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研究》對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全書以天然氣產業鏈及其特點、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國際天然氣產業鏈的區域性、區域產業鏈發展階段、天然氣產業鏈發展動力、天然氣產業鏈結構、天然氣產業鏈銜接及運行機制、天然氣產業鏈的政府規制、天然氣產業鏈發育源頭和發展軌跡等分析維度為基礎而展開對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對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中國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歷程與成就;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經驗;國外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經驗借鑒;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理論;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政策。
本書可供政府及企業從事能源經濟與管理(特別是從事天然氣經濟與管理)工作的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及相關研究機構的人員閱讀、參考。
劉毅軍,男,1965年8月,博士、教授。他長期從事天然氣經濟問題研究和相關課程教學工作,教學科研水平高,在國內天然氣經濟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他是碩士生導師、我校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用經濟學學科負責人,于1999年在國內率先提出從天然氣產業鏈出發開展天然氣經濟與管理的研究,最早開展了天然氣產業鏈風險研究,十五年來,在國內建立起天然氣經濟與管理研究的獨立理論框架,已受資助出版《天然氣產業鏈下游市場風險研究》(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年4月)、《天然氣產業鏈上游開發規劃風險研究》(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年3月)等多部關于天然氣經濟與管理的系列專著,在《天然氣工業》等50余篇。負責完成"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研究"等科學研究項目30余項,其中獲多項省部級成果獎勵。經常接受國內外各種媒體、能源企業、投資機構等對中國天然氣經濟問題的采訪、咨詢。
第1章 對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1.1 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1.2 天然氣產業鏈結構類型劃分
1.3 天然氣產業鏈的銜接及運行機制
1.4 天然氣產業鏈動力結構
1.5 天然氣產業鏈特點
第2章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歷程與成就
2.1 天然氣產業鏈發展階段劃分與發展歷程
2.2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政府規制變化
2.3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發展成就分析
2.4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壟斷與競爭態勢
第3章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經驗
3.1 環節銜接不力帶來的不可持續發展——以煤層氣為例
3.2 動力結構不合理帶來的不可持續發展——以城市燃氣為例
3.3 市場認識不明帶來的不可持續發展——以天然氣發電為例
3.4 比價關系不合理帶來的不可持續發展——以氣頭化工為例
3.5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經驗
第4章 國外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經驗借鑒
4.1 美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經驗分析
4.2 歐洲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經驗分析
4.3 發展中國家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經驗分析
第5章 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理論
5.1 天然氣產業鏈發展階段與可持續發展
5.2 天然氣產業鏈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5.3 天然氣產業鏈銜接與可持續發展
5.4 天然氣產業鏈動力與可持續發展
5.5 天然氣資源保障與可持續發展
5.6 天然氣資源認識和技術進步與可持續發展
5.7 天然氣產業鏈消費結構與可持續發展
第6章 中國天然氣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政策
6.1 確保多種資源共同保障未來需求
6.2 引導中游基礎設施的制度建設
6.3 提高天然氣的利用效率
6.4 確保天然氣產業鏈向競爭性結構變遷
6.5 推進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6.6 抓好天然氣產業鏈的銜接
6.7 推進天然氣產業鏈調峰錯谷機制的建設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