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是國家教育部組織統編的高校《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多年來已經成為國內*為流行的“西方經濟學”教材之一,也是絕大多數高等院校經管類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指定參考書。
本書介紹了主流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涵蓋了國外近十年經濟學的發展動態;書中有諸多的經濟實例,使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同時,又訓練了應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運用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決實際經濟問題。
本書第六版相對于前版,主要有以下變動。
微觀經濟學部分變動主要有:
(1)原教材第五版第三、四、五章的標題分別更改為“消費者選擇”、“生產函數”和“成本”,合并和調整了一些節。
(2)對原教材第五版第四、五章的內容進行了調整。第四章的長期生產函數部分保留等產量曲線和規模報酬分析,“成本*小化”、“產量*化”以及“擴展線的分析”內容進入第五章。在第五章,增加利用擴展線,從成本*小化的角度來推導和理解生產總成本的內容;此外,增加“干中學”的概念介紹。
高鴻業版《西方經濟學》系列教科書,是國家教育部組織統編的高校經典教科書。由中國人民大學高鴻業教授和吳漢洪教授、北京大學劉文忻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馮金華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學人員組成編寫組,高鴻業教授任主編。本書初版于1996年,至今已經出到第六版,成為國內流行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之一,成為國內大多數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指定參考書,2014年隆重推出修訂第六版。
高鴻業,著名經濟學家,“西方經濟學”學科奠基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劉文忻,北京大學教授。
馮金華,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尹伯成,復旦大學教授。
吳漢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目錄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什么是西方經濟學
第二節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
第三節 正確對待西方經濟學
第四節 有關學習西方經濟學的幾點建議
第五節 結束語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及時節 微觀經濟學的特點
第二節 需求曲線
第三節 供給曲線
第四節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第五節 經濟模型
第六節 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