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100個人眼中的中國十年·記錄圖書
人氣:45

100個人眼中的中國十年·記錄

十年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化也見證了一個人的成長,十年在變與不變之間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紀實文學  
  • 作者:[劉濤]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802579569
  •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6
  • 印刷時間:2016-06-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純質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100來個普通中國人,借助新聞特寫的體裁樣式,致力于呈現100個中國人近十年的生命故事和命運遭際。在人物命運的深層結構,是中國十年的巨大轉型和變遷。本書勾勒出一個有關中國十年的基本圖景,有助于人們了解并把握這十年中國的變化。

作者簡介

劉濤,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環境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學報》(CSSCI)新聞傳播學欄目主持。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傳播、視覺修辭、媒介文化。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6項,獨立發表SSCI/CSSCI論文30余篇,獨著《環境傳播:話語、修辭與政治》獲教育部第七屆高校科研成果獎(人文社科)二等獎,廣東省哲學社科成果獎一等獎。曾任央視《新聞調查》策劃/編導(2005-2007),作品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專題一等獎。目前兼任《中國教育報》簽約評論員,開設評論專欄,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三等獎。

目錄

目錄

十年 記錄疼痛

解凍十四年

父與子,暗黑中的漂浮止于何時?

早婚,抹不去的疤

二十年家暴

一個母親和她的肌肉萎縮癥女兒

十年 喧囂之外

采訪公益律師廖建勛

石炳坤:工人維權的護航人

我用筆桿為你維權

“聽話”的生活——人在富士康

十年 生生不息

白首不改當年夢

心有多大,就去走多遠

與國畫的美麗邂逅

萬物有靈且美,且將這美永恒

烏蘭巴托土地上的華夏情

十年 漫步陽光

航拍楊星興

站到光亮中去

十年堅守防控艾滋病及時線

巴索風云的“垃圾情結”

俠客亦溫情

“狗媽媽”與她的“孩子”們

醉心公益

一路荊棘,痛并快樂

李可樂和他的伙伴

十年 來時的路

外科醫生說“醫患”

鐵打的軍營流水的兵

黑暗中的列車守護者

胡雅君:采訪在熱愛中繼續

細膩的心,雕琢細膩的美

一個單親媽媽的守望

不要命的偏執狂——陳龍

何真:生命的堅守

余月香:接生三十余年

新聞線

十年 不安的心

一個獨立攝影師的自由

不如歸去

孤獨的凝望

生命的擺渡人溫暖與感動常在

一半情懷,一半生意

生命營救融化冰山喚醒愛

選秀歌手的“以前”與“后來”

看藝術喚醒美

十年 萬家燈火

何全淑:城市傷疤里的住客

千里馬的傲氣

兩代人的尷尬

盲人奶奶的風雨學醫路

農民工何景光和他的奮斗史

遷往新疆最北部

五十而退

20年里好的答案

我只是千萬人中普通的一個

你們長大了,我們就老了

十年

在線預覽

十年 記錄疼痛

“記錄疼痛”,傾聽最底層的聲音。事物相生相克,有陰必有陽,有喜必有悲。有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也有人生活得并沒有那么幸福。記錄疼痛,也許我們依舊無能為力,但讓更多人看到真實,這本身又何嘗不是一種改變?

買來的越南新娘

細芬,是她現在的名字,19年前,她從越南被拐賣到了中國,成為一個陌生人的新娘。

如今的她40歲了,中等身材,偏白皮膚,一頭燙發扎在后腦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了一點。她常常把笑容掛在嘴角,開口說話時,聲音中略帶著南方女性特有的溫婉,似乎還帶著歡快的悅動。這使得他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她是生活的眷兒,是一個無憂無慮的人。

然而,聽到她的故事,很多人都嚇一跳;和她相識后,便會漸漸欣賞這個積極而樂觀的女人。

命運失控了

21歲之前,細芬一直生活在越南的一個小村莊里,家里有5個姐妹和2個兄弟,自己排行老三,父親是一個高中教師,然而薪水并不高,一家子過得緊巴巴的。21歲那年,細芬高中畢業,可遺憾的是,她就差幾分沒能考上大學。懂事的她知道家里的難處,并沒有選擇復讀。和父母商量后,她決定和同鄉的幾個姑娘一起到城市里去打工,她萬萬沒想到,自己這一去,竟要相隔14年才再一次回到這個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才再一次見到自己的父母,她更沒有想到,這種以前在故事里才能聽到的事情,竟然降臨在自己身上。

那是開始打工的半個月后,細芬已經和周圍的人漸漸熟悉起來。有24小時,廠里的一個小伙子約細芬和其他幾個年輕女工友一起去城里逛逛。到了城里,小伙子便說要上廁所,讓她們在原地等候,然而過了很久仍不見蹤影。姑娘們有點著急,這時候來了一個陌生人。他說小伙子和她們錯開了,接著還好心地帶她們去找,可還是找不到小伙子。

陌生人很無奈,讓她們在原地等待便離開了。姑娘們照做了。

之后又來了一個陌生人,以同樣的理由帶走了她們。那時候她們還察覺不到異樣,只是覺得氣憤,“好好的一日游卻變成了尋找同伴。”可是善良的姑娘們還沒有放棄尋找,她們覺得,既然一起出來玩,得一起回去才好。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場預謀已久的騙局,這個她們一心尋找的伙伴,竟然就是出賣她們的人。

傍晚的時候,在毫無防備之間她們被告知,自己已經被賣給了眼前的這個人。“我要的是錢,你們別想逃跑,不然性命不保。”眼前的陌生人略帶威脅。

細芬還來不及對眼前的狀況做出一個反應,她甚至以為自己還在做夢。可是接下來的幾天,使她明白,自己正在經歷的,是噩夢一般的現實。

她們隨即被人販子用車運走。后來,從人販子和司機的對話中細芬隱隱約約知道,自己會被帶去中國。

“那時真的好慘。”盡管多年過去,對這段記憶,細芬仍歷歷在目。人販子每天只給幾個女孩子每人一包方便面,僅僅只夠維持生命,饑餓一直折磨著她們。為了掩人耳目,所走的都是僻靜的路,崎嶇顛簸,一個人也沒有。人販子卻還是怕被人發現,時不時地恐嚇那幾個女孩子。她們一點聲音都不敢發出來,不然就會被打。

“我們根本就沒有求救的機會。”細芬那個時候已經絕望。除了絕望外,還有一種對前方無知的恐懼,會被送到哪里,會去做什么,她不知道,也不敢想。有24小時晚上,她聽到人販子和司機的對話,“今晚這一站,過得去就一起賺錢,過不去就在這幾個中間選一個送給你。”

大家一聽到這個消息,更在原來的恐懼中增加幾分無措,仿佛無論怎么走,前方都是鬼門關。

沒有愛情的婚姻

后來,誰也沒有被送給司機,都來到了中國。細芬被賣給了一個素未謀面的潮州男人當媳婦,和當初的幾個姐妹也斷了聯系。

對于自己的這段經歷,對于自己的異國身份,細芬并沒有對他人隱瞞。然而講到她的丈夫,那個用8500塊錢,便買斷了她的青春她的一切的男人,她卻常常避而不談。即使偶爾談到,她也一直用“孩子的爸”來稱呼,仿佛兩人間的聯系只有孩子。

用8500塊錢,便使兩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瞬間變成枕邊人。語言不通、同床異夢,是他們最初的狀態。如今,細芬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9年,環境將她塑造成了一個完全的潮汕媳婦,但是,卻沒有改變這對“老夫老妻”的狀態,即使細芬如今已經能夠順暢地講潮汕話,即使他們已經有了三個孩子。甚至,因細芬的工作地點離家里比較遠,她干脆在工廠附近租了一間房子,自己一個人住在那里,有空的時候就回去看看孩子。

“想過一走了之嗎?”

“想過啊。”可是……

細芬沒結婚前就有過這樣的念頭。那時她在這段“婚姻”的中間人家里住了半個月。這家女主人也是“越南新娘”,熟悉的語言使細芬錯以為找到了救星。她哀求女主人借給她8500塊,她想贖回自己。可是,女主人無奈地拒絕了。“在那個時候,8500塊實在太多了”,細芬不怪這個同病相憐的女人,“她也是沒有辦法。”

在現實壓迫下,細芬妥協了。異國他鄉,身無分文,她發現自己根本走不了。

半個月后,簡單的本地結婚儀式過后,甚至連結婚證也沒有,細芬就從一個少女變成一個少婦。

四五個月后,細芬發現自己懷孕了。

一年后,她的及時個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兒!初做母親的她,一顆心已經被孩子牽絆住了。后來,細芬相繼有了第二、第三個孩子。

為了孩子,細芬決定不走了。

“渾渾噩噩的,就過去了這么多年。”在這段買賣的婚姻里,愛情成了奢侈,孩子是她的牽掛。

積極向前看

細芬決定在中國也要活得開心些。“總要往前看的嘛”,她說。

所謂“日久見人心”,可還沒一起生活多久,細芬就發現丈夫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丈夫不出去工作,細芬不得不把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從結婚沒多久就這樣。“細芬不容易啊,一旦廠里活少了,她就要重新換個活多點的服裝廠,家里都靠她”,細芬曾經的一個同事表示。

可是細芬對于現狀還是相對滿足的。她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得挺好,除了那段無愛的婚姻。但這非但沒有把她禁錮住,反而使她更積極地去尋找生活中的亮點,她一直在積極地融入新生活。

開始的時候,是細芬最難熬的階段,不通的語言,如陌生人的“家人”使她有些不知所措。為預防她逃跑,總有人看著她。細芬每天就呆在家里,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后來,征得家人同意,細芬到村里的服裝廠打工,這才使得她和外界有了聯系。細芬很聰明,幾個月間便大致聽得懂潮汕話的日常用語,但是只能用手比劃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她也勇于開口,盡管有時會引來同事的笑聲,她總是會回一句:“那應該怎么講?”就這樣,她越講越流暢,一兩年后,她就基本能夠講潮汕話了。學會了當地的語言,細芬就像找到了和外界溝通的橋梁,和同事間的友誼,使她在無愛的婚姻里找到了安慰。

細芬并不止步于學潮汕話,生活中,她珍惜一切機會學普通話,看電視的時候,她跟著電視學,平時在工作中,和同事學著講。然后,她自己嘗試著用手機發短信,近幾年,細芬的手機中還下了QQ、微信等社交軟件,有空的時候就會玩一玩,好友大多都是一起工作的同事。就這樣,在娛樂的同時,字越認越多,普通話交流也基本沒問題了。

說起現在的生活,細芬滔滔不絕。她說這幾年比較開心的事情,一個是大女兒去年考上了市里的一所重點高中,另一個,就是在2010年的時候,她終于回了趟老家。

細芬在中國的前十年,一直沒有和家里聯系。經濟的壓力以及被騙的陰影使細芬沒有去尋找回家的路。直到2006年,廠里來了一名越南的工人,細芬一問,竟然是老鄉!細芬很激動,在老鄉回去的時候托他送去了一封家書。至此,細芬和娘家人才算聯系上了。“整整十年了!及時次打電話時,我連越南話都不會講了,只能聽著”,細芬說。

2010年,細芬才再一次踏上越南的故土。“十四年了!”她感慨道。

“家里人都很好,父母還健在,經濟狀況也比以前好多了。”細芬很開心,但是由于中國的家里小女兒還小,她只停留了半個月就趕回來了。細芬有些不舍,“只能希望多賺些錢,多回去幾趟看看父母。”

細芬是一個愛美的人。盡管工作很忙,還要經常性晚上加班,但這并不妨礙細芬打扮自己。除了買些價格能夠承受的衣服,她前段時間還去美容院辦了一個療程的臉部保養。每天,細芬都會以好的狀態出現在同事面前。

但是,細芬一直以來有一個煩惱,就是她的身份問題。“有時就在想有身份證該多好,目前我就像黑戶一樣。”這幾年村領導也有通知細芬和村里幾個有相似經歷的人去拍照,說是可以辦了,但是到頭來總還是辦不成。不過她又慶幸孩子的身份證等都沒問題了,在升學上沒有需要擔心的。

“聽說其他地方有人已經可以辦了。”細芬相信,自己有24小時也能辦成功,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公民。

采訪結束時,細芬正準備和同事一起去唱K,“難得沒有加班,放松下心情。”

命運變了軌道,細芬在努力活得更好。

(黃妙哲)

解凍十四年

凌晨四點,房間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吸聲。

剛合上眼的王莉靜趕緊一個轱轆,從地鋪上爬起來。丈夫侯勇全身一點兒也動彈不得,平躺在床上,呼吸不過來,憋得滿臉通紅。王莉靜很熟練地用力把他的身子翻到一邊。側著躺下的侯勇終于平靜下來。

王莉靜夜里每十分鐘都要給侯勇翻一次身。為了方便照顧他,她在床頭下面的小空地上鋪了一層棉絮,打起了地鋪。

這地鋪一躺就是三年。

“再難受就叫啊。”王莉靜把被子扯直,蓋住侯勇的腿。

他輕輕“哼”了一聲,表示回應。

明早還有課,王莉靜躺下來,趁著空隙趕緊瞇一會兒。

天塌了

王莉靜和侯勇都是運動員出身,兩人高中就在一起了。她考上武漢體育學院那年,他分到廣州體育學院工作。

四年來,兩個人的戀情都靠書信維持著。快到畢業的時候,王莉靜開始糾結要不要回老家工作。

“可是一個人對我好,我就不去想那么多,一畢業就跟來了。”她對我說。

來到廣州后,剛踏入社會的兩個年輕人擠在一間不足20平米的小房子里,地方小得放下一張床都會堵。天氣潮熱,地面上霉菌叢生,大塊大塊的白灰從墻壁上跌落下來。

抱著兩歲大的兒子,王莉靜背靠著殘舊斑駁的墻壁,拍下了許多老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她最快樂的日子。

2000年,侯勇單位分了套大房子,兩口子換了新房。

王莉靜很羨慕以前的日子,雖然住的小,但是很快樂。現在房子大了,老公倒下了。

2001年,侯勇被確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俗稱漸凍人癥)。

誰也沒料到這種病會被侯勇攤上。出生于體操世家的他,多次體操比賽獲獎,是著名運動員李小雙的隊友。墻上的一張老照片還記錄著他握緊吊環,側空翻時“騰空”的瞬間。

可是如今,他卻像被冰雪封凍住一樣,喪失了任何行動能力。

14年前的24小時,侯勇發現,他的腿突然不如平常那樣聽使喚了。雙腿總是抬不起來,就好像不是他的一樣,根本不跟著他走。沒辦法,他只能拖著腿,一點點地向前移。這種情況剛開始只是偶然出現。沒想到一次網球比賽上,他突然摔倒,半天才能爬起來,雙腿像從前那樣靈活就更難了。

心急如焚的侯勇趕緊去了醫院。跑了好幾家,醫生都說找不準問題,要他住院觀察。

侯勇有點慌,王莉靜是個小女人,很多事情都依靠著他,這件事絕不能讓她知道。于是他白天住院,晚上就跑回來睡覺。一段日子下來,王莉靜竟然一點兒也沒有察覺。

直到有24小時她在房間里打掃衛生時,突然發現了一張丈夫的檢查報告,上面畫了個問號。

王莉靜頓時慌了,打電話給侯勇,連忙趕去醫院。

當著他們的面,醫生說,小伙子,該吃吃,該喝喝,該玩就玩,你的壽命只有兩年。

漸凍人癥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怪病,在全球每90分鐘就會奪走一名患者的生命。這種病的原因至今不明,也沒辦法治療。

而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是,這些癥狀的變化都是在病人大腦清醒的狀態下發生的。也就是說,病人會非常清晰地看著自己一點一點痛苦地死去。

在我國發病率僅有十萬分之四的絕癥竟然發生在侯勇身上,一家人覺得像遭到一場天災。

“我感覺天都要塌了!”這個連陰天打雷都怕的女人抱著兩歲的兒子,懵住了。每天能做的就是哭。

“我從小到大都是運動員,運動員除了運動,什么都不懂。來到廣州之后什么都是他來做。他走了,我怎么辦?”

王莉靜幾乎不能跟人提起丈夫的病情,話還沒到嘴邊淚就涌出來了。每天眼睛都是紅的,沒有課的時候,她就坐在辦公室里哭。

那段時間,垮下來的她一下子瘦了好多。

一閉眼,什么也不用管了

“我們沒有想過放棄。”

夫妻倆從2001年開始,全國各地先后跑了很多地方。

兩人先去了河北石家莊一家專治漸凍人癥的醫院。三個月的療程下來,沒有一點效果。

無奈他們又跑去貴陽找土方子,租住在一個老中醫家里。

王莉靜因為還要回學校上課,只能讓她爸爸和弟弟從老家趕過來輪番照顧。

可是親人的接力并沒有減緩冰凍的速度。

“你頂著!只要有這個藥,無論多少錢,哪怕把房子賣了,我住橋洞,都要治。”王莉靜拖著一瘸一拐的侯勇四處找偏方,經常上當受騙。

“錢花了,人更慘了。”

2004年,王莉靜決定不再帶侯勇到處尋醫了。連火車都坐不了的他很難再經得起天南地北的奔波。

回到廣州,夫妻倆想起結婚時沒有拍紀念照。于是,王莉靜抱著兩歲的孩子,攙著瘸著腿的丈夫,在附近的照相館拍了張一家三口的婚紗照。照片裱好后就一直放在房間的床頭邊。

相片上,穿著一襲婚紗的王莉靜依偎著西裝革履的侯勇,他的臉因為打了激素,看起來很圓潤。

脫下婚紗,她又穿回一身黑衣服。自從侯勇生病,再也無心打扮的王莉靜每天都是“黑色的”。

一身的黯淡藏著絕望。

此時的王莉靜悄悄為自己安排好了未來。

“他走的那天,就是我走的那天。”

望著家屬院旁邊較高的那一幢樓,她想象著自己慢慢走上去。站在天臺上,仿佛閉著眼向下一跳,什么也不用管了,再也不用痛苦了。

他們趕不走我

王莉靜越想越不對勁,她在日記本里寫道:“如果我一走掉孩子就成孤兒了,他該怎么辦;對爸媽來說,最殘忍的就是白發人送黑發人;公公婆婆再沒了媳婦,肯定會倒下。”

“一個人自私,會影響到大家。”這句話是用紅筆寫的。

不想一直籠罩在悲傷情緒里的王莉靜開始在網上搜一些心理學的資料看。偶爾路過書店,她會進去挑幾本喜歡的買回去讀。《人性的缺點》、《心理與生活》等書現在還存放在辦公桌的柜子里。

王莉靜告訴自己,眼淚并不能解決問題,哭得再多也沒用。老公是個病人,都一直在咬著牙堅持,她怎么能天天哭哭啼啼,尋死覓活的。

至此,她再也沒了輕生的念頭。

沒想到自己剛剛想通,丈夫就開始趕她走,公公婆婆也來勸離婚。

王莉靜喂侯勇吃飯的時候,發現丈夫不像從前那么“懂事”了。他會把剛喂進去的飯吐得她滿臉都是,喝水也吐在她臉上。她委屈得受不了,我那么全心全意照顧你,還要帶孩子,你反倒不理解。

她不愿當著家人的面哭出來。趁著晚上洗澡,憋了許久的眼淚順著浴頭的水終于傾瀉下來。

紅著眼睛的王莉靜慢慢平靜下來,坐在沙發上開始琢磨侯勇的反常。

“他這是在逼我走。”

第二天早上,侯勇又吐了王莉靜一身。她用毛巾抹了下臉后,把碗重新端起來,對侯勇說:“你要么繼續吐,要么就吃。”

侯勇見這樣沒效果了,干脆把嘴閉著。王莉靜就陪著他,你不吃我也不吃,我們就餓著,看誰先倒下。侯勇看著心疼,見她不吃飯,只能張口要她喂。

,誰也趕不走她。

來了,面對

丈夫倒下以后,王莉靜成了家里的支柱,帶孩子,照顧老公,還要堅持上課,慢慢學著獨當一面。當初那個黑色的小女人,慢慢有了些光彩。

這樣下來,堅持了14年。

家里聞不到一點藥味,因為她每天都要給丈夫洗洗沖沖。侯勇身上已經沒有肉了,全是骨頭架子,坐在馬桶上會比較疼。所以她就把他抱在臥室的凳子上,給他洗頭,擦身子。

“他還用洗面奶呢。”王莉靜笑著說。

中午下班回來,王莉靜放下東西,先去用力親下她的“大兒子”,伸手抱一抱他。

在他們家,她有兩個兒子,侯勇是他的大兒子。

給“大兒子”做飯是個技術活。

王莉靜把飯菜用高壓鍋壓好之后,放在小鍋里,再放些剁碎的青菜重新煮。由于侯勇的舌頭大部分都萎縮了,連嚼的力氣都沒有,有時候還需要把飯在絞肉機中絞成糊。

“病人也是要換口味的,他喜歡我做的東西,”王莉靜很得意,“他覺得有口味的時候,會一直笑,嘴巴張得很快,一勺子進去,笑得口水往下流。”

“你看,大家都說我喂飯的時候像玩雜技的”。王莉靜很有興致地從手機里翻出一張照片。

照片上,王莉靜抬起腿,用雙腳支撐著侯勇的頭,然后一只手拿著碗,另一只手用勺子把飯伸到他嘴里。有的時候,飯會順著口水從嘴角流出來,王莉靜就趕緊放下碗,拿毛巾去擦拭。

“別看他臉圓圓的,身上都沒有肉了。其實最痛苦的不是我,是我老公”。

如今的侯勇全身基本上都萎縮了,交流只能靠眼珠。他平時喜歡在電視上看網球比賽,王莉靜就去買了個大電視掛在墻上。她又做了一大張紙,上面寫滿了每個頻道,貼在墻上。王莉靜用手指著紙上的頻道,侯勇對他眨眼。眨一下,就是這個臺;眨兩下,就接著換。

每當有比賽的時候,兒子就陪著侯勇一起看。父子倆愛好非常相似,是網球運動員費德勒的球迷,還都喜歡打籃球的詹姆斯。侯勇用力擠著喉頭深處的肌肉,發出微弱的聲響,眨著眼睛一點點向兒子解說比賽的狀況和技巧。這是他的教育方式。

2004年以后,侯勇就一直呆在那個小房間里,十幾平方米就是他所能看到的世界。為了不讓他和社會脫節,王莉靜沒事就坐在床邊陪侯勇聊天,講講學校發生的事情。

夫妻倆一個說話,一個眨眼回應,卻有說不完的話。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來了,面對。”她很平靜地對我說,又像是在告訴自己。

“別動!”王莉靜拿著手機對準角度點下“錄像”。“以后不在了,放著看,留個念想。”對著鏡頭,侯勇很開心地笑,努力嘗試著做很多動作。他的動作主要就是笑,眨眼睛,笑得口水順著嘴角流下來。

活著

王莉靜有個習慣,沒事愛寫點東西。

自從侯勇生病起,她都會把每天的心情和感觸記錄下來,存放在電腦的一個文件夾。以后老公不在了,翻翻自己從前的狀態,看看那時候是怎么面對的。

“生活中沒有一個人,一生沒有坎坷;沒有一個人,一生一世沒有痛苦。”王莉靜的辦公桌上貼著一張寫滿話的便利貼。

平時看到有幫助的話她就摘抄下來,中午閑下來就翻出及時條開始看。一旦往不好的方面想,就拿出來開導自己。

“得這種病的人,也就是兩三年,像我老公的病友,基本上都走了。”她對我說,“活著,家就是完整的。”

對王莉靜來說,最幸福的就是侯勇還活著。

她想要的很簡單,只要每天下班后,他的眼神還和她交流著。

可是這個簡單的要求卻需要十幾年的堅守。

14年來,王莉靜沒有請過護工。照顧自己的愛人,是做老婆應該做的。

這些年操勞下來,她的身體狀況并不好。

已經年近四十的王莉靜有著很嚴重的骨質增生。疼得厲害的時候,她讓兒子使拳頭用力打,打麻木了就不疼了。她的股骨頭也有問題,走路基本上靠腳尖,腳跟無法落地。最怕的就是變天,全身關節疼得她徹夜睡不著覺。

“我睡覺都是跪著睡,要么就是趴著,反正不能躺;有時候疼了,半夜就開始捶。”

她和侯勇商量,為自己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以后不給兒子添負擔。

“這都是命!”經常有人這么對王莉靜說。

“我不信!別人都說好人有好報,老天爺會照顧好人,”剛開始她會很激動,“我出去的時候會對著天空說,老天爺我不信你,我老公那么好的人,為什么要他得病!”

如今,她更不信命。有病了就去治,治不了就盼著,看能不能出現奇跡。

最殘忍的事

三年前,王莉靜的父親罹患肝癌去世。

“我這個人現在再怎么樣也不會哭,但是談到我父親……”王莉靜捂住嘴,不想讓自己哭出來,可是眼淚卻一串串地往下掉。

因為要照顧侯勇,父親臨終前,王莉靜回去了一個月。

20多天里,父親什么也沒吃,她也吃不下。

“我父親走的時候眼睛是睜著的,清醒的,他是餓死的,不是疼死的。”

走之前,父親的手放在她手上,說了句:“很不放心你。”

這個最懂女兒的人,生前一直讓她不要放棄。

父親走,對王莉靜來說是最殘忍的事。

她不禁想到侯勇。

不敢去想,可是又止不住:“他眼睜睜地看著你,什么都是清醒的,沒了,沒有呼吸了。”

這是王莉靜及時次直面自己最親的人死去。

“我面臨了一次,還要面臨第二次,老天爺太殘忍了。”

那段時間,睡不著的時候,她會閉著眼睛,想想侯勇真的走了該怎么辦。

父親走了之后,王莉靜終于振作起來,敢去面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死亡。

從前,在兄弟姐妹中這個最幼小的,現在反而成了最堅強的。

幾年下來,王莉靜一直在試著調整自己,“我要把好的一面給他看到。”

我是彩色的

“老師,你今天好酷!”

華成小學的操場上,一群小學生笑嘻嘻地站成一排,鼓著掌迎接他們的老師。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合山市| 高邮市| 姚安县| 安吉县| 武邑县| 曲靖市| 盐津县| 大同县| 平阴县| 伊春市| 崇信县| 车险| 城口县| 万源市| 阜南县| 扬中市| 盈江县| 许昌市| 东山县| 张家口市| 三门峡市| 广德县| 凤山县| 驻马店市| 建平县| 德令哈市| 兴安县| 萨迦县| 达州市| 扎兰屯市| 贵港市| 南涧| 乌审旗| 调兵山市| 大邑县| 石阡县| 汶川县| 衡东县| 榆中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