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龍和他的連襟林文軒被工廠除名后從內地來到深圳,很快賠光了全部儲蓄。二人走投無路,接受大學生趙飛躍的建議,打工買股票,他們發財了。林開飯店,趙繼續做股票。張勁龍一心想做企業,終于盤下一家工廠,由于沒有深圳,他的公司只能掛別人的名字。在公司就要被人套走的關鍵時候,鄧雪麗挺身而出,力挽危局。張勁龍感激之下二人的關系也火熱發展著。為了與內地的老婆離婚,張勁龍費盡心機爭取到林文軒夫婦的支持。但是鄧卻沒有嫁給他,反而越來越冷淡,暴露出爭奪股權的陰險動機。張盛怒之下打了鄧,落入監獄,眼看自己的企業就要落入她的掌中,卻未想峰回路轉,蒼天開眼,演繹出一幕精彩的命運悲喜劇。
把柄?漏洞?機巧還是禍根?在看不見的高處有一只眼睛看得分明……
丁力的小說栩栩如生地描摹出當代都市社會光怪陸離的浮世繪,可貴的是他一直對筆下形形色色的商場人物保持著一種平等、深切的人文關懷……
——作家 莫言
好看,好玩,好戲!丁力所寫的眾生相正是我們每天遭遇的現實。
——詩人、劇作家 鄒靜之
只有做過企業的人,才能把企業家寫得這么到位,包括企業家的內心世界、企業家的商業行為和企業家的贏利模式……
打開丁力小說的頁,市場和生活的氣息撲鼻而來。故事的主人公也都是我們身邊既聰明又糊涂、既偉大又平凡、既有高風亮節也有嚴重缺陷的普通人,在我的閱讀視野里,他是個寫出商場真滋味的作家。
——北京老家肉餅快餐有限公司兼董事長 田杰
丁力,1958年生,曾任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工程師、海南省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助理、海南雙利娛樂管理公司董事長、深圳中科智集團戰略發展部經理、金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現從事專業創作。
1
要不是張勁龍,林文軒十有八九考上大學了。
那年參加高考,兩個人都沒達到分數線。張勁龍差得多,林文軒差得少。張勁龍沒有考上大學一點兒都不懊惱,好像還蠻高興,想著這下終于可以不上學了。但林文軒不是,林文軒感覺自己本應該考上的,因為他們班就有比他成績差的同學居然考上了,于是不服,決定重考一次,參加了補習班,相當于留級一年。
張勁龍沒有上補習班,反正也考不上,費那工夫干什么?
沒有上補習班的張勁龍24小時到晚打探哪里有招工的消息。但是,收效不大。主要是湘沅這個地方太小,工廠不多,除了一個直屬中央的有色金屬冶煉廠之外,剩下的就是小化肥廠和小水泥廠,再有就是供銷社和合作社下屬的集體所有制的小企業。這些小企業在江沅當地被叫做"娘娘企業",因為在那里面上班的,大都是娘娘,不是老娘娘,就是小娘娘。張勁龍不是娘娘,所以不打算進這些小企業。但好企業又不是那么好進的。冶煉廠就不用想了,好像是個獨立王國,跟地方上根本就沒有什么關系,別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招工,就是有,也肥水不外流,專招他們自己的子女,哪里有張勁龍的好事?至于小化肥廠和小水泥廠,本來就裝不了幾個工人,早已被姐姐他們那一批從廣闊天地回來的知青占領了,根本就沒有張勁龍他們這種高考落榜生的份。那年月,上山下鄉也成了一種資本,從農村回來的跟從前線回來的差不多,進工廠優先,而且工齡照算,張勁龍是沒有這個福氣了。有那么一段時間,張勁龍甚至羨慕起姐姐,因為姐姐當年高中畢業時,既不用參加該死的高考,也不用尋找發愁的工作,打鑼敲鼓戴大紅花直接上山下鄉了,省事,光榮。沒干上兩年,又利利索索地回來了。回來就進工廠,哪里像他們今天?遭罪。但是,羨慕歸羨慕,如今已經沒有上山下鄉了,總不能為他一個人重新恢復吧?
如此無聊了兩個月,張勁龍就開始后悔,后悔沒有跟林文軒一起上補習班復習。如果上了補習班,盡管十有八九還是考不上,但只要繼續復習,起碼在父母眼里還是有希望的。在父親眼睛里他還是爭取上進的,而只要有希望,母親不會看他不順眼,只要肯上進,父親就不會對他吹胡子瞪眼。但張勁龍現在這個樣子,顯然不是讓父母相信他是有希望或想上進的人。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家里的眼中釘和出氣筒,不惹父母生氣,管他有事沒事,張勁龍一早起來就出門。名義上出門是為了找工作,其實就是躲個眼不見為凈。
托有色金屬冶煉廠的福,湘沅好歹也有一個公園。這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