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本專門寫給孩子的書用簡潔的語言描述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生,展現了他熱愛思考、樂于鉆研的探索精神。另外,孩子們還可以在閱讀中吸收豐富的人文素養,熟悉愛因斯坦生活時代的大環境,了解關于相對論、磁極、質能公式等科學知識。書里豐富的黑白插畫增添了閱讀的趣味性。
"誰是誰·啟發精選世界名人傳記"叢書
·英文純正 原版是企鵝出版集團旗下的暢銷經典"Who Was…?"系列
·中英雙語 附贈朗讀CD,方便英語閱讀學習
·文字簡潔 插畫風趣,是少年兒童的學習、勵志讀物
·重點突出 精編英語詞匯表,鞏固單詞學習效果
·舒適閱讀 版式設計適合兒童的閱讀習慣,保護孩子視力健康
·深入淺出 貼近7-12歲兒童閱讀能力與知識水平
一套專為兒童打造的世界名人傳記叢書,精選科學、藝術、文學等各領域的世界著名人物,代表著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通過選取典型而有趣的細節,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名人的成長經歷和相關重大事件。讓遙不可及的喬布斯、愛因斯坦、愛迪生……立刻變得真實親切,就像孩子身邊的朋友。書中穿插了許多背景知識,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找到更多的收獲和樂趣。
中文翻譯力求呈現原文語意,后附純正英文和朗讀CD,以方便孩子進行中英對照學習,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美國各大書店強力推薦的兒童傳記讀物
長居網絡書店全球少兒傳記排行榜前10名
杰斯·布萊利爾(Jess Brallier),美國當代作家、出版家,著有圖書31本,包括《律師與其他小人》《誰是愛因斯坦》《特絲的樹》等;現任皮爾遜出版集團旗下"家庭教育網"的總經理。
繪者:羅伯特·安德魯·帕克(Robert Andrew Parker),美國當代插畫師,已出版兒童圖書作品40余種,如《誰是愛因斯坦》《唐爺爺的故事》《飛翔——懷特兄弟的故事》《大象的芭蕾》等。
誰是愛因斯坦?
及時章 為思考而生
第二章 天才要做什么?
第三章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思考
第四章 好的年代
第五章 愛因斯坦開足馬力
第六章 戰爭,再次爆發
第七章 愛因斯坦的時間到了
第八章 的思考
愛因斯坦年表
世界大事年表
詞匯表
Who Was Albert Einstein?
Chapter 1 Born to Think
Chapter 2 What`s to Be Done with a Genius?
Chapter 3 Albert Takes a Very Deep Breath and Keeps Thinking.
Chapter 4 The Best Years
Chapter 5 Albert Hits High Gear
Chapter 6 War ... Again
Chapter 7 Albert`s Time Is Up
Chapter 8 A Final Thought
Timeline of Albert`s Life
Timeline of the World
Vocabulary
誰是愛因斯坦?
如果一個想法起初毫不瘋狂,也就毫無希望。——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你知道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上學時表現不好,曾被趕出學校。真的,就是他。盡管人們都知道他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之一。
你知道嗎?愛因斯坦是一位厭惡戰爭的和平主義者。真的,他是的。盡管他的研究成果被用來制造具破壞性的炸彈。
你知道嗎?愛因斯坦很害羞,討厭拋頭露面。盡管他是媒體的寵兒,甚至在他去世五十年后的今天,好萊塢還在拍攝有關他的電影。還有T恤衫啊,咖啡杯啊,郵票啊等,到處都印著他那張著名的臉孔。
那么,愛因斯坦到底是怎樣的人呢?看了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第二章 天才要做什么?
愛因斯坦喜歡上小學。小學的老師既善良又有耐心。他們都盡力地回答愛因斯坦所有的問題。不過,當愛因斯坦十歲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那一年,他開始上中學。對他而言,那是一段可怕的經歷。
有一次,愛因斯坦的爸爸問校長小愛因斯坦將來可以從事什么職業,校長的回答是:"干啥都無所謂,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德國的中學非常嚴格。學生們必須穿制服。從一個教室走到另一個教室的時候,得像士兵行軍一樣。而士兵會讓愛因斯坦很緊張。在上課時,每個人都要一直筆挺挺地坐著。老師吶喊著下達命令。學生們必須集中注意力聽課,不許提問題。老師要求愛因斯坦閱讀和背誦,卻不希望他去思考。這一切都讓愛因斯坦很詫異,這可不是他的風格。看到老師們這樣對待學生,愛因斯坦稱老師為"警長"。
數學是愛因斯坦最喜歡的課程——因為數學需要動腦筋解決問題,只靠死記硬背可不行。在家里,叔叔給他出一些代數難題。代數是與方程式有關的數學分支學科,對愛因斯坦而言,做代數題就像解謎語一樣。愛因斯坦還有一本用來自學幾何的書。幾何學是關于各種形狀——正方形、立方體、圓形和球體的數學分支學科。對愛因斯坦而言,幾何就像是搭積木。那個時候,愛因斯坦的同班同學還在為學好乘法和除法絞盡腦汁,他卻因為問了太多的問題而遭受著處罰。
愛因斯坦在學校里和其他男孩沒什么來往。他不喜歡運動,學校的課程也很無聊。
愛因斯坦需要一個哥哥——一個有中學生活經驗的哥哥,能引導他慢慢適應中學生活,讓他知道一切都會好起來。對愛因斯坦而言,這位"哥哥"就是麥克斯·塔爾梅。麥克斯是一位學醫的大學生,是愛因斯坦家的朋友。他經常到愛因斯坦家吃飯。麥克斯很快就跟十幾歲的愛因斯坦熟識起來,非常欣賞他的聰慧,從當地的大學借了許多書給他讀。
但是,麥克斯并沒有真正與愛因斯坦討論數學。"愛因斯坦的數學天分太高,"麥克斯寫道,"我很快就跟不上他了。"不過,麥克斯鼓勵愛因斯坦去探索新的興趣領域。很快,愛因斯坦讀起了歷史書,并研究宗教。
愛因斯坦一家是猶太人,但他的父母并沒有嚴格遵循猶太習俗。他們還曾送愛因斯坦到羅馬天主教小學去上學,就因為他們覺得那是附近好的學校。但有一段時間,愛因斯坦自己想要嚴格遵循猶太教的傳統。比如,他不再吃豬肉了。像許多人一樣,愛因斯坦不相信《圣經》里的一些說法,比如有的篇章說,世界是在短短的六天里創造出來的。這些疑問會讓愛因斯坦對宗教再也不感興趣嗎?不,它只是讓愛因斯坦對此更加好奇,更愿意去思考。"一切思想來自上帝。"他說。而且,在愛因斯坦以后的生活中,他常說自己作為科學家的目標就是"讀懂上帝的心思"。
愛因斯坦十五歲時,他的好朋友麥克斯去了美國。麥克斯的離開讓愛因斯坦很難過。沒多久他們家也因為爸爸的生意搬到了意大利,只留下愛因斯坦獨自完成學業。好朋友和家人都不在身邊,愛因斯坦既孤獨又憤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痛恨學校。
愛因斯坦之前從沒有正眼看過他的老師,現在更是公開對他們表示不尊重。他聲稱:"對的盲從,是真理較大的敵人。"有一位老師稱他為"懶惰的狗"。其他老師也認為,愛因斯坦對別的同學有不良影響,因為他總是提出連老師也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最終,學校把愛因斯坦開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