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科本想靠著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讀來的學位從農業局的一個司機走進政府大院,做一個堂堂正正吃皇糧的。可他沒想到,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就是他失業之時。原來,自己的靠山陳局長出了事,他被當成一伙兒的,自然是沒好果子吃。但楊登科就像個金剛鉆,他知道自己該往領導的哪根腸子里鉆。靠著這種[精神]和[韌勁],他終于實現了夢想:轉為正式干部,成為局長心腹,做了辦公室主任。正當其春風得意、躊躇滿志之際,卻成了替罪羊鋃鐺入獄。出獄后,楊登科發現妻子已投入了自己頂頭上司董志良的懷抱……
道家說,人是無毛的燥蟲。
民間有些話語也是很地道,比如說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親信和知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知之頗深,遇事不用明言,一個眼神一個小手勢,甚至不用眼神和手勢,也能心知肚明,心領神會,民間常說這個人是另一個人肚子里的一根蟲。
這些說法實在是太值得玩味了。
我在這本小說里所敘述的局長的心腹,其實就是領導肚子里的一根蟲。
作者自嘲:生長在沅江,沈從文與吾同流;行走于資水,魏(源)默深是吾同張。欲拉從文從大旗,自慚文辭粗陋;想被魏源虎皮,自愧學養淺薄。也曾自不量力,上竄下路,東鉆西營。愛權不愛命,嘆無官運;要錢不要臉,哀無財運;好色不好學,恨無桃花運。生性愚鈍,不通世情,只知直中取,不善曲里求。讀書為隱,寫書為仕,人屆四十六,字碼三百萬。著《蕭聲》進《大院》,看夠《臉色》當《紅人》;謀求《官運》找《位置》,做上《心腹》長《待遇》。可謂半世功名不過股級科級處級,一生著作無非短篇中篇長篇。
肖仁福繼《官運》、《位置》之后又一部零距離機關寫實力作,道盡機關世俗人物、世態人心、世態炎涼。 本書敘述了蟲怎樣鉆進局長肚子,終于成龍的過程。當然只是成了一條小龍,本來是有成大龍的可能的,但后還是成不了。成小龍在人,成大龍在天,那是沒辦法的。就是由蟲變小龍的過程,這根蟲也不知蛻了幾層皮,也是異乎尋常的艱難。
肖仁福,湖南邵陽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做過中學語文教師,之后供職于市縣政府的多個部門,現在文聯工作。1988年開始小說創作,發表文學作品數百萬字,出版有長篇小說《意圖》《官運》《位置》《待遇》《心腹》,小說集《蕭聲曼》《局長紅人》《臉色》等。
及時章 從頭再來
第二章 茅塞頓開
第三章 再次碰壁
第四章 峰回路轉
第五章 突生變故
第六章 機關算盡
第七章 一波三折
第八章 終成正果
第九章 春風得意
第十章 舍身護主
第十一章 走馬上任
第十二章 事情敗露
第十三章 大獲全勝
從系主任老師手上接過那本紅殼畢業證書后,楊登科離開了待了兩年之久的教室。外面陽光燦爛,草木青青。楊登科不免有幾分得意,恍惚覺得自己再也不是那受人鄙視的小工人了,而成了一名堂而皇之的國家干部。
這么得意著,楊登科回宿舍拿了早已整理好的幾件生活用品,繞過寬闊的操場,沿著綠蔭如蓋的校園小道,向校門口從容走去。
這是貴都市電大。瞧瞧楊登科臉上的滄桑,就知道他是一名成人大學生,而不是滿臉稚氣的普通大學生。楊登科是兩年前邁進這所電大的大門的,通過虔心苦讀,克服種種成年人必須面臨的困難,終于學有所成,文憑在手了。
不過楊登科也知道現在得意還早了點兒。自己盡管拿到了大學文憑,實際上還是一名普通工人。不過有了這張文憑,就有了改變工人身份,成為國家干部的較大可能。這是楊登科在心里頭珍藏了大半輩子的夙愿,他離職跑到電大來泡了兩年,主要目的就在這里。
楊登科是貴都市農業局的一名司機,一直給領導開小車。他有一手過硬的駕駛技術,服務態度也挺不錯,局里干部職工有口皆碑。這是他在部隊那幾年訓練出來的,他在部隊就是首長的司機。首長肩負著保家衛國的大任,視醉臥沙場馬革裹尸為天職,卻不愿在小車上有個什么三長兩短,所以對自己的司機要求都非常嚴格。在部隊里能干上首長司機的差事,自然不是一般角色。更何況部隊是革命大熔爐,戰士們來自五湖四海,真可謂藏龍臥虎,能人多的是,不是誰想做首長司機就做得上的。
只是楊登科的理想卻不是一輩子做一名司機。倒不是司機這個職業低人一等,相反楊登科覺得做一名司機,尤其是單位的司機,實惠不說,也還算是有面子的,盡管面子不是很大。而且楊登科從小就受過這樣的教育,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一個出身低微的農村人,能有機會在堂堂市農業局為人民服務,這本身就是天大的福分了。要知道中國十三億人口,起碼有十一億人想為人民服務還為不上呢。
楊登科不想一輩子做一名司機,這還得從他的"芳名"說起。
楊登科這個名字是他爺爺取的。楊家過去是很有些家學底子的,祖上就出過好幾位秀才。到了爺爺輩,雖然家道中落,但爺爺自小還是飽讀詩書,精通文史,在那偏遠的鄉下也算是經綸滿腹了。爺爺因此深受儒家思想濡染,認為人生在世,重要的是經天緯地,是立德立言立功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一心想考取功名,無奈生不逢時,科舉廢除,斷了登科取仕之前途,便把理想寄托在了后代身上。開始是楊登科的父親,只因世事紛紜,公學送不了,私塾請不起先生,終未如愿。到了楊登科生下地,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民不聊生,餓殍遍地,家里人一個個得了水腫病,生存都得不到保障,哪里還顧得上經世治國?但爺爺還是不肯死心,給楊登科取了這個名字,希望他早日登科,成為國家棟梁,以遂夙愿。
大概因為有這么一段淵源,楊登科大半輩子了,總是位卑不敢忘登科。好在他也還算爭氣,高中畢業參了軍,在部隊給首長開了幾年車,復員沒有回農村,而是幸運地進機關吃上商品糧,成了正式的公家人。公家人就是國家的人,生老病死國家全包了的人,或者說吃的是米籮里的人。在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老鄉親們眼里,楊登科從糠籮里跳到了米籮里,算是很有出息了,同時也給家鄉人爭下了面子。
楊登科卻覺得自己面子還不夠。想想也是的,自己一名普通工人,連國家干部都不是,無論如何是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登科的。那么怎么才算登科呢?在楊登科心目中,至少要做上干部,弄個官做做才算登科。也不要大官,自己這么個起點,這一輩子做大官是沒什么指望了。就一個科級干部就夠了。登科登科,登上科級足矣。
人生難得的是樹立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這就好比出門遠行,總得先有目的地才有行動,爾后一步步向目的地靠近。如果沒有任何目的,那無異于行尸走肉,最終什么目標都沒法達到。楊登科正是因為有了這么一個明確的目標,行動起來才那么有計劃有步驟,才不至于盲人瞎馬地亂闖一氣。
楊登科的及時步是要把頭上工人的帽子給摘了,做上干部,然后再想辦法登科進步。
機關里是個等級分明的地方。局長就是局長,科長就是科長,干部就是干部,工人就是工人。誰掌什么權,誰簽什么字,誰閱什么文,誰開什么會,誰說什么話,誰坐什么車,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但大家心知肚明,操作起來是一點也不會含糊的。就是一些有關系的部門或是下屬單位和下面縣里偷偷到局里來送錢送物,誰有誰無,誰多誰少,誰輕誰重,也從沒有人搞錯過。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既然職別跟實惠掛鉤,身份跟身價等同,還會有誰不喜攀高枝,樂于進步的?正因為如此,機關里也就沒有工人不想做干部的,沒有干部不想做科長的,沒有科長不想做領導的。只是大家都競相往高處走,路上自然擁擠,并非任何人都能心想事成,如愿走到高處。
……
寫得非常不錯,入木三分.值得一讀!
不錯的書,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再讀。
速度快
浪費紙張的書
這個商品不錯~
包裝不錯哦(1)整體感覺不錯(2)性價比很高(1)印刷很正(1)
總體上還不錯。
喜歡肖仁福的作品
hao
還好吧,很多看一編就可以了、
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樣 但是總體來說還可以 也許會有人喜歡這樣風格的文章
機關單位工作的我 很喜歡這本書 寫得很現實 很貼近生活
肖仁福的作品還是不錯的。寫的好的我覺得還是《官運》。
肖仁福的作品,每次閱讀都會讓我學到一些新的東西!
書寫得好!人物刻畫細膩,把這一小人物心理剖析得很好,寫得機智幽默!
讀肖仁福的作品,給人突出的感覺,《位置》、《官運》還可以,《待遇》《意圖》《心腹》有一本不如一本,江郎才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