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寶石的定義和歷史說起,進而說明它們的基本物理化學特性、車工鑲嵌與美麗傳說,
更特別奉獻選購小秘訣,教你如何不用專業工具,就能以最簡單的方式辨別真偽、評選等級。
書中選購寶石實用資訊,使讀者不但能輕松游歷光彩奪目的寶石世界,還能借此挑選適合自己的寶石來佩戴收藏。
一本裝幀設計高端,同時內容非常基礎的寶石書,看完之后,令人贊嘆——寶石的芳華,千年累積,經過雕琢,流傳百世。關鍵基礎鑒定法、選購秘訣、評選等級、基礎知識講解、如何看寶石鑒定書等,讓入門者在選擇寶石的時候心中有數。26種寶石,世界分布圖,令人目不暇接。
朱誼,美國寶石學院加州圣莫尼卡(Santa Monica)校本部寶石鑒定學課程與珠寶設計課程畢業,現為珠寶鑒定師、鑒定課程講師。過去曾任《珠寶界雜志》編輯、美國寶石學院校友會臺灣分會會長暨總編輯,多次赴世界國際大型珠寶展采訪,并曾受邀于臺灣大型博物館做專題演講。
第壹章 認識寶石
什么是寶石
寶石的產地
寶石的形成
寶石的內在世界
寶石的演進史
寶石的神秘力量
寶石的鑲嵌金屬
寶石的語言
簡易寶石檢測法
決定寶石價格的因素
第貳章 寶石風華
鉆石
剛玉
綠柱石
金綠玉
珍珠
珊瑚
象牙
琥珀
翡翠
軟玉
蛇紋石
水晶
玉髓
蛋白石
土耳其石
青金石
碧璽
石榴石
拓帕石
尖晶石
孔賽石
丹泉石
橄欖石
風信子石
月光石
方解石
選購寶石的注意事項
寶石信息充電站
參考文獻
致謝
寶星石產于斯里蘭卡,是世界上較大的紅寶石之一,以其明顯的星光現象著稱于世。據羅瑟瑞夫本人表示,他是在20世紀50年代于土耳其伊斯坦堡一場拍賣會上買到這顆美麗的紅寶石。但事實上,羅瑟瑞夫是從一個名叫尼爾森(RobertNelson)的掮客手上買到的,而尼爾森是替一位紐約人賣出它。這位紐約人的父親費雪(Paul Fisher)在1953年倫敦拍賣會上標得這顆紅寶石,原本重量超過140克拉,但因寶石表面有嚴重的刮痕,在重新拋磨時損失了數克拉的重量,1953年紐約刊物 New York World-Telegram and the Sun 曾大幅報道這顆在拍賣會上出盡風頭的紅寶星石。
人造紅寶石與類似紅寶石的寶石合成的紅寶石仿品主要是以火熔法和助熔法制作出來的,兩者制作出來的合成品與天然紅寶石成分相同,寶石特性也一樣,但合成紅寶石與天然紅寶石價格差異卻很大。以火熔法制成的合成紅寶石價格非常低,用在飾品及手表上的裝飾很多,要仔細用放大鏡觀察是否有合成晶體的彎曲條紋(Curved striae)或氣泡(gas bubbles)來辨別;助熔法合成的紅寶石制作成本較高,價格較火熔法紅寶石高,判別也較為困難,要仔細觀察紅寶石內含物是否有扭曲的面紗狀內含物(Wispy-veil),這種面紗內含物近似天然的指紋狀物(Finger prints),易造成混淆,有些助熔法紅寶石可以在內含物中找到助熔劑的殘留,這些鑒別并非未經訓練的消費者可以憑經驗鑒定出來的,所以筆者還是建議購買經專業鑒定師鑒定過的紅寶石較保險,尤其是買高價位紅寶石時。
紅寶石的產地
最主要的紅寶石產地是緬甸,尤其是緬甸北部莫谷(Magok)一帶,出產的紅寶石質量好顏色又佳。其它主要的產地在泰國、斯里蘭卡、印度與坦桑尼亞;較次要的紅寶石產地有阿富汗、澳大利亞昆士蘭、巴西、高棉、越南、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與美國的蒙大拿州與北卡羅來納州。
選購海藍寶石小秘訣
◎ 常見的海藍寶石切割成各種形狀的刻面寶石,因為結晶通常較大,所以大克拉數的海藍寶石相當常見,有些海藍寶石也被用來雕刻成不同的形狀,用來搭配其它寶石。
◎ 與貴重寶石比起來,海藍寶石的價格便宜許多,所以即使購買大顆的海藍寶石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挑選海藍寶石當然還是先考慮顏色,顏色越濃價格越高;切割也很重要,可以選擇稍微厚一點的海藍寶石,這樣才能顯現海藍寶石足夠的色度。
早于公元十三世紀,中國人就懂得在一種淡水蚌類的蚌殼內側黏上具有佛像形狀的固體,過一段時間蚌殼所分泌的物質將它完整覆蓋后就可形成佛像形狀的珍珠物體了,這種方法所制造的佛像珍珠近似我們現在所稱之半面珠。真正開始珍珠的養殖要回溯到1895年,御木本幸吉先成功的養出五顆半圓球形的珍珠,經過數年努力,終于在1905年養出完整圓球形的養殖珍珠。至此,養殖技術越來越發達,也改寫了珍珠的歷史,珍珠從此有了更多元的風貌。
養殖珍珠的形狀
由于養殖珍珠雖然以人工植入珠核,其成果卻是取決于生物現象,即使植入的珠核都是圓球形,在貝類分泌的珍珠層包裹下卻常出現多種不同的外形,大致可歸類為以下數種:圓形(round)、偏圓形(off-round)、水滴形(pear-shape)、圓環形(circled shape)與不規則形(baroque)。大致說來,圓形在市場上較為搶手,價格也比其它形狀的珍珠稍微高一些,不過所有形狀的珍珠并沒有因為形狀而分好壞,也就是說各種不同形狀的珍珠各有所長,需視其用途而定,例如整串珠鏈當然是標準的圓形較為討喜,水滴形適合制作墜子,而珠寶設計師則偏愛用不規則形的南洋珠來創作,能達到最適合的造型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不適合植入珠核的貝類,珍珠養殖場會利用它們來養殖另一種半面珠叫做馬貝珠(Mabe),這是在貝殼內側黏上半圓形或其它形狀的玻璃珠,與養殖珍珠的貝類一同養殖,待貝殼的珍珠層將黏上的玻璃珠完整覆蓋后就能收成,將蚌殼上各種形狀的珍珠連同一部分貝殼切下,就形成這種馬貝不同,它的體型較小,成熟期大小約為7厘米,故日本
珠大小從2厘米至9厘米,超過9厘米以上的也有,但是產量少。
日本珠的顏色主要是白色,通常帶有粉紅或者微黃的伴色(overtone),其中以帶有粉紅
色者價值較高。日本珠的收成時間在每年冬季最干燥的幾個月份,此時的貝類正處于休息狀態,可以得到較好的珍珠光澤。一般說來,日本珠的養殖在植入珠核后到收成前的養殖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貝類的排斥率約為15%至20%,而質量的珍珠只占所有產量的10%,這就是為什么一串顏色、皮光都上等的珍珠,價錢會如此高的原因!現在市面上所稱的日本珠有些其實并不是日本所養殖的,近幾年來中國東北及山東半島沿海也有Akoya珍珠的養殖,原本質量不及日本產的珍珠,但近幾年來已有迎頭趕上的趨勢。
淡水珠
只要是淡水養殖的珍珠都屬于淡水珠,淡水珠是所有珍珠中產量最多、價格較低的珍珠種類,隨著珠寶消費族群的年輕化,淡水珠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這些年來用淡水珠所設計的珠寶也創下不錯的銷售佳績,一是因為淡水珠的價格較為平易近人,二來也因為淡水珠的養殖技術有很大的進步,其珍珠光澤、
淡水珠的產地
淡水珠較大的產地在中國,其次在美國田納西州與澳大利亞北部,此外日本的琵琶湖也有少量生產。
從古羅馬時代,珊瑚就被認為具有護身避邪的功用,人們把珊瑚掛在小孩脖子上保障他們的安全,還可治療不孕癥的婦女。在意大利,傳說在嬰兒的搖籃上掛上紅珊瑚,能使嬰兒的牙床穩固。波利尼西亞人相信珊瑚具有止血、驅除邪魔的功用。此外珊瑚還是航海人的守護石,它能平息暴風雨,使船能順利出海,且能避免暈船。中世紀時,珊瑚更被拿來做成醫療用的藥物,將珊瑚磨成粉與珍珠粉混合,可治療腹痛和嘔吐。
珊瑚的特性
珊瑚是由動物形成的有機寶石,化學成分為碳酸鈣,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現,折射率為1.486~1.658,比重2.6~2.7。
粒狀點點分布于玉石中,這種顏色佳的豆青翡翠,業者常會以"顏色很嬌"來形容它,因為這種翡翠多半質地稍為差一點。
● 花青 顏色呈脈狀不規則散布于翡翠中,形成花面紋路,故稱花青。這種形式的翡翠做成雕件比較多,因為花青的顏色一般不均勻,而且多半顆粒較粗,是作為巧雕與花件好的材料。這種翡翠在市場上相當多,玉市中就有很多屬于這類。
● 油青 翡翠表面看起來具油狀光澤,所以被稱為油清,一般多呈暗綠色并帶有灰色調或偏藍色調,雖然是綠色翡翠,但顏色較為沉悶,價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