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遼寧》是中國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的"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之一,表示了遼寧省行政區(qū)劃、標(biāo)準(zhǔn)地名、交通、旅游及水系、地貌等內(nèi)容,旨在直觀、科學(xué)、地反映遼寧省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狀的面貌,是一本集自然資源圖、社會經(jīng)濟圖、普通地理圖為一體的綜合性地圖冊。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遼寧》具有廣泛的讀者對象,是宏觀了解、認(rèn)識遼寧省情、市情、縣情的窗口。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遼寧》內(nèi)容豐富、現(xiàn)勢性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翔實的行政區(qū)劃地圖,反映該省行政區(qū)劃、標(biāo)準(zhǔn)地名、交通旅游、地形等信息●市縣圖清晰易讀、鄉(xiāng)鎮(zhèn)、村莊資料翔實,及時反映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整后的分布狀況●采用導(dǎo)航數(shù)據(jù)和衛(wèi)星影像,核實并更新了高速公路走向,增加了高速公路名稱、編號、出入口、服務(wù)區(qū)等信息,以及鐵路、高速鐵路、機場等交通信息●城區(qū)地圖反映交通、醫(yī)遼、教育、金融、商業(yè)、旅游等日新月異的變化●豐富的旅游信息,包括世界遺產(chǎn),國家風(fēng)景名勝區(qū)等旅游景區(qū)●省情介紹、分縣概況、旅游簡介等文字資料有肋于多方位了解該省及各市縣情況
中國地圖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是我國的中央級地圖出版機構(gòu),匯聚了全國主要的地圖編制出版人才,共有中高級技術(shù)人員200多位,其中具有副編審及以上職稱的有80多位。建社以來,編制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和學(xué)術(shù)價值的地圖、教科書、教輔圖書和大眾出版物等,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地圖集、中國歷史地圖集等。共有100多種出版物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圖書獎、中國政府出版獎、地圖作品獎等。
序 圖2-3 遼寧省政區(qū)4-5 遼寧省概況6-7 遼寧省地形8-11 遼寧省地理12-13 遼寧省交通14-15 遼寧省公路16-17 遼寧省鐵路、水運、航空18-19 遼寧省旅游資源20-21 遼寧省旅游精華與旅游線路22-23 遼寧省文化旅游與旅游節(jié)慶地縣圖● 沈陽市24-25 沈陽市26-27 沈陽城區(qū)28-29 沈陽周邊旅游30-31 沈陽市轄區(qū) (沈河區(qū) 和平區(qū) 大東區(qū) 皇姑區(qū) 鐵西區(qū) 蘇家屯區(qū) 渾南區(qū) 沈北新區(qū) 于洪區(qū)) 32-33 新民市34-35 遼中縣36-37 康平縣38-39 法庫縣● 大連市40-41 大連市42-43 大連城區(qū)44-45 大連周邊旅游46-47 大連市轄區(qū)南部 (西崗區(qū) 中山區(qū) 沙河口區(qū) 甘井子區(qū) 旅順口區(qū) 金州區(qū)) 48-49 大連市轄區(qū)北部 (普蘭店區(qū))50-51 瓦房店市52-53 莊河市54-55 長海縣● 鞍山市56-57 鞍山市58-59 鞍山城區(qū) 60 鞍山市轄區(qū) (鐵東區(qū) 鐵西區(qū) 立山區(qū) 千山區(qū))61 臺安縣62-63 海城市 64-65 岫巖滿族自治縣 ● 撫順市66-67 撫順市68-69 撫順城區(qū)70-71 撫順市轄區(qū) (順城區(qū) 新?lián)釁^(qū) 東洲區(qū) 望花區(qū)) 撫順縣72-73 新賓滿族自治縣74-75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本溪市76-77 本溪市78-79 本溪城區(qū) 80-81 本溪市轄區(qū) (平山區(qū) 溪湖區(qū) 明山區(qū) 南芬區(qū)) 本溪滿族自治縣82-83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84-85 丹東市86-87 丹東城區(qū) 88-89 丹東市轄區(qū) (振興區(qū) 元寶區(qū) 振安區(qū)) 東港市90-91 鳳城市92-93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94-95 錦州市 96-97 錦州城區(qū) 98-99 錦州市轄區(qū) (太和區(qū) 古塔區(qū) 凌河區(qū)) 凌海市100-101 北鎮(zhèn)市102-103 黑山縣104-105 義縣● 營口市106 營口市 107 營口城區(qū)108-109 營口市轄區(qū) (站前區(qū) 西市區(qū) 老邊區(qū) 鲅魚圈區(qū)) 大石橋市110-111 蓋州市 ● 阜新市112-113 阜新市114-115 阜新城區(qū)116-117 阜新市轄區(qū) (細(xì)河區(qū) 海州區(qū) 新邱區(qū) 太平區(qū) 清河門區(qū)) 彰武縣 118-119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120 遼陽市 121 遼陽城區(qū)122-123 遼陽市轄區(qū) (文圣區(qū) 白塔區(qū) 宏偉區(qū) 弓長嶺區(qū) 太子河區(qū)) 燈塔市124-125 遼陽縣● 鐵嶺市126-127 鐵嶺市128-129 鐵嶺城區(qū) 130-131 鐵嶺市轄區(qū) (銀州區(qū) 清河區(qū)) 調(diào)兵山市 鐵嶺縣132-133 開原市134-135 昌圖縣136-137 西豐縣● 朝陽市138-139 朝陽市140-141 朝陽城區(qū)142-143 朝陽市轄區(qū) (雙塔區(qū) 龍城區(qū)) 朝陽縣144-145 北票市146-147 凌源市148-149 建平縣150-151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盤錦市152 盤錦市153 盤錦城區(qū)154-155 盤錦市轄區(qū) (興隆臺區(qū) 雙臺子區(qū)) 盤山縣156-157 大洼縣● 葫蘆島市158-159 葫蘆島市160-161 葫蘆島城區(qū)162-163 葫蘆島市轄區(qū) (龍港區(qū) 連山區(qū) 南票區(qū))164-165 興城市166-167 綏中縣168-169 建昌縣
位置面積遼寧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南部。南臨黃海、渤海,東與朝鮮一江之隔,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東北地區(qū)的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也是東北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地區(qū)對外開放的門戶。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118°50′~125°47′,北緯38°43′~43°29′之間。全省南北相距550千米,東西跨度550千米,全省面積15萬多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長2292千米。行政區(qū)劃遼寧省簡稱遼。取遼河流域永遠(yuǎn)安寧之意而得其名。截至2015年底,遼寧省轄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葫蘆島、營口、盤錦、阜新、遼陽、鐵嶺、朝陽14個地級市;新民、瓦房店、海城、東港、凌海、興城、大石橋、燈塔、調(diào)兵山、凌源等16個縣級市;法庫、長海、臺安、撫順、黑山、綏中、彰武、遼陽、鐵嶺、朝陽等19個縣和8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省會沈陽。人口民族全省總?cè)丝?245萬。遼寧省是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除漢族以外,還有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51個少數(shù)民族。其中漢族占總?cè)丝诘?3.9%,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670萬人,占全省總?cè)丝诘?6.1%。全省現(xiàn)有8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其中6個滿族自治縣(新賓、岫巖、清原、本溪、桓仁、寬甸)、2個蒙古族自治縣(喀左、阜新)。還有2個在省內(nèi)享受民族自治縣待遇的市(鳳城、北鎮(zhèn)市)。全省有70多個民族鄉(xiāng),主要分布在葫蘆島市綏中縣、興城市,鐵嶺市西豐縣、開原市,錦州市義縣等地。少數(shù)民族中滿族最多,是中國滿族聚居的主要地區(qū)。遼寧省的人口特點顯著,人口分布平原多于山區(qū),沿海多于內(nèi)陸,城鎮(zhèn)、交通沿線和工礦區(qū)人口稠密,沈陽、鞍山一帶是人口最密地區(qū)。人口城市化水平居全國前列,人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口文化素質(zhì)較高。老齡化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地形區(qū)域遼寧省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cè)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遼東、遼西兩側(cè)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為平均海拔200米的遼河平原;遼西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稱"遼西走廊"。●遼東山地丘陵為長白山山脈向西南的延伸部分。這一地區(qū)以沈丹鐵路為界劃分為東北部低山地區(qū)和遼東半島丘陵區(qū)。東北部低山區(qū),為長白山支脈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的延續(xù)部分,由南北兩列平行的山地組成,海拔500~800米。花脖山位于本溪和丹東交界,海拔1336.1米,為遼寧省較高峰。遼東半島丘陵區(qū),以千山山脈為骨干,北起本溪連山關(guān),南至旅順老鐵山,構(gòu)成遼東半島的脊梁。山峰除蓋州的綿羊頂子山和步云山等超過1000米.其余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區(qū)內(nèi)地形破碎,平原狹小,海岸曲折,島嶼棋布,河流短促。● 遼河平原位于東西部山地、丘陵之間,由遼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是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勢低平,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是遼寧省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南部遼河三角洲包括蓋州、營口、盤錦及海城市境內(nèi)的部分地區(qū),有大面積沼澤洼地,地勢低洼平坦,已成為東北水稻的重要產(chǎn)區(qū)和亞洲較大的蘆葦場。● 遼西低山、丘陵位于彰武、北鎮(zhèn)、小凌河口一線以西,是內(nèi)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努魯兒虎山、松嶺、醫(yī)巫閭山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且相互平行,其中努魯兒虎山山體渾圓雄壯,主峰海拔1000多米。松嶺南部被小凌河、女兒河、六股河等切割。朝陽、北票等斷陷盆地內(nèi)有砂頁巖丹霞地貌發(fā)育。松嶺以南到渤海,是海拔僅50米的狹長帶狀平原,通稱"遼西走廊"。● 島嶼遼寧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綏中縣老龍頭。近海分布大小島嶼500余個,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350余個。沿黃海的主要島嶼有外長山列島、里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大鹿島和獐島等;沿渤海主要島嶼有覺華島,大筆架山島,長興島,西中島,鳳鳴島,東、西螞蟻島,湖平島,豬島和蛇島等。● 河流遼寧省境內(nèi)共有大小河流300余條,自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南部匯集入海。其中,遼河、渾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注入渤海,鴨綠江、大洋河、英那河、莊河、碧流河等注入黃海。遼河為省內(nèi)及時大河,境內(nèi)河道長約480千米,經(jīng)盤錦市入渤海。鴨綠江為省內(nèi)第二大河,源自吉林長白山,于丹東的東港市入黃海,也是中朝兩國界河。大遼河由發(fā)源于撫順清原滾馬嶺的渾河和發(fā)源于新賓紅石砬子的太子河在鞍山海城的三岔河處匯聚而成。●水庫遼寧省有大中型水庫數(shù)十座,其中,大伙房水庫、觀音閣水庫、桓仁水庫、碧流河水庫、清河水庫、湯河水庫、白石水庫、窩水庫、閻王鼻子水庫等為大型水庫。最著名的湖泊是位于康平縣境內(nèi)的臥龍湖。氣候特征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具有中緯度西風(fēng)帶氣候特色,屬大陸季風(fēng)區(qū)。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雨熱同季,寒冷期長,日照充足,東濕西干,平原風(fēng)大。按冷暖程度劃分,沈陽以南、本溪—岫巖—莊河一線以西、朝陽—喀左以東為暖溫帶氣候帶,其周邊為中溫帶氣候帶。按干濕度分,除遼西山地和西北部風(fēng)沙區(qū)屬亞干旱氣候區(qū)外,其他區(qū)域?qū)贊駶櫤蛠啙駶櫄夂騾^(qū)。全省年平均氣溫自沿海向內(nèi)陸遞減,在5.2℃和10.9℃之間。1月份溫度低,為-17.0℃~-4.2℃;7月份溫度較高,為22.0℃~24.6℃。年極端低溫-41.7℃~-18.2℃,年極端高溫34.6℃~43.3℃。低于0℃的寒冷日數(shù)l00—145天。太陽總輻射量每平方米4187~8374兆焦。年日照時數(shù)2139.1—2937.5小時。無霜期為130.4—222.7天。全省年降水量439.2~1051.3毫米,建平縣最少,寬甸滿族自治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