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存”薈萃汪曾祺生平主要作品,其中包括部分早年佚文;文體包含小說、散文、隨筆、書信、劇本、文學評論、序跋等,為全集之外、精粹的作品集。讀者可一覽汪老畢生創作精華、窺見汪曾祺他在不同創作時期的創作風格。為了方便讀者比較,一些知名篇目特別收錄了原稿和改寫稿。小說卷后特附錄清華大學人文學院解志熙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郭洪雷教授的萬字研究長文。雜綴卷后附有汪朗、汪明、汪朝合編的《汪曾祺年表》和《汪曾祺著作目錄》(1949—1997),俾使讀者對汪老的生平和著作有所了解。
“文存”各卷按時間順序編寫,1—5卷書名取自本卷所收某篇重要文章名,第6卷書名《明兒到北京城的垃圾堆上看放風箏去》則取自汪曾祺致黃裳信中的一句話。每卷卷首均附汪老珍貴照片及親筆畫作。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著名作家。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中文系,并開始文學創作。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說說唱唱》《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劇。
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80年復出。短篇小說創作成就尤為突出,《異秉》《受戒》《大淖記事》《徙》等名作復活了現代漢語的鮮活和靈氣。于散文和京劇現代戲亦有貢獻。
著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飯花集》《汪曾祺自選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晚翠文談》等。
《徙》(小說卷 上)
《遲開的玫瑰或胡鬧》(小說卷 下)
《昆明的雨》(散文卷)
《自得其樂》(隨筆卷)
《兩棲雜述》(文論卷)
《明兒到北京城的垃圾堆上看放風箏去》(書信 劇本 雜綴卷)
01 徙 小說卷 上
太陽自窗間照到白被單上,經過幾度篩濾,濃淡斑駁不一,依稀可以辨認交疏的枝葉,重疊的瓣子。一只蜜蜂在上面畫過一道青色的線, 曲折迂回,它是醉了。——《待車》
02 遲開的玫瑰或胡鬧 小說卷 下
曇花真美呀!雪白雪白的。白得像玉,像通草,像天上的云。花心淡黃, 淡得像沒有顏色,淡得真雅。她像一個睡醒的美人,正在舒展著她的肢體,一面吹出醉人的香氣。啊呀, 真香呀!香死了!——《曇花、鶴和鬼火》
03 昆明的雨 散文卷
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兒,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昆明的雨》
04 自得其樂 隨筆卷
我有時走出房門, 站在午門前的石頭坪場上, 仰看滿天星斗, 覺得全世界都是涼的, 就我這里一點是熱的。——《午門憶舊》
05 兩棲雜述 文論卷
我認為作家的責任是給讀者以喜悅,讓讀者感覺到活著是美的,有詩意的,生活是可欣賞的。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也應該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優美一些,更有詩意一些。小說應該使人在文化素養上有所提高。小說的作用是使這個世界更詩化。——《使這個世界更詩化》
06 明兒到北京城的垃圾堆上看放風箏去 書信 劇本 雜綴卷
像從前一樣,/ 我伸給你一只手臂, / 這是你的頭巾,/ 這是你的斗篷, / 像一個病愈的人/ 我再遞一根手杖。// 我也不會對無恒有恒,/ 你再來看我,當你/ 失去了所有的鏡子的時候,/ 你來看我心上衰老的須根。——《曇花、鶴和鬼火》
像曾祺這樣下筆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沒有了。他的語言爐火純青,已臻化境。
——張兆和(沈從文夫人)
他帶給文壇溫暖、快樂和不凡的趣味。——鐵凝
他是我認為全中國文章寫得好的,一直到今天都這樣認為。——黃永玉
每次到北京作協開會,內中有一雙眼睛聰明,那便是汪曾祺。——顧城
顯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