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圖鑒》一書精心篩選出2目7亞目154種恐龍,書中所選的恐龍均是目前已被命名的恐龍,每種恐龍的標題統一使用中文學名,并配有經過翻譯的拉丁文意,方便讀者認識、查找。同時,本書還詳細介紹了每種恐龍的生存時代、身體部位特征、恐龍命名者、化石分布、恐龍體長、體重、食性等方面的內容。此外,《恐龍圖鑒》為每種恐龍配有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以圖片的形式展示恐龍各部位特征,方便讀者辨認。同時還配有相應的化石圖片,為讀者了解并走近恐龍提供參考。
《恐龍圖鑒》精心篩選出154種恐龍,并詳細介紹了每種恐龍的生存時代、身體特征、食性等,并配有恐龍復原圖,是現代人認識恐龍的指南,是一本嚴謹的科普讀物。
《含章 圖鑒系列》內容豐富,涵蓋了野菜、野花、恐龍、貓、名犬、鳥、蝴蝶、哺乳動物、觀賞魚、常見水果、常見蔬菜、藥用植物、中草藥、礦物與巖石等自然生物圖鑒。全套共14冊,每冊均有豐富的文字圖解以及高清鑒賞圖片,圖文結合,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鑒別,同時也是值得珍藏的圖鑒百科讀物。
1.裝幀精美:32開,銅版紙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選。
2.清晰明了: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介紹了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圖解,讓您一目了然。
3.值得珍藏:專業、實用、科學,是值得珍藏的圖鑒百科!
4.受眾廣泛:不僅是適合孩子、成人的家庭拓展閱讀書籍,更是自然科普愛好者的專業工具書!
趙文斌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藥學專業畢業,現在高校任職,從事牧業工程學院中獸醫和藥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曾參與完成多項市廳級和院級科研項目,合作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此外,趙文斌還是一位博學恐龍愛好者,經過多年研究,廣搜資源,編寫了本書。
10恐龍起源的傳說
12恐龍的分類
14恐龍的進化
16恐龍生活的年代
19恐龍存在的證據
21恐龍滅絕的猜想
及時章蜥臀目恐龍
26始盜龍
27赫雷拉龍
28哥斯拉龍
28并合踝龍
29南十字龍
29挺足龍
30腔骨龍
31中華盜龍
31宣漢龍
32冰脊龍
34斑比盜龍
34鐮刀龍
35皮亞尼茲基龍
35氣龍
36單脊龍
38永川龍
40美頜龍
42虛骨龍
42野蠻盜龍
43嗜鳥龍
43尼日爾龍
44異特龍
46巨齒龍
48角鼻龍
50北票龍
51重爪龍
51義縣龍
52高棘龍
54帝龍
55奧古斯丁龍
56秘龍
56死神龍
57尾羽龍
58瑪君龍
60分支龍
62葬火龍
63單爪龍
64棘龍
66傷龍
66鳥面龍
67似雞龍
68河源龍
68寐龍
69傷齒龍
69阿瓦拉慈龍
70巨獸龍
72暴龍
74天青石龍
74激龍
75二連龍
75皺褶龍
76伶盜龍
78恐爪龍
80似鱷龍
82阿拉善龍
82馳龍
83艾伯塔龍
84食肉牛龍
86始祖鳥
88槽齒龍
88巨腳龍
89火山齒龍
89蜀龍
90板龍
92峨眉龍
93鯨龍
93巴洛龍
94天山龍
94地震龍
95約巴龍
95非凡龍
96梁龍
98馬門溪龍
100迷惑龍
102圓頂龍
104波塞東龍
105短頸潘龍
106腕龍
108盤足龍
108亞馬孫龍
109阿馬加龍
110葡萄園龍
112鄂托克龍
112伊希斯龍
113潮汐龍
113澳洲南方龍
114薩爾塔龍
115阿根廷龍
第二章鳥臀目恐龍
118萊索托龍
118畸齒龍
119敏迷龍
119棱齒龍
120異齒龍
120橡樹龍
121冠龍
122彎龍
124腱龍
125厚頰龍
125卡戎龍
126禽龍
128加斯帕里尼龍
128青島龍
129沼澤龍
129大鴨龍
130賴氏龍
132奇異龍
132帕克氏龍
133冠長鼻龍
133慈母龍
134沉龍
134福井龍
135鴨嘴龍
136副櫛龍
138原角龍
140鸚鵡嘴龍
140狹盤龍
141弱角龍
141厚鼻龍
142三觭龍
144河神龍
146愛氏角龍
147無鼻角龍
148戟龍
150安德薩角龍
152五角龍
154纖角龍
154開角龍
155刺角龍
156祖尼角龍
158蜥結龍
160裝甲龍
160雪松甲龍
161飾頭龍
161重頭龍
162棘甲龍
162美甲龍
163加斯頓龍
163厚甲龍
164新頭龍
166甲龍
168劍龍
170嘉陵龍
170棱背龍
171華陽龍
171烏爾禾龍
172釘狀龍
174腫頭龍
176傾頭龍
176麗頭龍
177劍角龍
178脹頭龍
178平頭龍
179膨頭龍
179皖南龍
180附錄其他恐龍
190索引
恐龍起源的傳說
恐龍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25億年的三疊紀晚期,滅亡于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發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在這期間,恐龍支配、統治地球的生態系統時間長達約1.65億年。恐龍生活的年代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我們無法直接了解恐龍這一神秘的物種?,F代人對恐龍的研究主要是通過恐龍化石??铸埢譃楣趋阑蜕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時期形成的沉積巖中。
在很早之前,歐洲人已經知道了在地下埋藏著很多形狀奇異的大型動物骨骼化石,但是也僅僅限于知道它們的存在,而并不了解這些巨大遺骸的具體歸屬。
相傳在我國晉朝時期,在四川武涉縣已經發現有恐龍化石,然而,受當時科技知識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人們把化石誤認為是“龍骨”。
恐龍化石
目前,人們對恐龍的研究和認知都是來源于它們的骨骼和牙齒,恐龍和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及鳥類一樣,都屬于四足脊椎動物。
禽龍是科學史上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恐龍。說起它的來源,有這樣一個典故。1822年,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位名字叫作曼特爾的醫生,他特別熱愛大自然,并在工作之余熱衷于收集各種化石。時間長了,在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的妻子也成了一位熱愛收集化石的人。有24小時,曼特爾夫人外出給曼特爾醫生送衣物,在正在修建的公路旁斷開的巖層中偶然發現了一些奇形怪狀的大型動物牙齒化石,曼特爾夫人把這些化石帶回了家中。曼特爾醫生堅持不懈地考證和研究,后來接觸到一位研究鬣蜥動物的博物學家,經過對比研究,認為這些化石是一種與鬣蜥同類型、已滅絕的遠古時代的爬行動物,并命名這些化石為“Lguanodon”,翻譯成中文名字就是“禽龍”。之后,越來越多種類的恐龍化石被發現,通過科技復原,人們對恐龍的形態和生活習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恐龍進化的及時步發生在二疊紀。剛開始,一種新的爬行動物出現,它們被稱為“初龍”。不久,一部分初龍學會了用雙腳直立行走。
恐龍的頭骨
頭骨是辨認恐龍品種的一個重要標識,不同世紀、不同品種的恐龍頭骨各異,保存較完整的頭骨化石,對于恐龍的形態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恐龍的進化
恐龍是怎樣進化而來的?這是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和搜索答案的一個問題。一種觀點認為,恐龍及現代爬行動物的共同祖先,是像蜥蜴一樣的小型動物,名叫“楊氏鱷”,約30厘米長,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靠捕食蟲子為生,它們的后代進化為兩類:一類是繼續吃蟲子的真正的蜥蜴;另一類是半水生的早期類型的初龍??铸垺Ⅶ{魚和翼龍類都是在三疊紀時期從初龍進化而來。
初龍
早期類型的初龍與恐龍有較為的親緣關系,其最早出現于二疊紀晚期,背部有骨質鱗甲。到了三疊紀時期才出現了真正的鱷魚,并且進一步進化成為生活在陸地上的各種初龍,典型的代表就是植龍,只需瞧上植龍一眼,就會發現它的外貌與鱷魚像極了。植龍和鱷魚一樣是肉食性動物,不過植龍的后代也有進化成素食性的,但無論是肉食性的還是素食性的都拖著一條粗大而有力的尾巴,它能在水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了提高劃水速度,它們的前肢移到了后腿上,因此前肢短小,后腿粗大有力,在水中穿梭自如,但是后來因為天氣越來越干旱,水中的恐龍迫不得已來到岸上,在岸上因為前肢短、后腿長的緣故,走起路來并不方便,有些初龍便改為用后腿走路,即直立行走。為了保障前后平衡,長而粗大的尾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恐龍進化的關鍵一步。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恐龍的祖先是一種小型的初龍,名叫“派克鱷”,體長60~100厘米,由更早的半水生動物進化而來,拖著一條笨重的尾巴,長著一雙比前腿稍微長一些的后腿,看起來似一只用兩條腿走路的恐龍,但實際上它還是用四肢行走的,偶爾才用兩條后腿奔跑。派克鱷與大型似哺乳動物犬鴿獸生活在同一世紀,當遇到危險時,派克鱷會很快跑開,由于它自身也是一種肉食恐龍,那雙后腿能幫助它在追捕獵物時移動得更快,久而久之,派克鱷進化成了恐龍。
蜥臀目
蜥臀目首次出現于陸地時,是一群小型、原始的物種,它們首次出現于卡尼階中或晚期(三疊紀晚期及時個時期)。它們被發現于巴西、馬達加斯加以及摩洛哥。蜥臀目包括獸腳類、原蜥腳類和蜥腳類等幾大類恐龍,其中的成員,個體差別很大,生活習性各不相同。有的只有雞一般大小,有的長達三四十米、高十多米、重幾十噸到近百噸。食性上,有兇猛的肉食者,也有溫和的植食者,還有肉和植物兼食的雜食者,它們大都生活在陸地上。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后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類相似。
蜥臀目恐龍中最早出現的是獸腳亞目恐龍,包括角鼻龍下目、肉食龍下目、恐爪龍下目、似鳥龍下目、竊蛋龍下目等,生活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它們一般為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嘴里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暴龍類是著名代表。
蜥腳亞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其中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到侏羅紀早期,是一類雜食或素食性的中等大小恐龍;蜥腳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白堊紀,大多數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呈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于中國四川、甘肅的侏羅紀晚期的馬門溪龍,其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于體長的一半。
鳥臀目
鳥臀目恐龍比蜥臀目恐龍出現得晚,它們之間的關系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所有的鳥臀目恐龍都是草食動物,首先出現的鳥臀目恐龍是覆盾甲龍類。鳥臀目恐龍除一些早期類群外,都是四足行走。由于鳥臀目恐龍性情溫和,不具進攻性,因而往往成為肉食性恐龍的裹腹之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鳥臀目恐龍逐漸發育出了多種多樣的防御結構,如各種爪子、角、甲胄等防身武器。鳥臀目恐龍種類繁多,形態多樣,其中不少是恐龍家族中最古怪的成員。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后都大大擴張,恥骨則有一個大的前突起,伸在腸骨的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四個突出部分由腸骨的前部、后部,恥骨前支(也稱前突或前恥骨)和緊擠在一起的坐骨和恥骨體及恥骨后支構成。
不錯,孩子很喜歡!
經典啊,好多恐龍
很漂亮的圖片,書紙質不錯。買給孩子的。
送給小朋友的,先給個好評吧
包裝完好,物流快,服務好
幫別人買的,有優惠就選購
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很好,孩子非常喜歡。
154種恐龍特征與習性。是一本非常好的恐龍圖鑒,對于愛好恐龍的寶貝來說,真的是太棒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