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產環境日趨復雜,使用快速且優化良好的計算機系統變得重要。開放的源代碼、完善的優化工具,使得Linux有著突出的優勢。但是這些工具分散在互聯網上,有些甚至沒有專門的文檔介紹,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本書介紹了目前重要和常用的Linux優化工具,以及如何應用它們來使應用程序/系統的性能達到優。讀者可以通過眾多案例,清晰地明了影響性能的關鍵部分及解決方案。無論是Linux軟件開發人員、系統管理員或終端用戶,本書都是一本極佳的參考書。
作者:(美)菲利普G.伊佐特 譯者:賀蓮 譯者:龔奕利
菲利普G.伊佐特,業內知名的Linux性能優化專家,擁有20多年Linux和Unix系統性能優化經驗。他曾經用6年時間為Compaq公司的Alpha性能團隊設計Linux性能優化工具。此外,他協助Compaq公司制定了SPEC CPU 2000及后繼版本的CPU性能度量標準。他還長期從事開發人員和系統管理者的Linux性能優化培訓工作。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l章性能追蹤建議
1.1常用建議
1.1.1記大量的筆記(記錄所有的事情)
1.1.2自動執行重復任務
1.1.3盡可能選擇低開銷工具
1.1.4使用多個工具來搞清楚問題
1.1.5相信你的工具
1.1.6利用其他人的經驗(慎重)
1.2性能調查概要
1.2.1找到指標、基線和目標
1.2.2追蹤近似問題
1.2.3查看問題是否早已解決
1.2.4項目開始(啟動調查)
1.2.5記錄,記錄,記錄
1.3本章小結
第2章性能工具:系統CPU
2.1CPU性能統計信息
2.1.1運行隊列統計
2.1.2上下文切換
2.1.3中斷
2.1.4CPU使用率
2.2Linux性能工具:CPU
2.2.1vmstat(虛擬內存統計)
2.2.2top(2.0.x版本)
2.2.3top(3.x.x版本)
2.2.4procinfo(從/proc文件系統
顯示信息)
2.2.5gnome-system-monitor
2.2.6mpstat(多處理器統計)
2.2.7sar(系統活動報告)
2.2.8oprofile
2.3本章小結
第3章性能工具:系統內存
3.1內存性能統計信息
3.1.1內存子系統和性能
3.1.2內存子系統(虛擬存儲器)
3.2Linux性能工具:CPU與內存
3.2.1vmstat(II)
……
第4章性能工具:特定進程CPU
第5章性能工具:特定進程內存
第6章性能工具:磁盤I/O
第7章性能工具:網絡
第8章實用工具:性能工具助手
第9章使用性能工具發現問題
第10章性能追蹤1:受CPU限制的應用程序(GIMP)
第11章性能追蹤2:延遲敏感的應用程序(nautilus)
第12章性能追蹤3:系統級遲緩(prelink)
第13章性能工具:下一步是什么
附錄A性能工具的位置
附錄B安裝o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