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講述一位曾在日本侵略中國時期被騙到湖北當慰安婦的78歲老婦袁竹林、一心尋找被迫分離的老伴廖奎的故事。李碧華在書中紀錄了從她被袁竹林感動、愿意幫她完成尋人心愿、到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與途徑,幫助現居武漢的袁竹林找到已遷至山東的廖奎的全過程。找到廖奎時他已雙腿殘疾,李碧華直到都陪伴袁竹林全程走完這一段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尋人旅程。
小說家李碧華在這本書里放棄了瑰麗的文字,追蹤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卻還是表現出相當程度的文學技巧。書中最珍貴的是作者與主角之間的互動及情感介入,其意義超出單一的歷史事實,袁竹林的故事其實是日軍侵略中國期間20萬中國慰安婦的縮影。
中國近代惆悵的重逢,一個慰安婦,一個勞改犯,愛侶在北大荒失散了三十八年,一九九九年暮春,在本書作者和黑龍江電腦網絡協助下傳奇地,竟然找到了——原來他……
李碧華,出生、成長于香港,任職記者(人物專訪)、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其中電影作品有:《父子情》、《胭脂扣》、《霸王別姬》、《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秦俑》、《川島芳子》、《誘僧》、《青蛇》等。雖屢獲國際獎項,卻如已潑出水去的水,只希望好的作品仍
前言
一 五塊錢買了個指環
二 十八歲的"慰安婦"
三 隔了一層肚皮的孩子
四 失散了三十八年的愛人
五 《竹和葵在天涯》
六 《火澤睽》
七 我心中有一個仇恨!
八 就在冬至后兩天
九 我要去!我是一定要去的!
十 春天的及時場雨
十一 依稀當年"老通城"
十二 黃鶴樓·情花·熱咖啡
十三 我們沒有離婚!
十四 生死茫茫的幽夢
十五 星星月亮一壇醋
十六 男人兇,女人悍,沒有淚
十七 綠色手提包的余溫
十八 蒲松齡和狐貍吃不吃爆米花
十九 我及時個女人包的餃子
二十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十一 像一塊磚的姜湯
二十二 情深緣淺暗藏玄機
二十三 死去的季節遺下赤繩
二十四 東史郎的一滴淚
二十五 無緣無故一場雪
二十六 你有在靜夜中問過自己嗎?
后記
書評: 日軍侵華時期,千萬中國人受盡蹂躪、摧殘、屠殺,超過20萬中國婦女被騙被迫充當慰安婦。但活到今天敢站出來控訴的,只有八人,袁竹林就是其中一個。 袁竹林是武漢人,十八歲那年,被騙到"鄂城慰安所",成為日軍的性奴隸,每天被迫接客十多二十人,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