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發生在夏天的故事,一次奇異的青春邂逅,改變了洋介一生的際遇。
每個人的年少時代,都會經歷一段彷徨憂悶的時光。
如果沒有遇見春香,洋介的十七歲暑假會一如往常般沉悶無趣,所有生動蔥蘢、熱情喜悅的瞬間,都只能成為遙遠的夢境。
如果沒有遇見春香,如果沒有春香留下的紙飛機和信,洋介不會那么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心靈,不會那么投入、勇敢、堅持、盛放,從容地走向將來。
與春香在一起的日子,是洋介生命中最快樂也最沉靜的時光,也帶給他最忐忑,最張皇的憂傷。
十七歲之夏的遇見,讓一個寂寞灰暗的少年,從此灼灼閃耀,也讓他的思索和思念,銘心刻骨一生……
1.作者影響力巨大:本書作者喜多川泰是日本著名、影響力的青少年勵志書作者、演說家;青少年人生引路人??氨热毡镜男煨∑?、李開復。他的所有作品在日本亞馬遜均為五星評價。
2.日本的學校必讀書目:本書被日本文部省推薦為高中以上在校學生課外必讀書。
3. 暢銷日本和臺灣:本書2006年出版至今,已在全日本銷售2,000,000冊。2006-2007年連續兩年榮登日本亞馬遜書店勵志書籍的top10。在臺灣,被作為2009年博客來、誠品書店的大學新生推薦書。
4.著名音樂人方文山力薦
5.實用性強:文中每一章都有非常激勵人心的總結性話語,深具勵志色彩。
喜多川泰(Kitagawa Yasushi):一九七○年,生于東京都,愛媛縣長大。小說家、詩人、專欄作家、演說家。專門從事青少年勵志和人生輔導工作,在青少年群體中擁有極高的人氣。除本書外,還著有《圓夢的手紙屋》、《筑夢的手紙屋》、《第九位賢者》、《心情日和》等。目前他仍
畫廊
八月六日
漫長的一周
及時課 認識自己的愿望為人生擬張清單
第二課 認識實現夢想的方法——擬第二張人生清單
第三課 認清經濟成功的真相——"元"怎么念?
第四課 成為魅力四射的人——讓情緒變個性
第五課 不要錯把手段當目的——達成目標的方法不只一種
第六課 做不到是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更是把可能變不可能的可怕敵人
電話
建議
春香的房間
手札
門后的真相
一份講義
勝利女神
信
后記
八月六日
那年暑假,氣溫不斷創新高。
那天是八月六日,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個日子。
彼時我幫家里顧店,一個人坐在收銀柜臺里面。
我家經營一間小書店。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書店里顧客總是川流不息;現在,不但顧客的足音罕至,即使偶有顧客零零稀稀進門,他們也是用眼睛快速掃描書架一遍后,什么書也沒買就離開了??赡苁穷櫩驼也坏较胭I的書吧?總之,如果有兩位客人同時存在店里,就是很稀奇的景象了。
自從幾年前,我家書店附近那間備有大規模專用停車場的大型書店開幕,吸引了超高的人氣之后,我們的書店就成了這幅光景。那家大型書店除了賣書,還賣文具、飾品、游戲等外圍商品,因此常有中學生上門光顧。我猜,會到我們家的顧客,應該是在那邊找不到想找的書,又不死心,怎么也想馬上讀到那本書,才會過來我們家碰碰運氣的。
因為顧客少,所以我顧店的時候根本賣不了幾本書。
以前,我家書店為了讓不同年齡層的顧客都能開心找到書看,擺了很多漫畫、雜志、小說等暢銷書籍。但是自從那家大型書店出現以后,即使我們家架上擺的書跟對方一模一樣,也賣不出去。后來父親決定讓書店轉型,搞特色經營:書店只賣他自己想賣的書,就算賣不出去也無所謂。
幸好,到了家中最小的我上高三的時候,家里的維持還可以靠著之前書店生意好的時候存下來的錢和教育保險,保險的事我父親直到最近才知道,可以說是我母親早就打好的如意算盤,總之,那家大型書店的出現,雖然讓我們家書店賺不到什么利潤,但是讓我念完大學,讓全家人過正常生活的錢還是有的。
書店轉型帶來了三個變化。
及時個變化是:顧客層結構改變。
店里不擺漫畫、雜志之后,雖然總體上顧客數量減少了很多,但專門的顧客倒是變多了。由于父親盡可能挑別家書店不擺的書來賣,店里全是父親精心挑選過的、他自己喜愛的好書,所以后來有很多顧客專程來找只有來我家才找得到的書。
第二個變化是:偷書賊變少了。
我們家在鄉下的商店街上,鐵卷門一拉起來,臨街那一面全都大咧咧敞開著,空間結構非常開放。再加上有商店街上頭可遮蔽光線的拱頂做掩護,偷書賊把書本往車里一塞,接著把車往外一開,馬上就能拐上大馬路,坐在書店最內側的柜臺里邊看店,根本就很難發現店門口有人偷書。簡單說,我們家店的地理環境,對賊偷而言,是好偷、好逃、不易被逮的下手環境;對店家而言,則是最容易引賊入室的最遭立店環境。因此,父親經常為了書不斷被偷而煩心不已。
"不過就是偷本漫畫而已,傷害應該不算嚴重吧?"這是偷書賊普遍的心理,但他們哪知道,對店家來說,一本書被偷的損失,需要多賣七八本書才彌補得回來。書店遭竊最慘重那個月,損失幾乎吃掉了當月七成以上的營業收入。毫不夸張地說,對我們而言,那些年輕小伙子的偷書行為,簡直和殺人行為沒有兩樣。
不過在父親改變營業方針之后,我們書店里就沒有了年輕偷書賊想偷的書,所以就幾乎沒再遭過小偷了。父親對這個意外的附加后果感到相當滿意。
至于書店轉型之后的第三個變化,留待稍后再說。
我想先讓故事回到八月六日那天。
那天,我獨自一人坐在收銀柜臺里,望著街上的人來人往。
商店街上的行人,似乎沒察覺有人坐在店里頭觀察他們,每個人的表情都很放松。偶爾還可以看到我的朋友三三兩兩地經過。
看了一會兒在街上往來的人群,我突然覺得:明明也沒有墻阻隔,可是我和街上的人群,卻仿佛分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這感覺還挺奇妙的。街上那一端,是動態的、熱鬧的;店里我這一端,是靜態的、沉默的。隨時保持活動狀態的那個世界的人們,為了什么而匆忙呢?他們一點也沒有停下腳步進入我這靜止世界的意思,讓我有坐在河岸邊觀看流木漂移的感覺。
那天,父親吩咐我看店,說是要出去吃個午飯就出門。我知道父親要去哪兒——附近的茶館。商店街的其他人應該也會湊到那兒去。沒有二三小時他們是不會回到自己的店里的。因為他們習慣一群人聚在茶館里看高中棒球聯賽。
高中棒球聯賽啊……
我一個人喃喃自語著。
沒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就迷上棒球,迷上看高中棒球聯賽。從那時起每一年,我整個春假和暑假都緊抱著電視機觀賞球賽。那是假期里最令我期待的娛樂,我總是隨著每一場戰役或喜或憂。對還在小學時期的我來說,電視畫面里的高中棒球選手,每一位都是英雄,而且每一位都是大人。我甚至沒有特別想過他們和職棒選手在年齡或球技上是有差距的。
不過,在我升上中學,參加足球社團之后,便漸漸不再熱衷于棒球了。我迷戀棒球的時間,前后大約六年。
一段時間沒看高中棒球后,我發現電視畫面里的高中棒球選手們,不過是一群小孩子。對中學時期的我而言,拼死拼活也要打棒球的他們,既不是英雄,更不是大人;不過就是一群棒球打得不錯的家伙罷了。而且話又說回來,他們的球技再怎么厲害,比起職棒選手,還差好幾截呢。
真想不透,為什么即便如此,大人們還是那么熱衷于觀看高中棒球聯賽。
就在中途對棒球生膩的我這么想著的時候,書店里來了一位客人。
"哎呀,今天換洋介顧店呀?!了不起喲!"
他叫阿卡,是父親的朋友。我經常不曉得該怎么稱呼父親的朋友。對這一位也是。不管是姓或名,我一概不知。只知道父親喚他做"阿卡"。而直接問人家的姓名也是不禮貌的,尤其還是一位長輩,所以我也只好這么稱呼他。
"啊,阿卡先生,你找我爸爸嗎?他去`HOPE`看棒球賽了。我把他叫回來好了。"
阿卡從書架上挑了一本書,往我這兒邊走邊說:"不用特地叫他回來,沒關系。我今天只是過來買書。倒是你爸爸,怎么把該去念書的你丟在這里看店,自己跑去看棒球賽呢?下次我遇到他再幫你說說他。"
"不用啦,其實也沒什么……"
我一邊找錢給他,一邊苦笑作答。
十七歲少年的暑假,應該是忙著玩、忙著讀書,忙著做自己的事??墒俏业氖邭q暑假卻一點也不燦爛。老實說,那時候的我根本提不起勁做任何事。
倒也不是說我沒有在為自己的將來打算。雖然對將來感到茫然,但至少有想過高中畢業后要進大學,只是還沒決定要進哪所大學、念哪個科系。
更坦白地說,因為我還沒想到要成為怎樣的人、要做怎樣的事,還不能直接進入社會,所以升學充其量只是一種延遲進入社會的辦法。
要上大學的前提是必須用功讀書。這一點我心里非常清楚,只是對于讀書,我和往常一樣,怎么也提不起勁。
一般學生可能會覺得,難得放暑假,玩一下又何妨??墒俏覅s是在放暑假時想到要念書,便會覺得去玩很有罪惡感;而讓我讀書,我又覺得假期了還那么用功實在沒必要。青春不能重來,但那么多天的暑假都因為被我內心情緒糾結而浪費掉了。
當時的我,念書沒興趣,做別的事也提不起勁,顧店剛好讓我有了"應該做的事情"。而且父親拜托我顧店,讓我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不用念書。
我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這么行尸走肉的呢?
等到夏天球季結束后,電視里那些高中棒球選手,就畢業后要繼續打職棒還是升學的話題持續討論了好一陣子。曾經以為打棒球就是所有生活的絕大多數學生選手,一定很煩惱畢業之后的出路。但他們終究會選擇用繼續追逐白球的方式來逃避這煩惱吧?
我如此冷漠地看待高中棒球選手畢業后的出路問題,這種態度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
不過,年輕的他們惶惑往后人生該怎么走,而年輕的我也正惶惑往后人生該怎么走。
小時候的我,總是說自己長大后想做什么事,把長大后的世界想得很美好,把長大后的自己說得很能干。當然,想做的事情常常在變。雖然我自己也覺得,每一次我提到"長大后"都沒有太當真,但那時我真的認為自己可以成為想成為的任何一種人。
或許"長大以后"的"將來",對當時而言還遙不可及吧?長大以后的事,感覺像是永遠不會到來的未來的事。但我終究到了再過一年就是原以為遙不可及的"未來"的年齡。
小時候常說的那句話——長大后要做○○,隨著"長大以后"的"將來"漸漸臨近,漸漸現實,再也不能是幻想,因此就愈來愈少從我的嘴里出現了。
P9-15
……
與本書的相遇讓我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日本讀者 射星 明明讀完后,覺得既心痛又悲傷,可是在心底深處,卻出現了溫暖叉明亮的燈光。這種感覺真是不可思議,讓我不知不覺,心中充滿對生命的感謝。這本書是我至今為止最想對別人推薦的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