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用藥物手冊(第3版)》由劉華鋼主編,本書收載臨床上常用的西藥處方藥和中成藥,西藥處方藥按疾病系統分類,中成藥按功能主治分類。對每一品種介紹其劑型與規格、用法與用量、藥理與用途、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內容詳實,特別適合臨床實習生和初級醫務工作者參考使用。
這本藥物手冊自第1版出版以來,由于讀者定位明確,藥物信息豐富,而受到廣大醫務人員的認可和喜愛,多次重印。伴隨著醫藥科學的快速發展,一版再版,以保持內容新穎實用,不斷滿足讀者的使用需求。將此手冊備用,即可查閱臨床所有常用藥物包括化學藥和中成藥。
劉華鋼,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上篇 化學藥品
及時章 處方書寫與發藥程序
第二章 抗微生物藥
第三章 抗寄生蟲病藥
第四章 神經系統藥
第五章 麻醉藥及輔助用藥
第六章 心血管系統藥
第七章 血液系統藥
第八章 消化系統藥
第九章 呼吸系統藥
第十章 泌尿系統藥
第十一章 內分泌系統藥
第十二章 調節免疫功能藥
第十三章 抗變態反應藥
第十四章 抗腫瘤藥
第十五章 解毒藥
第十六章 放射性同位素藥
第十七章 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調節藥
第十八章 維生素及礦物缺乏癥用藥
第十九章 生物制品
第二十章 診斷用藥
第二十一章 營養藥
第二十二章 眼科用藥
第二十三章 耳鼻喉科用藥
第二十四章 婦科用藥
第二十五章 皮膚科用藥
下篇 中成藥
及時章 解表劑
第二章 瀉下劑
第三章 清熱劑
第四章 溫里劑
第五章 化痰、止咳、平喘劑
第六章 開竅劑
第七章 固澀劑
第八章 扶正劑
第九章 安神劑
第十章 止血劑
第十一章 祛瘀劑
第十二章 理氣劑
第十三章 消導劑
第十四章 治風劑
第十五章 祛濕劑
第十六章 降脂劑
第十七章 腫瘤用藥
第十八章 腫瘤化療輔助用藥
第十九章 外科用藥
第二十章 婦科用藥
第二十一章 眼科用藥
第二十二章 耳鼻科用藥
第二十三章 骨傷科用藥
第二十四章 皮膚科用藥
中文藥名索引
英文藥名索引
第二章 抗微生物藥
一、抗生素
品名: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青霉素G、Penicillin)
劑型與規格:粉針劑:注射用青霉素鈉(鉀)40萬U、80萬U、100萬U、160萬U。
用法與用量:一般感染: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每日80萬~320萬U;兒童每日3萬~5萬U/kg;分2~4次給藥。重癥感染:靜脈滴注,每日240萬~2000萬U;兒童每日20萬~40萬U/kg;分4~6次加至少量輸液中作間歇性快速靜脈滴注。
藥理與用途:青霉素為β-內酰胺抗生素。對革蘭陽性菌及某些革蘭陰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鏈球菌、淋病奈瑟菌及鏈球菌等對本品高度敏感;腦膜炎奈瑟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及梅毒螺旋體也很敏感。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急性感染。
不良反應:青霉素類的毒性很低,但較易發生變態反應,嚴重的可致過敏性休克而引起死亡;大劑量應用青霉素抗感染時,可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停藥或減少劑量可恢復;赫氏反應表現為以青霉素治療梅毒時可有癥狀加劇現象;二重感染主要為耐藥金葡菌、革蘭陰性桿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
注意事項:有過敏性疾病史者、腎功能嚴重損害慎用;對本品、β-內酰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使用前必須做皮膚過敏試驗;本品可經乳汁使嬰兒致敏;鉀鹽不宜作靜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