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黑土墩的江南農村,在改制過程中集體資產嚴重流失。今天我們看到的一些頗有名氣的私企,就是當年的那些鄉鎮企業,也許他們并不愿意回首往事,尤其是回想他們在完成自己原始積累之前走過的那個黑洞。這個故事藝術地再現了基層政權腐敗的深層原因,無情地揭露了權、錢、色在改制過程中的相互勾結、相互利用;鞭撻了那些利用職權,投機鉆營,巧取豪奪,化公為私的村霸、村痞。事情出在村里,黑幕的背景卻與鎮、市、省里的貪腐員密切相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網,成了貪官腐敗的"病社"。問題的病結并不難找到,但怎么解決呢?
本書似在進行一種新的文體經驗,不屬于通常的"紀實小說",切勿對號入座。作者以敏銳的觀察、犀利的解剖,理性的思考和愛憎分明、正氣凜然的俊朗筆觸,給讀者帶來閱讀的震撼和快感。
陸幸生,江蘇海門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作協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著有:長篇小說《銀惑》、《銀豹花園》、《銀狐之劫》、《掃黃打非風云錄》。文集《書海波瀾》,紀實文學集《畫冊謎案》、隨筆集《拒絕誘惑》、詩集《劍膽琴心》。
第1章 選戰風波
第2章 祠堂夜哭
第3章 創業艱難
第4章 蓮溪風情
第5章 新官上任
第6章 進退兩難
第7章 食舫密議
第8章 同學之間
第9章 百家爭鳴
第10章 往事如煙
第11章 劍拔弩張
第12章 死在路上
尾聲 去留彷徨
村官之路,值得借鑒
書剛到,還沒看,看完再評。
深入生活,切入實際,引人入勝。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的小說,白話文,挺有意思的
商品與描述相符
本書意圖打開大部分人們所不了解的村級組織和村干部的廣大空間,反映的事情有很真實的一面,當然也不缺乏小說作為文藝作品的特點。用很大篇幅和筆墨描述了單個人物的事情,卻沒有在封面介紹的侵吞村集體經濟的方面投下重筆,似乎還有點“點到為止”的味道。作者似乎對農村的事情僅只面上,真正農村改革以來的變化影響是更深層次的,若真能將農村變革中的這一現象有一定程度的介紹的話,此書的深度和價值可能更為人所嘆!
書是很好的,內容也很喜歡,但此本書中間裝本時稍顯整齊。
一個膨脹的時代,你死我活不能是常態,妥協也不表示對罪惡的認可,而是生活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