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1854-1921年),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譯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嚴復系統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他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穆勒名學》、《群學肄言》、《群己權界論》等著作,他的譯著在當時影響巨大,是中國20世紀重要啟蒙譯著。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影印本):
古有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近有民國大師百花齊放,西學東漸東西交融,盡享思想學術文化盛宴。
《穆勒名學》
《穆勒名學》原名為《邏輯學體系》(A System of Logic),由約翰 斯圖亞特 穆勒所著,穆勒的邏輯學體系以歸納法為中心,是十九世紀后葉西方資產階級經驗主義思想的一部代表性的邏輯著作,是英國經驗主義歸納邏輯的總結。1902年嚴復譯著《穆勒名學》,作為嚴復引入以改變中國傳統文化方法論的專著。嚴復清醒的認識到,近代中國要實現救國圖存國富民強,不僅要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社會秩序、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引入科學的認識論和邏輯學,英國經驗論的認識論和邏輯學說,就是中國人所需要的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西方科學成就背后蘊含邏輯學指導一樣,中國的科學研究背后也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穆勒的《邏輯學體系》正提供了這樣的方法。
《穆勒名學》是由嚴復所譯的傳入我國及時部歸納邏輯著作。?本書原名為《邏輯學體系》(A System of Logic),反映十九世紀后葉西方資產階級經驗主義思想的一部代表性的邏輯著作,是英國經驗主義歸納邏輯的總結。這本書是古典傳統邏輯的終結,也是在現代邏輯出現之前一本影響大的著作,它先后出版八次之多。波蘭華沙大學原國際符號學會主席佩爾斯(JerzyPelc)教授曾說,其實全世界當時都在讀這一本書。
本學所以為邏輯者,比如培根所言,是學為一切法之法,一切學之學:明其為體之尊,為用之廣,則變邏各斯為邏輯以明之。
——嚴復
此一出,其力能使中國舊理什九盡廢,而人心得所用力之端,故雖勞苦,而愈譯而形得意。得蒙天助,明歲了此大業,真快事也。
——嚴復
嚴氏于天演論外,注意的是名學,……嚴氏覺得名學是革新中國學術要之關鍵。
——蔡元培
中西方的學術如果要溝通,“要有那好學深思之士,具有縱觀世界各系文明的眼光,去了好虛體面的客氣,曉得了近世科學的方法,性質,價值,明白了學術之歷史的發達路徑。”
——劉文典
波蘭華沙大學原國際符號學會主席佩爾斯(JerzyPelc)教授曾說,其實全世界當時都在讀這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