他們也在思謀下一步的路怎么走。馬上就要中學畢業了,以后怎么辦?依靠家庭供給繼續升學,顯然不可能;就業謀生,找什么門路呢?假期里,他們四處奔走、活動。為了維持生計,他們甚至買了圖畫紙和炭筆,試著為人畫像,也得過一點收入。但三年的中學生活,蕭勁光逐步樹立起一個思想:"絕不在內憂外患的國度里做任人宰割的牛馬,不做一個僅僅為了謀生而活著的人,要服務社會,走自己的路。"他不甘心就這樣走下去。就在這期間,蕭勁光獲悉了"俄羅斯研究會"成立的消息。P4-5
了解一帶戰將的生平,追思戰火紛飛的年代
新中國海軍之父,傳奇將領,書寫得還可以。
不錯的書,這些內容確實值得了解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物有所值。
很滿意
不錯值得一讀
能買到這書真不容易
當當買的書,雖然也有少量的錯別字,但整體質量相對較高,是地攤貨不能比的。
包裝比較好,內容也不錯,是我喜歡的好書,值得推薦!
很好!
沒看
不錯的結局
好評
很喜歡,買了很多書了
很好不錯。
好
偉人方面的圖書 我們要多看看
值得一看,物美價廉,開卷有益。
很喜歡的這套叢書
對書中寫長春圍困戰那一段很失望,從書中文字看,長春圍困戰沒有餓死一個老百姓。
這是這一系列新出的一本,也是十大將軍的第四本,希望能把十大將軍以及朱林兩本出齊.
內容不錯,但是當當給我發了本很破舊的書,右邊書口和下邊書口都有污物和水漬,想更換,還得自己郵寄到北京;想退貨只支持整單全部退,最后還是選擇了忍氣吞聲---希望能改進工作吧。
如今這類記實體人物傳記越來越少,應該多出版一些,以史為鑒,幫助青年人尋找自己的目標,把握自己的航向,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這套人物傳記基本上收集全了,真的很不錯。值得購買和收藏。
我從雜志之家上購書已經成為習慣,特別是收藏軍事將領的書。此書不錯。
海軍司令的傳奇人生,大將的豐功偉績,值得后人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