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CRESP)成果之一。該項目是中國政府(GOC)與世界銀行(WB)及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開展的。項目組織多位國內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知名專家參與了編寫工作。本書結合國際最前沿的信息,力圖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可再生能源的相關知識,是一本有一定深度的高級科普讀物,能夠幫助社會各界人士快速了解可再生能源科技知識和相關產業發展狀況。
上篇 基礎知識
1 概述
1.1 可再生能源的含義、特點及分類
1.2 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意義
1.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基本方式
2 風能
2.1 風力發電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2.2 風資源測量和評價
2.2.1 風的測量
2.2.2 風資源測量和評價的通用方法
2.2.3 風資源測評程序
2.2.4 中國現有風資源評價工作
2.3 風力發電技術
2.3.1 風機的分類
2.3.2 風機的構造與部件
2.3.3 風能資源評估和風電場優化設計
2.3.4 風電場運行和并網技術
2.3.5 海上風電
2.3.6 分布式風力發電技術和應用
2.3.7 發展趨勢
3 太陽能
3.1 概述
3.2 太陽能分布
3.3 太陽能熱水
3.3.1 太陽能熱水系統
3.3.2 太陽能供暖
3.3.3 太陽能制冷與空調
3.4 光伏發電
3.4.1 光伏發電的技術進展
3.4.2 光伏發電的經濟分析
3.5 太陽能熱發電
3.5.1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3.5.2 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3.5.3 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3.5.4 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Fresnel)
3.6 其他
3.6.1 太陽能建筑
3.6.2 太陽灶
4 生物質能
4.1 概述
4.1.1 生物質的組成
4.1.2 生物質能源分類
4.1.3 生物質能利用的特點
4.2 資源總量與可作為能源利用的可獲得量
4.2.1 農作物秸稈
4.2.2 畜禽糞便
4.2.3 林業剩余物
4.2.4 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4.2.5 工業有機垃圾和有機污水
4.2.6 能源作物
4.2.7 邊際土地
4.3 生物質燃燒(或氣化)發電技術
4.3.1 生物質直燃發電
4.3.2 煤?生物質混燃發電
4.3.3 生物質氣化發電
4.4 沼氣技術
4.4.1 大中型沼氣工程
4.4.2 沼氣發電技術
4.4.3 戶用沼氣技術
4.5 垃圾發電
4.5.1 垃圾焚燒發電
4.5.2 垃圾填埋氣發電
4.6 生物燃料乙醇
4.6.1 糖類原料制取生物燃料乙醇
4.6.2 淀粉類原料制取生物燃料乙醇
4.6.3 纖維素原料制取生物燃料乙醇
4.6.4 生物柴油
4.7 生物質壓縮成型技術
4.7.1 壓縮成型機技術類型
4.7.2 生物質壓縮成型技術及經濟簡評
5 水能
5.1 概述
5.1.1 水能
5.1.2 水能資源
5.1.3 水能資源估算
5.2 水能資源儲量與分布
5.2.1 世界水能資源儲量與分布
5.2.2 中國水能資源的儲量與分布
5.3 水能開發利用原理與利用技術進展
5.3.1 水能開發利用原理
5.3.2 水電開發技術
6 地熱能
6.1 概述
6.1.1 地球內部的溫度
6.1.2 地球內部的熱源
6.1.3 地熱資源類型
6.2 資源分布與儲量
6.2.1 資源分布
6.2.2 資源儲量
6.3 地熱發電
6.3.1 地熱發電及其技術發展趨勢
6.3.2 地熱發電原理與方式
6.3.3 地熱發電技術發展趨勢
6.3.4 我國地熱發電現狀
6.4 地熱直接熱利用
6.4.1 地熱直接熱利用及其技術發展趨勢
6.4.2 我國地熱直接熱利用現狀
6.5 地源熱泵
6.5.1 地源熱泵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6.5.2 地源熱泵工作原理
6.5.3 國際應用現狀
6.5.4 地熱(地源)熱泵特點與優勢
7 海洋能
7.1 概述
7.2 資源儲量與分布
7.2.1 潮汐能
7.2.2 波浪能
7.2.3 海流能
7.2.4 溫差能
7.2.5 鹽差能
7.3 潮汐能利用技術
7.3.1 工作原理
7.3.2 現有進展
7.3.3 優劣性
7.3.4 未來方向
7.4 波浪能利用技術
7.4.1 工作原理
7.4.2 現有進展
7.4.3 優劣性
7.4.4 未來方向
7.5 海流能利用技術
7.5.1 工作原理
7.5.2 現有進展
7.5.3 優劣性
7.5.4 未來方向
7.6 溫差能利用技術
7.6.1 工作原理
7.6.2 現有進展
7.6.3 優劣性
7.6.4 未來方向
7.7 鹽差能利用技術
7.7.1 工作原理
7.7.2 現有進展
7.7.3 優劣性
7.7.4 未來方向
下篇 產業發展
8 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概況
8.1 我國面臨的能源形勢
8.2 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概述
9 風力發電產業發展
9.1 世界風電產業發展現狀
9.1.1 風電市場情況
9.1.2 風電設備制造業情況
9.1.3 國外主要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簡介
9.1.4 世界主要國家風電激勵政策和發展目標
9.1.5 國外風電的發展趨勢
9.2 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現狀
9.2.1 我國風電產業鏈整體發展情況
9.2.2 風電場開發現狀和產業發展趨勢
9.3 我國風電產業政策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9.3.1 我國的風電政策
9.3.2 目前風電發展的主要問題
10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
10.1 全球產業發展現狀
10.1.1 產品類型
10.1.2 系統類型
10.2 我國產業發展現狀
10.2.1 發展歷史
10.2.2 市場規模
10.2.3 企業規模
10.2.4 集熱器類型
10.2.5 產品監督和質量控制體系
10.3 產業特點和地位
10.4 產業發展趨勢
10.4.1 國家發展目標
10.4.2 產業發展目標
10.4.3 技術路線圖
11 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11.1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11.1.1 多晶硅材料產業發展概況
11.1.2 太陽級硅錠/硅片制造產業
11.1.3 太陽電池制造業
11.1.4 組件封裝產業
11.1.5 系統平衡部件——逆變器/控制器制造業
11.1.6 光伏應用產品的發展狀況
11.2 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
11.2.1 并網光伏發電
11.2.2 離網光伏發電
11.3 世界光伏發電的市場發展
11.3.1 市場發展現狀
11.3.2 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路線圖
11.4 中國光伏發電的市場發展和發展路線圖
11.4.1 中國光伏市場的發展現狀
11.4.2 中國光伏發電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11.4.3 光伏發電市場份額預測
11.4.4 中國光伏發電的發展路線圖
12 生物質能產業發展
12.1 產業發展現狀
12.1.1 生物質發電
12.1.2 沼氣
12.1.3 生物質液體燃料
12.1.4 生物質壓縮成型燃料
12.2 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2.3 產業發展趨勢與前景
12.3.1 生物質能源利用的環境效益
12.3.2 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安全問題
12.3.3 生物質能源利用產業總體發展趨勢
12.4 國際生物質能利用發展概況
13 地熱能產業發展
13.1 產業發展現狀
13.1.1 地熱發電
13.1.2 地熱直接熱利用
13.1.3 地源熱泵
13.2 產業發展趨勢
13.2.1 發展戰略目標
13.2.2 重點技術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
14 海洋能產業發展
15 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前景
15.1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勢
15.2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向
15.3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1 概述
1.1 可再生能源的含義、特點及分類
一般來說,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資源總稱。可再生能源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且分布廣泛,適宜就地開發利用。
根據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可再生性可再生能源資源可定期再生,其可用的資源總量不存在上限,因此應采用年資源總量(有人稱理論儲量)來表明資源供應潛力。
(2)受技術進步的影響較大可再生能源資源中有多少能夠被利用取決于該資源被轉換成有用能的工藝技術水平。從能源規劃角度來說,對可再生能源資源量的定義必須估計在利用這種資源的技術經濟制約條件下的真正有用的數量范圍,也就是資源可獲得量(可利用量)。
(3)分散性和廣布性 可再生能源受多種自然因子制約,特別是受自然地理中氣候、地形海陸分布的影響明顯,分布廣泛且極其分散,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別適合就地開發和利用。
(4)能源密度低 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能源密度很低,多為周期性供應,對其開發利用需要更多的面積和空間。
(5)初投資較高,運行成本較低 對于多數可再生能源來說,其初始投資較高,但由于運行過程中不消耗化石燃料,因此運行成本較低。
(6)具有明顯的清潔性和環境友好性 由于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灰塵和有害氣體,在造成環境污染的同時導致全球氣溫升高,而可再生能源不排放或排放少量有害物質,不會給環境帶來污染。
按照技術種類來劃分,可再生能源可以分為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