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生態旅游資源的特點和特性,進而詳細介紹了生態旅游導游詞的特性和適用范圍,以及在生態旅游導游中應該注意的方法和技巧,且針對每種生態旅游資源編寫出相應的導游詞。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導游詞生動、有趣、知識性強,是從事旅游相關行業人員不可多得的圖書資料,也可作為旅游愛好者的導游手冊,以及大專院校旅游專業的學生教材和教師的參考書。
生態旅游是一種參與性體驗性極強的個性化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景區景點原有的一些導游詞也許只適合一般的導游講解,但并不適合導游對整個游程的引導,其中生態方面的知識傳遞太少,便會缺損參與體驗的引導,更缺乏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
編寫這本《生態旅游導游詞》,旨在旅游領域弘揚科學的發展觀,讓人們更地認識生態旅游的環境價值、科普價值、審美特點和科學游覽方式,解析不同類型生態旅游資源的導游特殊性及導游技巧,通過一些具體的生態旅游景區景點的導游實例,教育和引導人們更加重視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密切依存關系,以促進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以生動形象幽默風趣的導游詞幫助導游人員為生態旅游休閑度假者帶去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生態旅游是一種需要作出奉獻的特殊旅游活動,也可以說是一種充滿愛心的高尚旅游活動,還是一種擁抱地球親近自然的另類旅游活動。與鳥同歌,與狼共舞,與花同樂,與海齊涌……人與自然界總是這么和諧相處。也許你已經走出叢林,步人草地,陷入沼澤,也許你正在登上孤島,攀上懸崖,潛入海底,不管身處何地,我們都是地球這個大家族的光榮成員。我們對于所有讀者的希望——就是成為生態家園的綠色護衛者。
——我們為此終生不悔!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這本《生態旅游導游詞》終于要與讀者見面了,在的素材搜集和三次反復的撰稿修改過程中,我們所有的作者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生態旅游教育。
李豐生,男,漢族,理學博士,1963年11月生,福建省東山縣人,現任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旅游企業管理、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管理的研究工作。近年來.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863)、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哲學社會科
序
前言
及時章 特殊的導游需要特別的導游詞
及時節 生態旅游活動的特殊性
一、景物觀賞性
二、環境體驗性
三、自然屬性
四、文化屬性
五、學習教育性
六、脆弱性
七、保護性
八、可持續性
第二節 生態旅游對相關人員和部門的要求
一、生態旅游對游客的要求
二、生態旅游對旅行社及導游的要求
三、生態旅游對旅行住宿設施的要求
四、生態旅游對世界遺產、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旅游目的地的要求
第三節 生態旅游導游詞的特殊性
一、生態旅游導游人員的特殊素質
二、生態旅游導游詞的特殊要求
三、生態旅游導游詞的創作
第二章 導游的生態資源保護意識
及時節 導游對生態旅游資源的清醒認識
一、森林生態旅游資源
二、古樹生態景觀
三、觀光農業與田園風光
四、觀鳥活動
五、野生動物園區
六、各種動物格斗
七、各種動物表演
第二節 導游須了解我國生態旅游實踐與現狀
一、我國生態旅游實踐
二、我國生態旅游開發實踐的主要區域
三、我國開發生態旅游產品的主要類型
四、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的歷程與現狀
第三節 導游要正視生態旅游面臨的問題
一、一些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與旅游活動本身密切相關
二、相當一部分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對生態旅游認識不清
三、生態旅游區歸屬不明,管理混亂
四、生態旅游發展所需的專業技術、管理等人才缺乏
五、目前的生態旅游規劃缺乏科學性和必要的技術手段
六、生態旅游概念的扭曲導致另一種生態破壞
七、風景區的無序開發和建設造成生態環境系統失調
八、風景名勝區環境監控難度大,污染嚴重
第三章 世界遺產導游
及時節 世界遺產的確認標準
一、文化標準
二、自然標準
第二節 世界遺產導游詞注意事項
一、導游詞必須飽含強烈的愛國、愛家鄉的感情
二、導游詞必須包含世界遺產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自然背景
三、導游詞要具備對世界遺產強烈的保護意識
第三節 九寨溝導游詞中的生態要素及環保意識
一、九寨溝生態要素:"鈣華"現象
二、九寨溝生態要素:水資源
三、九寨溝生態要素:山峰
四、九寨溝生態要素:森林
五、九寨溝生態環保意識
第四章 自然保護區導游詞
及時節 了解大自然
第二節 展現大自然
一、介紹保護區概況
二、突出保護對象
三、強調科研價值
四、間插生態野趣
五、傳播生態知識
六、導入環保教育
七、注意事項
第五章 森林公園導游詞
及時節 親近綠色搖籃
第二節 引領游客盡享森林野趣
一、從森林的五大功能導游森林公園
二、從動植物觀賞價值導游森林公園
三、從形式多樣的森林活動導游森林公園
四、注意事項
第六章 海灘海島與海岸景觀導游
及時節 走進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一、多因素綜合作用
二、海島生態的奇特性與脆弱性并存
三、資源利用的多功能性
四、旅游資源的多層次與較強的參與性
五、季節 變化的顯著性
第二節 海灘海島導游解說的基本原則
一、知識性
二、趣味性
三、科普性
四、藝術性
五、參與性
第七章 地質地貌景觀導游詞
及時節 地質地貌景觀類型及成因
一、巖溶地貌
二、丹霞地貌
三、風蝕地貌
第二節 地質地貌景觀導游詞解說技巧
一、注重導游詞解說的科學性一
二、注重導游詞解說的生態內涵
第三節 典型地質地貌景觀導游詞
第八章 水體生態景觀導游詞
及時節 水體生態景觀表現形態的多樣性
一、海洋水體生態景觀
二、江河水體生態景觀
三、湖泊水體生態景觀
四、瀑布水體生態景觀
五、涌泉水體生態景觀
第二節 水體生態景觀導游的技巧
一、從共性美導水體生態景觀
二、從個性美導水體生態景觀
三、不同的水體生態景觀導游特點
四、從"樂水"導水體生態景觀
第九章 著名濕地導游
及時節 濕地導游詞解說技巧
一、強調濕地景觀的多樣性
二、強調濕地生態旅游環境的脆弱性
三、強調濕地旅游活動的生態性
第二節 典型濕地旅游資源解說
一、高原濕地景觀——生物多樣性景觀代表之青海湖自然保護區解說范例
二、河流景觀——三江并流濕地景觀解說范例
三、濕地植物景觀——紅樹林濕地景觀解說范例
第十章 園林景觀導游
及時節 空間藝術與生態內涵的結合
一、特殊的生態旅游資源
二、高屋建瓴,了解造園準則
三、劃分類型,區別對待
第二節 如何講解園林中的人工生態要素
一、從中國園林的發展脈絡看園林生態文化
二、細處著眼,追求品位
三、把握南北差異,特點突出
第十一章 田園風光及觀光農業導游詞
及時節 親近希望的田野
一、導游要熟悉田園風光的審美內涵
二、導游詞當提升田園風光的觀賞品味
第二節 導游詞創作要把握觀光農業的特點并引導參與
一、田園觀光導游詞的表現特點
二、導游詞撰稿人和導游員要充分了解各種農業參與活動
第三節 導游在農業生態旅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
一、線路引導
二、講解引導
第十二章 植物園與動物園導游
及時節 植物的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
一、植物的觀賞價值
二、植物的觀賞形式
三、植物的生態價值
四、中國植物園的發展
第二節 動物的觀賞價值和娛樂表演功能
一、動物的觀賞價值
二、動物的表演功能與娛樂價值
三、動物園的發展
第三節 動植物園導游詞特點及注意事項
一、導游詞必須以傳授知識為主
二、導游詞必須富有情趣
三、導游詞必須具有宣傳保護意識
四、導游詞必須強調人員的安全問題
第十三章 氣象景觀導游
及時節 千變萬化的氣象景觀及其特點
一、認識氣象景觀的形形種種
二、氣象景觀的特點
第二節 觀賞氣象景觀的時機與角度
一、觀云海
二、觀霧凇
三、觀旭日和夕陽
四、觀佛光
第十四章 草原景觀導游
及時節 認識草原
第二節 草原之美
一、草原的自然風光美
二、草原的人文風光美
三、草原的氛圍協調美
第三節 導游在草原旅游中的解說引導與示范
一、草原生態旅游解說方法與技巧
二、草原生態旅游環保引導
第十五章 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導游
及時節 走進人文生態旅游
第二節 人文生態旅游資源
一、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范疇
二、導游要掌握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樂趣
三、導游講解要體現人文生態美
第四節 人文生態旅游導游講解技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