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巧育兒經”系列是育兒專家鄭玉巧大夫集合20年臨床經驗,匯集最前沿的科學育兒理念,結合中國寶寶的體制特點,為新手爸爸媽媽解讀寶寶生理和情感的需要,提供多方位的育兒方案。全系列共包括五冊,分別是:《鄭玉巧育兒經》(胎兒卷)、《鄭玉巧育兒經》(嬰兒卷)、《鄭玉巧育兒經》(幼兒卷)、《鄭玉巧教媽媽喂養》、《鄭玉巧給寶寶看病》。其中胎兒卷、嬰兒卷和幼兒卷是以寶寶是生長發育的時間段為線,根據不同時期分別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標準、特點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養育問題進行解答和說明,并提供了一些爸爸媽媽可以借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說是一套非常詳盡的育兒百科。《鄭玉巧教媽媽喂養》和《鄭玉巧給寶寶看病》是針對爸爸媽媽困惑較多的寶寶吃飯和寶寶生病的問題設計的專題,突出針對這兩個專題提出詳細的建議,內容清晰具體,查閱方便。
《鄭玉巧育兒經:胎兒卷》:
濃縮了作者20年的臨床經驗和精湛醫術,匯集了全球咨詢精華,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全書分為孕前準備、孕1到10月、分娩與產后復原、專題四大部分。其中,專題又分為檢查、疾病、用藥、環境、生活、營養6個非常實用的章節,是中國人自己的育兒經,實用、親切、貼心,是廣大新、準爸媽們孕育寶寶的理想讀本。
《鄭玉巧育兒經:嬰兒卷》:
是寶寶從新生兒階段到1歲這一整年的養育全書。《鄭玉巧育兒經:嬰兒卷》洋洋60萬字,根據嬰兒生長發育特點和中國國內嬰兒養護經驗,詳細講述了孩子出生及時年內新手父母將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養育問題。內容廣博精深,涉及兒科醫學、嬰兒心理學、早教學、行為發育學等新興科學。大量穿插真實的臨床病例和咨詢實例,配以大量圖表,科學翔實。
《鄭玉巧育兒經:幼兒卷》:
本書中講述了的很多認識、建議和囑咐,都是作者20多年來在臨床和咨詢工作中一點點積累下來的經驗,同時也融匯了國內外醫學前輩們留給作者們的寶貴思想財富和臨床經驗。在《鄭玉巧育兒經(幼兒卷)》里,作者引入了作者侄子鄭果和女兒王進的一些成長事例。它們就發生在作者的生活中,給作者帶來了許多溫馨的回憶。作者希望這些例子能對新手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
學習、思考、實踐、總結,再學習、再思考、再實踐、再總結,在這樣的醫學道路上,作者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有解決育兒難題以后的喜悅,也有一時不能很好解決而產生的難過。20多年來,無數的新手爸爸媽媽們問診于作者,他們給予作者巨大的信任和支持,沒有一個爸爸媽媽為難過作者,哪怕是一句不中聽的話、一絲不滿意的表情。作者感激又感動,在內心深處涌動一種渴望,那就是把20多年用作者心血凝聚的育兒知識,像聊家常一樣,聊給正在養育孩子的父母們聽。所以寫明白,說清楚,真切具體,就是作者的心愿,也是這《鄭玉巧育兒經(幼兒卷)》的特點。
《鄭玉巧教媽媽喂養》:
鄭玉巧育兒經的喂養理念:沒有一個媽媽不想母乳喂養寶寶;堅信母乳充足,媽媽就勝利一大半了;沒有不會吃奶、吃飯的寶寶,只有不會哺乳、喂飯的媽媽;沒有偏食、厭食的寶寶,只有飲食搭配不合理的父母;食物沒有好的,保持多樣性均衡性就好;不是越胖越好,寶寶肥胖會造成嚴重后果;父母的食欲就是孩子的胃口。
《鄭玉巧給寶寶看病》:
幼兒抵御疾病的能力比較弱,需要爸爸媽媽精心地呵護,但這并不意味著寶寶是溫室里的花朵弱不禁風,也不意味著寶寶動輒就生病,生病了就需要大動干戈,給予強烈的醫學干預。嬰兒是嶄新的生命,除了先天性疾病外寶寶本無病,要給寶寶戰勝疾病,提高自身抵抗疾病能力的機會。要想讓寶寶擁有健康的身體,超強的免疫力,離不開爸爸媽媽精心的護理,更重要的是要給寶寶機會,讓寶寶在大自然中經受鍛煉。
中國暢銷、的原創育兒寶典
貼心的育兒理念,為中國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中國媽媽的專業育兒百科,新生代父母中口碑的育兒寶典
作者從醫二十幾年來,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避免擴大化治療,甚至追求無藥而醫的境界。能通過醫生檢查解決的,不用儀器檢查;能通過食療解決的,不用藥療:能用一種藥物治療的,絕不用兩種。在確定醫學檢查時,把檢查可能帶給寶寶的傷害降到。在開處方時,把藥物損害降到,嚴格掌握抗菌素應用指征。所采取的任何醫療措施,都要考慮對寶寶的安全性。作者的做法有些父母開始有點不理解,但很快,就得到了父母們熱情的支持。
科學養育孩子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實實在在的過程。“鄭玉巧育兒經”不僅僅是育兒知識的匯集,更是作者鄭玉巧大夫作為一位母親一個兒科大夫,多年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工作積累的結晶,對孩子的喜愛與呵護,對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充滿字里行間。正如前言中作者所講,“鄭玉巧育兒經”的寫作不但是盡力而且是用心,因為“父母的每一個困惑我都想認認真真地回答,把我20年積累的經驗告訴他們。不但告訴他們是怎么回事,還要告訴他們怎么做,告訴他們為什么,告訴他們如何做得更好。不但要告訴他們實實在在的育兒方法,還要讓他們樹立一種正確的育兒理念,讓這種理念貫穿養育孩子的全過程,讓中國的父母更輕松、更自然、更健康地養育他們的孩子。”
鄭玉巧,我國著名育兒專家,1982年畢業于承德醫學院醫療系,從事醫療工作30年,長期的一線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兒科危急重癥的診治和保健、婦產科合并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有較深的造詣。2006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特需專家、兒科主任醫師。2011年創辦二炮總醫院兒童醫學喂養中心。2012年創辦鄭玉巧育兒中心。
在兒科危急重癥、婦產科合并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在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獲省級科技成果獎三項,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一份研究報告獲第11屆國際新生兒大會宣讀權。1997年始為多家母嬰雜志撰寫育兒科普文章,字數累計超過百萬。為5家媒體出任孕產育兒咨詢專家,回答來自全球的咨詢超過近十萬條。2002年始創作育兒科普著作。2004年出版《鄭玉巧育兒經 嬰兒卷》。2007年出版《鄭玉巧育兒經 胎兒卷》、《鄭玉巧育兒經 幼兒卷》。2010年出版《鄭玉巧給寶寶看病》、《鄭玉巧教媽媽喂養》。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受到業內人士和眾多父母的一致好評。
《鄭玉巧育兒經 嬰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及時章 新生兒期(誕生—28天)
第1節 新生兒特點
第2節 新生兒生長發育
第3節 新生兒生理現象
第4節 新生兒喂養母乳喂養
第5節 新生兒喂養人工喂養
第6節 新生兒喂養方法混合喂養
第7節 營養需求和喂養中的注意事項
第8節 新生兒生活護理要點
第9節 新生兒醫學護理要點
第10節 新生兒能力
第11節 新生兒護理常見問題
《鄭玉巧育兒經 胎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鄭玉巧育兒經 嬰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及時章 新生兒期(誕生—28天)
第1節 新生兒特點
第2節 新生兒生長發育
第3節 新生兒生理現象
第4節 新生兒喂養母乳喂養
第5節 新生兒喂養人工喂養
第6節 新生兒喂養方法混合喂養
第7節 營養需求和喂養中的注意事項
第8節 新生兒生活護理要點
第9節 新生兒醫學護理要點
第10節 新生兒能力
第11節 新生兒護理常見問題
《鄭玉巧育兒經 胎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及時章 孕前準備
第1節 孕前檢查、生殖健康與受孕時機
第2節 排卵預測、促排卵、受孕
第3節 孕前關心的遺傳問題
第4節 孕前需治愈的疾病及常見病的預防、意外懷孕和不孕癥
《鄭玉巧育兒經 幼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及時章 12-13個月的寶寶
第1節 成長和發育特點
第2節 體格與體能發育
第3節 智能與心理發育
第4節 營養與飲食
第5節 睡眠和尿便管理
第6節 生活中的護理
《鄭玉巧育兒經 鄭玉巧教媽媽喂養》
及時篇 新生兒期(第1個月)
第二篇 純乳期(第2個月-滿5個月)
第三篇 輔食添加期(第6個月-滿12個月)
第四篇 離乳期(第13個月-滿18個月)
第五篇 三正餐時期(第19個月-滿36個月)
第六篇 重要常識
第七篇 特殊護理
第八篇 哺乳到斷乳
第九篇 飲食結構
第十篇 營養素補充
《鄭玉巧育兒經 鄭玉巧給寶寶看病》
概述
及時章 新生兒常見癥狀
及時節 新生兒發熱和低體溫
1.新生兒發熱
2.新生兒低體溫
第二節 新生兒溢乳和嘔吐
1.新生兒溢乳
2.新生兒嘔吐
第三節 新生兒腹脹、腹瀉和便秘.
1.新生兒腹脹
2.新生兒腹瀉
3.新生兒便秘
摘自《鄭玉巧育兒經嬰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及時章新生兒期(誕生——28天)
兒科是“啞科”,兒童不會敘述病史;
新生兒科是啞啞科;
哭是新生兒與人交流的語言;
爸爸媽媽是新生兒最的代言人;
遺憾的是,他們也弄不清,剛出生的寶寶在哭什么……
第1節新生兒特點
1.新生兒分類對養護的意義
新生兒定義
醫學上將娩出到誕生后28天的嬰兒,稱為新生兒。從娩出至誕生28天這段時間,稱為新生兒期。新生兒期雖然時間跨度不大,卻是嬰兒發育的及時個階段,而且是特別重要的階段。
新生兒4種分類的意義
⑴根據分娩時的孕齡
醫學上將新生兒分為足月兒、早產兒和過期產兒。
足月兒,即為胎齡滿37周,但不滿42周的新生兒;
早產兒,即為胎齡滿28周,但不滿37周的新生兒; 摘自《鄭玉巧育兒經嬰兒卷》全新修訂彩色版
及時章新生兒期(誕生——28天)
兒科是“啞科”,兒童不會敘述病史;
新生兒科是啞啞科;
哭是新生兒與人交流的語言;
爸爸媽媽是新生兒最的代言人;
遺憾的是,他們也弄不清,剛出生的寶寶在哭什么……
第1節新生兒特點
1.新生兒分類對養護的意義
新生兒定義
醫學上將娩出到誕生后28天的嬰兒,稱為新生兒。從娩出至誕生28天這段時間,稱為新生兒期。新生兒期雖然時間跨度不大,卻是嬰兒發育的及時個階段,而且是特別重要的階段。
新生兒4種分類的意義
⑴根據分娩時的孕齡
醫學上將新生兒分為足月兒、早產兒和過期產兒。
足月兒,即為胎齡滿37周,但不滿42周的新生兒;
早產兒,即為胎齡滿28周,但不滿37周的新生兒;
過期產兒,即為胎齡滿42周以上的新生兒。
新生兒分類的意義:
醫學上將新生兒分為足月兒、早產兒和過期產兒,其意義就在于判別新生兒生理健康狀況,并給以相應呵護。
足月新生兒意味著身體各臟器已發育成熟,完成了胎兒期的生長過程,具備了離開母體的條件。絕大多數足月兒都是健康的新生兒寶寶。
早產兒意味著身體各臟器發育尚未成熟,就提前離開了適宜胎兒生長發育的宮內環境,出生后將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因此,多數早產兒要在早產兒保育箱中護理一段時間。
過期產兒可謂瓜熟蒂(不)落,面臨的生存挑戰,有時要比早產兒風險還要大!所以,產科醫生一般會采取醫學措施避免出現過期產兒。
值得注意的是,早產兒出生后一般放在保育箱中護理,這沒有任何問題。但臨床中也可能出現這樣的閃失:早產兒在保育箱中吸氧過度,導致嚴重后果,比如神經管異常發育,眼球脫落等。這樣的悲劇電視中曾有報道,應引起醫院和早產兒父母高度關注,避免發生閃失,造成不幸。
⑵根據出生時的體重值
根據新生兒體重值,醫學上把新生兒分為正常體重兒、低體重兒和巨大兒三種。
正常體重兒就是出生時體重大于等于2500克,小于4000克的新生兒;
低體重兒就是出生時體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兒;
巨大兒就是出生時體重大于等于4000克的新生兒。
區分新生兒體重的意義
區分新生兒體重,意在關注低體重兒。足月新生兒體重低于2500克,就是低體重兒,醫學上也稱足月小樣兒。足月小樣兒意味著寶寶在宮內受到某些因素影響,發育受到阻礙。如果是母體因素,寶寶出生后會有很好的“追長現象”。如果是胎兒自身因素,出生后的“追長”會較難出現。如果寶寶是足月小樣兒,父母要像對待早產兒那樣,重視寶寶的生長發育,不可有半點疏忽。
(“追長現象”詳見《鄭玉巧教媽媽喂養》一書,其中早產兒喂養一節有詳盡說明。該書已由21世紀出版社出版,全國新華書店有售,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