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大宋帝國之東風破圖書
人氣:59

大宋帝國之東風破

《百家講壇》之“宋徽宗之謎”主講人丁牧教授, 大宋帝國三百年歷史拐點剖析 同名影視劇籌拍中!
  • 所屬分類:圖書 >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圖書 >小說>歷史  
  • 作者:[丁牧]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4354225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1
  • 印刷時間:2016-1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百家講壇》之“宋徽宗之謎”主講人丁牧教授,

大宋帝國三百年歷史拐點剖析

同名影視劇籌拍中!

一個絕色佳人,幾塊太湖石,成了壓倒大宋帝國的一根稻草。

他文藝全才,游戲人間,淪為屈辱的帝王。

高尚與卑鄙,正義與邪惡,陰謀與愛情,茍活與犧牲

——照見亂世中的人性!

宣和年間,大宋帝國風雨飄搖,宋徽宗趙佶在書畫等藝術上有非凡天賦,卻迷戀聲色犬馬,難當御內攘外之大任,終淪為亡國之君。靖康年間,金滅遼,揮師南下,敲響北宋王朝的喪鐘。徽宗、欽宗二帝蒙受屈辱的靖康之恥。

亂世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有才者壯志難抒,有情人多飲恨離散,徒留嗟嘆。本書以史料為支點,閃轉騰挪,縱橫馳騁,塑造了許多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出身青樓卻能堅守氣節的李師師,一身忠義且為人正直的燕青,藝術造詣極高卻膽小怕事的趙佶,雖有威望但用人治軍之能平庸的宋江,以及勇敢忠貞的楚紅、蕙兒……

nt-family:Calibri'>第二十章 壯志未酬,英雄末路 / 306

尾聲 / 312 >

編輯推薦

1.“大宋帝國”系列圖書《東風破》《中原亂》《殘陽烈》系丁牧教授歷史小說作品。丁牧教授是《百家講壇》之“宋徽宗之謎”主講人,對大宋三百年的歷史認識角度新穎,以正史為綱、與野史對照,深受讀者喜愛。

2.《東風破》系“大宋帝國”系列部,寫盡北宋宣和年間宮闈深處的風云激變。當中既可見大宋王朝的末日景象,又見風流天子趙佶的柔情蜜情。帝國黃昏,帝王一朝盡失美人與江山。

3. “大宋帝國”系列圖書《東風破》《中原亂》《殘陽烈》同名影視劇正在籌拍中。作者丁牧教授系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創作發表及投拍影視劇本多部。《東風破》小說語言流暢好讀,情節曲折動人,能讓讀者一氣呵成讀完。

4. 《東風破》小說中,宋徽宗趙佶與名妓李師師的戀情,燕青與李師師的戀情,燕青與楚紅的戀情,各有其動人之處。但有情人未必都能成眷屬,或有緣無分,或無緣無分,或各自離散。在大歷史大環境的背景下,上至帝王,下至布衣,皆為歷史裹挾,成為滾滾洪流中的一個個鮮活的見證。

作者簡介

丁牧,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理事、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央視《百家講壇》欄目特邀專家。迄今發表電影、電視藝術論文數十篇,著有《電影劇本創作入門》《宋徽宗之謎》等書,并創作發表及投拍影視劇本多部,主要有《神犬的行動》《十字架下的魔影》《真假幽默大師》《殺機四伏》《紅嫂》《助理導演》《心網》《男大當婚》及《生死存亡》等。

在線預覽

這是大宋朝宣和元年(1119)的一個秋日。東京汴梁城中。

旅居在一家小客棧里的楚紅很早便起了床。這姑娘年方十七八歲,生得眉清目秀,身材頎長。大約是常年習武的緣故,其眉宇間常流動著一股凜凜英氣,令人觀之忘俗。孤身漂泊在外,為了避免麻煩和意外,不引人注意和起疑,這些日子她一直是男人裝束,倒更顯得英姿颯爽。手腳麻利地洗漱過后,趁著清晨時分客棧院里寂靜無人,她走出房門,舒展身軀練起一套拳腳,將周身的筋骨活動開來。這是她多年養成的習慣,除遇上特殊情況,無論嚴冬酷暑,從不間斷。

她是為了追殺仇人潘世成來到汴京的。

楚紅祖籍江淮。她的父親楚懷中,進士登科后被外放到荊湖北路的一個州里去做了一名小小的司戶參軍,家眷便隨之搬到了那里。楚懷中的殿試成績本來是比較出色的,尤其是其國策之筆,頗令主考官拍案叫絕。以他的才學衡量,本應大有希望留在京畿任職。事實上有許多等第排于其后的舉子都進了館閣,或者被委授了諸州通判及縣令等相對較高的職位。而他卻沒有被量才錄用。

曾有熱心人指點過他,此皆因他沒有使銀子上下活動打點,并且尋找到一個有力的靠山。欲求仕途通達,不能沒有靠山,這是官場上的鐵定法則。即便有人憑借學識才干受到了一定的重用,如果無所依傍,日后也不會順利。

年輕氣盛的楚懷中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沒有必要也沒興趣去尋找什么靠山。他覺得做官先從底層做起有一定的好處,可以使自己經歷一些基本的磨煉。他相信憑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扎扎實實地步步登高是能夠實現的。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幾經遷調,他的職位仍不過是個平湖縣尉,品階原地未動。盡管在此期間,他曾破獲過幾起大案,有的案子還驚動了朝廷。亦有同科好友惜其才干,向吏部或州府做過舉薦,卻都沒起到什么作用。楚懷中這才領教了官場法則的厲害。

磋跎多年,楚懷中當年的雄心大志已消磨殆盡。況且人的秉性乃天生鑄就,讓他再改弦更張去鉆營巴結,他根本也做不來。憤懣之余,他不得不認命,對此生的仕途前程不再抱什么指望,只求勤勤懇懇當好自己的縣尉,讓一家人生活得平安溫飽便知足了。由于他辦差勤勉,待人熱情,處事公道,雖是職位卑下,在當地百姓和南來北往的朋友中卻頗有些人緣和威望,這多少抵消了一點他在官場上失意所帶來的遺憾、惆悵。日子便這樣年復一年地過下去。

誰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禍事是由朝廷采集花石綱引起的。當朝的皇帝宋徽宗趙佶,做端王時就酷喜賞玩花石,即位后為擴建后宮,便開始大肆向天下特別是江南一帶搜求奇石異寶。宦官童貫因承辦花石綱得力大受圣寵。被貶謫于杭州的舊臣蔡京看準了皇上的嗜好,力投其好,獻寶有功,不僅被重新起用入朝,而且很快累遷至首席執宰。路州府縣各級官員看到進貢花石竟然是一條加官晉爵的捷徑,莫不聞風而動,爭先恐后不擇手段地搜刮民間珍奇媚獻朝廷。貢品也由最初的奇山異石,逐步擴展到金銀、犀玉、翡翠、瑪瑙、銅鼎、陶瓶、竹藤、花木,無所不包。一時間,中原大地被這股禍國殃民的妖風刮得人仰馬翻,雞犬不寧。

這股妖風自然也波及了楚懷中所在的平湖縣。在這里操辦此事最為上心的,便是號稱潘大蟲的豪紳惡霸潘世成。

這潘世成四十來歲光景,年輕時也曾考過幾次科舉,卻都是一敗涂地,遂絕了登科之念。倚仗著祖傳家底殷厚,他在當地頗結交了些狐朋狗黨,竟日里吃喝嫖賭,欺行霸市,橫行鄉里,魚肉百姓,過得倒也逍遙快意。只是未能混得一身官服穿穿,終覺為人生一大憾事。朝廷采集花石綱之風刮起后,這條大蟲窺到了投機的機會。官府搜刮民間珍寶,恰恰需要潘世成這樣能夠稱霸一方的人,于是這個潘大蟲,便成了協助當地州縣在鄉里征集貢品的一員干將。美其名曰什么承辦使。

潘世成承辦這等勾當可謂輕車熟路,得心應手。原來此人雖在文賦策論之類正經學問上一塌糊涂,而把玩玉石珠寶卻無師自通。對于當地何處何人持有何等珍稀之物,潘世成不說是了如指掌,也基本知道個大概。每每上門索尋,均是十拿九穩。因此領辦此差不久,他便成就斐然了。官府對他贊許有加,他本人也借機從中撈了不少好處。于是他便越干越起勁,越干越上癮,哪天不搶得幾件珍品入懷,就覺著渾身不舒坦。

潘世成原就霸道,現在又頂著為朝廷辦差的名義,在鄉里恣意強取豪奪,無人敢忤其意。然而在一個花石匠身上,他卻碰了釘子。這花石匠乃是一個堆石砌玉的高手,也是一個奇石異景的收藏家,當地人稱花石王。潘世成要搜集貢石,自然不會不打他的主意。但幾次上門索要,花石王只拿些普通花石搪塞,后來干脆就閉門謝客了。

潘世成一再受挫,心頭窩火,加之早對花石王的珍藏垂涎三尺,就認為很有必要讓這個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家伙,嘗一嘗專政鐵拳的滋味。乘著有一日花石王及其家人外出之際,潘世成帶領家丁破門而入,將花石王珍藏的上百件罕世絕品搜掠一空,并將其家中一應物件砸了個稀爛。花石王回到家中,見畢生的心血橫遭打劫,化為烏有,急火攻心,怒塞七竅,一口氣沒上來,當場栽倒,沒過半夜便咽了氣。

花石王的妻子兒女戴著重孝找到縣尉楚懷中,哭訴了事情原委,哀求縣衙為他們主持公道,懲辦兇手。楚懷中本來便看不慣潘世成這個地痞惡棍,對朝廷縱容各級官吏在民間搜掠貢品之舉更是早有不滿,聞聽發生了這等明火執仗地強劫民宅、致死人命之事,義憤填膺,拍案而起,當即帶了兩名捕快,也未稟明縣令,直接就奔潘宅去鎖拿那潘世成。

楚懷中這事卻做得孟浪,也低估了潘世成的勢焰能量。潘世成既然敢做出這樣無法無天之事,自是有恃無恐,哪里會將一個小小的縣尉放在眼里。他漫不經心地看著找上門去興師問罪的楚懷中,用草棒剔著牙縫說道,姓楚的你聽明白嘍,潘爺我征集貢品乃奉旨行事。只要是皇上喜歡的東西,甭管它原本姓張姓李,要哪件就得獻哪件,隱匿不交這本身便是死罪。別說那花石王是自己氣噎而亡的,就是我潘爺一巴掌拍死他,也是他罪有應得。

楚懷中忍抑著怒氣,沉著臉說道,我沒工夫與你磨牙。這些個混賬話你留著到大堂上說去。

潘世成哂笑著問楚懷中,可有縣衙的拘捕傳票?

這一問就將楚懷中問得有點被動。楚懷中走得急,未曾領得傳票。其實即便是他想到了要帶傳票,平湖縣令若知是去捕潘世成,也不會率爾簽發。

潘世成見楚懷中語塞,傲然作色道,楚縣尉,你這可就是擅闖民宅了。現在你乖乖地給我道聲歉,潘爺我大人不把小人怪,對你的無禮舉動可不予追究,否則改日我潘爺有暇,咱倆還真得到大堂上會一會。

楚懷中被潘世成這副驕橫無賴嘴臉氣得七竅生煙,狠狠地哼道,拘捕傳票我自會補給你看,今日你且先隨我去衙門里走一遭吧。便喝令兩個捕快上去拘拿潘世成。

一向霸道慣了的潘世成何曾吃過這個,登時黑了面皮喝道,姓楚的,給你個臺階你不知道下。潘爺這宅子是隨便哪條狗就能進來撒野的嗎?來呀,把這幾個不知好歹的畜生給我轟出去。隨著這聲喊,呼啦啦便涌出來二十幾個手持鐵棍的家丁,與楚懷中和兩個捕快動了手。

楚懷中沒想到潘世成居然猖獗到如此地步,后悔不曾多帶幾個人來。眼見得形勢于己不利,他忙帶著兩個捕快邊抵擋邊往后撤。兩個捕快嚇得屁滾尿流,一出潘宅便抱頭鼠竄。潘世成卻不肯罷休,厲喝家丁追上去,好好教訓一下那幾條不長眼的畜生。

楚懷中生怕屬下被那群狗仗人勢的東西追上打出個好歹,便留在后面一力招架阻擋。論武功楚懷中雖非身手,卻也遠在那些家丁之上。只是由于當時眾寡過于懸殊,那些家丁出手又狠,而楚懷中卻顧慮著切莫一著不慎,弄出條人命或者弄殘個身子不好收場,在搏擊手段上不敢十分放開,這便使那幫家丁得了便宜。未經多時,楚懷中身上已是棍傷累累。

這時又有一記重棍蓋頂擊來。楚懷中欲待騰挪閃避,卻因腿腳負痛遲了半步。那鐵棍挾著呼嘯風聲猛砸在他的后腦上。楚懷中眼前一黑,撲通栽倒,便再也沒有爬起來。

楚懷中之死猶如一個晴天霹靂,在他的妻女頭頂上炸響。楚妻聞訊,當時便昏厥過去,此后便一病不起。楚懷中的女兒楚紅幾番哭昏在父親靈前。激于義憤的鄉鄰們幫助母女倆殮葬了楚懷中,又請人幫她們寫了訴狀呈進縣衙,懇望縣令秉公執法,嚴懲兇犯,為因公殉職的楚懷中報仇雪冤。

那平湖縣令素知潘世成乃此地稱霸一方的人物,現今又正承辦著花石綱,與州府大員有著直接的聯系,是個不大好招惹的主兒。且事出之后,潘世成已及時派人送去了大大的“孝心”。縣令自然是不愿也不敢輕易開罪潘世成,于是便推托,此案乃是由潘世成為州府辦差而衍生,須由州府衙門追根尋源而斷方妥。

楚紅拜托鄉鄰照看著病中的母親,自己奔了州府衙門所在地再遞訴狀。往昔楚紅還不曾孤身出過遠門,自從家中慘遭橫禍之后,她仿佛在一夜之間褪盡了稚氣。悲憤和仇恨滋養了她的能力與膽魄,只要能夠為父報仇,在她心里現在已經沒有什么不敢做和不能做的事。

知府也是早已被潘世成用銀子打點妥帖了的。而且他知道,潘世成因置辦貢品有方,名聲已傳到朝廷的奉應局,據說還受到過當朝太宰蔡京的稱贊,指不定哪一日便會雞犬升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焉肯為了一個區區縣尉的案子結怨于潘世成呢?就推說此案既發生在平湖縣,理應由該縣自去裁斷,本府不宜越俎代庖。

如此這般地推來推去,這場人命關天的案子就等于沒有人管了。楚紅往日常聽父親在茶余飯后議論官場的黑暗腐敗,只道那是父親仕途失意的郁悶之語,沒有更多地往心里去過。現在她對此有了切身的感受,而且其深刻強烈程度遠遠地超過了父親。

得知訴訟申冤無望,楚妻氣滿胸臆,恨結六腑,病勢一日重似一日,百般醫治無效,不久撒手人寰。

此時的楚紅已經沒有了眼淚,也不再對依靠官府申冤抱任何幻想。埋葬了母親后,她整整三日閉門不出。極度的哀傷和刻骨的仇恨,在這三日里漸漸凝成了一個鋼鐵般的意志,她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用暗殺的方法,親手干掉元兇潘世成,以慰父母在天之靈。她冷靜地衡量了自己的條件和能力,認為憑借她十幾度寒暑苦練出來的武藝身手,只要機會得當,宰掉那條十惡不赦的潘大蟲不成問題。

這三日的思考,決定了楚紅此后一生的道路。

萌生暗地里報復潘世成念頭的非止楚紅一個人。楚懷中之死是激起了公憤的,只不過懾于其淫威和官府的袒護,百姓皆是敢怒而不敢言。但不敢言不等于不敢做,不敢明著做不等于不敢暗著做。面對強權霸勢,不甘俯首帖耳忍受欺侮的人們的反抗辦法,就是暗中出手。

楚紅尚未行動,潘世成的家丁已經接二連三地開始失蹤。有的家丁的尸首后來在某些隱蔽處被找到,從尸首上可以看出,致死其人的方法都是既原始又兇殘。有的人就干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了。

潘世成本人更是屢屢履險。一次外出辦事,若不是他警覺地聞察耳邊風聲異常,躲閃及時,楚紅的暗鏢幾乎洞穿他的眼眶。令潘世成備覺可怕的是,在他的宅院里竟然也出現了暗殺者。一日午后飲茶,潘世成見茶湯色澤不對,以為丫鬟誤用了陳年舊茶,生氣地摜了茶盅,命丫鬟重沏新茶來飲。他豢養的一只大貍貓湊過去舔那茶湯,只舔了兩口便突然全身抽搐,蹬腿斃命,唬得潘世成出了一身冷汗。潘世成親手用香火將泡茶丫鬟的乳房燒得一片焦煳,也沒問出個子卯,因為那丫鬟委實不知道神秘的下毒者究竟是誰。

潘世成不得不認真考慮自己的退路了。是到了離開腳下這塊土地的時候。他清楚地意識到,如果繼續在這里待下去,不要說其他的暗殺者,僅楚紅這小丫頭一個人,遲早也會取了他的項上人頭。他很后悔當初輕視了這丫頭,沒有及時設法斬草除根。現在再想悄悄地做掉她已經非常困難,她已經是居無定所,來去無蹤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面對看不見蹤影的重重殺機,潘世成有生以來及時次嘗到了恐懼的滋味。三十六計走為上,在這塊窮鄉僻壤上廝混了幾十年,早也待得夠了。一輩子做個土財主有何意思?潘世成盤算著,自承辦花石綱以來,自己前前后后孝敬蔡太師的東西也不算少了。憑著這種虔誠的奉獻精神,進京去托蔡太師說句話,在朝中補個一官半職,大約無甚問題。到那時錦服玉帶,揚威耀武,我潘某人的下半生當又是一番風光也。

思謀既定,潘世成妥善安置、封藏了家資,留家眷暫守宅院候信,自己僅帶親隨潘貴一人,便悄悄地奔赴了汴京。他自以為走得十分機密,然而得道多助,只隔一日,楚紅就獲悉了他的去向。

潘世成并不知楚紅已追蹤而來,但出于防范的本能,在初到京城的一段時間里,他還是十分謹慎。除了派潘貴至蔡京府上遞了一封書信,并附上一份厚禮外,他基本上是足不出戶地待在驛館里。可是時間一長,便有些耐不住這囚徒一般的枯燥生活了。特別是給蔡府送上書禮后,一直未得回音,令他愈發地焦躁不寧。他思忖是不是那禮品的價值還太低,未令蔡京看得上眼,后悔沒從家中多揀幾樣名貴珍品帶到京城。

一日潘世成閑極無聊,實在耐不得寂寞,便出門上了街。京都的繁華景象令他大開眼界,并且對他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力。從此他就不顧潘貴的勸阻,開始三天兩頭地外出游逛,漸漸地便被楚紅探得了蹤跡。

這一日,潘世成踏進鬧市區的一家古玩店,在角落里發現了一只落滿灰塵的古鼎。端詳察視一番后,問店主這只古鼎賣多少錢。店主做出高深莫測的神態,對他說這是初唐時的物件,可惜人多不識,其實奇貨可居,開價要兩千兩銀子。潘世成淡淡一笑,隨口說出這古鼎的幾處破綻,斷定它不過是件贗品。店主不服,與他辯了半個時辰,總算說服了潘世成。但潘世成依然嫌貴,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以一千兩銀子成交。

因是隨潘世成出來隨意閑逛,潘貴只帶了些散碎銀兩,身上沒揣大額銀票。潘世成便與店主約定,明日上午來此交銀取貨。店主恭敬地送走潘世成主仆,心下十分高興。總算碰上了個有眼無珠的鄉巴佬,可以將這件礙手礙腳、無人問津的破鼎掃地出門了。

潘世成擺著方步邁出店門,表面上聲色未動,心底里卻欣喜若狂。以他多年倒騰古董的豐富經驗及銳利目光,可以十拿九穩地斷定,那只古鼎是迷失已久的商朝著名的八鼎之一,屬于非常稀有之品。莫說三千兩白銀拿下它,便是花上十萬兩亦物有所值。

更重要的是,據說其余七鼎已俱在蔡京之手,獨缺此一鼎未能成套。若是將此鼎獻與蔡京,能不令老太師對自己刮目相看嗎?潘世成那番討價還價之舉,是為了不使店主起疑而已。看到店主那副吃了大虧還自以為占了便宜的神態,潘世成用了極大的努力,憋得面皮直哆嗦,才壓制著自己沒有哈哈大笑手舞足蹈起來。真是吉人自有天助,看來我潘某人飛黃騰達是指日可待了。

意外收獲帶來的愉悅心情,使潘世成進一步忽略了身后并未擺脫掉的殺機。

次日起床用過早餐,他便要潘貴備車去取古鼎。潘貴感到主人近日拋頭露面太多了些,似乎不大安全。況且古鼎昨日已經定妥。就建議潘世成不必親往,只由自己去付了銀票,將它拉回驛館便是了。

潘世成覺得此事非同小可,還是由他親自驗貨比較穩妥。至于頻繁外出的危險,他現在認為,不能說沒有,但不是太大。老子已經多次出去游逛,不是分毫未損嘛。他甚至覺得潘貴的過分小心有點可笑。這汴京不比平湖縣那個牛蛋大的地方,就算楚紅那丫頭追過來了,在這人地兩生、摩肩接踵、眼花繚亂的熙攘去處,欲尋到我潘某人的蛛絲馬跡,有那么容易嗎?

坐在牛駕廂車上的潘世成,想象著老蔡京看到古鼎時該是一種什么神情,揣度著自己將會被賞賜幾品官銜。忽而擔心古玩店店主識破他的心機,反悔這筆生意,忽而又心疼覓得如此一件無價之寶,竟然要白白地拱手送給蔡京那個老王八蛋。進而又想到,這就是權力的用處。有朝一日自己權柄在握,當如何大展宏圖、叱咤風云,充分地利用一番,等等。

一路上,潘世成便是如此這般,隨著車身的顛簸,忽東忽西、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著。

他唯獨沒有想到,今日即是他的死期。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丘北县| 广东省| 肥城市| 广东省| 三明市| 连州市| 蒲城县| 亳州市| 青海省| 扎赉特旗| 安阳市| SHOW| 海安县| 黄冈市| 平昌县| 隆林| 平武县| 团风县| 福建省| 分宜县| 玉山县| 卓资县| 金阳县| 巧家县| 南康市| 宿松县| 柳江县| 儋州市| 安多县| 卢湾区| 佛冈县| 荆州市| 呼图壁县| 宁晋县| 阿尔山市| 嘉黎县| 平南县| 涪陵区| 连山|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