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十九年,徽商王直為了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加入了海盜集團,開始了建立自己海上帝國的征程。他僅用兩年時間就在日本自立為王。隨后,他幾乎控制了當時東亞所有的海盜勢力和海上貿易,威震一時,成為了明朝有史以來最成功,也最狠的商人。此后七年,王直與當世名將胡宗憲、俞大猷等人屢屢交手,展開了漫長的海上利益爭奪戰……
而他死后,對他的爭議從未停止,時人認為他是漢奸、罪人;今人又認為他是英雄、豪杰,更有人認為他是個最徹底的商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翻開本書,你將了解明朝乃至中國這個最狠的商人彪悍傳奇的一生,找到所有爭議的最終答案。
他的出現動搖了大明帝國的海禁政策
他死前的一句話讓明朝東南大亂十年
他就是一個在戰國時代的日本裂土稱王的中國人——王直
本是無名小卒的王直卻能成為富甲天下的商人,他經商的秘訣到底是什么……
已經衣食無憂的王直為何毅然加入海盜集團,甘冒巨險……
僅用兩年時間,王直竟能在日本裂土稱王,其中又有著怎么樣的玄機……
強大的大明帝國竟一時對付不了王直,讓他在海上稱霸東亞……
王直看似遠離大明政權核心,他卻一次次影響了明朝歷史的發展……
他死前預言明朝東南將大亂十年,竟然一語成讖……
大明180年的海禁政策因他發生動搖,終改變……
他死后至今450年,對他個人卻一直爭議不斷……
李靖巖,黑龍江五常人,吉林大學畢業。自由撰稿人,天涯社區仗劍天涯博學版主。對中國歷史有著濃厚興趣,長于歷史小說的寫作。已出版小說《紅顏宰輔》。
自 序
及時章 慘敗雙嶼島
嘉靖二十七年(1548),浙江水師在朱紈的率領下橫掃雙嶼島,海盜首領許棟被擒殺,群龍無首,島內大亂。當時身為許棟手下的大將王直與另一大將蕭顯的矛盾逐漸激化,失去立足之地的王直做出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決定。
第二章 弧星降世
生死關頭的王直終于找到了新的棲身之所,烈港,局面也暫時平穩下來。身心疲憊的王直不由得想起了在當年在老家歙縣的日子,以及與朱紈的一段往事。就在此時,蕭顯突然帶人逃離烈港,危險再一次向王直襲來。
第三章 葉宗滿的秘策
王直的軍師葉宗滿為避免蕭顯向官軍告密,想先設計除掉浙江水師的掌控者朱紈,以保周全。而朱紈卻由于過于剛直得罪了朝中權臣和當地豪強,受到圍攻,這正中葉宗滿下懷。朱紈自知無力再平定海患,便將重任托付給了那個人。
第四章 忠臣之死
遠在京城的嚴嵩與嚴世蕃密謀獨攬大權,嚴嵩講起了嘉靖初年的種種海事,期望以此為契機飛黃騰達。而在浙江,陷入重重彈劾的朱紈被誣下獄,在獄中他深感海事之艱難,將希望寄托在了那個人——胡宗憲身上,自己最終含恨而死。
第五章 崛起日本
由于蕭顯的逃離,藏身之地暴露,王直等人不得不離開烈港再度漂泊海上,尋找新的安身之地。而王直最終將目標鎖定處在戰國時代的日本。他和眾人一起在平戶暫住,而意外發生了。王直的船隊被蕭顯襲擊了。而此時的蕭顯背后有著更強大的靠山,海盜陳思盼。
第六章 強敵陳思盼
王直的結拜兄弟徐惟學得知船隊被襲,怒不可遏。于是他私自向平戶的大名松浦家借兵,意圖打垮蕭顯和陳思盼報仇。雙方在東南沿海鏖戰數日。徐惟學勝利在望之時,狡猾的陳思盼卻早已與官軍聯手。伏擊之下,徐惟學慘敗,死于蕭顯刀下。
第七章 智取橫港
結義兄弟的死讓王直悲痛萬分,為了報仇他與葉宗滿精心設計了一套進攻陳思盼巢穴橫港的方案。他派大將徐海混進橫港,在陳思盼壽辰那天殺他個措手不及。而且此次王直也聯合了官軍,準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場大戰即將開始。
第八章 名將俞大猷
官軍的到來,讓陳思盼大為惱火,他派蕭顯出兵迎戰。而自以為是的蕭顯卻遇到了當世的名將俞大猷。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潛伏橫港的徐海發動突襲,陳思盼身首異處。被俞大猷擊敗的蕭顯留下絕命之言后則被徐海所殺,橫港覆滅。但王直的麻煩遠未結束。
第九章 王直的抉擇
橫港之戰結束后,王直實力大增。但身處異國的他不免思鄉情切,于是攜全家偷偷潛回故鄉。在家人團聚之余,王直也看到沿海百姓的悲慘生活,一個重要的決定在他心中形成。遠在千里之外的日本,一個神秘人陳東的出現卻讓平戶的王直船隊陷入混亂之中。
第十章 徽王
因為陳東的稱王建議使船隊分為兩派,雙方勢同水火,局面幾乎不可收拾。就在此時,王直歸來,他用強硬手段平息了船隊的騷亂。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王直最終接受了陳東的建議,從松浦家手中奪取五島列島,自立為"徽王"。而徐海卻因反對黯然離去。
第十一章 宿命之敵
成為"徽王"的王直在海上的勢力如日中天,幾乎達到了他人生的頂點。也正是在這時,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撫,王直最強的敵人終于出現。胡宗憲派出心腹羅龍文找到隱居杭州的徐海,希望以陳東擾亂沿海為口實醞釀一場剿滅海盜的驚天布局。
第十二章 奸雄陳東
身患重病的王直已無法節制手握重兵的陳東,他帶領部下瘋狂劫掠沿海,引得民不聊生。徐海為了除掉陳東保護王直,便與胡宗憲聯手,借陳東手下被困之機假意回歸船隊,意欲引陳東領兵救援,將其一網打盡,但孰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第十三章 王江涇大敗
在日本的王直得到陳東燒殺搶掠的消息,震怒不已,親自領主力船隊前來。執掌浙江大權的張經卻想一次殲滅王直,于是各路精兵云集浙江,胡宗憲也與俞大猷等奔赴戰場。雙方大軍混戰王江涇,王直慘敗,危急中被徐海所救,而危險并沒有結束。
第十四章 決戰胡宗憲
護送王直逃走后,陳東戰死,徐海失手被擒。而取得王江涇大捷的張經被嚴嵩的黨羽趙文華參倒,趙文華意圖殺掉徐海及其黨羽。此時知道徐海幫助官軍的羅龍文突然投靠嚴嵩,形勢急轉直下,胡宗憲被迫處死徐海,東南沿海又陷入重重迷霧之中。
第十五章 英雄相會
王江涇大戰之后,胡宗憲由于趙文華的提拔得以掌控浙江。此時,他派出使者決意與王直議和,希望王直能歸順朝廷,為朝廷所用。在雙方斡旋下,二人終于在一個無名之島上會面,長談之后,二人握手言和,王直的海盜生涯似乎就要結束了。
第十六章 帝國最狠的商人
嘉靖三十六年(1557),王直將義子王璈留在岑港,自己率眾抵達杭州,準備接受"招安"。誰知回到京城的趙文華與嚴嵩父子密議,預備除掉王直。他們派王本固來浙江將胡宗憲全盤計劃破壞。此時嘉靖皇帝也下詔處死王直,胡宗憲無奈之下最終將王直誘捕處斬。
中國人對于星辰的信仰和膜拜是西方人所難以理解的。在古老的東方文明之中,夜空中的每顆星辰都有其主掌的神靈。他們從高天穹廬之上悲憫地俯視眾生,并且將吉兇禍福降臨于世間。人們虔誠的相信這一點,并且將之貫徹于日常之中并世代傳承之中。新居選址之前,人們會請專門負責處理此類事務的陰陽先生或風水師來,看看是否沖犯"太歲"。而農閑時節他們也會聚到村口寬敞的草場上,叼著煙袋聽說書的盲人講宋太祖趙匡胤、水滸一百單八將的故事。在神話傳說里,這些民間的英雄無一不有著上界星辰降世的傳奇身份。
而雙嶼島上,人人都知道,王直是弧星降世。
這個消息是葉宗滿悄悄放出去的,最初不過是抬一抬王直的身份,以便他能順利迎娶許大小姐。但是消息一經傳揚開去,被說得越來越繪聲繪色,惟妙惟肖。以至于連葉宗滿自己有時也不免將信將疑。后世徽州府歙縣人自己編的地方史書《歙志》里完整地記錄了這個傳說:相傳在王直降生之前,他的母親夢到一顆大星墜落在她懷中,已而生王直。又夢見一個峨冠古貌的老者說:"此子,弧星也。當耀于胡而沒于胡。"這個傳說當然是經過修飾的,王直的母親汪老夫人雖然極其珍愛自己的兒子,本身卻并不識字,更沒讀過書。對弧星的真正意義,她當然不知其解。——第二章弧星降世
—————————————————————
朱紈安坐在浙江行轅之內等候欽差的到來。在朝政大局變化莫測之時,他已經做完了所有能做的事。他利用手中的資源,策動朝堂上的同年、同鄉完成了一道人事上的任命。升浙江余姚縣令胡宗憲為巡按御史,不日并將提調到宣府、大同。該地外臨蒙古,是大明最重要的戰略防線之一。這道任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卻輕輕地將胡宗憲調離了可能受到波及的危險區域。隨著胡宗憲千里上任的,還有年屆七旬的陸師爺。
胡宗憲臨走之前,并沒有去拜辭朱紈。
而后朝廷的欽差終于來了。奉圣旨,剝奪了朱紈浙江巡撫的職權,將他投入大獄。朱紈下獄在浙江官場之中引起了一場轟動。無數人聯名上書替他辯誣洗罪。然而朱紈自己在牢里卻并不激憤。他平靜地坐在牢房中看著木柵的影子隨著日影推移,心中不禁計算這時候胡宗憲已經走到了哪里。當他確認他的衣缽傳人的確安然無事之后,他向獄卒要了一支禿筆,一點殘墨,在黃紙上寫下自己的話。這些話的語氣平靜,然而看過的人都說無限悲憤蘊于其中,見者無不落淚。浙江的清流名士拼命向上斡旋,他們認為朱紈倘若這樣死在浙江,將會是浙江人永生永世不可洗刷的恥辱。如許反復辯駁問難,前后將近一年的時間。朝廷的意見終于有了松動。
然而這時候,朱紈死在了牢里。
他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終年57歲。
他死后遺容極其平和,不像遭受過任何痛苦。這個曾經起居八座,執掌數省軍政的大人物生于牢中,也死于牢中。從生至死,沒留下任何家產。每當后人懷念明朝嘉靖年間那些抗倭英雄們的時候,及時總是想到朱紈,他也的確實至名歸。
他留給自己的墓志銘是這樣寫的:"一不負天子,二不負君子,命如之何?丹心青史。"——第四章 忠臣之死
—————————————————————
這期間有一個好消息,就是之前派去歙縣迎接王直夫人許大小姐的徐海終于回來了。他帶了兩個女子同來。一個當然就是許大小姐。另一個卻不是之前約好的葉宗滿夫人,而是容色明艷照人,舉止落落大方的年輕女子。這是徐海當年在杭州城里的舊好,紅粉叢中的魁首王翠翹。
許大小姐是巾幗英雄,對葉宗滿嗤之以鼻:"你那點心思,少在我面前抖落。我和嫂子都來,誰留家里看顧兩家老人?徐海也不是好漢子,年紀輕輕,扭扭捏捏。還非要拉翠翹一起同來……還有你們,當年一個個也枉稱英雄,一個區區蕭顯就把你們難成這個樣子!蕭顯在哪里?叫過來,等我問他!"
眾人只有偷笑。徐海能這么做,自然要算他細心。也表示對王直格外尊重。而王翠翹功成身退,并沒有和徐海一起上船。
就在他們歸來后的第三天。王直的船隊離開了烈港。臨行之前他們仿照雙嶼的例子,焚毀了烈港的房舍。船隊駛入茫茫大海。放眼遠眺,海天一線,浩浩渺渺無邊無際。而在這無邊無際之中,他們將沖破萬里波濤,遠去一個沒有王法約束的異域重建自己的基業。
"那個異域在哪里?"許大小姐問王直。
"倭國!"——第五章 崛起日本
——————————————————————
大明嘉靖三十一年正月初一,王直終于在平戶島上自立為王。號為"徽王",又稱"凈海王"。以葉宗滿為國相,王璈為世子,王汝賢掌內務,而陳東等人為大將。
這年二月,松浦家終于頂不住壓力,由弘福寺的方丈出面斡旋,同意將五島列島"借"與王直。王直船隊大股勢力隨即遷居五島列島,并且大舉招攬當地土人,招兵買馬,擴充軍備。王直船隊的纛旗也正式從五峰旗改成了黑底金字的"徽"字大旗。
嘉靖三十一年三月,春暖花開時節,浙閩粵諸海的海商海寇齊集五島列島之中的福江島,為王直稱王慶賀,并且公推王直的"徽"字旗為海上號令,往來不禁。
這年四月,消息傳到了領浙江巡撫,總督浙閩諸軍事的王忬耳朵里。或者說,"終于"傳到了王忬耳朵里,使他不能再假裝不聞。王忬的消息其實相當靈通,王直的一舉一動都在他掌控之中。但"僭蹈尊號"事關重大,王忬自然知道這個消息一旦傳到皇帝和諸位輔臣耳朵里,將會產生怎樣的后果。他得知王直稱王的消息之后曾經長久的遠眺海邊,神情難掩失落。在他主政浙江的幾天里,他對親信說:"恐怕我護不住王直了……"——第十一章宿命之敵
——————————————————————
監斬官咳嗽一聲,行刑獄卒們奔過來將王直父子分開。許大小姐和王直之子號啕大哭,劊子手高高舉起大刀:"老爺,再留一句話么?"
王直望了望密密麻麻的人群,留下了在世間的話語:"王某死不足惜,但朝廷殺我不公!我死之后,東南必有十年大亂!"
手起……
——刀落!
聲音戛然而止!
遙遠的北京紫禁城中,嘉靖皇帝坐在深宮里,看著宣德爐上香煙冉冉升起。他神情呆滯如神像,似乎對這個王朝正在發生的事和即將發生的事漠不關心。
嘉靖王朝在王直死后又持續了七年。在明朝十六個皇帝十七個年號里,嘉靖在位的時間排名第二,僅次于在位四十八年的萬歷。
此前一年,也即嘉靖四十四年,胡宗憲因嚴嵩倒臺牽連入獄,折辯無效,自盡而死,時年五十四歲。他死前,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的詩句。沒有人知道彼時他是否曾經想到徐海或者王直。——第十六章帝國最狠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